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变形缝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20037发布日期:2021-01-24 07:33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墙变形缝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墙变形缝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对于一些超长超大的建筑工程,一般会通过在建筑物之间按照一定的间距设置变形缝来消除基础沉降不均或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以保证建筑物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3]
中国公开专利cn208918069u,提出一种新型的被动式建筑外墙变形缝处理装置,采用在外墙墙体的外侧固定粘贴有两块外墙保温板,两块外墙保温板分别位于外墙变形缝的两侧,再在外墙变形缝中填塞有岩棉保温板,外墙变形缝的外侧粘贴有防水透汽膜,板缝位于外墙保温板的前侧缝口处填塞有橡胶变形缝线条,并在外墙保温板的外侧涂抹有聚合物砂浆。这种结构不仅复杂,成本较高,安装难度大;特别对于外墙颜色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无法保证外墙的平整性和美观,其结构难以与外墙保持一致。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墙变形缝加固装置及加固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成本高且安装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外墙变形缝加固装置,用于加固相邻墙体之间的变形缝,包括:
[0007]
置于所述墙体外侧且靠近所述墙体设置的防水层;
[0008]
置于所述防水层远离所述墙体一侧的过渡层;
[0009]
置于所述过渡层远离所述防水层一侧的保温层;
[0010]
以及用于密封所述变形缝的密封组件;
[0011]
其中,所述防水层和所述过渡层均横跨所述变形缝宽度并沿所述变形缝长度方向设置;
[0012]
所述防水层靠近所述变形缝处为朝所述变形缝一侧凸起的弧形伸缩凸台;
[0013]
所述伸缩凸台的高度不小于50mm;且沿所述变形缝宽度方向,所述防水层单侧超出所述变形缝的宽度不小于150mm;
[0014]
所述防水层和所述过渡层宽度相同,均大于所述变形缝宽度且小于所述保温层宽度;
[0015]
所述保温层包括对称设置的保温板,且相邻所述保温板之间设有板缝,所述板缝宽度小于所述变形缝宽度。
[0016]
进一步的,在所述变形缝内且远离所述防水层一侧设有与所述变形缝宽度相同的保温膜,所述保温膜沿所述变形缝长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墙体远离所述防水层一侧的平面齐平。
[0017]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层包括叠放搭接设置的两个金属件;所述金属件的搭接处位
于所述变形缝内,且位于所述伸缩凸台正下方。
[0018]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金属件的搭接处的宽度不小于50mm,且不大于所述变形缝的宽度。
[0019]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件为镀锌铁皮件,其厚度为1mm,其中一侧所述金属件宽度大于另一侧所述金属件宽度。
[0020]
进一步的,在所述过渡层靠近所述保温层一侧设有若干组连接件一,所述连接件一朝所述墙体一侧设置,并依次贯穿所述过渡层和所述防水层的厚度,内嵌于所述墙体内。
[0021]
进一步的,在所述过渡层靠近所述保温层一侧还设有若干组连接件二,所述连接件二朝所述保温层一侧设置,并贯穿所述保温板厚度设置;所述连接件一和所述连接件二交叉相背设置。
[0022]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0023]
置于所述墙体与所述保温层之间的密封件一;
[0024]
置于所述板缝内并沿所述保温板长度方向的密封件二;
[0025]
以及置于所述板缝内且沿所述板缝厚度并排设置的若干密封件三;
[0026]
其中,所述密封件一被设置于所述过渡层宽度两侧且对称设置;
[0027]
所述密封件二靠近所述保温板外侧面设置;
[0028]
