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稳定型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44954发布日期:2021-01-05 20:5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稳定型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稳定型叠合板。



背景技术:

叠合板是由预制底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预制底板既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现浇叠合层内可铺设水平设备管线。叠合板整体性好,刚度大,可节省模板,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在实际的建造过程中,通常需要铺设若干组叠合板,并将若干组叠合板紧密连接为整体,要求预制板与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强。

叠合板一般包括预制底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预制底板设有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横向钢筋沿预制板长度方向设置,纵向钢筋位于横向钢筋上方并且两者通过钢丝绳捆绑固定在一起,预制底板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横向钢筋平行设置的桁架钢筋,桁架钢筋包括主筋和两个辅筋,主筋的两侧设有波浪状的条形钢筋,条形钢筋的波峰与主筋侧壁焊接在一起,条形钢筋的波谷与辅筋焊接在一起,将桁架钢筋的两个辅筋搭设在纵向钢筋上,再浇注成预制底板;建造使用时,在预制底板上现场浇注混凝土形成叠合板,主筋和部分条形钢筋裸露在叠合板外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预制底板在浇注前,一般设置若干个桁架钢筋,两个辅筋搭设在纵向钢筋上,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具有一定的形变力,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纵向钢筋易出现弯折现象,难以保持所有纵向钢筋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使得部分辅筋无法与纵向钢筋接触,使得预制底板在浇注成型时纵向钢筋与辅筋的连接强度较弱;预制底板在吊装运输时,主要通过吊具吊起桁架钢筋进而将预制底板吊起,若纵向钢筋与辅筋的连接强度较弱,易使得预制底板在吊装运输过程中出现主筋弯折或断裂等情况,使预制底板的整体连接稳定性不佳,对后序的输送和叠合板成型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叠合板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稳定型叠合板。

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稳定型叠合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稳定型叠合板,包括预制底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所述预制底板内部设有若干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垂直设置,纵向钢筋上方设有若干与横向钢筋平行的桁架钢筋,桁架钢筋包括主筋和两个辅筋,主筋与辅筋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主筋和辅筋固定连接,连接杆远离主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穿过辅筋且与辅筋固定连接,纵向钢筋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与定位杆相配合的竖孔,定位杆下端部开设有与横向钢筋相配合的横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筋与两个辅筋通过连接杆进行固定,同时定位杆穿过辅筋且与辅筋固定,定位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桁架钢筋的稳定性;定位杆穿过纵向钢筋上的竖孔,同时横向钢筋穿过定位杆上的横孔,通过定位杆将横向钢筋、纵向钢筋和桁架钢筋连接在一起,提高了预制底板在浇注成型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成型后叠合板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辅筋下端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限位板,限位板远离辅筋的一端开设有与横向钢筋相适配的套环,位于辅筋两个端部的限位板螺纹连接有插杆,横向钢筋的两端开设有与插杆相适配的通孔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钢筋穿过若干套环和若干横孔,同时插杆穿过通孔一与限位板螺纹连接,便于对横向钢筋进一步固定限位,有利于提高横向钢筋与桁架钢筋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内设有若干与纵向钢筋平行设置的纵杆,主筋开设有与纵杆相配合的通孔二,相邻的纵杆之间焊接有若干斜板,相邻的斜板与纵杆形成等腰三角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杆穿过通孔二,实现纵杆与桁架钢筋之间的连接,纵杆穿过通孔二后,将斜板焊接在相邻的纵杆之间,实现纵杆与主筋的固定,进而在浇筑后,提高了预制底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使得叠合板整体稳定性较好。

可选的,所述纵杆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加强组件,加强组件包括立杆和固定于立杆两端的杆套一和杆套二,杆套一与纵杆相适配,杆套二与纵向钢筋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组件将纵杆与纵向钢筋连接在一起,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底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包括顶面、侧壁一和侧壁二,顶面靠近侧壁一处开设有若干条形槽,条形槽远离侧壁一的一端开设有竖槽,侧壁二靠近顶面处固定连接有与条形槽相适配的条形板,条形板远离侧壁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竖槽相适配的竖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侧壁二的条形板垂直安装到相邻现浇钢筋混凝土层顶面的条形槽内,并将竖条插入竖槽内,实现相邻叠合板之间的卡合,再通过浇注混凝土浆液进行硬化处理后,提高了相邻叠合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桁架钢筋上的两个辅筋之间设有若干直杆,直杆两端分别与两个辅筋固定连接,直杆与主筋两侧的连接杆形成等腰三角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杆与主筋两侧的连接杆形成等腰三角形状,加强了桁架钢筋两个辅筋之间的连接稳固性,进而提高了浇注后叠合板的整体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预制底板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波纹槽,波纹槽沿预制底板长度方向设置,波纹槽包括若干凸起与凹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纹槽使预制底板上端面为粗糙面,有利于提高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与预制底板之间的贴合度和连接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上端面铺设有水泥砂浆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泥砂浆保护层对叠合板上端面起到防护作用,便于保护已经完成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层,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受外界因素损坏,便于叠合板的整体成型。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主筋与两个辅筋通过连接杆进行固定,同时定位杆穿过辅筋且与辅筋固定,定位杆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桁架钢筋的稳定性;定位杆穿过纵向钢筋上的竖孔,同时横向钢筋穿过定位杆上的横孔,通过定位杆将横向钢筋、纵向钢筋和桁架钢筋连接在一起,提高了预制底板在浇注成型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成型后叠合板稳定性;

