一种屋顶清除积雪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37175发布日期:2020-07-17 17:34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顶清除积雪机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屋顶除雪机器,属于屋顶除雪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的东北、华北和内蒙东北部的部分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的降水量少且主要为降雪,而且无霜期较短。在这些地区由于冬季的积雪和积冰常常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给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不仅让人们出行困难,街道院子里都是厚厚的雪,特别是屋顶上,比起街道或院子里的雪更难以打扫;而且,这些地区天气寒冷,屋顶上的积雪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不会融化,再加上出现连续降雪天气,导致屋顶的积雪越来越厚,有可能会压塌房顶,庭院里的积雪也是异常的多,为人们的出行造成困难。

由于目前我国屋顶清雪方法比较原始,主要依靠人工,屋顶湿滑,人工清扫安全隐患大,因此,寻找一种既有较高效率,成本又比较低的屋顶清雪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用两个直流电机作为动力,通过齿轮传动结构来带动收集装置进而利用传送带运输到收集装置中使用融雪剂进行融化,最后以水的形式排除达到除雪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屋顶清除积雪机器,包括履带车1,外伸机构3、铲雪机构4、输送机构5、控制系统7、融雪机构8,所述的履带车1包括车架102、右侧履带轮组101、左侧履带轮组、左侧行走电机103、右侧行走电机104,所述的车架102呈左右对称结构,右侧履带轮组101、左侧履带轮组关于车架102的左右对称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的左侧行走电机103驱动左侧履带轮组前侧的履带轮转动,用于左侧履带轮组的行走,所述的右侧行走电机104驱动右侧履带轮组101后侧的履带轮转动,用于右侧履带轮组101的行走;

所述的外伸机构3包括左外伸机构、右外伸机构3,所述的履带车1的前端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外伸机构、右外伸机构3,左外伸机构、右外伸机构3关于车架102的左右对称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的左外伸机构、右外伸机构设置有气动驱动机构,用于左外伸机构、右外伸机构3外伸范围的调整;

所述的包括铲雪机构4包括雪铲401、收集装置,雪铲401、收集装置设置在履带车的前侧,收集装置通过气动升降机构实现雪铲的高度调节,收集装置用于将雪铲后端的雪收集;

履带车上设置有输送机构5,用于将收集装置上的雪输送到融雪机构8的雪仓801内,雪仓801内设置有搅拌装置;

控制系统7固定在车架102上,还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无线信号接收装置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信号发射装置,用于操作者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向控制系统7发送控制信号,气动驱动机构的气缸、气动升降机构的气缸气动管路上连接的电磁阀、左侧行走电机103、右侧行走电机104、收集装置的驱动电机、输送机构5的驱动电机通过线路与控制系统7连接。

所述的左外伸机构、右外伸机构设置有气动驱动机构的结构为:所述的右外伸机构3包括右刮雪板301、右铰接座302、右支撑轴303、右支撑梁304、右刮雪气缸305,所述的右支撑梁304的后端固定在车架102的右侧前端,右支撑梁304向前侧、左侧伸出,右支撑梁304的前端转动安装右支撑轴303,右支撑轴303沿着上下方向竖直设置,右支撑轴303转动安装右刮雪板301的左端,右刮雪板301的另一端向右侧伸出,右刮雪板301的左侧、并位于右支撑轴303的右侧固定右铰接座302,右铰接座302与右刮雪气缸305的活塞杆铰接,右刮雪气缸305向前伸出,右刮雪气缸305的后端与车架102铰接。用于实现右刮雪板301的外伸角度变化,实现适应不同积雪厚度或者除雪场地障碍物的变化。右铰接座302与右刮雪气缸305的活塞杆铰接的铰接轴与右刮雪气缸305的后端与车架102铰接的铰接轴垂直设置。

所述的收集装置通过气动升降机构实现雪铲的高度调节的结构为:所述的铲雪机构4还包括收集轮驱动电机402、铲雪电机轴齿轮403、齿轮支撑板406、左侧铲雪机构、右侧铲雪机构,左侧铲雪机构与右侧铲雪机构雪铲401、齿轮支撑板406关于车架102的左右对称平面对称设置。

