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变径的弧形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12485发布日期:2020-12-25 08:1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变径的弧形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变径的弧形模板,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房建工程建筑中浇筑一些弧形的墙体混凝土需要用到弧形模板,运用传统木模板制作弧形模板时用料复杂,定位往往也不够准确,且不同弧度墙体需要重新制作,耗时长、用料多。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制造简单,安装方便,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改变弧形模板的直径或半径的可变径弧形模板,能够解决多种半径或直径的弧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同规格的模板多、费用高的问题。采用一种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半径或直径的弧形模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所需弧形模板数量、降低模板工程费用。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调节变径的弧形模板,它包括内侧模板,所述内侧模板的背部两端通过挡板安装有外侧模板,所述外侧模板的外侧壁两端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小立柱,所述外侧模板的背部中间部位固定安装有大立柱,所述大立柱内部贯穿安装有弧形钢带,所述弧形钢带的两端分别与小立柱相接触配合,所述大立柱上安装有多组用于驱动弧形钢带张开的张度调节装置。

所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都采用薄壁金属模板材料制成或者采用能够弯曲的薄木板材料制成。

所述张度调节装置包括加工在大立柱上的通孔,所述通孔所在位置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上通过螺纹传动配合安装有顶紧螺杆,所述顶紧螺杆的尾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手柄,所述顶紧螺杆的头部与弧形钢带的弧顶位置相接触配合。

所述外侧模板的背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根辅助立柱,所述辅助立柱上加工有用于穿过弧形钢带的通孔。

所述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的两侧端面都分别固定有多个拼接卡扣。

在弧形模板定位之后,所述外侧模板的背部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和墙壁固定相连的穿墙螺栓紧固带。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弧形模板,能够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弧形墙体的浇筑使用,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经济性好,可降低模板工程费用。而且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改变弧形模板的直径或半径的可变径弧形模板,能够解决多种半径或直径弧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同规格的模板多、费用高的问题。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的张度调节装置驱动弧形钢带,再通过弧形钢带的两端驱动小立柱,进而通过小立柱带动其另一侧的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缓慢形变进而来满足墙面弧度要求。

2、通过采用上述材料的模板,其能够在弧形钢带的张开或者合拢过程中发生相应的形变,进而使其满足墙体的弧度要求,最终实现弧形墙体的浇筑使用。

3、通过上述的张度调节装置能够用于弧形钢带的张开程度调节,并最终用于驱动所述的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产生形变,进而使其满足弧度的要求。

4、通过上述的辅助立柱能够对弧形钢带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进而保证其形变量,最终保证在采用弧形钢带驱动内侧模板和外侧模板过程中,能够精确的控制其变形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中:内侧模板1、挡板2、小立柱3、弧形钢带4、转动手柄5、顶紧螺杆6、通孔7、螺母8、大立柱9、辅助立柱10、拼接卡扣11、外侧模板12、穿墙螺栓紧固带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2,一种可调节变径的弧形模板,它包括内侧模板1,所述内侧模板1的背部两端通过挡板2安装有外侧模板12,所述外侧模板12的外侧壁两端固定安装有对称布置的小立柱3,所述外侧模板12的背部中间部位固定安装有大立柱9,所述大立柱9内部贯穿安装有弧形钢带4,所述弧形钢带4的两端分别与小立柱3相接触配合,所述大立柱9上安装有多组用于驱动弧形钢带4张开的张度调节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弧形模板,能够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弧形墙体的浇筑使用,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经济性好,可降低模板工程费用。而且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改变弧形模板的直径或半径的可变径弧形模板,能够解决多种半径或直径弧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同规格的模板多、费用高的问题。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的张度调节装置驱动弧形钢带4,再通过弧形钢带4的两端驱动小立柱3,进而通过小立柱3带动其另一侧的内侧模板1和外侧模板12缓慢形变进而来满足墙面弧度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模板1和外侧模板12都采用薄壁金属模板材料制成或者采用能够弯曲的薄木板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材料的模板,其能够在弧形钢带4的张开或者合拢过程中发生相应的形变,进而使其满足墙体的弧度要求,最终实现弧形墙体的浇筑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张度调节装置包括加工在大立柱9上的通孔7,所述通孔7所在位置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螺母8,所述螺母8上通过螺纹传动配合安装有顶紧螺杆6,所述顶紧螺杆6的尾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手柄5,所述顶紧螺杆6的头部与弧形钢带4的弧顶位置相接触配合。通过上述的张度调节装置能够用于弧形钢带4的张开程度调节,并最终用于驱动所述的内侧模板1和外侧模板12产生形变,进而使其满足弧度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模板12的背部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多根辅助立柱10,所述辅助立柱10上加工有用于穿过弧形钢带4的通孔。通过上述的辅助立柱10能够对弧形钢带4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进而保证其形变量,最终保证在采用弧形钢带4驱动内侧模板1和外侧模板12过程中,能够精确的控制其变形量。

进一步的,所述内侧模板1和外侧模板12的两侧端面都分别固定有多个拼接卡扣11。通过上述的拼接卡扣11能够用于模板的对接,进而适应不同长度的墙体的浇筑使用,增强了其适应性。

进一步的,在弧形模板定位之后,所述外侧模板12的背部两端分别固定有用于和墙壁固定相连的穿墙螺栓紧固带13。通过上述的穿墙螺栓紧固带13能够最终对整个弧形模板进行定型,当其弧形调节完成之后,通过穿墙螺栓紧固带13实现最终的固定,进而保证浇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为:

制作方式:

1、按如图所示,在现有内侧模板1的基础上,在其背面通过挡板2固定外侧模板12,通过在外侧模板12的背部焊接小立柱3、大立柱9,拼接卡扣11设置在内侧模板1和外侧模板12的一侧。

2、按如图所示,在大立柱9内部安装张度调节装置,弧形钢带4与张度调节装置连接并与两侧小立柱3接触。

操作方法:

1、准确放出弧形墙定位线,并做好与标记;

2、在与弧形定位线相切位置固定上述的弧形模板,通过慢慢调节张度调节装置的转动手柄5,通过转动手柄5带动顶紧螺杆6,进而通过顶紧螺杆6与螺母8相配合,再由顶紧螺杆6顶紧弧形钢带4,使弧形钢带4发生形变,并作用于两侧小立柱3,使得内侧模板1缓慢发生形变,直至与弧形定位线吻合;

3、当长度不够时可通过拼接卡口7拼接模板进行接长;

4、定位后通过穿墙螺栓紧固带13对模板进行加固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