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3319发布日期:2020-12-08 13:5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搭设防护网,以避免落石等杂物坠下砸伤行人。

现有建筑工程用防护网大多将防护网直接与脚手架固定,安装时,多个工人同时手抓防护网的周侧,将防护网撑开并拉紧,随后将防护网的周侧固定至脚手架上,完成防护网的安装。拉紧防护网,避免防护网下垂、随风晃荡,以便于工人在脚手架上的通行。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安装防护网时,需拉紧防护网,若防护网过于紧绷,则坠落的重物容易导致防护网的撕裂,使得防护网失效,但拉紧防护网的过程中,完全依靠工人的经验,可能导致防护网过于紧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设置调节组件,实现目视化网体的张紧力,使得网体具有合适的张紧力,避免网体晃荡,同时避免网体过于紧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包括网体以及边框,所述网体设于边框内,且所述网体的周侧连接边框,所述边框用于固定连接脚手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体与边框之间按照一定的标准预制,使得网体具有一定的张紧力,安装本防护网时,工人将边框固定连接脚手架,无需工人依靠经验拉紧网体,进而使得网体具有合适的张紧力,避免网体晃荡,同时避免网体过于紧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边框与网体之间还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滑移件以及驱动件,所述滑移件设有多个,所述滑移件滑动设于边框内,若干所述滑移件周向间隔设于网体的周侧,且所述滑移件固定连接网体,所述驱动件设于边框上,且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滑移件滑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滑移件向背离网体中心的方向相互远离,实现拉紧网体;多个滑移件相互靠近网体中心的方向相互靠近,实现松弛网体;同时,滑移件移动过程中,指示组件时时指示滑移件的位置,且边框与滑移件之间的距离、网体的张紧力之间呈负相关,进而使得网体的张紧力目视化,调节网体的张紧度时,人员通过观测边框与滑移件之间的距离,实现精准调节网体的张紧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为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设于边框上,所述滑移件套接在于丝杆上,并构成丝杠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向转动丝杆,驱动滑移件向背离网体中心的方向移动,实现拉紧网体;反向转动丝杆,驱动滑移件向靠近网体中心的方向移动,实现松弛网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丝杆的端部同轴设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手轮,增大驱动力臂,便于人员转动丝杆。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件与边框之间还设有指示组件,所述指示组件包括刻度以及指示件,所述刻度、指示件分别设于滑移件、边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示组件时时指示边框与滑移件之间的距离,便于人员随时确定网体的张紧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件设有四个,并设于所述网体的四周,所述边框的内周还设有导向杆,所述滑移件滑动套接于导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个滑移件分别带动网体的四边移动,同时,利用导向杆,保证滑移件的滑移方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刻度设于导向杆的外周,所述滑移件套接于导向杆上的端面即为所述指示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网体的张紧度时,滑移件沿导向杆移动,刻度设于导向杆的外周,保证刻度的量程满足滑移件的使用需求,同时,避免指示件突出设置。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件上设有挂杆,所述挂杆穿设至所述网体的网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期使用时,网体出现老化、破损等,此时取下旧的网体,将新的网体挂接至挂杆上,保证防护网的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移件上还设有压条,所述压条套接至挂杆上,且所述压条以及滑移件用于夹紧网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网体沿挂杆的轴向脱离挂杆,保证网体与边框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网体与边框之间按照一定的标准预制,使得网体具有一定的张紧力,避免工人依靠经验拉紧网体;

目视化网体的张紧力,精确调节网体的张紧力,进而使得网体具有合适的张紧力,避免网体晃荡,同时避免网体过于紧绷;

网体可拆卸连接边框,长期使用时,旧网体出现老化,此时更换新的网体,保证防护网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手轮、丝杆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压条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滑移件与网体的连接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中,1、网体;2、边框;3、调节组件;31、滑移件;311、挂杆;312、压条;32、丝杆;321、方孔;33、导向杆;34、手轮;341、连接轴;4、指示组件;41、刻度;42、指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建筑工程安全防护网,包括网体1以及边框2,网体1设于边框2内,且网体1的周侧连接边框2,边框2用于固定连接脚手架。

安装防护网时,工人将边框2固定连接脚手架,无需拉紧网体1,同时,网体1本身预设有合适的张紧力,避免网体1晃荡,同时避免网体1过于紧绷。

参照图1,边框2与网体1之间还设有调节组件3,调节组件3实现目视化网体1的张紧力,实现精准调节网体1的张紧力,避免依靠经验拉紧网体1。

调节组件3共设有四个,并分别位于网体1的四周。

参照图1,调节组件3包括滑移件31、丝杆32以及导向杆33,滑移件31固定连接网体1的边缘,丝杆32的轴线平行网体1,且丝杆32转动设于边框2上,丝杆32穿设至滑移件31内,并使得丝杆32与滑移件31之间构成丝杠副,丝杆32的端部还设有手轮34,以便于转动丝杆32,导向杆33并排设有两根,两根导向杆33分别位于丝杆32的两侧,且导向杆33平行丝杆32,导向杆33固定连接边框2的内周,滑移件31的两端分别滑动套接于导向杆33上。

正向转动丝杆32,驱动滑移件31向背离网体1中心的方向移动,实现拉紧网体1;反向转动丝杆32,驱动滑移件31向靠近网体1中心的方向移动,实现松弛网体1;同时,边框2与滑移件31之间的距离、网体1的张紧力之间呈负相关,进而实现网体1张紧力的目视化,调节网体1的张紧度时,人员通过观测边框2与滑移件31之间的距离,实现精准调节网体1的张紧度。

参照图2,丝杆32的端部同轴设有方孔321,手轮34的一端设有连接轴341,连接轴341的端部插接至方孔321内,并实现手轮34与丝杆32的周向固定,实现手轮34可拆卸连接丝杆32,且参照图3,丝杆32的端部与边框2的外周端面平齐,使得多个防护网安装至脚手架上时,避免相邻边框2之间的干涉,减小相邻边框2之间的间距。

参照图4,滑移件31与边框2之间还设有指示组件4,指示组件4包括刻度41以及指示件42,刻度41设于导向杆33的外周,滑移件31套接于导向杆33上的端面即为指示件42,实现时时指示边框2与滑移件31之间的距离,便于人员随时确定网体1的张紧度。

参照图5、6,滑移件31的一侧间隔设有挂杆311,网体1的边缘套接于挂杆311上,挂杆311上还滑动套接有压条312,挂杆311的一端贯穿压条312,其该端部螺纹连接有螺母,实现利用压条312与滑移件31夹紧网体1的边缘。

长期使用时,旧网体1出现老化,使得旧网体1的强度下降,此时取下旧的网体1,将新的网体1挂接至挂杆311上,保证防护网的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设置调节组件3,实现目视化网体1的张紧力,避免依靠经验拉紧网体1,同时,配合指示组件4,实现时时指示网体1的张紧力,进而保证网体1具有合适的张紧力,避免网体1晃荡,同时避免网体1过于紧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