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模板免支撑式钢桁架混凝土楼承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7555发布日期:2021-01-23 08:45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底模板免支撑式钢桁架混凝土楼承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模板免支撑式钢桁架混凝土楼承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钢桁架楼承板在现场浇筑时,先采用钢管脚手架及型钢将若干块底模板水平支护牢靠,然后在底模板上方铺设若干条平行间隔设置的钢桁架,最后在底模板上浇筑混凝土,钢桁架被浇筑在混凝土内,混凝土凝固后再将底模板、钢管脚手架和型钢进行拆除,虽然底模板可以再次利用,但在拆除工序也增加了较多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另外,钢桁架的顶梁采用方管或圆管,内部为空心结构,抗压强度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底模板在混凝土凝固后不用拆卸、施工效率高、钢桁架抗压强度高的底模板免支撑式钢桁架混凝土楼承板结构。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底模板免支撑式钢桁架混凝土楼承板结构,底模板采用不锈钢板,底模板水平设置,钢桁架沿前后水平方向布置在底模板上,钢桁架在每块底模板上方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设有2组或3组;每组钢桁架均包括一根顶梁、二组波浪形钢筋和两根底部直钢筋,顶梁和底部直钢筋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两组波浪形钢筋的顶部分别焊接在顶梁的左右侧,二组波浪形钢筋的下部分别向外折弯形成v型水平段,底部直钢筋设置在波浪形钢筋的折弯处并与波浪形钢筋焊接,底模板上表面焊接有若干块均竖向设置的u型连接筋,每个u型连接筋均与v型水平段连接,每块底模板上表面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左连接管,每块底模板上表面的右侧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右连接管,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的中心线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的数量相等且左右一一对应,左连接管的左端与底模板的左侧边齐平,右连接管的右端与底模板的右侧边齐平。
[0005]
钢桁架左侧的u型连接筋的开口朝左,左侧的v型水平段底部卡接在左侧的u型连接筋的内部,钢桁架右侧的u型连接筋的开口朝右,右侧的v型水平段底部卡接在右侧的u型连接筋的内部。
[0006]
顶梁包括长度相等的钢管和加强钢筋,钢管的一端设置挡板,加强钢筋沿钢管中心线穿设在钢管内,加强钢筋外部沿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三组导向定心结构,导向定心结构包括沿钢管径向方向设置的三根支杆,三根支杆沿加强钢筋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支杆的内端焊接在加强钢筋上,支杆外端与钢管内壁接触,钢管内部和加强钢筋外部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内浇筑有砂浆或混凝土。
[0007]
左连接管的左端顶部开设有左定位缺口,右连接管的左端顶部开设有右定位缺口。
[0008]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梁在与二组波浪形钢筋焊接前,先将加强钢筋伸入到钢管
内,导向定心结构的支杆外端沿钢管内壁滑动,确保加强钢筋与钢管保持同心度,然后将钢管竖向设置,钢管的敞口端朝上,通过钢管上端口向钢管与加强钢筋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内浇筑有砂浆或混凝土,这样就将钢管和钢筋浇筑为一体,大大提高了钢管的抗压强度。钢管内的砂浆或混凝土凝固后,再将顶梁、二组波浪形钢筋和两根底部直钢筋焊接形成钢桁架。与此同时,在底模板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焊接上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接着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焊接上一排u型连接筋,将钢桁架的底部左侧的v型水平段挂接到这排u型连接筋内,再将钢桁架的底部右侧的v型水平段分别对应卡套上u型连接筋,再将这些u型连接筋下部对应焊接到底模板上。按照这样的组装工序,对下面的一组或两组钢桁架与对应的u型连接筋连接牢靠。
[0009]
上述组装工序在工厂内进行作业。组装好的上述结构运输到施工场地后,由塔吊吊装到施工位置,相邻两块底模板之间在进行对接时,采用专门加工若干个t型插销(可采用两根垂直焊接的短钢筋)进行定位连接,假定左侧的底模板已经吊装到位固定,手持t型插销的中部,将t型插销的水平段左端由右到左插入到一块底模板上的右连接管内,t型插销的水平段直径小于左连接管和右连接管内径1-2mm,t型插销的手持部向左移动到右连接管右端上部的右定位缺口内,然后将右侧的一块底模板吊装到等高后向左移动, t型插销的水平段右端一一对应插入到该块底模板左侧的左连接管内,直到左侧底模板的右侧边与右侧底模板的左侧边对接后停止移动,此时t型插销的手持部的右侧位于左连接管左端上部的左定位缺口内。按照这种对接工序,可以方便快捷地将多个底模板对接为一体,确保相邻两块底模板的连接强度,确保工人在底模板上站立施工以及浇筑混凝土后的稳定性。
[0010]
在底模板上表面浇筑混凝土,钢桁架也被浇筑在混凝土内,凝固后形成现浇楼承板。底模板不用拆除,作为天花板使用。
[0011]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顶梁内部同轴向设置加强钢筋,并浇筑砂浆和混凝土,这样提高钢桁架的抗压强度,可以使钢桁架通过u型连接筋与底模板牢固地连接为一体,不用在底模板下方设置钢管脚手架和型钢进行支撑,也能保证底模板的水平度和强度和水平度。