所述密封件三沿所述变形缝长度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保温板端部粘接;相邻所述密封件三之间为间接或相邻设置;所有密封件三均置于所述板缝靠近所述变形缝一侧;置于最外侧的所述密封件三与所述密封件二连接设置。
[0029]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件一和所述密封件三均为苯板胶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二为耐候胶密封件。
[0030]
一种外墙变形缝加固方法,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加固装置,步骤包括:
[0031]
s1:在所述墙体外侧且靠近所述墙体设置所述防水层,使所述防水层横跨所述变形缝宽度并沿所述变形缝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防水层靠近所述变形缝处为朝所述变形缝一侧凸起的弧形伸缩凸台;所述伸缩凸台的高度不小于50mm;且沿所述变形缝宽度方向,所述防水层单侧超出所述变形缝的宽度不小于150mm;
[0032]
s2:在所述防水层远离所述墙体一侧叠放搭接设置两个金属件的所述过渡层,所述过渡层横跨所述变形缝宽度并沿所述变形缝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金属件的搭接处位于所述变形缝内,且位于所述伸缩凸台正下方;所述防水层和所述过渡层宽度相同,均大于所述变形缝宽度且小于所述保温层宽度;两个所述金属件的搭接处的宽度不小于50mm,且不大于所述变形缝的宽度;所述金属件为镀锌铁皮件,其厚度为1mm,其中一侧所述金属件宽度大于另一侧所述金属件宽度;
[0033]
在所述过渡层远离所述防水层一侧设有朝所述墙体方向设置的若干组连接件一,所述连接件一依次贯穿所述过渡层和所述防水层的厚度,内嵌于所述墙体内,以使将所述过渡层和所述防水层固定在所述墙体上;
[0034]
在所述过渡层远离所述防水层一侧设有朝远离所述墙体方向设置的若干组连接件二;所述连接件二粘接固定在所述过渡层上;
[0035]
s3:在所述过渡层远离所述防水层一侧设置所述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包括对称设置的保温板,贯穿所述连接件二设置,并使所述保温板与所述防水层固定连接;相邻所述保
温板之间设有板缝,所述板缝宽度小于所述变形缝宽度;在所述板缝内沿所述保温板厚度方向设有密封件二和若干密封件三;所述密封件二靠近所述保温板外侧面设置,所有所述密封件三均置于所述板缝靠近所述变形缝一侧;
[0036]
所述密封件二和所述密封件三均沿所述变形缝长度方向设置且分别与所述保温板端部粘接;相邻所述密封件三之间为间接或相邻设置;置于最外侧的所述密封件三与所述密封件二连接设置;所述密封件二为耐候胶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三为苯板胶密封件;
[0037]
s4:在所述墙体与所述保温层之间设置所述密封件一,所述密封件一被设置于所述过渡层宽度两侧且对称设置;所述密封件一为苯板胶密封件;
[0038]
s5:在所述变形缝内且远离所述防水层一侧设有与所述变形缝宽度相同的保温膜,所述保温膜沿所述变形缝长度方向设置,并与所述墙体远离所述防水层一侧的平面齐平。
[0039]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设计的加固装置,完全封堵变形缝且固定强度高,不易变形,可保证变形缝与墙体表面的一致性和平整度,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且加固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40]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外墙变形缝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a部的放大图。
[0042]
图中:
[0043]
10、墙体
ꢀꢀꢀꢀꢀꢀꢀꢀꢀꢀꢀꢀꢀꢀ
20、变形缝
[0044]
30、防水层
ꢀꢀꢀꢀꢀꢀꢀꢀꢀꢀꢀꢀ
31、卷材
ꢀꢀꢀꢀꢀꢀꢀꢀꢀꢀꢀꢀ
32、伸缩凸台
[0045]
40、过渡层
ꢀꢀꢀꢀꢀꢀꢀꢀꢀꢀꢀꢀ
41、金属件一
ꢀꢀꢀꢀꢀꢀꢀꢀ
42、金属件二
[0046]
43、连接件一
ꢀꢀꢀꢀꢀꢀꢀꢀꢀꢀ
44、连接件二
ꢀꢀꢀꢀꢀꢀꢀꢀ
50、保温层
[0047]
51、保温板
ꢀꢀꢀꢀꢀꢀꢀꢀꢀꢀꢀꢀ
52、板缝
ꢀꢀꢀꢀꢀꢀꢀꢀꢀꢀꢀꢀ
60、密封组件
[0048]
61、密封件一