右侧铲雪机构包括右铲雪齿轮一404、右铲雪齿轮二405、右升降气缸407、右收集轮408,所述的车架102的前端固定齿轮支撑板406,齿轮支撑板406沿着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的右升降气缸407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右升降气缸407的活塞杆与车架102铰接,右升降气缸407的下端固定在齿轮支撑板406的右侧下伸端,齿轮支撑板406上固定收集轮驱动电机402,收集轮驱动电机402的输出轴固定铲雪电机轴齿轮403,铲雪电机轴齿轮403与右铲雪齿轮一404啮合,右铲雪齿轮一404与右铲雪齿轮二405啮合,右铲雪齿轮二405转动安装在齿轮支撑板406上,右铲雪齿轮二405与左侧铲雪机构的左铲雪齿轮二啮合,右铲雪齿轮一404固定在铲雪齿轮一轴上,铲雪齿轮一轴转动安装在齿轮支撑板406上,铲雪齿轮一轴向下穿过齿轮支撑板406后固定右收集轮408,右收集轮408上设置有多个径向伸出的叶片,雪铲401的左、右端分别固定在齿轮支撑板406左、右侧下伸端部。

所述的输送机构5包括输送带501、右侧连杆502、左侧连杆、右侧输送带齿轮一503、输送驱动电机504、输送电机轴齿轮505、左侧带轮一506、后侧输送转轴507、前侧输送转轴508、同步带509、滚筒,所述的雪铲401的下端右侧固定右侧连杆502,所述的左侧连杆、右侧连杆502关于车架102的左右对称平面对称设置,左侧连杆、右侧连杆502的前端分别固定雪铲401的左、右端,左侧连杆、右侧连杆502的前端分别转动连接前侧输送转轴508的左、右端,前侧输送转轴508位于雪铲401的下侧,且不与雪铲401接触,滚筒与前侧输送转轴508通过输送带501形成带传动,输送带501用于输送右收集轮408与左侧铲雪机构的左收集轮收集的雪,并掉落到融雪机构8内,所述的滚筒固定在后侧输送转轴507的中部,后侧输送转轴507左、右端分别固定左侧带轮一506、右侧输送带齿轮一503,后侧输送转轴507左、右端分别转动连接左侧连杆、右侧连杆502的后端,右侧输送带齿轮一503位于右侧连杆502的左侧,左侧带轮一506位于左侧连杆的右侧,后侧输送转轴507向左穿过左侧连杆后,转动安装在车架102上,后侧输送转轴507向右穿过右侧连杆502后,转动安装在车架102上。所述的右侧输送带齿轮一503与输送电机轴齿轮505啮合,输送电机轴齿轮505固定在输送驱动电机504的输出轴上,输送驱动电机504固定在车架102上。所述的左侧带轮一506通过同步带509与融雪机构8的左侧定轴轮系802中的左侧带轮二形成带传动。

所述的融雪机构8包括雪仓801、左侧定轴轮系802、上侧螺旋辊803、下侧螺旋辊、传动杆804、右侧定轴轮系805,所述的雪仓801固定在车架102上,且位于输送带501的后侧,雪仓801的左侧转动安装有左侧定轴轮系802,左侧带轮同轴固定一个左侧定轴轮系802的齿轮,用于驱动左侧定轴轮系802转动。雪仓801内上侧的两根上侧螺旋辊803左、右端与雪仓801的左、右侧转动连接,雪仓801内上侧的两根上侧螺旋辊803向左穿过雪仓801后,分别固定连接左侧定轴轮系802内的一个齿轮,雪仓801内上侧的两根上侧螺旋辊803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的左侧定轴轮系802中的一个齿轮固定传动杆804的左端,传动杆804与雪仓801的左、右侧转动连接,传动杆804的右端固定右侧定轴轮系805中一个齿轮,用于驱动右侧定轴轮805系转动,雪仓801下侧的两根下侧螺旋辊左、右端与雪仓801的左、右侧转动连接,雪仓801内下侧的两根下侧螺旋辊向右穿过雪仓801后,分别固定连接右侧定轴轮系805内的一个齿轮,雪仓801内下侧的两根上侧螺旋辊转动方向相同,且与上侧螺旋辊803的转动方向相反。

雪仓801内下侧的两根上侧螺旋辊转动方向与上侧螺旋辊803的转动方向相反。

右刮雪气缸305、左刮雪气缸、右升降气缸407、左升降气缸气动管路上连接的电磁阀、左侧行走电机103、右侧行走电机104、收集轮驱动电机402、输送驱动电机504通过线路与控制系统7连接。

所述的右刮雪气缸305、左刮雪气缸、右升降气缸407、左升降气缸通过管路连接有外界供气源,履带车行走过程中拖拽外界供气源的连接管路,左侧行走电机103、右侧行走电机104、收集轮驱动电机402、输送驱动电机504通过线缆连接有外界电源,履带车行走过程中拖拽线缆。

