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腔墙体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62129发布日期:2021-01-29 19:0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腔墙体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构件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腔墙体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符合绿色施工、环保高效等特点,近年来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力争到2025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达到30%。至此,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成为各省乃至全国建筑行业的重中之重。在装配式建筑中,具有空腔的双皮墙生产时,需要采用翻转机进行生产,使得预制墙体生产效率比较低,工艺相对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腔墙体及其生产方法,以达到提高预制墙体生产效率的目的。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0004]
一种空腔墙体,包括第一页板、第二页板、设于所述第一页板内部的第一钢筋网片、设于所述第二页板内部的第二钢筋网片及墙体连接钢筋,所述第一页板与所述第二页板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第一页板与所述第二页板之间连接有墙体连接钢筋,还包括第三横筋及墙体封堵工具,所述第二页板内侧面设有所述第三横筋,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第二页板之间夹设有墙体封堵工具。
[0005]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连接钢筋的端部设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第二钢筋网片的纵筋和/或第二钢筋网片的横筋钩接或捆接。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封堵工具为快易收口网。
[000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页板内部包括有用于支撑所述第一钢筋网片的垫块。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垫块设置于第一钢筋网片的纵筋或横筋下,并且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间隔设置。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
[001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钢筋网片及所述第二钢筋网片每间隔两个网格连接一个墙体连接钢筋。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连接钢筋穿透所述墙体封堵工具。
[0012]
进一步地,相邻的墙体连接钢筋将第三横筋分割为若干子平面,所述墙体封堵工具具有多个与所述子平面大小一致的独立的子模块,若干所述子模块填满所述子平面。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页板或第二页板背离所述空腔的外侧面设有保温层和/或装饰层。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腔墙体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
s1:准备模台,并于所述模台两侧架设侧模板;
[0016]
s2:在所述模台及侧模板围设形成的空间内放置第一钢筋网片、墙体连接钢筋、第三横筋;所述第一钢筋网片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第一钢筋
网片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且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
[0017]
s3:浇筑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一钢筋网片形成第一页板;
[0018]
s4:在所述第三横筋上部覆盖墙体封堵工具;
[0019]
s5:架设第二钢筋网片,所述第二钢筋网片与墙体连接钢筋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筋网片与所述第三横筋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0020]
s6:浇筑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二钢筋网片形成第二页板。
[0021]
本发明还提供了空腔墙体的另一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2]
s1:准备模台,并于所述模台两侧架设侧模板;
[0023]
s2:在所述模台及侧模板围设形成的空间内放置第一横筋、墙体连接钢筋、第一纵筋及第三横筋;所述第一横筋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第一横筋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且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筋与所述第一纵筋固定为第一钢筋网片;
[0024]
s3:浇筑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一钢筋网片形成第一页板;
[0025]
s4:在所述第三横筋上部覆盖墙体封堵工具;
[0026]
s5:架设第二钢筋网片,所述第二钢筋网片与墙体连接钢筋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筋网片与所述第三横筋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0027]
s6:浇筑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二钢筋网片形成第二页板。
[0028]
进一步地,在步骤s5中,弯曲所述墙体连接钢筋的顶部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第二钢筋网片的第二纵筋和/或第二钢筋网片的第二横筋钩接或捆接。