ꢀꢀꢀꢀꢀꢀꢀꢀꢀꢀ
62、密封件二
ꢀꢀꢀꢀꢀꢀꢀꢀ
63、密封件三
[0049]
70、保温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51]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外墙变形缝加固装置,如图1所示,用于加固相邻墙体10之间的变形缝20,包括:置于墙体10外侧且靠近墙体10设置的防水层30、置于防水层30远离墙体10一侧的过渡层40、置于过渡层40远离防水层30一侧的保温层50、以及用于密封变形缝20的密封组件60;其中,防水层30和过渡层40均横跨变形缝20宽度并沿变形缝20的长度方向设置;防水层30靠近变形缝20处为朝变形缝20一侧凸起的弧形伸缩凸台32;伸缩凸台40的高度不小于50mm,沿变形缝20的宽度方向,防水层30单侧超出变形缝20的宽度不小于150mm。
[0052]
优选地,防水层30为利用sbs改性沥青做的防水卷材31,目的是为了防止漏水进入变形缝20里边,起到加强防水保护的作用;卷材31的宽度与变形缝20的宽度相匹配,根据变形缝20的宽度,卷材31单侧超出变形缝20的宽度不小于150mm,也即是卷材31的整体的最小宽度=变形缝宽度+伸缩凸台32的周长+2
×
150mm。卷材31沿变形缝20的长度设置,且卷材
31的长度尽量与变形缝20长度;若变形缝20的长度太长,卷材31需要拼缝搭接设置,搭接缝朝变形缝20一侧设置且搭接缝的宽度不小于100mm的熔接。然后再在变形缝20内且远离防水层30的一侧设有与变形缝20宽度相同的保温膜70,保温膜70沿变形缝2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墙体10远离防水层30一侧的平面齐平设置。在变形缝20两侧边外的150mm处弹平行于变形缝20的墨线,将卷材31的外边对着墨线临时固定在变形缝20两侧,使卷材31在变形缝20内至少有50mm的伸缩量的伸缩凸台40。
[0053]
进一步的,防水层30和过渡层40的宽度相同,均大于变形缝20的宽度且小于保温层50的宽度;密封件一61保温层50包括对称设置的保温板51,且相邻保温板51之间设有板缝52,板缝52的宽度小于变形缝20的宽度;密封件二62密封件二62
[0054]
进一步的,考虑到在防水层30上没法直接粘贴保温板51,故需增加一层镀锌彩钢板铁皮的过渡层40,在过渡层40上粘岩棉钉的连接件二44,用岩棉钉固定与过渡层40相接处的保温板51。过渡层40包括叠放搭接设置的两个金属件,分别为左侧的金属件一41和居于右侧的金属件二42;在本实施例中,金属件一41和金属件二42均为厚度1mm的镀锌彩钢板铁皮,其中左侧的金属件一41的宽度大于右侧金属件二42的宽度,即金属件一41的宽度为200mm+变形缝20宽度的一半,右侧金属件二42的宽度为150mm的宽度+变形缝20宽度的一半。金属件一41压接在金属件二42上,其搭接处位于变形缝20内,且位于伸缩凸台32的正下方。且金属件一41和金属件二42的搭接处的宽度不小于50mm,且不大于变形缝20的宽度。操作时,将两块彩钢板金属件一41和金属件二42的外边分别对齐变形缝20两侧的墨线压在卷材31上,使金属件一41和金属件二42在变形缝20处叠压50mm。
[0055]
在过渡层40靠近保温层50的一侧设有若干组连接件一43,连接件一43朝墙体10的一侧设置,并依次贯穿过渡层40和防水层30的厚度,内嵌于墙体10内。优选地,连接件一43为长度不大于500mm的钢钉或膨胀螺丝,将卷材31和镀锌钢板的金属件一41或金属件二42一起固定在变形缝20两边的墙体10上。当金属件一41和金属件二42需要搭接时,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
[0056]
进一步的,在过渡层40靠近保温层50的一侧还设有若干组连接件二44,连接件二44头部粘接在过渡层40上且朝保温层50的一侧设置,并贯穿保温板51的厚度设置。优选地,连接件二44为长度不大于300的粘贴岩棉钉,其长度必须大于保温板51的厚度。连接件一43和连接件二44交叉相背设置,设置间距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057]
进一步的,密封组件60包括:置于墙体10与保温层50之间的密封件一61、置于板缝52内并沿保温板51长度方向的密封件二62、以及置于板缝52内且沿板缝52厚度并排设置的若干密封件三63;其中,密封件一61、密封件二62和密封件三63均沿变形缝20的长度方向设置。密封件一61被设置在过渡层40宽度两侧且对称设置,密封件一61是横截端面为长方形结构的密封条,且其宽度大于其厚度,使得沿墙体10与保温层50之间的缝隙处有一定宽度的密封条密封,主要用于在墙体10外侧粘贴保温板51,同时可进一步提高防水层30、过渡层40及保温层50对变形缝20的密封效果,密封件一61为苯板胶密封件,定型效果好。密封件二62靠近保温板51的外侧面设置;密封件三63沿变形缝2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分别与保温板51的端部粘接;相邻密封件三63之间为间接或相邻设置,且所有密封件三63均置于板缝52靠近变形缝20一侧,并置于最外侧的密封件三63与密封件二62连接设置。
