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吊顶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3451发布日期:2020-09-29 09:29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吊顶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吊顶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室内装修中,房屋吊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装修工程,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防火和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

现有的技术如公开号为cn204876264u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的一种带有夜光材料的吊顶,包括主龙骨和副龙骨,所述主龙骨和副龙骨的下表面安装有装饰板,所述装饰板的下表面等距离设有聚光块,所述装饰板的底部设有夜光层,所述夜光层从下到上依次紧压粘贴有第一金属箔层、第一玻璃纤维布层、保温层、第二玻璃纤维布层和第二金属箔层。该带有夜光材料的吊顶到了夜晚夜光层中的荧光材料就会持久高亮地发光,加强了夜光层的发光效果,还可以防止装饰板卷边和变形,保证了房屋内温度的稳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吊顶的主体结构安装时使用吊挂件的结构,吊挂件安装在龙骨上,通过吊挂的方式进行吊顶的安装和悬挂,使用整块的吊顶结构进行安装,需要将单个吊顶安装之后再进行下一个的安装,安装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房屋吊顶建筑结构,具有便于拼接和安装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房屋吊顶建筑结构,包括龙骨架和吊顶本体,吊顶本体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拼接板,拼接板包括底板和底板两侧的竖向板,竖向板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成型有用于和龙骨架连接的连接板,龙骨架底部开设有水平的燕尾槽,燕尾槽中活动安装有燕尾块,燕尾块底部连接有竖直的滑条,滑条沿着燕尾槽水平滑动,燕尾槽中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燕尾块和燕尾槽的端部;滑条位于连接板之间,且滑条上成型有和连接板配合的连接槽,连接板通过连接槽和滑条卡接;滑条底部成型有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从龙骨架中心到两侧向上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吊顶本体设置为多处拼接板的结构,拼接板设置为底板、竖向板和顶部的连接板,在进行对拼接板的安装时,竖直向上移动拼接板,滑条底部设置有斜面的结构,在移动拼接板时使得连接板作用在滑条的斜面上,在连接板的挤压之下使得滑条向两侧进行水平移动,在移动至连接板和连接槽的位置对应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燕尾块和滑条反向移动,连接板进入到和连接槽中实现了滑条和连接板之间的卡接,拼接板的安装完成,安装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龙骨架底部竖直设置有导向杆,连接板上开设有供导向杆通过的导向槽,导向槽延伸至连接板端部,导向杆和导向槽两侧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导向杆的结构和连接板上的导向槽进行配合,在进行拼接板的安装时,沿竖直方向进行拼接板的移动,导向杆和导向槽的位置相互对应,在进行安装时将导向杆和导向槽的位置相互对应,便于实现拼接板的准确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底板两侧边缘处成型有凹槽,凹槽侧面设置有定位板,相邻的定位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栓以及配套的螺母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了底板上凹槽的结构,通过相邻的拼接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可以进行相邻的拼接板之间的连接,使得拼接板结构形成了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的拼接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处连接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了至少两处连接螺栓的结构用于进行拼接板之间的连接,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位于边缘处的拼接板底部设置有限位螺钉,限位螺钉顶部向上延伸并穿过连接板和龙骨架螺纹配合,限位螺钉的螺帽和限位槽的槽底相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边缘处拼接板进行位置固定,将限位螺钉安装并旋紧之后可以将边缘处的拼接板限位,相邻的拼接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了连接,吊顶本体的整体结构实现了较好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连接板上成型有槽口,槽口的宽度方向沿着连接板长度方向设置,槽口的宽度大于滑条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上增加槽口的结构,在需要进行拆卸时,沿着拼接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拼接板的滑动直至槽口处和滑条处配合,可以进行拼接板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竖板和连接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从拼接板中心到两侧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板和连接板的连接处增加斜面的结构,其效果和滑条底部的斜面类似,在进行单个拼接板的安装时,通过该处的斜面便于将连接板送入到滑条和安装好的拼接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连接板的厚度不小于2mm,连接槽开口处设置有倾斜的斜面并且该斜面的倾斜方向为从上到下向拼接板两侧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连接槽开口处的斜面结构,在进行滑条和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时,通过该处的斜面结构便于连接板进入到连接槽中实现卡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使用了龙骨架上燕尾槽和滑条的结构用于进行拼接板的安装,竖直向上移动拼接板,移动至连接板和连接槽的位置对应时,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燕尾块和滑条反向移动,连接板进入到和连接槽中实现了滑条和连接板之间的卡接,拼接板的安装完成,安装较为方便;

