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8530发布日期:2020-12-11 15:0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制装置,具体是一种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规模扩大,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数量惊人,传统的处理方法引发高昂的用工成本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亟需科学环保的新型处理方法。而近年来再生混凝土越来越受到推崇,配合高效的调制装置能够改善废旧混凝土碎料的性能。

目前,市场上的调制装置分类较多,其中混凝土调制装置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调制装置,在各个建筑施工现场多有应用,但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调制装置效率较低,且不便于清理和设备养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启动升降台控制搅拌桶的高度,使得搅拌轴和螺旋叶片插入搅拌桶内,便于清理和设备维护;启动伺服电机驱动链轮,从而带动齿轮啮合传动,使得多个螺旋叶片的搅拌方向相反,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调制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投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调制装置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圆形孔,圆形孔上设有半圆形状的限位槽,在操作平台的上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撑立柱,第一支撑立柱上端设有结构顶板,结构顶板上设有第一轴承孔与轴向阵列分布的第二轴承孔,结构顶板上设有搅拌件。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顶板的一侧设有环形支架,环形支架上方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下端设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第二链轮带动第一链轮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支撑立柱,第二支撑立柱的下方均设有支撑垫,操作平台上设有搅拌桶。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桶两侧设有限位挡条,限位挡条与限位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桶的下方设有升降台,搅拌桶放置在升降台上,升降台下方设有基座,基座固定在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件包括搅拌主轴与轴向阵列分布的搅拌副轴,搅拌主轴、搅拌副轴上分别设有主轴齿轮、副轴齿轮,主轴齿轮和副轴齿轮啮合传动。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搅拌副轴上设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位于副轴齿轮上方,搅拌主轴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搅拌副轴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通过启动升降台控制搅拌桶的高度,且搅拌桶与搅拌件分离设置,便于清理和设备维护;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齿轮啮合带动多个螺旋叶片进行反向作业,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调制效率,适于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操作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制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调制装置包括操作平台1,如图1、3所示,操作平台1上设有圆形孔11,圆形孔11上设有半圆形状的限位槽111,在操作平台1的上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撑立柱12,第一支撑立柱12上端设有结构顶板121,结构顶板121上设有第一轴承孔122与轴向阵列分布的第二轴承孔123,结构顶板121上设有搅拌件2,搅拌件2包括搅拌主轴21与轴向阵列分布的搅拌副轴22,搅拌主轴21、搅拌副轴22上分别设有主轴齿轮211、副轴齿轮221,主轴齿轮211和副轴齿轮221啮合传动,其中一个搅拌副轴22上设有第一链轮601,第一链轮601位于副轴齿轮221上方,搅拌主轴21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212,搅拌副轴22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222。

结构顶板121的一侧设有环形支架31,如图1、2、4所示,环形支架31上方设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紧固连接有第二链轮602,第二链轮602与第一链轮601之间通过链条传动,第二链轮602带动第一链轮601转动,从而带动搅拌主轴21与搅拌副轴22转动。

操作平台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支撑立柱13,如图1、2、3所示,第二支撑立柱13的下方均设有支撑垫14,操作平台1上设有搅拌桶4,搅拌桶4两侧设有限位挡条41,限位挡条41与限位槽111滑动配合,对搅拌桶4进行径向限位。

搅拌桶4的下方设有升降台5,如图1、2所示,搅拌桶4放置在升降台5上,启动升降台5调整搅拌桶4的高度,升降台5下方设有基座51,基座51固定在地面。

使用时,启动升降台5下降搅拌桶4的高度,在搅拌桶4内加入需要调制的原料,再启动升降台5升高搅拌桶4的高度,使得第一螺旋叶片212和第二螺旋叶片222插入搅拌桶4内,便于清理和设备维护;启动伺服电机3,第二链轮602带动第一链轮601转动,通过第一螺旋叶片212和多个第二螺旋叶片222对搅拌桶4内的原料进行搅拌,主轴齿轮211与副轴齿轮221啮合传动,使得第一螺旋叶片212和第二螺旋叶片222的搅拌方向相反,有利于提高混凝土调制效率,搅拌结束之后,关闭伺服电机3,启动升降台5下降搅拌桶4的高度,取走搅拌结束的原料。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调制装置包括操作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上设有圆形孔(11),圆形孔(11)上设有半圆形状的限位槽(111),在操作平台(1)的上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撑立柱(12),第一支撑立柱(12)上端设有结构顶板(121),结构顶板(121)上设有第一轴承孔(122)与轴向阵列分布的第二轴承孔(123),结构顶板(121)上设有搅拌件(2);

所述结构顶板(121)的一侧设有环形支架(31),环形支架(31)上方设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上紧固连接有第二链轮(602),第二链轮(602)与第一链轮(601)之间通过链条传动,第二链轮(602)带动第一链轮(601)转动;

所述操作平台(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支撑立柱(13),第二支撑立柱(13)的下方均设有支撑垫(14),操作平台(1)上设有搅拌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4)两侧设有限位挡条(41),限位挡条(41)与限位槽(111)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桶(4)的下方设有升降台(5),搅拌桶(4)放置在升降台(5)上,升降台(5)下方设有基座(51),基座(51)固定在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2)包括搅拌主轴(21)与轴向阵列分布的搅拌副轴(22),搅拌主轴(21)、搅拌副轴(22)上分别设有主轴齿轮(211)、副轴齿轮(221),主轴齿轮(211)和副轴齿轮(221)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搅拌副轴(22)上设有第一链轮(601),第一链轮(601)位于副轴齿轮(221)上方,搅拌主轴(21)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212),搅拌副轴(22)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2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再生混凝土调制装置,调制装置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上设有圆形孔,圆形孔上设有半圆形状的限位槽,在操作平台的上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一支撑立柱,第一支撑立柱上端设有结构顶板,结构顶板上设有第一轴承孔与轴向阵列分布的第二轴承孔,结构顶板上设有搅拌件,结构顶板的一侧设有环形支架,环形支架上方设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下端设有第二链轮,操作平台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第二支撑立柱,第二支撑立柱的下方均设有支撑垫,操作平台上设有搅拌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升降台控制搅拌桶高度,取代了一般调制装置相对封闭的空间,从而便于清洁维修,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洪霖;洪先宁;朱琳;华春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晶威混凝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31
技术公布日:2020.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