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91823发布日期:2020-11-04 00:0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



背景技术:

电线杆顾名思义就是架电线的杆。出现于各个农村-田野-马路-街道,是早期中国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早期的各种电线杆,都是从木杆起步的,甚至包括电压等级不是太高的高压线电杆。后来由于钢铁和钢筋混凝土的发展,和技术上的要求,这两种材料代替了大部分木杆。

现在,在安装电线杆时,使用吊车等设备将电线杆吊起进行安装,采用这种方式安装很难将电线杆竖直,再找电线杆竖直位置时,浪费大量的时间,工作效率比较低。此为,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有利于实现电力施工支撑。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一种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直槽一,每个所述直槽一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二,每个所述圆杆二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圆孔一,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直槽二,所述直槽二连通所述圆孔一,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优弧槽一,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优弧槽二,所述优弧槽二连通所述优弧槽一,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电机,所述底板通过电机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所述齿轮啮合半齿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半齿圈固定连接半圆环一,所述半圆环一的下部设置在所述优弧槽二内,所述半圆环一固定连接半圆环二,所述半圆环二设置在所述优弧槽一内,所述半圆环一固定连接半圆板,所述半圆板上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直槽三,所述半圆板上设置有圆孔二和直槽四,所述直槽四连通所述圆孔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每个所述直槽三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一,每个所述圆杆一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滑块,每个所述滑块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直槽一内,每个所述圆杆二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滑块,每个所述圆杆一分别固定连接l形杆的竖杆端,每个所述l形杆的横杆端分别固定连接圆弧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圆孔二匹配所述圆孔一,所述直槽四匹配所述直槽二。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把手,所述底板下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轮子的安装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装置设置有三个圆弧板,通过操作电机带动相关元件的移动,实现圆弧板的移动,将电线杆“抱紧”,方便找到电线杆的竖直位置;

(2)本装置方便移动,操作简单,打开电机,即可实现,提高了工作效率;

(3)通过使用本装置辅助找到电线杆的竖直位置,方便电线杆的架设,极大的方便了施工人员。

本实用新型为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有利于实现电力施工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1、把手,2、电机,3、齿轮,4、底板,5、轮子,6、半齿圈,7、圆杆一,8、l形杆,9、圆弧板,10、电机支架,11、直槽一,12、圆杆二,13、圆孔一,14、直槽二,15、优弧槽一,16、优弧槽二,17、半圆板,18、直槽三,19、半圆环一,20、半圆环二,21、直槽四,22、圆孔二,2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4,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直槽一11,每个所述直槽一11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二12,每个所述圆杆二12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圆孔一13,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直槽二14,所述直槽二14连通所述圆孔一13,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优弧槽一15,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优弧槽二16,所述优弧槽二16连通所述优弧槽一15,所述底板4固定连接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电机2,所述底板4通过电机支架10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3,所述齿轮3啮合半齿圈6。

所述半齿圈6固定连接半圆环一19,所述半圆环一19的下部设置在所述优弧槽二16内,所述半圆环一19固定连接半圆环二20,所述半圆环二20设置在所述优弧槽一15内,所述半圆环一19固定连接半圆板17,所述半圆板17上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直槽三18,所述半圆板17上设置有圆孔二22和直槽四21,所述直槽四21连通所述圆孔二22。

每个所述直槽三18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一7,每个所述圆杆一7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滑块23,每个所述滑块2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直槽一11内,每个所述圆杆二12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滑块23,每个所述圆杆一7分别固定连接l形杆8的竖杆端,每个所述l形杆8的横杆端分别固定连接圆弧板9。

所述圆孔二22匹配所述圆孔一13,所述直槽四21匹配所述直槽二14。

所述底板4固定连接把手1,所述底板4下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轮子5的安装座。

所述电机2的型号为伺服电机plf120。

所述圆弧板9表面材料为橡胶。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为:初始状态时,直槽二14与直槽四21重合,三个半圆板17相互远离。移动本装置,使圆孔一13的中心与电线杆中心重合。打开电机2,电机2带动齿轮3转动,齿轮3带动半齿圈6转动,半齿圈6带动半圆环一9沿优弧槽二16转动,半圆环一9带动半圆环二20沿优弧槽一15转动,半圆环一9带动半圆板17转动,半圆板17带动圆杆一7沿直槽三18移动,圆杆一7带动滑块23在直槽一11内沿圆杆二12移动,圆杆一7带动l形杆8移动,l形杆8带动圆弧板9移动,直到三个圆弧板9接触并抱紧电线杆,关闭电机2,锁死轮子5,圆弧板9将电线杆“抱紧”,找到电线杆的竖直位置,开始架设电线杆。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包括底板(4),其特征是:

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直槽一(11);

每个所述直槽一(11)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二(12);

每个所述圆杆二(12)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底板(4);

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圆孔一(13);

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直槽二(14);

所述直槽二(14)连通所述圆孔一(13);

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优弧槽一(15);

所述底板(4)上设置有优弧槽二(16);

所述优弧槽二(16)连通所述优弧槽一(15);

所述底板(4)固定连接支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电机(2),所述底板(4)通过电机支架(10)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齿轮(3),所述齿轮(3)啮合半齿圈(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半齿圈(6)固定连接半圆环一(19),所述半圆环一(19)的下部设置在所述优弧槽二(16)内,所述半圆环一(19)固定连接半圆环二(20),所述半圆环二(20)设置在所述优弧槽一(15)内,所述半圆环一(19)固定连接半圆板(17),所述半圆板(17)上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直槽三(18),所述半圆板(17)上设置有圆孔二(22)和直槽四(21),所述直槽四(21)连通所述圆孔二(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其特征是:每个所述直槽三(18)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一(7),每个所述圆杆一(7)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滑块(23),每个所述滑块(23)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直槽一(11)内,每个所述圆杆二(12)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滑块(23),每个所述圆杆一(7)分别固定连接l形杆(8)的竖杆端,每个所述l形杆(8)的横杆端分别固定连接圆弧板(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圆孔二(22)匹配所述圆孔一(13),所述直槽四(21)匹配所述直槽二(1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底板(4)固定连接把手(1),所述底板(4)下侧四角分别固定连接轮子(5)的安装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包括底板,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直槽一,每个所述直槽一内分别设置有圆杆二,每个所述圆杆二分别固定连接所述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圆孔一,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直槽二,所述直槽二连通所述圆孔一,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优弧槽一,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优弧槽二,所述优弧槽二连通所述优弧槽一,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本实用新型为电力用施工支撑设备,有利于实现电力施工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杨柳;安玉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苏州供电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1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