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37323发布日期:2021-01-26 12:3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


背景技术:

[0002]
配电箱是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砌体结构中通常需要安装配电箱,而配电箱上方应设置混凝土过梁。
[0003]
但目前多数预制过梁结构简单,没有预留供电路穿过的孔槽,导致在后续电路修正中需要对墙体进行破坏,进而导致过梁受力性能降低,墙体开裂,配电箱受损等问题,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
[0004]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解决了目前多数预制过梁结构简单,没有预留供电路穿过的孔槽,导致在后续电路修正中需要对墙体进行破坏,进而导致过梁受力性能降低,墙体开裂,配电箱受损等问题,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的问题。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包括横板、固定杆和支撑件,所述横板内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钢筋,且第一钢筋之间均设置有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的前后两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钢筋相连接,所述横板之间中间设置有第一竖板,且横板之间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钢筋,且第三钢筋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一钢筋相连接,所述第二竖板远离第一竖板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竖板上下两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通槽,且第一通槽分别开设在横板上,所述第一竖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套管,且第一套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通槽相连接,所述第一套管远离第一竖板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套管,且第二套管的底部与第二通槽相连接,所述第二通槽开设在下侧的横板上,所述固定杆设置在转接件的底部,且转接件分别通过连接槽与横板和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所述支撑件分别设置在第二竖板与第二套管之间,且支撑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板相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横板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横板的厚度与第二连接件的厚度相同。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筋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形式,且第二连接件与第二钢筋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形式,同时第二连接件与第三钢筋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形式。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管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一套管的内壁直径与第二套管的内壁直径相同。
[0010]
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管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二套管均呈“l”形结构。
[0011]
优选的,所述转接件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转接件侧面的连接槽与横板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支撑件的竖截面均呈“x”形结构。
[0013]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钢筋、连接件、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配合第二钢筋焊接组成钢筋框架结构,在装置整体进行制造时可将框架结构整体放入模具中,提高了铸造时的便捷性。
[0015]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通槽、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二通槽,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均为内壁光滑的pvc材质,便于线路穿过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对线路造成磨损,同时后续安装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在铸造时的便捷性。
[0016]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竖板、第二竖板、转接件、连接槽、固定杆和支撑件,在安装时,可将转接件配合支撑件固定在开槽的边缘,随后通过滑动的方式使转接件与横板相连接即可,提高了安装时的便捷性,同时一竖板、第二竖板和支撑件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抗压能力。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图1所示横板与转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图1所示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图1所示第二套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中标号:1、横板;2、第一钢筋;3、连接件;4、第二钢筋;5、第一竖板;6、第二竖板;7、第三钢筋;8、连接件;9、第一通槽;10、第一套管;11、第二套管;12、第二通槽;13、转接件;14、连接槽;15、固定杆;16、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 为图1所示横板与转接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第一钢筋、第二钢筋和第三钢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第二套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包括横板1和支撑件16,横板1内部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钢筋2,且第一钢筋2之间均设置有第二钢筋4,第二钢筋4的前后两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3与第一钢筋2相连接,横板1之间中间设置有第一竖板5,且横板1之间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第二竖板6,第一竖板5和第二竖板6内部前后两侧均设
置有第三钢筋7,且第三钢筋7的上下两端均通过第一连接件3与第一钢筋2相连接,第二竖板6远离第一竖板 5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件8,第一竖板5上下两端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通槽9,且第一通槽9分别开设在横板1上,第一竖板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套管10,且第一套管10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通槽9相连接,第一套管10远离第一竖板5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套管11,且第二套管11的底部与第二通槽12相连接,第二通槽12开设在下侧的横板1上,固定杆15设置在转接件13的底部,且转接件13分别通过连接槽14与横板1和第二连接件8 相连接,支撑件16分别设置在第二竖板6与第二套管11之间,且支撑件16 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横板1相连接。
[0025]
横板1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横板1的厚度与第二连接件8的厚度相同,通过横板1和第二连接件8与连接槽14相连接,提高了整体在安装时的便捷性。
[0026]
第一钢筋2与第一连接件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形式,且第一连接件3与第二钢筋4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形式,同时第一连接件3与第三钢筋7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形式,通过焊接形式提高了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4和第三钢筋7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27]
第一套管10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一套管10的内壁直径与第二套管 11的内壁直径相同,通过第一套管10便于贯穿上下两个横板1,便于线路穿过上下两个横板1,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0028]
第二套管11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第二套管11均呈“l”形结构,通过第二套管11便于线路穿透下侧的横板1并移动到装置后端,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0029]
转接件13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转接件13侧面的连接槽14与横板1 和第二连接件8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通过滑动连接的方式提高了整体在安装时的便捷性。
[0030]
支撑件16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支撑件16的竖截面均呈“x”形结构,通过左右两个支撑件16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抗压效果。
[003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2]
在使用时,首先将转接件13预埋在配电箱所需空间框架的左右两侧上端,使支撑件16埋入墙面内部,随后转动转接件13,使两个转接件13侧面的连接槽14均朝向配电箱所需空间内侧,随后将第一套管10的上下两端放置在上下两个横板1之间,并将第一套管10分别与上下两个第一通槽9相连接,将第二套管11设置在上下两个横板1之间,并将第二套管11的底部与第二通槽 12相连接,随后将横板1和第二连接件8通过滑动的方式与连接槽14相连接即可完成整体的安装,在使用过程中,将配电箱的线路穿过第一套管10即可贯穿上下两个横板1,当需要将线路连接至两个横板1之间时,可将线路从下向上穿过第二套管11即可,同时通过转动第二套管11可以对线路的引导方向进行调整,在使用过程中,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4和第三钢筋7配合第一连接件3组成的框架结构与支撑件16可以有效提高装置整体的抗压效果。
[0033]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配电箱专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洞口过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4]
1、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钢筋2、第一连接件3、第二钢筋4和第三钢筋 7,第一钢筋2、第二钢筋4和第三钢筋7配合第二钢筋4焊接组成钢筋框架结构,在装置整体进行制造时可将框架结构整体放入模具中,提高了铸造时的便捷性。
[0035]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通槽9、第一套管10、第二套管11和第二通槽 12,第一套
管10和第二套管11均为内壁光滑的pvc材质,便于线路穿过的同时可以有效避免对线路造成磨损,同时后续安装的第一套管10和第二套管 11进一步提高了整体在铸造时的便捷性。
[0036]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第一竖板5、第二竖板6、转接件13、连接槽14、固定杆15和支撑件16,在安装时,可将转接件13配合支撑件16固定在开槽的边缘,随后通过滑动的方式使转接件13与横板1相连接即可,提高了安装时的便捷性,同时一竖板5、第二竖板6和支撑件16提高了装置整体的抗压能力。
[003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