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保温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86649发布日期:2020-10-28 12:5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墙保温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外墙保温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墙保温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外墙分为混凝土外墙和砌块外墙,砌块外墙多用于低层建筑物,外墙的砌筑,对建筑物内部进行封闭式保护。

相关技术采用的外墙保温,当外墙砌筑完毕后,在外墙上涂抹多功能微空超纤建筑隔热保温涂料从而形成外保温层,保温涂料起到对室内环境保温的效果,减缓外墙对室内温度的流失速度。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外墙上涂抹的保温层易脱落,影响外墙保温效果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外墙上涂抹的保温层易脱落,影响外墙保温效果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墙保温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外墙保温砌块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外墙保温砌块结构,包括墙体,墙体设置有两个,相邻墙体平行设置且存在间隔,相邻墙体之间固定设置有保温棉和支撑组件,保温棉包裹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用于保温棉与相邻墙体的进一步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墙体之间的间隔为保温棉提供了放置位置,当室内温度通过靠近室内的墙体向室外传播时,相邻墙体之间的间隙延缓了温度的传播,同时配合保温棉本身带来的保温效果,双重保温,提高了外墙的保温效果,支撑组价能用于保温棉的固定,加强保温棉与相邻墙体之间的连接性,以及保温棉的稳定设置,保证保温棉自身保温效果的稳定实施,从而达到提升外墙保温能力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竖直板和水平杆,竖直板位于相邻墙体之间,竖直板深入保温棉内部且垂直于地面设置,水平杆设置有多个,水平杆垂直于竖直板设置,水平杆竖向交错分布在竖直板两侧,水平杆一端与竖直板插嵌固定,另一端贯穿靠近的墙体后螺纹连接有固定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板和水平杆组成支撑保温棉的骨架,水平杆在竖直方向交错分布在竖直板两侧,使外墙受到外界冲击力时,固定片的存在使水平杆与墙体连接成一体,从而使水平杆承担一部分冲击力,水平杆将冲击力分摊传递给竖直板,水平杆交错的设置方式,使竖直板受力更加均匀,避免集中一个区域,支撑组件的存在增强了墙体的抗冲击能力,同时保证了保温棉的稳定放置,避免保温棉受到挤压,使保温棉正常发挥出保温效果,达到提升外墙保温能力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水平杆为圆柱型水平杆,水平杆与竖直板插嵌一端为圆锥状,竖直板与水平杆相交处开设有插嵌槽,水平杆的圆锥尖端深入插嵌槽内,墙体由多个砌块组成,水平杆贯穿墙体处位于相邻四个砌块接缝中心处,四个相邻砌块上均开设有弧形槽,四个相邻砌块上的弧形槽组成水平杆贯穿墙体的通道,且弧形槽槽壁与水平杆外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型的水平杆配合圆锥端部,在水平杆贯穿保温棉时,更加的省力,水平杆圆滑的周向外壁,减少了水平杆穿透保温棉时的摩擦力,插嵌槽的开设为圆锥尖锥一端提供了插嵌位置,对水平杆端部起到了限位作用,弧形槽的开设为水平杆贯穿墙体提供了贯穿通道,保证了墙体的整体性,为水平杆贯穿墙体提供了便利方式,同时便于墙体的砌筑,为施工人员带来了便利。

优选的,所述砌块上开设有隐蔽槽,隐蔽槽与弧形槽位于同一砌块上,隐蔽槽位于弧形槽远离保温棉的一端,隐蔽槽的竖直投影完全覆盖弧形槽的竖直投影,固定片位于相邻四个砌块上隐蔽槽组成的空间内,固定片远离水平杆的端面与所在外墙侧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隐蔽槽的开设使固定片隐藏收纳在隐蔽槽内,保证了外墙与外界接触侧壁的平整度,便于外墙的后续装饰装修。