2.纵杆穿过通孔二,实现纵杆与桁架钢筋之间的连接,纵杆穿过通孔二后,将斜板焊接在相邻的纵杆之间,实现纵杆与主筋的固定,进而在浇筑后,提高了预制底板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使得叠合板整体稳定性较好;

3.将现浇钢筋混凝土层侧壁二的条形板垂直安装到相邻现浇钢筋混凝土层顶面的条形槽内,并将竖条插入竖槽内,实现相邻叠合板之间的卡合,再通过浇注混凝土浆液进行硬化处理后,提高了相邻叠合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桁架钢筋、纵向钢筋以及横向钢筋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旨在突显预制底板上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底板;2、现浇钢筋混凝土层;3、横向钢筋;4、纵向钢筋;5、桁架钢筋;6、主筋;7、辅筋;8、连接杆;9、定位杆;11、横孔;12、限位板;13、套环;14、插杆;15、纵杆;16、通孔二;17、斜板;18、加强组件;19、立杆;20、杆套一;21、杆套二;22、顶面;23、侧壁一;24、侧壁二;25、条形槽;26、竖槽;27、条形板;28、竖条;29、直杆;30、波纹槽;31、凸起;32、凹坑;33、水泥砂浆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节能稳定型叠合板。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一种节能稳定型叠合板,包括预制底板1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预制底板1内部设有若干横向钢筋3和纵向钢筋4,纵向钢筋4与横向钢筋3垂直设置,纵向钢筋4上方设有若干与横向钢筋3平行的桁架钢筋5,桁架钢筋5包括主筋6和两个辅筋7,主筋6与辅筋7之间设有若干连接杆8,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与主筋6和辅筋7固定连接,桁架钢筋5的主筋6与两个辅筋7通过连接杆8进行固定,使得桁架钢筋5的整体稳固性较好。桁架钢筋5主要作用是增加预制底板1的刚度,还能加强预制底板1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叠合面的约束,起到抗剪效果。

参照图2和图3,连接杆8远离主筋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9,定位杆9穿过辅筋7且与辅筋7固定连接,纵向钢筋4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与定位杆9相配合的竖孔,定位杆9下端部开设有与横向钢筋3相配合的横孔11,定位杆9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桁架钢筋5的稳定性;定位杆9穿过纵向钢筋4上的竖孔,可实现桁架钢筋5对纵向钢筋4的定位,同时横向钢筋3穿过定位杆9上的横孔11,通过定位杆9将横向钢筋3、纵向钢筋4和桁架钢筋5连接在一起,不会出现脱离现象,使得桁架钢筋5、横向钢筋3、纵向钢筋4两两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提高了预制底板1在浇注成型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成型后叠合板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条形钢筋的波峰与主筋6侧壁焊接在一起,条形钢筋的波谷与辅筋7焊接在一起,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焊接点断裂或脱离现象,进而对桁架钢筋5的正常使用效果造成不良影响;连接杆8与波浪状的条形钢筋相比,减少了钢筋的用量,同时增加了主筋6与辅筋7的连接强度和连接稳固性,节约了成本和生产时间。

参照图2和图3,预制底板1内的横向钢筋3和纵向钢筋4在连接时通过钢丝绳进行捆绑固定,钢丝绳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形变能力,在移动和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折断或与脱离现象,进而影响横向钢筋3与纵向钢筋4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定位杆9将横向钢筋3和纵向钢筋4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横向钢筋3与纵向钢筋4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参照图2和图3,桁架钢筋5上的两个辅筋7之间设有若干直杆29,直杆29两端分别与两个辅筋7固定连接,直杆29与主筋6两侧的连接杆8形成等腰三角形状,等腰三角形较为稳定,直杆29加强了桁架钢筋5两个辅筋7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提高了桁架钢筋5的整体稳固性,进而提高了浇注后叠合板的整体稳固性。