[0058]
优选地,密封件三63与密封件一61一样,也为苯板胶密封件,密封件三63的横架端
面为圆形结构,即为圆形的密封条,沿板缝52的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密封件三63连接两侧的保温板51的端面,未了进一步提高板缝52的密封性,选择密封件二62为耐候胶密封件,流体性能好,且粘接密封能力强,与靠近密封件三63一侧的面完全接触,由于受重力的影响,其靠近保温板51外层的一面为靠近密封件三63一侧的圆弧凹槽型结构,同时也祈祷防水和密封的左右。
[0059]
按照保温板51靠近变形缝20端处的板缝的宽度为20mm,且为上下贯通于变形缝20的缝隙,变形缝20两侧保温板51的宽度不小于500mm;至少宽度为140mm+变形缝20宽度的一半的保温板51被连接件二44固定;连接件二44处的宽度距离为360mm-变形缝20宽度的一半的保温板51被密封件一61固定在墙体10上。按设计要求进行粘网刮胶喷涂面层,玻纤网在变形缝20处断开。在保温板51之间的板缝52内距保温板51远离墙体10一侧的外面20mm深处塞入塑料胶棒,预留20mm深用高质量耐候密封件二62。其中,密封件一61为苯板胶密封件;密封件二62为耐候胶密封件。
[0060]
一种外墙变形缝加固方法,采用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加固装置,步骤包括:
[0061]
s1:在墙体10的外侧且靠近墙体10设置防水层30,使防水层30横跨变形缝20的宽度并沿变形缝20的长度方向设置;防水层30靠近变形缝20处为朝变形缝20一侧凸起的弧形伸缩凸台32;伸缩凸台32的高度不小于50mm;且沿变形缝20的宽度方向,防水层30单侧超出变形缝20的宽度不小于150mm。
[0062]
s2:在防水层30远离墙体10的一侧叠放搭接设置两个金属件一41和金属件二42的过渡层40,过渡层40横跨变形缝20的宽度并沿变形缝20的长度方向设置;金属件一41和金属件二42的搭接处位于变形缝20内,且位于伸缩凸台32的正下方;防水层30和过渡层40的宽度相同,均大于变形缝20的宽度且小于保温层50的宽度;金属件一41和金属件二42的搭接处的宽度不小于50mm,且不大于变形缝20的宽度;金属件一41和金属件二42均为镀锌铁皮件,其厚度均为1mm,其中左侧的金属件一41的宽度大于右侧金属件二42的宽度;
[0063]
在过渡层40远离防水层30的一侧设有朝墙体10方向设置的若干组连接件一43,连接件一43依次贯穿过渡层40和防水层30的厚度,内嵌于墙体10内,以使将过渡层40和防水层30固定在墙体10上;
[0064]
在过渡层40远离防水层30一侧设有朝远离墙体10方向设置的若干组连接件二44;连接件二44粘接固定在过渡层40上。
[0065]
s3:在过渡层40远离防水层30一侧设置保温层50;保温层50包括对称设置的保温板51,贯穿连接件二44设置,并使保温板51与防水层30固定连接;相邻保温板51之间设有板缝52,板缝52的宽度小于变形缝20的宽度;在板缝52内沿保温板51的厚度方向设有密封件二62和若干密封件三63;密封件二62靠近保温板51外侧面设置,所有密封件三63均置于板缝52靠近变形缝20一侧;
[0066]
密封件二62和密封件三63均沿变形缝2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分别与保温板51的端部粘接;相邻密封件三63之间为间接或相邻设置;置于最外侧的密封件三63与密封件二62连接设置;密封件二62为耐候胶密封件;密封件三63为苯板胶密封件。
[0067]
s4:在墙体10与保温层50之间设置密封件一61,密封件一61被设置在过渡层40宽度两侧且对称设置;密封件一61为苯板胶密封件。
[0068]
s5:在变形缝20内且远离防水层30一侧设有与变形缝20宽度相同的保温膜70,保
温膜70沿变形缝20长度方向设置,并与墙体10远离防水层30一侧的平面齐平。
[0069]
采用本发明设计的加固装置,完全封堵变形缝且固定强度高,不易变形,可保证变形缝与墙体表面的一致性和平整度,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廉,且加固效率高。
[0070]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