优选的,所述竖直板上开设有浇筑孔,浇筑孔开设有多个,单个浇筑孔顶部开透竖直板顶部,且竖向存在多个分支,不同分支对应连通同一竖列交错分布的插嵌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孔的开设,在水平杆贯穿保温棉并插嵌在插嵌槽内后,通过浇筑孔向竖直板内部浇筑,将水平杆位于插嵌槽内部部分的外壁与插嵌槽槽壁之间的缝隙填满,并使水平杆与竖直板形成固定,加强了水平杆与竖直板之间的连接性。

优选的,所述水平杆周向外壁开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槽的竖直投影为矩形状,环形卡槽中心向与水平杆中心线共线,环形卡槽位于相邻隐蔽槽形成的空间内,水平杆上卡设有卡片,卡片位于墙体与固定片之间,卡片上开设有缺口,缺口供卡片紧密卡嵌在环形卡槽上,卡片外边缘的竖直投影与四个相邻隐蔽槽围成空间的竖直投影相重合,且为多边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卡槽的开设以及造型的设置,为卡片的固定提供了固定位置,卡片上缺口的开设便于卡片快速卡嵌到环形卡槽上,相邻隐蔽槽形成的空间内壁与卡片外壁抵接,且为多边形状,对水平杆以水平杆长度方向为中轴线的自转形成了限位,保证了水平杆为稳定设置,便于固定片以及后续结构的安装。

优选的,所述保温棉上固定设置有防腐层,防腐层位于保温层靠近竖直板和墙体的两竖直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腐层的设置,便于保温棉配合插嵌槽将插嵌槽内部形成密闭空间,继而浇筑时水平杆与竖直板形成固定,防腐层的设置保证了保温棉不受浇筑工序带来的腐蚀,同时保护保温棉不受砌块砌筑外墙时,水泥砂浆的腐蚀,延长了保温棉的使用寿命,保证了保温棉的正常使用,达到提升外墙保温能力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墙体远离竖直板一侧固定设置有加强网,加强网位于墙体和固定片之间,加强网采用耐碱玻纤网格布形成的加强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网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外墙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增强了外墙上其余结构与外墙的固定连接性。

优选的,所述插嵌槽的竖直投影为三角形,水平杆圆锥一端位于插嵌槽内的外壁,与插嵌槽槽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嵌槽造型的设置,使水平杆插入插嵌槽时,对水平杆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增大了插嵌槽与水平杆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水平杆更稳定的插嵌在插嵌槽内。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外墙保温砌块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垂直于地面固定竖直板,将保温棉两正对竖直侧面喷涂防腐材料从而形成防腐层;

s2:水平杆圆锥一端插入保温棉中并贯穿保温棉,将保温棉紧贴竖直板设置,进一步将水平杆圆柱一端插入插嵌槽内;

s3:立皮数杆,挂基准线开始砌筑墙体;

s4:对应位置插嵌卡片,将水平杆限位在墙体上;

s5:挂加强网,将固定片与墙体上外露的水平杆端部螺纹连接,拧紧的固定片同时将加强网固定;

s6:抹灰找平,粉刷保温涂料做外保温层同时对墙面装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直板垂直地面的设置方式,保证后续保温棉的竖直设置,防腐层的喷涂对保温棉形成了保护,避免保温棉受到水泥砂浆的侵蚀,延长了保温棉的使用寿命,继而水平杆穿透保温棉与竖直板插嵌连接,操作简单便利,便于工人准确的将水平杆圆锥端部插嵌在插嵌槽内,继而开始外墙的砌筑,保证了保温棉稳定的存在于相邻外墙之间,相邻外墙之间的保温棉配合外保温层,形成多层保温屏障,达到提升外墙保温能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相邻墙体之间的间隙延缓了温度的传播,同时配合保温棉本身带来的保温效果,双重保温,达到提高外墙保温能力的效果;

2.水平杆造型的设置方式,便于支撑组件的安装,使支撑组件更好的对保温棉起到支撑作用;

