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桩模板脱模剂涂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77868发布日期:2020-10-28 12:3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柱桩模板脱模剂涂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圆柱桩模板脱模剂涂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灌注桩大部分都是圆柱形的,圆柱形的柱子在进行建造时,一般需要搭建钢筋笼,之后通过两个半圆形的模板包裹和固定后,进行浇筑,浇筑成型后,拆除模板。为了方便模板的拆除,一般都需要在模板的内侧面上均匀的涂抹上一层脱模剂,由于模板的形状特殊,并且内侧面为曲面,因此涂抹时一般都是人工使用刷辊或者抹布进行涂抹,并且一般在涂抹前还需要先进行擦拭,使上方粘附的灰尘清理掉,该种方式较为传统,操作不够便捷,需要反复的蘸取脱模剂,一般模板的尺寸也是比较大的,在进行较多的模板清理时,就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和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涂抹的均匀程度也难以保证。

目前市面上虽然有针对于管道内侧壁进行涂抹的装置,但是由于圆柱桩的模板在支模前一般由两半组成,并非完整的管道状,因此一些针对管道用的涂抹装置并不太适用于该类模板内侧面的涂抹,因此目前需要一种专门针对此类板圆形模板的内侧面进行涂抹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圆柱桩模板脱模剂涂抹装置,可有效解决半圆形模板内侧面脱模剂涂抹不方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后方向放置的壳体,壳体的前后两侧各有一个前后方向的套筒,套筒与壳体的内部相通,套筒内插装有能转动的转轴,转轴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两个能摆动的连杆,每个连杆的下端均安装有轮子,多个轮子转动能带动转轴转动;

所述的壳体的中部插装有左右两个横轴,转轴转动能带动左右两个横轴同步反向转动,每个横轴均能内往复摆动;右侧的横轴的右端安装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端部固定有刮板;左侧的横轴的左端安装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端部固定有涂抹板;

所述的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盒子,盒子的下部设有盘形的空腔,盒子和空腔之间安装有滤网;空腔的内部偏心安装有圆盘,圆盘上均布有多个径向的挡板,挡板能沿圆盘的径向往复移动并向外复位;盒子的底部设有与空腔相通的出料管,出料管的出口连接至涂抹板上;横轴转动能带动圆盘转动,使盒子内的液体从出料管被挤压到涂抹板上。

本发明通过推动整个装置,利用轮子5来进行动力传递,实现了横轴6的摆动,以及脱模剂的自动挤出,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的俯视剖面图(去除模板)。

图5为涂抹板的剖面立体示意图。

图6为盒子的左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给出,本发明包括前后方向放置的壳体1,壳体1的前后两侧各有一个前后方向的套筒2,套筒2与壳体1的内部相通,套筒2内插装有能转动的转轴3,转轴3的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两个能摆动的连杆4,每个连杆4的下端均安装有轮子5,多个轮子5转动能带动转轴3转动;

所述的壳体1的中部插装有左右两个横轴6,转轴3转动能带动左右两个横轴6同步反向转动,每个横轴6均能内往复摆动;右侧的横轴6的右端安装有第一支杆7,第一支杆7的端部固定有刮板8;左侧的横轴6的左端安装有第二支杆9,第二支杆9的端部固定有涂抹板10;

所述的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盒子11,盒子11的下部设有盘形的空腔12,盒子11和空腔12之间安装有滤网13;空腔12的内部偏心安装有圆盘14,圆盘14上均布有多个径向的挡板15,挡板15能沿圆盘14的径向往复移动并向外复位;盒子11的底部设有与空腔12相通的出料管16,出料管16的出口连接至涂抹板10上;横轴6转动能带动圆盘14转动,使盒子11内的液体从出料管16被挤压到涂抹板10上。

为了使轮子5转动带动转轴3转动,所述的每个轮子5上轮固定有皮带轮,转轴3的端部也安装有皮带轮,轮子5上的皮带轮和转轴3端部的皮带轮经皮带进行传动。

为了使转轴3转动带动两个横轴6同步反向转动,所述的转轴3上套装有第一锥齿轮17,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与横轴6同向的短轴18,短轴18上安装有与第一锥齿轮17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9,短轴18上套装有不完全齿轮20,左侧的横轴6上套装有与不完全齿轮20啮合的齿轮,其中一个横轴6和壳体1之间连接有复位扭簧21;转轴3上经轴承套装有与转轴3相对转动的第三锥齿轮22,左右两个横轴6上均套装有与第三锥齿轮22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3。

为了实现横轴6转动带动圆盘14转动,所述的横轴6和圆盘14之间经过皮带和皮带轮进行联动。

为了更好的定位以及实现对整个装置的支撑,前后两个所述的套筒2上均套装有一个能转动的滑轮24,滑轮24能卡在模板的棱边上。

为了实现涂抹,所述的涂抹板10的中部设有左右方向的腔室25,出料管16的出口连接至腔室25内;腔室25的底部设有多个通孔26,涂抹板10与模板内侧面接触的一侧安装有海绵层27。

为了使刮板8和涂抹板10更好挤压模板的内侧面,所述的第一支杆7和第二支杆9上均套装有拉簧28,同时左右两个横轴6上均安装有能够压紧第一支杆7和第二支杆9的压紧螺栓29。

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高度的模板,位于同侧的所述的两个连杆4之间连接有伸缩杆30,伸缩的两端分别于两个连杆4铰接,伸缩杆30上套装有压簧,压簧使伸缩杆30具有伸长的趋势。