[0012]
一组钢桁架左侧的u型连接筋的开口朝左,右侧的u型连接筋的开口朝右,这样可以使得v型水平段在吊挂牵拉u型连接筋时的连接可靠性。
[0013]
左定位缺口和右定位缺口不仅具有容纳t型插销的手持部的作用,而且具有在两块底模板对接时,起到限定t型插销不转动、不轴向移动的作用。
[001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坚实可靠,底模板免支撑且免拆,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也提高楼承板的抗压强度,具有较强的施工通用性,易于市场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7]
图3是两块底模板在对接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19]
图5是图3中c处的放大图;
[0020]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加强钢筋和支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模板免支撑式钢桁架混凝土楼承板结构,底模板1采用不锈钢板,底模板1水平设置,钢桁架沿前后水平方向布置在底模板1上,钢桁架在每块底模板1上方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设有2组或3组;每组钢桁架均包括一根顶梁2、二组波浪形钢筋3和两根底部直钢筋4,顶梁2和底部直钢筋4均沿前后方向水平设置,两组波浪形钢筋3的顶部分别焊接在顶梁2的左右侧,二组波浪形钢筋3的下部分别向外折弯形成v型水平段5,底部直钢筋4设置在波浪形钢筋3的折弯处并与波浪形钢筋3焊接,底模板1上表面焊接有若干块均竖向设置的u型连接筋6,每个u型连接筋6均与v型水平段5连接,每块底模板1上表面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左连接管7,每块底模板1上表面的右侧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个右连接管8,左连接管7和右连接管8的中心线均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左连接管7和右连接管8的数量相等且左右一一对应,左连接管7的左端与底模板1的左侧边齐平,右连接管8的右端与底模板1的右侧边齐平。
[0022]
钢桁架左侧的u型连接筋6的开口朝左,左侧的v型水平段5底部卡接在左侧的u型连接筋6的内部,钢桁架右侧的u型连接筋6的开口朝右,右侧的v型水平段5底部卡接在右侧的u型连接筋6的内部。
[0023]
顶梁2包括长度相等的钢管9和加强钢筋10,钢管9的一端设置挡板,加强钢筋10沿钢管9中心线穿设在钢管9内,加强钢筋10外部沿长度方向至少设有三组导向定心结构,导向定心结构包括沿钢管9径向方向设置的三根支杆11,三根支杆11沿加强钢筋10的圆周方向均匀布置,支杆11的内端焊接在加强钢筋10上,支杆11外端与钢管9内壁接触,钢管9内部和加强钢筋10外部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内浇筑有砂浆或混凝土12。
[0024]
左连接管7的左端顶部开设有左定位缺口13,右连接管8的左端顶部开设有右定位缺口14。
[0025]
顶梁2在与二组波浪形钢筋3焊接前,先将加强钢筋10伸入到钢管9内,导向定心结构的支杆11外端沿钢管9内壁滑动,确保加强钢筋10与钢管9保持同心度,然后将钢管9竖向设置,钢管9的敞口端朝上,通过钢管9上端口向钢管9与加强钢筋10之间形成的环形空腔内浇筑有砂浆或混凝土12,这样就将钢管9和钢筋浇筑为一体,大大提高了钢管9的抗压强度。钢管9内的砂浆或混凝土12凝固后,再将顶梁2、二组波浪形钢筋3和两根底部直钢筋4焊接形成钢桁架。与此同时,在底模板1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分别焊接上左连接管7和右连接管8,接着按照由左到右的顺序焊接上一排u型连接筋6,将钢桁架的底部左侧的v型水平段5挂接到这排u型连接筋6内,再将钢桁架的底部右侧的v型水平段5分别对应卡套上u型连接筋6,再将这些u型连接筋6下部对应焊接到底模板1上。按照这样的组装工序,对下面的一组或两组钢桁架与对应的u型连接筋6连接牢靠。
[0026]
上述组装工序在工厂内进行作业。组装好的上述结构运输到施工场地后,由塔吊吊装到施工位置,相邻两块底模板1之间在进行对接时,采用专门加工若干个t型插销15(可采用两根垂直焊接的短钢筋)进行定位连接,假定左侧的底模板1已经吊装到位固定,手持t型插销15的中部,将t型插销15的水平段左端由右到左插入到一块底模板1上的右连接管8内,t型插销15的水平段直径小于左连接管7和右连接管8内径1-2mm,t型插销15的手持部向左移动到右连接管8右端上部的右定位缺口14内,然后将右侧的一块底模板1吊装到等高后向左移动, t型插销15的水平段右端一一对应插入到该块底模板1左侧的左连接管7内,直
到左侧底模板1的右侧边与右侧底模板1的左侧边对接后停止移动,此时t型插销15的手持部的右侧位于左连接管7左端上部的左定位缺口13内。按照这种对接工序,可以方便快捷地将多个底模板1对接为一体,确保相邻两块底模板1的连接强度,确保工人在底模板1上站立施工以及浇筑混凝土后的稳定性。
[0027]
在底模板1上表面浇筑混凝土,钢桁架也被浇筑在混凝土内,凝固后形成现浇楼承板。底模板1不用拆除,作为天花板使用。
[0028]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顶梁2内部同轴向设置加强钢筋10,并浇筑砂浆和混凝土,这样提高钢桁架的抗压强度,可以使钢桁架通过u型连接筋6与底模板1牢固地连接为一体,不用在底模板1下方设置钢管9脚手架和型钢进行支撑,也能保证底模板1的水平度和强度和水平度。
[0029]
一组钢桁架左侧的u型连接筋6的开口朝左,右侧的u型连接筋6的开口朝右,这样可以使得v型水平段5在吊挂牵拉u型连接筋6时的连接可靠性。
[0030]
左定位缺口13和右定位缺口14不仅具有容纳t型插销15的手持部的作用,而且具有在两块底模板1对接时,起到限定t型插销15不转动、不轴向移动的作用。
[0031]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