3.隐蔽槽的开设,保证了墙体与外界接触侧面的平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为显示支撑组件处结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11、砌块;111、弧形槽;112、隐蔽槽;2、保温棉;21、防腐层;3、支撑组件;31、竖直板;311、插嵌槽;32、水平杆;321、环形卡槽;4、固定片;5、浇筑孔;6、卡片;61、缺口;7、加强网;8、外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外墙保温砌块结构。

参照图1,一种外墙保温砌块结构包括墙体1,墙体1由多个砌块11堆砌而成,墙体1设置有两个,相邻墙体1平行设置且存在间隔,相邻墙体1之间设置有保温棉2和支撑组件3,保温棉2充满相邻墙体1之间的间隙且与相邻墙体1固定连接,支撑组件3供保温棉2与相邻墙体1进一步固定连接,相邻墙体1外部喷涂有保温涂料形成的外保温层8,外保温层8配合内部保温棉2,达到提升外墙保温能力的效果。

参照图2和图3,支撑组件3包括竖直板31和多个水平杆32,竖直板31采用矩形钢板,竖直板31垂直地面设置,竖直板31和水平杆32由工厂预制而成,水平杆32垂直于竖直板31设置,水平杆32分布在竖直板31正对墙体1侧壁上,竖直板31两侧的水平杆32呈竖向错位设置,竖直板31上开设有插嵌槽311,插嵌槽311位于水平杆32与竖直板31交接处,对应插嵌槽311开设有多个,水平杆32为圆形杆,水平杆32靠近竖直板31一端为圆锥形,圆锥尖端深入插嵌槽311内,插嵌槽311适配圆锥尖端开设,即圆锥尖端插入插嵌槽311内的外壁与插嵌槽311内壁紧密抵接,竖直板31顶部开设有浇筑孔5,浇筑孔5竖向开设,浇筑孔5设置有多个分支,多个分支对应一竖列插嵌槽311,一个分支对应连通一个插嵌槽311,竖直板31上对应开设有多个浇筑孔5;保温棉2外层喷涂有防腐层21,防腐层21采用环氧树脂防腐材料制成的防腐层21,环氧树脂作为防腐蚀材料不但具有密实、抗水、抗渗漏好、强度高等特点,同时具有附着力强、常温操作、施工简便等良好的工艺性,而且价格适中;竖直板31垂直固定设置在地面上后,将水平杆32贯穿保温棉2,水平杆32圆锥一端贯穿保温棉2后插嵌在插嵌槽311内,向浇筑孔5内浇筑,使水平杆32与竖直板31固定连接,水平杆32外露在保温棉2远离竖直板31的一端贯穿墙体1且螺纹连接有固定板,墙体1和竖直板31对水平杆32双向夹持,配合竖直板31与地面固定设置,起到对保温棉2夹持固定的效果,同时对保温棉2存在的空间起到支撑效果,保温棉2的稳定设置,达到提升外墙保温能力的效果。