为了方便推动,所述的壳体1的上方安装有扶手31。

为了表面脱模剂回流,所述的出料管上安装有单向阀。

本发明使用时,首先在盒子11的内部装满脱模剂,脱模剂一般为粘稠状,在重力的作用下,脱模剂会顺着盒子11和空腔12之间的滤网13进入到空腔12内;由于半圆型的模板一般都是圆弧面朝下放置,因此此时模板的内侧面朝上;在需要进行涂抹时,首先将整个装置放置于模板的内部,参见附图1-3,此时使前后两个套筒2上的滑轮24,卡在半圆形模板的两侧的棱边上,之后手持扶手31,并向下按压整个盒子11,使轮子5与地面充分接触,并且刮板8和涂抹板10也能够与模板的内侧面充分的接触。

在初始位置时,刮板8和涂抹板10分别处于模板的两侧,并与模板的边缘对齐,此时第一支杆7和第二支杆9之间夹角为170度(视刮板8和涂抹板10的宽度而定)。

在开始进行涂抹时,由模板的左端沿模板的长度方向向右平移整个装置,在平移的过程中,首先多个轮子5会同时同向进行转动,并通过皮带和皮带轮带动套筒2内部的转轴3进行转动,当转轴3进行转动后,此时转轴3会通过第一锥齿轮17带动第二锥齿轮19进行转动,继而通过短轴18带动不完全齿轮20进行转动,当不完全齿轮20的有齿部分转动至与左侧的横轴6上的齿轮啮合时,此时会带动左侧的横轴6进行转动;由于左侧的横轴6,右侧的横轴6,通过套装在转轴3上的第三锥齿轮22和两个第四锥齿轮23实现联动;因此左右两个横轴6会同步反向转动;并且由于第三锥齿轮22和转轴3之间通过轴承进行安装,因此并不会影响转轴3的转动;所以当左侧的横轴6在由后向前摆动时,右侧的转轴3会由前向后摆动,实现交叉的运动模式,可以减小同向摆动造成的不稳定现象。

刮板8和涂抹板10在初始位置摆动至对侧的过程中,会对模板进行清刮和涂抹,当刮板8和涂抹板10分别摆动到对侧后,此时短轴18上的不完全齿轮20的无齿部分会与左侧转轴3上的齿轮接触,从而使左侧的横轴6失去动力,此时左右两侧的横轴6会在复位扭簧21的作用下,再次反向转动,恢复至初始的状态,从而又一次实现了对模板的清刮和涂抹。

由于是从左向右平移整个装置,而右侧的第一支杆7的端部安装有刮板8,因此当刮板8移动时,右侧的刮板8可以对模板的内侧面进行清刮,使表面粘附的灰尘或者杂物被刮掉,方便左侧的涂抹板10进行涂抹;实现相互配合运动。

在刮板8和涂抹板10同步反向摆动的过程中,横轴6也会随着进行往复转动,而左侧的横轴6和圆盘14之间经皮带和皮带轮进行联动,因此圆盘14也会往复转动;参见附图6,由于圆盘14上安装有多个径向的挡板15,同时挡板15能够伸缩和伸出,并且圆盘14和空腔12之间的间隔从上至下依次减小,因此在圆盘14转动的过程中,挡板15会带动脱模剂向下移动,并使脱模剂的空间逐渐减小,从而挤压脱模剂,使脱模剂被挤压到出料管16内,并顺着出料管16进入到涂抹板10的腔室25内;之后从腔室25底部的通孔26流入到模板的内侧面上;由于通孔26沿涂抹板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为多个,因此可以实现均匀的涂抹,当脱模剂流入到模板的内侧面上之后,在海绵层27的反复刮擦的作用下,会使模板的内侧面被均匀的涂抹上一层脱模剂。

由于本装置中横轴6为往复转动,因此刮板8和涂抹板10均为往复摆动,保证了刮板8和涂抹板10均在模板的内部进行摆动,不会脱离模板进行运动,实现了对半圆形模板的完美适配,避免了过度摆动,和摆动不足,针对性强。

虽然刮板8和涂抹板10均是在水平移动的过程中,进行往复摆动清刮和涂抹,但是由于刮板8和涂抹板10均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每次摆动的过程中会存在重叠区,从而避免漏刮或者漏涂抹的情况;实现全方位的清刮和涂抹。

当其中一个模板涂抹完成后,只需要检查盒子11内脱模剂的含量,进行及时的补充,便可以继续进行下一个的涂抹,简单快速。

本装置中,圆盘14和空腔12之间的间隙左右对称,并且从高到低依次减小,因此无论圆盘14正转还是反转,均可以使脱模剂挤出,保证了脱模剂的不断供。

本装置通过将整个装置放置于整个模板内,通过水平移动的方式,便可以一次性的实现清刮和涂抹的效果,并且针对性强,可以正好的覆盖半圆形的模板,不会造成脱模剂的甩飞和浪费;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装置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通过推动整个装置,利用轮子5来进行动力传递,实现了横轴6的摆动,以及脱模剂的自动挤出,多个运动部件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整个过程。

本装置通过多个锥齿轮以及不完全齿轮20和复位扭簧21等的共同配合,实现了刮板8和涂抹板10的反向同步移动,平衡了受力,避免了发生倾斜。

本装置中,由于左右两个连杆4之间的安装有伸缩杆30,因此一方面可以增大轮子5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另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直径的半圆形模板,同时由于第一支杆7和第二支杆9上均套装有拉簧28,因此也可以对不同直径的半圆形模板的内侧面实现紧密的接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