右刮雪气缸305、左刮雪气缸、右升降气缸407、左升降气缸用带动推杆代替。

所述的履带车上侧固定有可拆卸的上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实现铲雪、送雪、融雪的功能于一体,提高除雪效率。

2.依靠履带车的结构,防止在雪地里行走发生打滑现象,可以提高清雪车运动的稳定性。

3.通过履带车两侧电机的转动方向实现前后移动和转弯,容易控制。

4.清除积雪机器可以灵活运动拐弯,从而进行更智能化的清雪作业。

5.可以在小环境下进行除雪,体积小,更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屋顶清除积雪机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屋顶清除积雪机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屋顶清除积雪机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右侧外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铲雪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铲雪机构下侧结构示意图。

图7是输送机构示意图。

图8是输送机构后端与车架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融雪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9本发明的一种屋顶清除积雪机器,包括履带车1,外伸机构3、铲雪机构4、输送机构5、固定杆6、控制系统7、融雪机构8,按照履带车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定义本申请的上下、前后、左右方向,以便描述本申请,

所述的履带车1包括车架102、右侧履带轮组101、左侧履带轮组、左侧行走电机103、右侧行走电机104,所述的车架102呈左右对称结构,右侧履带轮组101、左侧履带轮组关于车架102的左右对称平面对称设置,所述的左侧行走电机103驱动左侧履带轮组前侧的履带轮转动,用于左侧履带轮组的行走,所述的右侧行走电机104驱动右侧履带轮组101后侧的履带轮转动,用于右侧履带轮组101的行走。

所述的履带车1的前端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左外伸机构、右外伸机构3,左外伸机构、右外伸机构3关于车架102的左右对称平面对称设置。

所述的右外伸机构3包括右刮雪板301、右铰接座302、右支撑轴303、右支撑梁304、右刮雪气缸305,所述的右支撑梁304的后端固定在车架102的右侧前端,右支撑梁304向前侧、左侧伸出,右支撑梁304的前端转动安装右支撑轴303,右支撑轴303沿着上下方向竖直设置,右支撑轴303转动安装右刮雪板301的左端,右刮雪板301的另一端向右侧伸出,右刮雪板301的左侧、并位于右支撑轴303的右侧固定右铰接座302,右铰接座302与右刮雪气缸305的活塞杆铰接,右刮雪气缸305向前伸出,右刮雪气缸305的后端与车架102铰接。用于实现右刮雪板301的外伸角度变化,实现适应不同积雪厚度或者除雪场地障碍物的变化。右铰接座302与右刮雪气缸305的活塞杆铰接的铰接轴与右刮雪气缸305的后端与车架102铰接的铰接轴垂直设置。

所述的铲雪机构4包括雪铲401、收集轮驱动电机402、铲雪电机轴齿轮403、齿轮支撑板406、左侧铲雪机构、右侧铲雪机构,左侧铲雪机构与右侧铲雪机构雪铲401、齿轮支撑板406关于车架102的左右对称平面对称设置。

右侧铲雪机构包括右铲雪齿轮一404、右铲雪齿轮二405、右升降气缸407、右收集轮408,所述的车架102的前端固定齿轮支撑板406,齿轮支撑板406沿着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所述的右升降气缸407的活塞杆向上伸出,右升降气缸407的活塞杆与车架102铰接,右升降气缸407的下端固定在齿轮支撑板406的右侧下伸端,齿轮支撑板406上固定收集轮驱动电机402,收集轮驱动电机402的输出轴固定铲雪电机轴齿轮403,铲雪电机轴齿轮403与右铲雪齿轮一404啮合,右铲雪齿轮一404与右铲雪齿轮二405啮合,右铲雪齿轮二405转动安装在齿轮支撑板406上,右铲雪齿轮二405与左侧铲雪机构的左铲雪齿轮二啮合,右铲雪齿轮一404固定在铲雪齿轮一轴上,铲雪齿轮一轴转动安装在齿轮支撑板406上,铲雪齿轮一轴向下穿过齿轮支撑板406后固定右收集轮408,右收集轮408上设置有多个径向伸出的叶片,雪铲401的左、右端分别固定在齿轮支撑板406左、右侧下伸端部。

