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仿古建筑施工的木构架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4413发布日期:2020-10-02 08:1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用于仿古建筑施工的木构架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构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用于仿古建筑施工的木构架模块。



背景技术: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然而,在大兴土木的现在随着岁月变迁,许多古建都已不复存在,面对有历史不见历史风貌、有文化不见文化景观的尴尬,许多专家和市民都呼吁还原原有的历史风貌,中国古代建筑从原始社会起,一脉相承,以木构架为其主要结构方式。其中,木构架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构架形式,即用立柱、横梁构成房屋的骨架。

目前,现有木构架的立柱和横梁主要采用榫卯结构进行连接,若木构架的立柱与横梁的连接处出现不稳时,没有进一步的加固结构,导致仿古建筑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仿古建筑施工的木构架模块,通过提高木构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现有仿古建筑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用于仿古建筑施工的木构架模块,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立柱、位于两所述立柱之间的横梁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梁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立柱上的第一连接套筒、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套筒限位于所述立柱上的第一加固结构、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套筒的一侧用于安装所述横梁的第二连接套筒以及用于将所述横梁限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套筒上的第二加固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木构架时,将第一连接套筒套在立柱的端部上,然后通过第一加固结构将第一连接套筒限位在立柱的端部,完成第一连接套筒的安装;而第二连接套筒与第一连接套筒固定连接,从而第二连接套筒也已稳定安装在立柱上;接着将横梁的一端穿入第二连接套筒内,然后通过第二加固结构将横梁限位在第二连接套筒内,即可将横梁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立柱上;最后将横梁的另一端穿入第二连接套筒内,再次连接第二加固结构,即可完成骨架的搭设;通过增设对第一连接套筒和立柱进行加固的第一加固结构以及对第二连接套筒与横梁进行加固的第二加固结构,有利于提高木构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加固结构包括同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套筒与所述立柱的加固杆、开设于所述加固杆的安装槽以及沿垂直于所述加固杆的方向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限位组件;其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而所述立柱对应所述加固杆的安装槽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相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杆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套筒的定位块以及立柱,且加固杆内设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限位块进入限位槽内,且限位块与加固杆相垂直,从而可将加固杆限位在立柱中,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套筒与立柱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槽远离其槽口的侧壁上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块,而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滑动块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第一加固结构时,将加固杆穿过定位块推入立柱内,在推入加固杆的过程中,限位块推动滑动块往远离安装槽槽口的方向滑动,此时,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继续推动加固杆,直至加固杆无法继续推进,然后转动加固杆,当限位块转动至与限位槽相对的位置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配合时,可将加固杆的一端限位在立柱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套筒与立柱的安装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沿其中心轴的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而所述滑动块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槽内设置导向槽,而滑动块设置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块,有利于为滑动块在安装槽内滑动进行导向,使滑动块顺利压缩弹簧,从而实限位块进入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动块远离所述限位块的一侧设有拉绳,所述拉绳远离所述滑动块的一端往远离所述安装槽槽口的方向贯穿所述安装槽的底壁、并沿所述加固杆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加固杆远离所述限位组件的一端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更换第一连接套筒时,可往外拉拉绳,以带动滑动块压缩弹簧使限位块脱离限位槽,然后将加固杆从立柱内拉出,即可将第一连接套筒从立柱上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立柱的一端设有定位槽,而所述第一连接套筒设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第一连接套筒时,将定位块插接至定位槽中,然后顺着定位槽滑动第一连接套筒,直至第一连接套筒无法继续滑动,即可实现第一连接套筒和第二连接套筒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组件,所述第一加固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横梁靠近所述立柱一端的固定块、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套筒上的固定环以及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块、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环相扣接的弹簧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钩与固定环相扣接,当弹簧钩的弹簧处于拉绳状态时,可降低横梁从第二连接套筒内脱出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横梁与第二连接套筒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加固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固组件,所述第二加固组件包括同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套筒与所述横梁的紧固件以及限制所述紧固件移位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螺栓将横梁限位在第二连接套筒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横梁与第二连接套筒的连接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安装木构架时,将第一连接套筒套在立柱的端部上,然后通过第一加固结构将第一连接套筒限位在立柱的端部,完成第一连接套筒的安装;而第二连接套筒与第一连接套筒固定连接,从而第二连接套筒也已稳定安装在立柱上;接着将横梁的一端穿入第二连接套筒内,然后通过第二加固结构将横梁限位在第二连接套筒内,即可将横梁的一端固定在其中一个立柱上;最后将横梁的另一端穿入第二连接套筒内,再次连接第二加固结构,即可完成骨架的搭设;通过增设对第一连接套筒和立柱进行加固的第一加固结构以及对第二连接套筒与横梁进行加固的第二加固结构,有利于提高木构架的稳定性;

2.加固杆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套筒的定位块以及立柱,且加固杆内设有与限位槽相配合的限位块,限位块进入限位槽内,且限位块与加固杆相垂直,从而可将加固杆限位在立柱中,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套筒与立柱的连接稳定性;

3.弹簧钩与固定环相扣接,当弹簧钩的弹簧处于拉绳状态时,可降低横梁从第二连接套筒内脱出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横梁与第二连接套筒的连接稳定性;

