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夯土墙肌理施工用软硬一体模板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686997发布日期:2020-10-28 12:5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夯土墙肌理施工用软硬一体模板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夯土墙肌理施工用软硬一体模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肌理有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之分,肌理给人以各种感觉,并能加强形象的作用与感染力,视觉肌理是一种用眼睛感觉的肌理,如屏幕显示出的条纹、花纹凹凸等,但都是二维平面的肌理,触觉肌理一般通过拼压、模切、雕刻等加工方式而得到,是三维立体的肌理,用手能触摸感觉到。

目前在幕墙的生产或者建造时,往往会在外墙表面加工出肌理外墙板,对建筑立面的肌理呈现,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手工制作,另一个是提前预制外墙板,手工制作建筑立面的肌理,一是施工效率低,无法适应大型项目肌理施工,二是成品质量不稳定,预制挂板属于建筑外墙预制构件,通过钢构挂入组成墙面,严格讲与墙体立面分属两种产品,也并非建筑本身,且容易发生脱落损坏。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建筑内外立面夯土墙各种肌理施工的问题,尤其针对现代新型夯土墙肌理,本发明施工塑造的夯土肌理逼真、制作快速,以浇筑的施工方法取代夯筑的施工方法,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克服夯土墙建造费工费时的缺陷,同时,本发明搭建组装便捷,施工效率高,易上墙,易脱模,固定牢靠,施工工艺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装式夯土墙肌理施工用软硬一体模板,包括模板本体,所述模板本体包括软模板和硬模板,所述软模板设置在硬模板内侧,所述硬模板靠近所述软模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用于固定软模板的安装孔,两个相邻的模板本体之间设置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设置在相邻模板本体之间的垫块、设置在相邻模板本体外侧的方管,所述模板本体外壁设置有用于固定方管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通过方管扣件与方管连接;

所述硬模板外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竖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且硬模板外侧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固定硬模板的旋转定位桩,所述硬模板外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用于安装旋转定位桩的槽钢,所述旋转定位桩包括活动件、调节件、u型卡,所述活动件与所述槽钢之间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活动件断面图呈倒u形,所述活动件靠近所述调节件的一侧设置有丝杆,所述调节件为空腔结构,所述调节件靠近所述活动件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穿过螺纹孔并延伸至所述调节件内部,所述丝杆长度小于所述调节件长度,所述u型卡与所述调节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u型卡与调节件之间设置有连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销钉,所述销钉小端外壁开设有椭圆长孔,所述椭圆长孔内插装有楔形插片。

进一步地,所述方管扣件包括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片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第二限位凸块,所述第一固定片中部设置有用于提高第一固定片强度的凹腔,所述第一限位凸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凸块左侧,所述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均沿垂直于第一固定片的方向设置,且第一限位凸块与第二限位凸块凸起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固定片右端呈半圆弧形设置,且第一固定片右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片左端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片上靠近大端的一端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通过销钉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片可沿导向孔方向在销钉外壁上下滑动,所述第一限位凸块呈l形,第一限位凸块与第一固定片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第二固定片的一侧卡入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长条板,两个所述长条板外壁均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三通孔,两个所述长条板之间间距大于第一固定片的厚度。

一种组装式夯土墙肌理施工用软硬一体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软模板制备:按要求,设计出所需要的夯土墙肌理的胚体,胚体表面均匀喷涂脱模剂,将塑胶或硅胶液体,喷涂或覆盖在目标胚体上,反复三次,每次喷涂或覆盖前,上一次喷涂的塑胶或硅胶液需晾干,同时铺一层纤维网格布,晾干、脱模后即得到软模板;

s2.硬模板拼接:将多个硬模板根据需求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拼接,固定上下相邻的硬模板时,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固定左右相邻的硬模板时,先将垫块放置在要拼接的相邻的硬模板之间,并通过螺栓或连接件固定,然后将方管放置在相邻的硬模板外壁,同时安装用于固定方管位置的方管扣件,安装方管扣件的过程中,先将第一固定片的一端插装在两个长条板之间,并通过连接件或螺栓将第一固定片固定,将方管放置在第一固定片上方,然后通过上下调节第二固定片,使第二固定片的一侧逐渐与方管贴合,此时将第二固定片的一侧卡入卡槽内,直至第二固定片一侧与方管贴合,完成方管的固定,完成左右上下相邻硬模板的拼接;

s3.模板本体制备:将制备好的软模板铺设在硬模板内侧并固定,在软模板肌理面均匀再次喷涂脱模剂,完成模板本体的制备;

s4.模板本体安装定位:在距离模板本体外侧10~20cm处,安装垂直于水平地面的支撑钢管,支撑钢管为旋转定位桩提供支撑点,模板本体排列在墙体外侧,搭建和紧固模板本体完毕后,进行下一步浇筑施工。