参照图3和图4,墙体1与水平杆32接触的砌块11为四块,水平杆32贯穿墙体1的位置位于四个砌块11接缝的中心处,相邻水平杆32的砌块11上开设有弧形槽111,四个砌块11上的弧形槽111围成供水平杆32穿过的圆形通道,水平杆32周向外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321,环形卡槽321位于水平杆32穿过圆形通道后远离保温棉2的一端,环形卡槽321的中心线与水平杆32的中轴线共线,水平杆32上设置有卡片6,卡片6为矩形卡片6,卡片6上开设有缺口61,缺口61供卡片6插嵌在环形卡槽321上,环形卡槽321沿水平杆32长度方向的竖直投影对应为矩形,卡片6位于固定片4与墙体1之间,固定片4紧贴墙体1对应的砌块11上开设有隐蔽槽112,四个相邻隐蔽槽112组成供卡片6和固定片4收纳的空间,隐蔽槽112组成的空间沿水平杆32长度方向的水平投影为矩形状,卡片6周向外壁与隐蔽槽112槽壁抵接,固定片4为圆片状,固定片4与水平杆32螺纹连接后完全收纳在隐蔽槽112内,固定片4远离水平杆32一端与固定片4所在墙体1侧面共面,墙体1远离保温棉2一侧固定设置有加强网7,加强网7位于固定片4和卡片6之间,固定片4对加强网7起到固定效果,弧形槽111的开设便于砌块11遇到水平杆32处的砌筑,卡片6和环形卡槽321的设置,配合隐蔽槽112对水平杆32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水平杆32的转动,便于固定片4夹持加强网7与水平杆32螺纹连接,操作简单,为支撑组件3的安装提供了便利性,加强网7上设置有外保温层8,外保温层8由保温涂料喷涂而成,加强网7的设置增强了墙体1后续保温涂料喷涂后与墙体1的连接性,延长外保温层8与外墙固定的时间,配合内部保温棉2,达到提升外墙保温能力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外墙保温砌块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竖直板31垂直于地面固定,将水平杆32圆锥一端贯穿保温棉2和防腐层21并插嵌在插嵌槽311内,砌筑墙体1,同时包裹水平杆32远离保温棉2的周向外壁,将卡片6卡设在环形卡槽321内,将加强网7挂设在墙体1远离保温棉2的侧壁上,继而将固定片4与水平杆32螺纹连接并将加强网7固定,加强网7上抹灰并喷涂保温涂料,最后在浇筑孔5内浇筑砼浆,进一步将水平杆32与竖直板31,加强对保温棉2的保护并对保温棉2存在的空间进行支撑作用,保温棉2配合保温涂料,达到对外墙保温能力提升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外墙保温砌块施工方法。

s1:地面基面处理,垂直于地面固定竖直板31;将保温棉2两正对竖直侧面喷涂防腐材料从而形成防腐层21,待防腐层21稳定成型;

s2:水平杆32圆锥一端插入保温棉2中并贯穿保温棉2,将保温棉2紧贴竖直板31设置,进一步将水平杆32圆柱一端插入插嵌槽311内;

s3:立皮数杆,挂基准线开始砌筑墙体1并埋设拉结筋,遇到水平杆32处采用带有环形槽的砌块11进行砌筑,遇到门窗处,安装门窗过梁;

s4:墙体1砌筑同时,在环形卡槽321内插嵌卡片6,将水平杆32限位在墙体1上;

s5:挂加强网7,将固定片4与墙体1上外露的水平杆32端部螺纹连接,拧紧的固定片4同时将加强网7固定;

s6:浇筑孔5内浇筑砼浆,墙体1与外界接触的外壁抹灰找平,粉刷保温涂料做外保温层8的同时对墙面进行装饰。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外墙保温砌块施工方法的实施原理为:将竖直板31垂直底面固定设置,同时对保温棉2外层喷涂防腐涂料从而形成防腐层21,同时进行节省工时,将水平杆32贯穿防腐层21并插嵌在竖直板31上,竖直板31和保温棉2对水平杆32起到支撑作用,继而挂基准线开始砌筑墙体1,遇到水平杆32位置处将水平杆32包裹在相邻的砌块11之间,同时卡片6卡嵌在水平杆32上,增加了墙体1与水平杆32的连接性,墙体1砌筑完毕后在墙体1上挂加强网7,固定片4与水平杆32螺纹连接,增加了支撑组件3与墙体1之间连接性的同时对加强网7形成了固定,操作简单便利,最后在加强网7上抹灰找平并喷涂外保温涂料,同时向竖直板31的浇筑孔5内浇筑砼浆,进一步提升支撑组件3的固定性,节省了施工时间,保温棉2配合外保温涂料,达到提升外墙保温能力的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