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91820发布日期:2020-11-04 00:0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属于建筑固定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的结构柱往往需要通过固定装置进行底部的支撑。固定装置通常为矩形框,并且在矩形框的四个端角分别架设四根斜立柱,斜立柱顶部与固定柱连接,在四个方向对于固定柱进行固定。为了让斜立柱与矩形框更好的固定,现有技术往往需要在矩形框四个端角内缘专门焊接四个弧形钢筋圈,斜立柱的底部穿过弧形钢筋圈进行固定。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弧形钢筋圈的尺寸固定,无法满足不同斜立柱的直径;另一方面,弧形钢筋圈的倾斜方向,无法满足不同斜立柱的长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包括矩形框、斜立柱和结构柱,四根斜立柱的底端与矩形框相连,斜立柱的顶端与结构柱相连,矩形框由四条立板连接而成,在每条立板中部外侧竖向焊接有一根加强筋;立板上缘加工有金属边,金属边以带有加强筋的立板中心为弯折处,沿矩形框的端角向内弯折翘起;相邻两条立板上的金属边相对弯折形成固定圈,斜立柱插接于金属边弯折而成的固定圈内。

优选地,所述金属边弯折而成的固定圈位于矩形框斜上方。

优选地,所述金属边长度为立板长度一半;金属边与立板上缘存在缝隙;缝隙沿矩形框的端角向内延伸至弯折处。

优选地,所述金属边的宽度小于立板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金属边为铝制金属条。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上端固定在金属边上,加强筋下端固定在矩形框的立边上;加强筋为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直接在在矩形框上加工缝隙形成金属边,通过将金属边现场弯折成为弧形钢筋圈的替代品,减少弧形钢筋圈在加工的问题,另外,将金属边继续弯折,可以省略铁丝,直接用金属边本身跟斜立柱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金属边弯折后的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斜立柱配合的状态图。

图中:1、矩形框;2、加强筋;3、金属边;4、弯折处;5、斜立柱;6、结构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包括矩形框1、斜立柱5和结构柱6,四根斜立柱5的底端与矩形框1相连,斜立柱5的顶端与结构柱6相连,矩形框1由四条立板连接而成,在每条立板中部外侧竖向焊接有一根加强筋2;立板上缘加工有金属边3,金属边3以带有加强筋2的立板中心为弯折处4,沿矩形框1的端角向内弯折翘起,如图2所示;相邻两条立板上的金属边3相对弯折形成固定圈,斜立柱5插接于金属边3弯折而成的固定圈内。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用金属边3代替现有的弧形钢筋圈,利用现场弯折的金属边3,满足斜立柱5不同直径和不同长度的要求。同时,由于弧形钢筋圈仅对于斜立柱5起到初步固定还需要钢丝进一步的缠绕,采用了金属边3则可以直接弯折代替钢丝。

所述金属边3弯折而成的固定圈位于矩形框1斜上方。定位圈的功能类似于现有技术的钢丝和弧形钢筋圈,起到对于斜立柱5的底部进行固定功能。

所述金属边3长度为立板长度一半;金属边3与立板上缘存在缝隙;缝隙沿矩形框1的端角向内延伸至弯折处4。金属边3其实也可以是矩形框1的一部分,加工完成;也可以材质跟矩形框1

所述金属边3的宽度小于立板的宽度。

所述金属边3为铝制金属条。铝制金属条具备一定的可弯折性,满足多次弯折的要求。当斜立柱5需要调整方向时,铝制金属条也满足角度调整的要求。

所述加强筋2上端固定在金属边3上,加强筋2下端固定在矩形框1的立边上;加强筋2为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将矩形框1放置到结构柱6内,四根斜立柱5也放置到矩形框1的四个断交处,将上缘的八个金属边3向上翘起,两两固定一个斜立柱5,在金属边3上端弯折形成固定圈,从而将斜立柱5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运用于建筑固定装置场合。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包括矩形框(1)、斜立柱(5)和结构柱(6),四根斜立柱(5)的底端与矩形框(1)相连,斜立柱(5)的顶端与结构柱(6)相连,其特征在于,矩形框(1)由四条立板连接而成,在每条立板中部外侧竖向焊接有一根加强筋(2);立板上缘加工有金属边(3),金属边(3)以带有加强筋(2)的立板中心为弯折处(4),沿矩形框(1)的端角向内弯折翘起;相邻两条立板上的金属边(3)相对弯折形成固定圈,斜立柱(5)插接于金属边(3)弯折而成的固定圈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边(3)弯折而成的固定圈位于矩形框(1)斜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边(3)长度为立板长度一半;金属边(3)与立板上缘存在缝隙;缝隙沿矩形框(1)的端角向内延伸至弯折处(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边(3)的宽度小于立板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边(3)为铝制金属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上端固定在金属边(3)上,加强筋(2)下端固定在矩形框(1)的立边上;加强筋(2)为钢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斜立柱支撑固定装置,属于建筑固定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矩形框、斜立柱和结构柱,四根斜立柱的底端与矩形框相连,斜立柱的顶端与结构柱相连,矩形框由四条立板连接而成,在每条立板中部外侧竖向焊接有一根加强筋;立板上缘加工有金属边,金属边以带有加强筋的立板中心为弯折处,沿矩形框的端角向内弯折翘起;相邻两条立板上的金属边相对弯折形成固定圈,斜立柱插接于金属边弯折而成的固定圈内。本实用新型直接在在矩形框上加工缝隙形成金属边,通过将金属边现场弯折成为弧形钢筋圈的替代品,减少弧形钢筋圈在加工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怀欣;宋学兵;郝海燕;张秀玉;刘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国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9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