使用了相邻的拼接板之间的连接螺栓的结构,将连接螺栓配合的螺母旋紧之后,可以进行相邻的拼接板之间的连接;

在边缘处的拼接板上安装有紧固螺钉的结构,可以对边缘处的拼接板进行限位,将吊顶主体结构固定下来,在连接板上开设有槽口的结构,沿着连接板的长度方向进行拼接板的滑动之后实现槽口和滑条的位置对应,可以拼接板和龙骨架的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拼接板安装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拼接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龙骨架和拼接板断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龙骨架;11、燕尾槽;12、燕尾块;13、复位弹簧;14、导向杆;2、拼接板;21、底板;22、竖向板;23、连接板;24、凹槽;25、连接螺栓;26、限位螺钉;27、导向槽;28、槽口;3、滑条;31、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房屋吊顶建筑结构,包括龙骨架1和吊顶本体,吊顶本体包括若干相互拼接的拼接板2,拼接板2包括底板21和底板21两侧的竖向板22,竖向板22顶部相互靠近的一侧成型有用于和龙骨架1连接的连接板23。

参照图1、图2,龙骨架1底部开设有水平的燕尾槽11,燕尾槽11的长度方向沿着拼接板2的宽度方向设置,燕尾槽11中活动安装有燕尾块12,燕尾块12底部连接有竖直的滑条3,燕尾块12带动滑条3沿着燕尾槽11水平滑动,燕尾槽11中安装有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两端分别连接燕尾块12和燕尾槽11的端部。滑条3位于连接板23之间,且滑条3上成型有和连接板23配合的连接槽31。滑条3底部成型有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从龙骨架1中心到两侧向上倾斜。

参照图3、图4,龙骨架1底部安装有竖直的导向杆14,连接板23上开设有供导向杆14通过的导向槽27,导向槽27沿着拼接板2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延伸至连接板23端部,导向杆14和导向槽27两侧相抵接,导向杆14底部成型有倾斜的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为从四周到中心向下倾斜。使用了导向杆14和导向槽27的结构,在进行拼接板2的安装时,将导向杆14送入到导向槽27中,连接板23上的导向槽27和导向杆14配合,起到了在竖直方向上的导向效果。滑条3上设置有斜面,在拼接板2竖直移动时会作用在滑条3底部的斜面上,使得滑条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水平移动,便于连接板23的继续移动,在移动至连接板23和连接槽31的位置相互对应时,复位弹簧13作用在燕尾条上使得滑条3向靠近连接板23的方向移动,连接板23进入到连接槽31中,实现了连接板23的固定,完成了单个拼接板2的安装。连接板23的厚度不小于2mm,连接槽31开口处设置有倾斜的斜面并且该斜面的倾斜方向为从上到下向拼接板2两侧倾斜,在连接板23和连接槽31配合时,便于连接板23顺利地进入到连接槽31中。

参照图3、图4,为了提升连接的稳定性,底板21两侧边缘处成型有凹槽24,凹槽24侧面设置有定位板,相邻的定位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栓25以及配套的螺母相连接,将连接螺栓25配合的螺母旋紧之后可以实现相邻的拼接板2之间的连接,提升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在整个吊顶主体中位于边缘处的拼接板2底部安装有限位螺钉26,限位螺钉26顶部向上延伸并穿过连接板23和龙骨架1螺纹配合,限位螺钉26的螺帽和限位槽的槽底相抵接。将限位螺钉26旋紧之后可以实现边缘处拼接板2的固定,又因为拼接板2之间连在一起,起到了对吊顶主体的定位效果。连接板23上成型有槽口28,槽口28的宽度方向沿着连接板23长度方向设置,槽口28的宽度大于滑条3的宽度。在需要进行拆卸时,将边缘处的限位螺钉26旋松,可以进行边缘处的拼接板2的拆卸,同时将连接螺栓25取下,可以依次进行拼接板2的滑动,沿其长度方向进行滑动时,槽口28最终和滑条3的位置对应,可以顺着槽口28进行拼接板2和龙骨架1之间的分离。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将吊顶本体设置为多处拼接板2的结构,拼接板2设置为底板21、竖向板22和顶部的连接板23,在进行对拼接板2的安装时,竖直向上移动拼接板2,滑条3底部设置有斜面的结构,在移动拼接板2时使得连接板23作用在滑条3的斜面上,在连接板23的挤压之下使得滑条3向两侧进行水平移动,在移动至连接板23和连接槽31的位置对应时,在复位弹簧13的作用下使得燕尾块12和滑条3反向移动,连接板23进入到和连接槽31中实现了滑条3和连接板23之间的卡接,拼接板2的安装完成,安装较为方便。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