参照图1和图3,在预制底板1浇注过程中,若横向钢筋3不保持平齐,易出现部分横向钢筋3的某一端部不与连接杆8接触,导致受力不均,影响预制底板1的稳定性。辅筋7下端部固定连接有若干限位板12,限位板12远离辅筋7的一端开设有与横向钢筋3相适配的套环13,横向钢筋3穿过若干套环13和若干横孔11设置。

参照图2和图3,位于辅筋7两个端部的限位板12螺纹连接有插杆14,横向钢筋3的两端开设有与插杆14相适配的通孔一,插杆14穿过横向钢筋3的通孔一与限位板12螺纹连接,可对横向钢筋3进一步固定限位,进一步提高了横向钢筋3与桁架钢筋5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有利于提高叠合板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4,预制底板1上端面开设有若干波纹槽30,波纹槽30沿预制底板1长度方向设置,波纹槽30包括若干凸起31与凹坑32,波纹槽30使预制底板1上端面为粗糙面,进而在浇注混凝土浆液形成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后,有利于提高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与预制底板1之间的贴合度和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叠合板的整体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筋混凝土层2内设有若干与纵向钢筋4平行设置的纵杆15,主筋6开设有与纵杆15相配合的通孔二16,纵杆15同样采用钢筋材质,纵杆15穿过主筋6上的通孔二16,实现纵杆15与桁架钢筋5之间的连接。

参照图1和图4,相邻的纵杆15之间焊接有若干斜板17,相邻的斜板17与纵杆15形成等腰三角形状,纵杆15穿过通孔二16后,将斜板17焊接在相邻的纵杆15之间,提高了纵杆15的连接稳固性,同时实现纵杆15与主筋6的固定,进而在浇注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后,提高了预制底板1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叠合板整体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较好。

参照图1和图2,纵杆15的两端滑动连接有加强组件18,加强组件18包括立杆19和固定于立杆19两端的杆套一20和杆套二21,加强组件18将纵杆15与纵向钢筋4连接在一起,杆套一20与纵杆15相适配,杆套二21与纵向钢筋4相适配,同时杆套一20与杆套二21对纵向钢筋4和纵杆15的端部进行固定限位,进一步提高了预制底板1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有利于提高叠合板整体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参照图1,相邻的叠合板在铺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偏移错位,可能会导致相邻叠合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不佳或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开裂等现象,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包括顶面22、侧壁一23和侧壁二24,侧壁一23和侧壁二24位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长度方向的两侧,顶面22靠近侧壁一23处开设有若干条形槽25,条形槽25远离侧壁一23的一端开设有竖槽26,侧壁二24靠近顶面22处固定连接有与条形槽25相适配的条形板27,条形板27远离侧壁二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竖槽26相适配的竖条28。

参照图1,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将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侧壁二24的条形板27垂直安装到相邻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顶面22的条形槽25内,并将条形板27的竖条28插入条形槽25的竖槽26内,实现相邻叠合板之间的卡合,再通过浇注混凝土浆液进行硬化处理后,使得相邻叠合板不易发生偏移错位,提高了相邻叠合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参照图1,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上端面铺设有水泥砂浆保护层33,水泥砂浆保护层33对叠合板上端面起到防护作用,便于保护已经完成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受外界因素损坏,便于叠合板的整体成型。可防止操作人员在做其他工序时来回踩踏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而造成的凹陷和不平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节能稳定型叠合板的实施原理为:桁架钢筋5的主筋6与两个辅筋7通过连接杆8进行固定,定位杆9穿过辅筋7且与辅筋7固定连接,定位杆9穿过纵向钢筋4上的竖孔,可实现桁架钢筋5对纵向钢筋4的定位,同时横向钢筋3穿过定位杆9上的横孔11,通过定位杆9使桁架钢筋5、横向钢筋3、纵向钢筋4两两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提高了预制底板1在浇注成型时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成型后叠合板稳定性;同时横向钢筋3穿过若干套环13和若干横孔11,插杆14穿过横向钢筋3的通孔一与限位板12螺纹连接,纵杆15穿过主筋6上的通孔二16,实现纵杆15与桁架钢筋5之间的连接,将斜板17焊接在相邻的纵杆15之间,实现纵杆15与主筋6的固定,提高了预制底板1与现浇钢筋混凝土层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使得叠合板整体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较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