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单车的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85929发布日期:2020-10-13 07:5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单车的立体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共享单车的立体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的使用虽然提高了人们出行的便捷性,但是共享单车也存在管理难、乱停车的问题。现在共享单车公司开始改变政策对于未按照要求将共享单车停在规定的停车区域的使用者,给予一定金额的处罚,但是该处罚并不能真正的解决停车问题,因为有时候使用者不能确定哪些区域可以停车,哪些区域不能停车。此外,共享单车停车区域停车面积有限,在公交车站或地铁口容易造成停车拥堵,无法满足停车需要以及路人正常通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共享单车的立体停车装置,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无法容易的知晓停车位的位置,以及现有共享单车停车车位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共享单车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下层固定停车板(1)和上层移动停车板(2),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结构使得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在垂直方向移动,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6),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双向丝杆(4),所述电机(6)驱动所述双向丝杆(4)旋转,在所述双向丝杆(4)上设有左旋螺纹(43)和右旋螺纹(46),所述左旋螺纹(43)通过左螺母(41)与左传动杆(51)上端铰接,所述左传动杆(51)下端与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的一个连接部铰接;在所述右旋螺纹(46)通过右螺母(44)与右传动杆(52)上端铰接,所述右传动杆(52)下端与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的另一个连接部铰接;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与所述下层固定停车板(1)叠合使得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能够停放共享单车,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被抬起使得所述下层固定停车板(1)和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之间的空间也能够停放共享单车。

优选地,还包括左支撑架(31)和右支撑架(32),所述双向丝杆(4)两端分别被所述左支撑架(31)和所述右支撑架(32)支撑。

优选地,所述左支撑架(31)和所述右支撑架(32)安装在所述下层固定停车板(1)上。

优选地,所述左支撑架(31)上设有支架(61),所述电机(6)安装在所述支架(61)上。

优选地,还包括所述一个连接部为左连接片(21),所述左连接片(21)通过左下连接轴(53)与所述左传动杆(51)下端铰接;所述另一个连接部为右连接片(22),所述右连接片(22)通过右下连接轴(54)与所述右传动杆(52)下端铰接。

优选地,所述左传动杆(51)上端通过左上连接轴(42)与所述左螺母(41)铰接,所述右传动杆(52)上端通过右上连接轴(45)与所述右螺母(44)铰接。

优选地,在所述下层固定停车板(1)上设有多个下限位块(11),共享单车限制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下限位块(11)之间;和/或者,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上设有多个上限位块(23),共享单车限制在任意相邻两个所述上限位块(11)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底部设有与所述下限位块(11)数量相同的插槽(24),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与所述下层固定停车板(1)叠合使得所述下限位块(11)位于所述插槽(24)中。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装置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上,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上的共享单车饱和时自动启动所述电机(6),使得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被抬起到预定高度。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下层固定停车板(1)上,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所述下层固定停车板(1)无共享单车时自动启动所述电机(6),使得所述上层移动停车板(2)被放下与所述下层固定停车板(1)叠合。

该共享单车的立体停车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得共享单车停车位不再是划线区域,更加容易被人辨识,可以有效的解决共享单车错误停车造成的混乱。

(2)本实用新型设有下层固定停车板和上层移动停车板,使得停车数量增加,解决了在公交车站或地铁口共享单车拥挤无区域可停车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使用传感器探测下层固定停车板和上层移动停车板上共享单车数量,总而可以自动抬起或放下上层移动停车板,使得停车位提供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共享单车的立体停车装置的上层移动停车板未抬升时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共享单车的立体停车装置的上层移动停车板抬升时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共享单车的立体停车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下层固定停车板;11—下限位块;2—上层移动停车板;21—左连接片;22—右连接片;23—上限位块;24—插槽;31—左支撑架;32—右支撑架;4—双向丝杆;41—左螺母;42—左上连接轴;43—左旋螺纹;44—右螺母;45—右上连接轴;46—右旋螺纹;51—左传动杆;52—右传动杆;53—左下连接轴;54—右下连接轴;6—电机;6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共享单车的立体停车装置,包括下层固定停车板1和上层移动停车板2,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结构使得上层移动停车板2在垂直方向移动,驱动装置为电机6,传动结构包括双向丝杆4,电机6驱动双向丝杆4旋转,在双向丝杆4上设有左旋螺纹43和右旋螺纹46,左旋螺纹43通过左螺母41与左传动杆51上端铰接,左传动杆51下端与上层移动停车板2的一个连接部铰接;在右旋螺纹46通过右螺母44与右传动杆52上端铰接,右传动杆52下端与上层移动停车板2的另一个连接部铰接;上层移动停车板2与下层固定停车板1叠合使得上层移动停车板2能够停放共享单车,上层移动停车板2被抬起使得下层固定停车板1和上层移动停车板2之间的空间也能够停放共享单车。

还包括左支撑架31和右支撑架32,双向丝杆4两端分别被左支撑架31和右支撑架32支撑。左支撑架31和右支撑架32安装在下层固定停车板1上。左支撑架31上设有支架61,电机6安装在支架61上。

还包括一个连接部为左连接片21,左连接片21通过左下连接轴53与左传动杆51下端铰接;另一个连接部为右连接片22,右连接片22通过右下连接轴54与右传动杆52下端铰接。

左传动杆51上端通过左上连接轴42与左螺母41铰接,右传动杆52上端通过右上连接轴45与右螺母44铰接。

在下层固定停车板1上设有多个下限位块11,共享单车限制在任意相邻两个下限位块11之间;和/或者,上层移动停车板2上设有多个上限位块23,共享单车限制在任意相邻两个上限位块11之间。

上层移动停车板2底部设有与下限位块11数量相同的插槽24,上层移动停车板2与下层固定停车板1叠合使得下限位块11位于插槽24中。

还包括控制装置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上层移动停车板2上,控制装置基于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上层移动停车板2上的共享单车饱和时自动启动电机6,使得上层移动停车板2被抬起到预定高度。

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下层固定停车板1上,控制装置基于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下层固定停车板1无共享单车时自动启动电机6,使得上层移动停车板2被放下与下层固定停车板1叠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