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石材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48488发布日期:2021-04-13 16:2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石材幕墙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建筑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石材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2.以石材作为建筑外立面的装饰在我国已经有千年的历史,石材也由最初的仅作为砌体,逐渐发展为近现代的湿贴面板,再发展到当代的干挂面板。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石材干挂技术得到了迅猛的普及,干挂石材幕墙由于其安全可靠性高、方便快捷、加工简单易操作等特点,得到了一定的好评。现有的石材幕墙系统不论是构件式还是单元式,主要是通过在石材上连接背栓或开槽将挂件等固定在石材上,然后再将挂件挂在挂座上。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石材干挂幕墙是通过挂的形式将石材与建筑主体的骨架系统连接起来,挂接时势必会产生一个由高到低的动作,反之,拆卸时势必会产生一个由低到高的动作。常规挂接方式的动作幅度相当大,故需要将石材板的上下缝隙设为大缝隙,这种设计超出了人们常规的舒适度,为此,人们通常会选择小的石材板缝,这样石材拆卸时挂钩的深度大于板缝,板块上提时被上层的板块挡住,板的挂钩从挂钩座中出不来,就导致当前的石材干挂幕墙普遍不能直接拆卸,甚至要砸掉。当再想重新装一块新石材板时就更加困难,甚至要按序从顶层到下拆卸后,再安装。可见,现有的石材幕墙系统存在拆卸和重新安装困难的问题,同时也存在更换石材幕墙的施工难度大和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拆卸石材幕墙系统,安装和拆卸极其方便,施工操作空间合理,施工效率高,降级了更换石材幕墙的施工难度和造价成本。
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可拆卸石材幕墙系统,包括:
6.石材;
7.挂钩,与所述石材相连;
8.挂钩座,其一端与所述挂钩的一端接触,用于托住所述挂钩;
9.压块,与所述挂钩和所述挂钩座的另一端接触,用于压住所述挂钩,其与所述挂钩座共同配合,实现对挂钩的固定。
10.可选地,所述挂钩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挂钩底、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和座头;
11.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与第四连接部之间均存在第一夹角;
12.所述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与挂钩底之间均存在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均为钝角;
13.所述座头与第四连接部之间存在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为直角;
14.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挂钩底、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共同构成u型结
构。
15.可选地,所述座头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设有水平调节螺钉,用于实现石材水平方向的位置调整。
16.可选地,所述挂钩座包括:
17.顺次平行设置的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一卡头;所述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分别与所述挂钩中的第一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接触,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的下方,用于托住所述挂钩;
18.连接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托板、第二托板和第一卡头的第一端垂直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托板与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处于自由状态;
19.第五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托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其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相连。
20.可选地,所述可拆卸石材幕墙系统还包括止滑连接螺栓、幕墙横梁、角钢角码和幕墙立柱;
21.所述第五连接部上设有第一调节孔;
22.所述止滑连接螺栓设于所述第一调节孔内,将挂钩座顺次连接至与幕墙横梁和角钢角码;
23.所述幕墙立柱与所述角钢角码相连,还用于与建筑主体相连。
24.可选地,所述止滑连接螺栓与第五连接部之间设有调整垫块。
25.可选地,所述第五连接部与幕墙横梁之间设有垫片。
26.可选地,所述第一托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垂直调节螺钉,用于实现石材垂直方向的位置调整。
27.可选地,所述压块包括顺次相互垂直相连的第六连接部、第七连接部和第八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卡头和第三卡头;
28.所述第六连接部与所述挂钩中的第一卡头相对设置;
29.所述第二卡头和第三卡头上分别设有第一u型缺口和第二u型缺口;所述第一u型缺口和第二u型缺口的朝向之间相互垂直;所述第一u型缺口套设在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外侧;
30.所述第八连接部上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设有固定螺钉,用于将压块与挂钩座固定。
31.可选地,所述第二调节孔为腰型通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八连接部的延伸方向一致。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3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拆卸石材幕墙系统,安装和拆卸极其方便,施工操作空间合理,施工效率高,降级了更换石材幕墙的施工难度和造价成本。
附图说明
34.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35.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可拆卸石材幕墙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36.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37.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挂钩座的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39.其中:
[0040]1‑
石材,2