[0029]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首先在所述模台上放置所述第一钢筋网片的第一横筋,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为整体模块;将所述整体模块架设于所述第一横筋上部,放置第一钢筋网片的第一纵筋,所述第一纵筋与所述第一横筋固定,部分所述第一纵筋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固定。
[0030]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第一钢筋网片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第三横筋固定为统一整体然后放置于所述模台上。
[0031]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墙体封堵工具延伸至所述侧模板顶部,使用压紧块将所述墙体封堵工具的边缘压紧至侧模板顶部,使用螺栓锁紧所述压紧块与侧模板。
[0032]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在所述模台上放置若干垫块,所述第一钢筋网片放置于所述垫块上,所述第一钢筋网片与所述模台表面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0033]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在所述模台上放置若干梯子筋,所述梯子筋由第一横筋、第三横筋及墙体连接钢筋构成,第一纵筋穿过若干所述梯子筋并与若干所述第一横筋接触,固定所述第一横筋及第一纵筋形成所述第一钢筋网片。
[0034]
进一步地,所述墙体封堵工具为快易收口网。
[0035]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墙体连接钢筋穿透所述墙体封堵工具。
[0036]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相邻的墙体连接钢筋将第三横筋分割为若干子平面,所述墙体封堵工具具有多个与所述子平面大小一致的独立的子模块,若干所述子模块填满所述子平面。
[0037]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空腔墙体,包括第一页板、第二页板、设于所述第一页板内部的第一钢筋网片、设于所述第二页板内部的第二钢筋网
片及墙体连接钢筋。所述第二页板内侧面设有所述第三横筋,所述第三横筋与所述第二页板之间夹设有墙体封堵工具。从而在模台上浇筑完第一页板后,不需要对空腔墙体翻转,第三横筋及墙体封堵工具能够形成对浇筑混凝土形成支撑,使得混凝土不渗漏至下层空腔内,浇筑的混凝土在侧模板和墙体封堵工具形成的空腔内形成第二页板。本发明的方案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38]
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9]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浇筑空腔墙体的模台示意图;
[0040]
图2为本发明生产方法浇筑第一页板的空腔墙体示意图;
[0041]
图3为本发明生产方法架设第二钢筋网片的空腔墙体示意图;
[0042]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43]
图5为本发明生产方法浇筑第二页板的空腔墙体示意图。
[0044]
其中:100、制作模具;101、模台;102、侧模板;103、压紧块;104、上模板;105、锁紧螺栓;200、空腔墙体;201、第一横筋;202、第三横筋;203、墙体连接钢筋;204、第一纵筋;205、第一页板;206、墙体封堵工具;207、第二横筋;208、第二纵筋;209、弯折部;210、第二页板;211、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0046]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47]
本发明提供的空腔墙体及该空腔墙体的生产方法,能够在不翻转空腔墙体的前提下,实现对空腔墙体两个页板的浇筑。从而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本发明的方案采用如下方法实现。
[0048]
参见附图1,准备制作模具100,所述模具包括制作空腔墙体200的模台101,在模台101的两侧上竖立侧模板102,所述侧模板102限定出了空腔墙体200的宽度。侧模板102与模台101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螺钉连接及磁性连接。侧模板102背离浇筑空腔墙体200侧面具有空心腔体,一方面能够达到减轻侧模板102重量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侧模板102与模台101的连接件、侧模板102与压紧块103的连接件提供空间。
[0049]
紧接着,在所述模台101表面均匀分布若干垫块211。所述垫块211可以为长条形,垫块211的长度方向与侧模板102的长度方向平行,从而在整个支撑面上形成线形的支撑,保证架设于其上面的钢筋网片在浇筑过程中不坍塌。所述垫块211也可以为多根短杆并沿着与侧模板102平行的方向依次分布,从而在关键支撑点对钢筋网片实施支撑。所述垫块211包括但不限于水泥块、混凝土块或塑料块。所述混凝土块指具有水泥及石子的混合体。
设置所述垫块211能够抬高钢筋网片与模台101的距离,从而在浇筑页板中钢筋网片位于页板的中部,提高页板的力学性能。当然在适当降低页板性能的前提下,也能够不使用垫块211使得钢筋网片适当下移。在另外的实施例中,采用在钢筋网片上设置适当的支脚或在侧模板102等其他结构上固定钢筋网片以达到钢筋网片位于浇筑页板中部的技术效果。
[0050]
参见附图2,在所述模台101及侧模板102围设形成的空间内放置第一钢筋网片、墙体连接钢筋203、第三横筋202。所述第一钢筋网片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2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筋202与所述第一钢筋网片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且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203固定连接。
[0051]
具体而言,首先在所述模台101上放置所述第一钢筋网片的第一横筋201。若干第一横筋201均匀间隔一定距离分布,并被所述垫块211所支撑。第一横筋201与垫块211的长度方向适于垂直设置。第三横筋202与所述墙体连接钢筋203固定为整体模块。墙体连接钢筋203穿透所述第三横筋202,墙体连接钢筋在第三横筋202的一个侧面具有较长的延伸段,该延伸段用于实现两墙体页板之间的支撑连接,墙体连接钢筋在第三横筋202的另一个侧面具有较短的延伸段,该延伸段用于固定接近第三横筋202的页板内部的钢筋网片。第三横筋202与墙体连接钢筋203在制造的过程中便一体成型或通过螺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将第一横筋201在模台进行排列后,将整体模块放置于第一横筋201上,再次穿入第一钢筋网片的第一纵筋204,采用焊接的方式将第一纵筋204与第一横筋201、墙体连接钢筋203固定。
[0052]