4.紧固螺栓将横梁限位在第二连接套筒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横梁与第二连接套筒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木构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木构架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立柱;11、定位槽;12、限位槽;2、横梁;3、第一连接套筒;31、定位块;4、第二连接套筒;51、加固杆;511、安装槽;512、导向槽;52、弹簧;53、滑动块;531、导向块;54、限位块;55、拉绳;551、拉环;61、固定块;62、弹簧钩;63、固定环;71、紧固螺栓;72、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用于仿古建筑施工的木构架模块,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立柱1以及连接在两立柱1之间的横梁2。其中,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1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参照图1和图2,立柱1上套设有第一连接套筒3,第一连接套筒3的一侧固定有用于与横梁2连接的第二连接套筒4,第一连接套筒3与第二连接套筒4的中心轴相垂直,且第一连接套筒3与第二连接套筒4一体成型。为便于将第一连接套筒3定位在立柱1的端部时,第二连接套筒4正好位于两相对立柱1之间的连线上,本实施例中,立柱1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11,而第一连接套筒3内设有与定位槽11相适配的定位块31,定位块31与定位槽11滑动连接。安装第一连接套筒3时,将定位块31插接至定位槽11中,然后顺着定位槽11滑动第一连接套筒3,直至第一连接套筒3无法继续滑动,即可实现第一连接套筒3和第二连接套筒4的定位。

为将第一连接套筒3稳定固定在立柱1的端部,本实施例设有第一加固结构。参照图2和图3,第一加固结构包括加固杆51,加固杆51的中心轴与第一连接套筒3的中心轴相垂直,且加固杆51同时穿过第一连接套筒3的定位块31以及立柱1,有利于提高第一连接套筒3与立柱1的连接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为预防加固杆51从第一连接套筒3以及立柱1中脱离出来,本实施例中,加固杆51位于立柱1内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511,安装槽511内滑动安装有将加固杆51限位在立柱1内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设于弹性件、滑动块53、限位块54以及限位槽12。其中,弹性件具体为弹簧52,弹簧52的一端固定于安装槽511与槽口相对的内壁上,另一端与滑动块53固定连接。滑动块53滑动设置于安装槽511内,且安装槽511相对的两侧分别沿安装槽511的中心轴方向开设有导向槽512,而滑动块53相对的两侧设有与导向槽512相适配的导向块531,导向块531与导向槽512滑动连接。限位块54固定在滑动块53远离弹簧52的一侧,当滑动块53滑动时,限位块54跟随滑动块53沿安装槽511的中心轴方向滑动。限位槽12开设于立柱1,限位槽12的槽口与安装槽511的槽口相对设置,且限位槽12与限位块54相适配。

安装时第一加固结构时,将加固杆51穿过定位块31推入立柱1内,在推入加固杆51的过程中,限位块54推动滑动块53往远离安装槽511槽口的方向滑动,此时,弹簧52处于压缩状态,继续推动加固杆51,直至加固杆51无法继续推进,然后转动加固杆51,当限位块54转动至与限位槽12相对的位置时,在弹簧52的弹力作用下,限位块54与限位槽12相配合时,可将加固杆51的一端限位在立柱1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第一连接套筒3与立柱1的连接稳定性。

另外,参照图2和图3,滑动块53远离限位块5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绳55,拉绳55远离滑动块53的一端往远离安装槽511槽口的方向贯穿安装槽511的底壁、并沿加固杆51的长度方向延伸至加固杆51远离限位组件的一端的外侧,且拉绳55位于加固杆51外侧的一端固定有拉环551。当需要更换第一连接套筒3时,可往外拉拉环551,以带动滑动块53压缩弹簧52使限位块54脱离限位槽12,然后将加固杆51从立柱1内拉出即可。

参照图1和图2,横梁2的两端部分别滑入第二连接套筒4的内部,且横梁2的外侧壁与第二连接套筒4的内侧壁相抵接。为预防横梁2从第二连接套筒4内脱出,横梁2与第二连接套筒4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加固结构。第二加固结构包括第一加固组件和第二加固组件,两组加固组件起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立柱1与横梁2的连接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第一加固组件包括固定块61、弹簧钩62以及固定环63。其中,固定块61固定安装在横梁2靠近立柱1的一侧,固定环63固定在第二连接套筒4上,而弹簧钩6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61上,另一端与固定环63活动扣接。且当弹簧钩62扣接在固定环63上时,弹簧钩62的弹簧52处于拉伸状态,有利于降低横梁2从第二连接套筒4内脱出的可能性。另外,第一加固组件可设置多组,多组第一加固组件绕第二连接套筒4以及横梁2的外周侧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固组件以两组为例,两组第一加固组件对称设置。

参照图1和图2,第二加固组件包括同时穿过第二连接套筒4与横梁2的紧固螺栓71,紧固螺栓71的一侧螺栓配合有限制紧固螺栓71从第二连接套筒4上脱离的限位螺母72。通过紧固螺栓71将横梁2限位在第二连接套筒4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横梁2与第二连接套筒4的连接稳定性,即提高横梁2与立柱1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木构架时,将第一连接套筒3套在立柱1的端部上,然后通过加固杆51以及限位块54和限位槽12的配合将第一连接套筒3限位在立柱1的端部,完成第一连接套筒3和第二连接套筒4的安装;接着将横梁2的一端穿入第二连接套筒4内,将弹簧钩62扣接在固定环63上,并将紧固螺栓71同时穿过第二连接套筒4和横梁2,从而将横梁2与第二连接套筒4稳定连接;最后将横梁2的另一端穿入第二连接套筒4内,并将该横梁2上的弹簧钩62与另一立柱1上的第二连接套筒4上的固定环63进行配合,接着穿入紧固螺栓71,即完成木构架的安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