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墙面抹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7692发布日期:2020-10-28 12:17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墙面抹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墙面抹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建筑墙面抹灰装置。



背景技术:

灰饼是泥工粉刷或浇筑地坪时用来控制建筑标高及墙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的水泥块。粉刷或浇筑地坪前必须做灰饼。灰饼制作中的尺寸也是有相应的要求,现有的灰饼是人工手工一块一块用水泥或其他建筑材料现场涂抹在墙上,灰饼的顶面也是人为确定,现有的较先进的施工队采用灰饼仪,灰饼仪会在标高的平面上散发一层与墙面平行的激光,然后工人根据这层激光在墙上制作灰饼,但是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出现较大的,而且制作过程较为繁琐,需要反复抹平,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墙面抹灰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墙面抹灰中的灰饼制作较为繁琐,存在人为误差,制作质量受人为影响较大,效率低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平板,第一平板上侧有与其平行的第二平板,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之间有间隙,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之间经多个连接块固定在一起,第一平板左侧有沿前后放置且竖直的长条板,长条板与第一平板之间经多个连接杆固定在一起,第一平板上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螺钉,螺钉与第一平板之间经螺纹连接,螺钉上端贯穿第二平板,螺钉与第二平板之间间隙配合,第二平板上贯穿有竖直的圆柱块,圆柱块下端贯穿第一平板,圆柱块下端有容纳水泥的凹坑,圆柱块上端有环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有效的能很好的适应各种情况的墙面,能够快速并准确的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灰饼,减少反复抹平的过程,大大提高灰饼的制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核心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圆柱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平板1,第一平板1上侧有与其平行的第二平板2,第一平板1与第二平板2之间有间隙,第一平板1与第二平板2之间经多个连接块固定在一起,第一平板1左侧有沿前后放置且竖直的长条板3,长条板3与第一平板1之间经多个连接杆4固定在一起,第一平板1上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螺钉5,螺钉5与第一平板1之间经螺纹连接,螺钉5上端贯穿第二平板2,螺钉5与第二平板2之间间隙配合,第二平板2上贯穿有竖直的圆柱块6,圆柱块6下端贯穿第一平板1,圆柱块6下端有容纳水泥的凹坑7,圆柱块6上端有环形凸起。

值得注意的是,当圆柱块6上端的环形凸起与第二平板2上端面相贴合时,凹坑7底面与第一平板1上端面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使用时,先将灰饼仪按要求固定好并打开,然后将第一平板1置于墙上需要制作灰饼的地方,并将长条板3置于远离灰饼仪的一侧,旋拧各个螺钉5,使得激光穿过第一平板1与第二平板2的间隙并照射在长条板3上,然后将水泥或建筑材料填充在凹坑7内,再将圆柱块6按压在墙上且使得圆柱块6上端的环形凸起与第一平板1紧贴,水泥或建筑材料粘贴在墙上,撤去本装置,此时一个灰饼制作完成。

在上述过程中,可以在凹坑7内铺设塑料薄膜,方便脱模。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有效的能很好的适应各种情况的墙面,能够快速并准确的制作出符合要求的灰饼,减少反复抹平的过程,大大提高灰饼的制作效率,操作简单,易于标准化管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墙面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平板(1),第一平板(1)上侧有与其平行的第二平板(2),第一平板(1)与第二平板(2)之间有间隙,第一平板(1)与第二平板(2)之间经多个连接块固定在一起,第一平板(1)左侧有沿前后放置且竖直的长条板(3),长条板(3)与第一平板(1)之间经多个连接杆(4)固定在一起,第一平板(1)上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螺钉(5),螺钉(5)与第一平板(1)之间经螺纹连接,螺钉(5)上端贯穿第二平板(2),螺钉(5)与第二平板(2)之间间隙配合,第二平板(2)上贯穿有竖直的圆柱块(6),圆柱块(6)下端贯穿第一平板(1),圆柱块(6)下端有容纳水泥的凹坑(7),圆柱块(6)上端有环形凸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墙面抹灰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墙面抹灰中的灰饼制作较为繁琐,存在人为误差,制作质量受人为影响较大,效率低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平板,第一平板上侧有与其平行的第二平板,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之间有间隙,第一平板与第二平板之间经多个连接块固定在一起,第一平板左侧有沿前后放置且竖直的长条板,长条板与第一平板之间经多个连接杆固定在一起,第一平板上有多个呈圆周均布的螺钉,螺钉与第一平板之间经螺纹连接,螺钉上端贯穿第二平板,螺钉与第二平板之间间隙配合,第二平板上贯穿有竖直的圆柱块,圆柱块下端贯穿第一平板,圆柱块下端有容纳水泥的凹坑,圆柱块上端有环形凸起。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刘敏;温国岩;贾会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国鹏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6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