进一步地,所述垫块为长条状木块。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设置模板本体,当在外墙上设置肌理时,能够采用浇筑的形式进行制作,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克服夯土墙建造费工费时的缺陷,通过在模板本体外侧设置方管、方管扣件、垫块,便于对模板本体进行组装同时方便拆卸,通过设置旋转定位桩,便于将组装好的模板本体进行支撑固定,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或晃动,提高模板本体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软模板,一方面便于根据需求的肌理制作模板本体,另一方面,便于将模板本体拆卸下来,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硬模板拼接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模板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方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一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第二固定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旋转定位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销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楔形插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长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板本体;2、硬模板;3、固定件;31、长条板;32、第三通孔;4、方管;5、垫块;6、方管扣件;61、第一固定片;611、第一限位凸块;612、凹腔;613、第二限位凸块;614、第一通孔;615、第二通孔;616、卡槽;62、第二固定片;621、导向孔;7、槽钢;8、旋转定位桩;81、调节件;82、u型卡;83、连杆;84、丝杆;85、螺纹孔;86、活动件;9、横向加强筋;10、竖向加强筋;11、连接件;111、销钉;112、椭圆长孔;113、楔形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10所示,一种组装式夯土墙肌理施工用软硬一体模板,包括模板本体1,模板本体1包括软模板和硬模板2,软模板安装在硬模板2内侧,硬模板2靠近软模板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用于固定软模板的安装孔,两个相邻的模板本体1之间安装有紧固件,紧固件包括放置在两个相邻模板本体1之间的垫块5、放置在两个相邻模板本体1外侧的方管4,模板本体1外壁安装有用于固定方管4的固定件3,固定件3通过方管扣件6与方管4连接;

方管扣件6包括第一固定片61和第二固定片62,第一固定片61底部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611、第二限位凸块613,第一限位凸块611、第二限位凸块613与第一固定片61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一固定片61中部设置有用于提高第一固定片61强度的凹腔612,第一限位凸块611位于第二限位凸块613左侧,第一限位凸块611和第二限位凸块613均沿垂直于第一固定片61的方向设置,且第一限位凸块611与第二限位凸块613凸起方向相反,第一固定片61右端呈半圆弧形设置,且第一固定片61右端开设有第一通孔614,第一固定片61左端顶部开设有第二通孔615,固定件3包括两个长条板31,两个长条板31外壁均开设有用于与第一通孔614相配合的第三通孔32,两个长条板31之间间距大于第一固定片61的厚度,第二固定片62上靠近大端的一端开设有导向孔621,导向孔621与第二通孔615之间通过销钉111连接,第二固定片62可沿导向孔621方向在销钉111外壁上下滑动,第一限位凸块611呈l形,第一限位凸块611与第一固定片61之间形成卡槽616,第二固定片62的一侧卡入卡槽616内;

硬模板2外侧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竖向加强筋10和横向加强筋9,且硬模板2外侧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固定硬模板2的旋转定位桩8,硬模板2外侧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用于安装旋转定位桩8的槽钢7,旋转定位桩8包括活动件86、调节件81、u型卡82,活动件86与槽钢7之间通过连接件11活动连接,活动件86断面图呈倒u形,活动件86靠近调节件81的一侧安装有丝杆84,调节件81为空腔结构,调节件81靠近活动件86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85,丝杆84穿过螺纹孔85并延伸至调节件81内部,丝杆84长度小于调节件81长度,u型卡82与调节件81之间转动连接,u型卡82与调节件81之间设置有连杆83。

本实例中连接件11包括销钉111,销钉111小端外壁开设有椭圆长孔112,椭圆长孔内插装有楔形插片113,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连接件11也可采用螺栓和螺母对各个部件进行连接。

本实例中垫块5可采用长条状木块或硬质橡胶块,垫块5的设置,能够根据软模板收缩程度调整垫块5厚度,保证软模板能够贴合到硬模2板上,避免软模板发生损坏,使软模板能够多次使用,提高软模板经济效益。

一种组装式夯土墙肌理施工用软硬一体模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软模板制备:按要求,设计出所需要的夯土墙肌理的胚体,胚体表面均匀喷涂脱模剂,将塑胶或硅胶液体,喷涂或覆盖在目标胚体上,反复三次,每次喷涂或覆盖前,上一次喷涂的塑胶或硅胶液需晾干,同时铺一层纤维网格布,晾干、脱模后即得到软模板;

s2.硬模板2拼接:将多个硬模板2根据需求沿上下方向或左右方向拼接,固定上下相邻的硬模板2时,通过连接件11固定连接,固定左右相邻的硬模板2时,先将垫块5放置在要拼接的相邻的硬模板2之间,并通过螺栓或连接件11固定,然后将方管4放置在相邻的硬模板2外壁,同时安装用于固定方管4位置的方管扣件6,安装方管扣件6的过程中,先将第一固定片61的一端插装在两个长条板31之间,并通过连接件11或螺栓将第一固定片61固定,将方管4放置在第一固定片61上方,然后通过上下调节第二固定片62,使第二固定片62的一侧逐渐与方管4贴合,此时将第二固定片62的一侧卡入卡槽616内,直至第二固定片62一侧与方管4贴合,完成方管4的固定,完成左右上下相邻硬模板2的拼接;

s3.模板本体1制备:将制备好的软模板铺设在组装好的硬模板2内侧并固定,在软模板肌理面均匀喷涂脱模剂,完成模板本体1的制备;

s4.模板本体1安装定位:在距离模板本体1外侧10cm处,安装垂直于水平地面的支撑钢管,支撑钢管顶端与天花板固定,支撑管底端与地面固定,支撑钢管为旋转定位桩8提供支撑点,模板本体1排列在墙体外侧,搭建和紧固完毕后,进行下一步浇筑施工。

采用以上施工方法,一方面能够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克服夯土墙建造费工费时的缺陷,另一方面能够根据肌理需求制作不同的软模板,体现更加丰富的建筑肌理的装饰艺术美,同时在安装模板本体1时,通过在模板本体1外侧设置方管4、方管扣件6、垫块5,便于对模板本体1进行组装同时方便拆卸,通过设置旋转定位桩8,便于将组装好的模板本体1进行支撑固定,避免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或晃动,提高模板本体1的稳定性,且以上施工方法不单单能够应用于肌理图案的实现,也可应用于目前建筑中所涉及其它模板的固定及使用,适用性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