所述的输送机构5包括输送带501、右侧连杆502、左侧连杆、右侧输送带齿轮一503、输送驱动电机504、输送电机轴齿轮505、左侧带轮一506、后侧输送转轴507、前侧输送转轴508、同步带509、滚筒,所述的雪铲401的下端右侧固定右侧连杆502,所述的左侧连杆、右侧连杆502关于车架102的左右对称平面对称设置,左侧连杆、右侧连杆502的前端分别固定雪铲401的左、右端,左侧连杆、右侧连杆502的前端分别转动连接前侧输送转轴508的左、右端,前侧输送转轴508位于雪铲401的下侧,且不与雪铲401接触,滚筒与前侧输送转轴508通过输送带501形成带传动,输送带501用于输送右收集轮408与左侧铲雪机构的左收集轮收集的雪,并掉落到融雪机构8中的雪仓801内,所述的滚筒固定在后侧输送转轴507的中部,后侧输送转轴507左、右端分别固定左侧带轮一506、右侧输送带齿轮一503,后侧输送转轴507左、右端分别转动连接左侧连杆、右侧连杆502的后端,右侧输送带齿轮一503位于右侧连杆502的左侧,左侧带轮一506位于左侧连杆的右侧,后侧输送转轴507向左穿过左侧连杆后,转动安装在车架102上,后侧输送转轴507向右穿过右侧连杆502后,转动安装在车架102上。所述的右侧输送带齿轮一503与输送电机轴齿轮505啮合,输送电机轴齿轮505固定在输送驱动电机504的输出轴上,输送驱动电机504固定在车架102上。所述的左侧带轮一506通过同步带509与融雪机构8的左侧定轴轮系802中的左侧带轮二形成带传动。

所述的融雪机构8包括雪仓801、左侧定轴轮系802、上侧螺旋辊803、下侧螺旋辊、传动杆804、右侧定轴轮系805,所述的雪仓801固定在车架102上,且位于输送带501的后侧,雪仓801的左侧转动安装有左侧定轴轮系802,左侧带轮同轴固定一个左侧定轴轮系802的齿轮,用于驱动左侧定轴轮系802转动。雪仓801内上侧的两根上侧螺旋辊803左、右端与雪仓801的左、右侧转动连接,雪仓801内上侧的两根上侧螺旋辊803向左穿过雪仓801后,分别固定连接左侧定轴轮系802内的一个齿轮,雪仓801内上侧的两根上侧螺旋辊803转动方向相同,所述的左侧定轴轮系802中的一个齿轮固定传动杆804的左端,传动杆804与雪仓801的左、右侧转动连接,传动杆804的右端固定右侧定轴轮系805中一个齿轮,用于驱动右侧定轴轮805系转动,雪仓801下侧的两根下侧螺旋辊左、右端与雪仓801的左、右侧转动连接,雪仓801内下侧的两根下侧螺旋辊向右穿过雪仓801后,分别固定连接右侧定轴轮系805内的一个齿轮,雪仓801内下侧的两根上侧螺旋辊转动方向相同,且与上侧螺旋辊803的转动方向相反,用于提高搅拌效果。

右刮雪气缸305、左刮雪气缸、右升降气缸407、左升降气缸气动管路上连接的电磁阀、左侧行走电机103、右侧行走电机104、收集轮驱动电机402、输送驱动电机504通过线路与控制系统7连接,控制系统7上还设置有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无线信号接收装置通过无线的方式连接信号发射装置,用于操作者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向控制系统7发送控制信号,所述的右刮雪气缸305、左刮雪气缸、右升降气缸407、左升降气缸通过管路连接有外界供气源,履带车行走过程中拖拽外界供气源的连接管路,左侧行走电机103、右侧行走电机104、收集轮驱动电机402、输送驱动电机504通过线缆连接有外界电源,履带车行走过程中拖拽线缆。

所述的履带车上侧固定有可拆卸的上盖。

除雪时,操作者通过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向控制系统7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系统7通过控制左侧行走电机103、右侧行走电机104同方向转动实现履带车的行走,控制左侧行走电机103、右侧行走电机104反向转动或者其中一个不动,实现履带车的转弯,控制右刮雪气缸305、左刮雪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实现右刮雪板30、左刮雪板与履带车的倾斜角度,实现履带车1两侧除雪范围的改变,控制系统7通过控制右升降气缸407、左升降气缸活塞杆的伸缩实现雪铲401、前侧输送转轴508的升降,实现适应屋顶不同高度的铲雪,控制收集轮驱动电机402、输送驱动电机504转动,实现将雪收集并通过输送带501送至雪仓801内,雪仓801添加有融雪剂,同时通过上侧螺旋辊803、下侧螺旋辊的搅拌,加快融雪,融化的积雪如果填满雪仓801则会自动溢出,通过屋顶的排水系统排出,除雪时间超过设定时间需要向雪仓801内补充融雪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