部分第一纵筋204不与墙体连接钢筋203固定,该部分第一纵筋204分布于两个相邻的墙体连接钢筋203限定的第一横筋201段的中部,用于加强第一钢筋网片。同时为了避免墙体连接钢筋203与垫块211之间产生干涉,并保证垫块211处第一钢筋网片同样具有较强的刚度,垫块211支撑于该部分第一纵筋204或第一横筋的下部。
[0053]
在现场利用第三横筋202、墙体连接钢筋203、第一纵筋204、第一横筋201制作钢筋笼的方式能够有效地节省运输空间及储存空间。但第三横筋202与墙体连接钢筋203构成的整体模块具有一定的重力,墙体连接钢筋203无法保证垂直,在制作空腔墙体200的现场制作该钢筋笼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及难以控制的制作质量。在一优选的方案中,制备梯子筋,梯子筋指在两个较长横筋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钢筋从而形成梯子形式的钢筋体。具体地,所述梯子筋包括第一横筋201、墙体连接钢筋203及第三横筋202。若干梯子筋依规定距离设置于所述垫块211上部,再将第一纵筋204放置于第一横筋201和墙体连接钢筋203处焊接,将若干所述梯子筋进行固定。第一横筋201与焊接的第一纵筋204形成了所述第一钢筋网片。
[0054]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模台外使用模具或机械设备制作完整的钢筋笼,钢筋笼包括第一横筋201、第一纵筋204、墙体连接钢筋203及第三横筋202,该钢筋笼运输至现场并放置于垫块211上。利用机器或模具能够使得钢筋笼的制作质量更有保障,并且节省在模台上的装配时间。
[0055]
紧接着,浇筑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一钢筋网片、垫块211及部分墙体连接钢筋203形成第一页板205。两个侧模板102限定了混凝土的边缘,并且还具有顶模板及底模板限定混凝土的另外两个方向。
[0056]
参见附图3-4,在所述第三横筋202上部覆盖墙体封堵工具206。所述墙体封堵工具206能够对混凝土形成支撑,使得浇筑的混凝土不渗漏到下层空间。第三横筋202与墙体封堵工具206的设计,使得本发明实现了不需要翻转空腔墙体200也能实现对两个页板分别浇
筑的目的。所述墙体封堵工具206优选为快易收口网。
[0057]
值得注意的是,墙体连接钢筋203穿透第三横筋202向上部延伸,将对放入的墙体封堵工具206产生碰撞。在一优选的解决方案中,所述墙体封堵工具206为一个整体,墙体封堵工具206中部开设有若干适于穿透墙体连接钢筋203的通孔。墙体封堵工具206放置于第三横筋202表面时,墙体连接钢筋203较好地封堵所述通孔。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能够稳定地被支撑。
[0058]
考虑到在制作上述通孔的过程中,可能造成墙体封堵工具206产生细微的变形,使得墙体封堵工具206变得不平整。所述墙体封堵工具206应适当地延伸至侧模板102的上边缘。具体地,可将所述第三横筋202与侧模板102的上边缘设置为同一高度,放置墙体封堵工具206时,侧模板102上边缘与第三横筋202在同一水平面上对墙体封堵工具206进行支撑。将所述墙体封堵工具206进行适当的拉伸,使得墙体封堵工具206平面展开,使用压紧块103将墙体封堵工具206的边缘压紧于所述侧模板102上。
[0059]
所述压紧块103呈现为“l”型,“l”型的一边长等于侧模板102的上边缘宽度,另一边长不小于第二页板210需要浇筑的高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压紧块103同样为长条形,其长度等于所述侧模板102的长度。所述压紧块103采用螺栓及螺母进行锁紧。在另一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具有锁紧螺栓105及上模板104,所述锁紧螺栓105的螺柱上开设有与螺柱轴线呈现为倾斜的通孔。所述上模板104为楔形上模板104,其具有平面的底部及由斜面构造的顶部,顶部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等于螺柱中倾斜的通孔的轴线与水平面的角度。上模板104适于进入倾斜的通孔中。当需要对压紧块103进行锁紧时,随着压紧块103沿螺柱中倾斜通孔的移动,螺栓不断地被提升,从而压紧压紧块103与侧模板102上边缘,达到快速锁紧的技术目的。
[0060]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墙体封堵工具206具有多个子模块,相邻的墙体连接钢筋203将第三横筋202分割为若干子平面,子模块与子平面的大小一致,若干所述子模块填满所述子平面,从而恰好避让开所述墙体连接钢筋203。在该实施方案中,能够确保在制造的过程中,子模块便具有较高的平整度。为了避免浇筑混凝土从子模块的边缘处渗漏到下方空间,应当尽量降低子模块之间的缝隙。在优选的方案中,在子模块的四个边角处形成恰好避让所述墙体连接钢筋203的缺口,从而使得相邻的子模块能够较好地拼合。
[0061]
进一步地,架设第二钢筋网片。所述第二钢筋网片与墙体连接钢筋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钢筋网片与所述第三横筋202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从而在第二钢筋网片与第三横筋202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空间,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第二钢筋网片能够位于第二页板210的中部,而第三横筋202及墙体封堵工具206位于第二页板210内侧面的外部。
[0062]
参见附图4,墙体连接钢筋203的端部设有弯折部209,第二钢筋网片包括第二横筋207及第二纵筋208。优选地,第二横筋207与第一横筋201,第二纵筋208与第一纵筋204数量相等,位置相对应。弯折部209与第二横筋207或第二纵筋208固定连接。具体地,弯折部209形成了钩体勾住第二横筋207和/或第二纵筋208;或者弯折部209绕第二横筋207或第二纵筋208转圈,形成捆扎的方式;或者使用其他部件对弯折部209与第二横筋207、第二纵筋208形成捆扎。弯折部209能够阻止第一钢筋网片和第二钢筋网片向相互背离的方向运动。在浇注形成第一页板205和第二页板210后,弯折部209能够防止空腔墙体200的两个页板相互脱离。
[0063]
参见附图5,紧接着对上述结构进行浇筑,形成第二页板210。第二页板210内包含第二钢筋网片弯折部209,第二页板210与第三横筋202之间夹设有所述墙体封堵工具206。
[0064]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页板205或第二页板210背离所述空腔的外侧面设有保温层和/或装饰层,从而实现具有保温功能或装饰功能的空腔墙体200。
[0065]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0066]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67]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发明,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公开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