挂钩,201

第一连接部,202

第二连接部,203

挂钩底,204

第三连接部,205

第四连接部,206

座头,207

固定孔,208

第四卡头,209

止滑齿,3

挂钩座,301

第一托板,302

第二托板,303

连接板,304

第一卡头,305

第五连接部,306

第一调节孔,307

连接板的第二端,308

通孔,4

压块,401

第六连接部,402

第七连接部,403

第八连接部,404

第二卡头,405

第三卡头,406

第二调节孔,5

双切面后切式锚栓,6

水平调节螺钉,7

垂直调节螺钉,8

固定螺钉,9

止滑连接螺栓,10

调整垫块,11

垫片,12

幕墙横梁,13

角钢角码,14

幕墙立柱,15

建筑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0043]
如图1

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拆卸石材幕墙系统,包括:
[0044]
石材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石材1可以选用石材面板;
[0045]
挂钩2,与所述石材1相连;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挂钩2通过双切面后切式锚栓5直接固定在石材1背后,所述挂钩2上位于双切面后切式锚栓5处还设有止滑齿209;
[0046]
挂钩座3,其一端与所述挂钩2的一端接触(优选为相抵),用于托住挂钩2,以保证挂钩2挂稳;
[0047]
压块4,分别与所述挂钩2和所述挂钩座3的另一端接触,用于压住所述挂钩2,其与所述挂钩座3共同配合,实现对挂钩2的固定。
[0048]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挂钩2包括顺次相连的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202、挂钩底203、第三连接部204、第四连接部205和座头206;
[0049]
所述第一连接部201与第二连接部202以及第三连接部204与第四连接部205之间均存在第一夹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01上远离第二连接部202的端部设有第四卡头208;
[0050]
所述第二连接部202和第三连接部204与挂钩底203之间均存在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均为钝角;
[0051]
所述座头206与第四连接部205之间存在第三夹角,所述第三夹角为直角;
[0052]
所述第一连接部201、第二连接部202、挂钩底203、第三连接部204、第四连接部205共同形成u型结构。
[0053]
为了便于调整石材1水平方向的位置,所述座头206上设有固定孔207,所述固定孔207带有螺纹,所述固定孔207内设有水平调节螺钉6,当需要整体石材1的水平方向位置时,直接旋转所述水平调节螺钉6即可实现。
[0054]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挂钩座3包括:
[0055]
顺次平行设置的第一托板301、第二托板302和第一卡头304;在具体应用过程中,
所述第一托板301与挂钩2上的第一连接部201接触,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1的下方,托住所述第一连接部201;所述第二托板302与所述挂钩2上的第四连接部205接触,且位于所述第四连接部205的下方,托住所述第四连接部205;
[0056]
连接板303,分别与所述第一托板301、第二托板302和卡头的第一端垂直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托板301与所述连接板30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连接板303的第二端处于自由状态;
[0057]
第五连接部305,与所述第二托板302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其第一端与所述连接板303相连。
[0058]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石材幕墙系统还包括止滑连接螺栓9、幕墙横梁12、角钢角码13和幕墙立柱14;
[0059]
所述第五连接部305上设有第一调节孔306;
[0060]
所述止滑连接螺栓9设于所述第一调节孔306内,将挂钩座3顺次连接至与幕墙横梁12和角钢角码13;
[0061]
所述幕墙立柱14与所述角钢角码13相连,还用于与建筑主体15相连;
[0062]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提高止滑连接螺栓9的连接稳定性,所述止滑连接螺栓9与第五连接部305之间设有调整垫块10,所述第五连接部305与幕墙横梁12之间设有垫片11。
[0063]
为了调整石材1垂直方向的位置,所述第一托板301上设有通孔308,所述通孔308内设有垂直调节螺钉7,当需要整体石材1的垂直方向位置时,直接旋转所述垂直调节螺钉7即可实现。
[0064]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压块4包括顺次相互垂直相连的第六连接部401、第七连接部402和第八连接部403,所述第六连接部401和第八连接部403分别位于所述第七连接部402的两侧,还包括第一卡头304和第二卡头401;
[0065]
所述第六连接部401与挂钩2上的第一连接部201相对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第六连接部401用于压住所述水平调螺钉;
[0066]
所述第二卡头404和第三卡头405上分别设有第一u型缺口和第二u型缺口,所述第一u型缺口套设在所述连接板303的第二端外侧;所述第一u型缺口和第二u型缺口的朝向之间相互垂直;所述第一u型缺口包裹在所述连接板303的第二端的外侧。
[0067]
所述第八连接部403上设有第二调节孔406,所述第二调节孔406带有螺纹,所述调节孔内设有固定螺钉8,用于将压块4与挂钩座3固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二调节孔406为腰型通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八连接部403的延伸方向一致。
[0068]
当需要进行拆卸工作时,通过拆除所述压块4上的固定螺钉8,将压块4上移退出挂钩座3顶端,即可将石材面板和挂钩2一起从石材幕墙中拉出。
[0069]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