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2996发布日期:2020-12-08 13:5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工程是指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及室内外装修工程。“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等需要的工程。房屋建筑工程一般简称建筑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或扩建房屋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外墙上水泥层和喷涂涂料,大部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平台只是简单的将顶部围起来,但是由于建筑工人在施工的时候需要用到大量的设备,而且在对弧形的墙面上水泥层和喷涂涂料的时候,由于施工的时候吊篮或平板的两端通常为远离墙体,造成工人施工时整个人的需要向外伸出,造成整个人的重心向外悬空,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需要一种便于延伸和安全性高的装置。

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强、活动面积大、结构简单、更接近墙体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平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平台,其中,包括固定单元,活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单元顶部的防护单元,相对应设置在所述固定单元底部两端的两个伸缩单元,以及在每一个所述伸缩单元上各设置一个上料单元;

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相互平行水平设置的底板和顶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的若干个支撑杆,以及沿所述底板中心线设置的隔板;

两个所述伸缩单元相对应位于所述隔板两侧,每一个所述伸缩单元包括水平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沿垂直于所述隔板的方向,与所述底板滑动配合的活动板一;

所述活动板一外端部一侧开设贯穿其顶、底两面的上料孔;

所述上料单元包括相对应位于所述上料孔两侧,固定端分别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一顶面上的两个液压推杆一,设置在两个所述液压推杆一输出端之间的固定板,固定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底面中心处的液压推杆二,以及设置在所述液压推杆二输出端,外径小于所述上料孔内径的上料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活动板一外端部远离所述上料孔的侧面上开设嵌入槽,所述伸缩单元还包括置于所述嵌入槽内,与所述嵌入槽滑动配合的活动板二。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活动板二与相对应的所述嵌入槽沿平行于所述隔板的方向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底板的截面形状设置为u型,所述活动板一两侧相对应各设置一个滑块一,两个所述滑块一分别与的所述底板相对应内侧壁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活动板二两侧相对应各设置一个滑块二,两个所述滑块二分别与所述嵌入槽相对应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隔板的材质设置为铁磁金属,所述活动板一内端部设有磁铁,所述隔板两侧各设有一个与所述磁铁相匹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顶板顶面上沿垂直于所述隔板的方向开设条形通孔,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位于所述顶板上方的活动块,相对应设置在所述活动块底面两侧,分别与所述条形通孔两侧的所述顶板顶面配合的若干个滚动机构,贯穿所述条形通孔,顶部与所述活动块扣合的活动杆,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动杆下端部的安全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位于所述条形通孔两侧的所述顶板顶面上,相对应开设两条相互平行的滚动槽;

所述滚动机构包括上端面固定在所述活动块底面上的连接杆,贯穿所述连接杆下端部,且通过轴承与所述连接杆下端部转动配合的转轴,以及相对应设置在所述转轴两端的两个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活动块的材质设置为铁,所述活动块中心处开设贯穿其顶、底两面的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顶部设有扣合槽,所述活动块侧面中心处开设与所述扣合槽相贯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活动块顶、底两面;所述安装槽的内径小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径;

所述活动杆包括外径与所述安装通孔的内径相匹配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一端面上,与所述扣合槽相配合的扣合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活动板一外端部、所述活动板二外端部均设有拉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固定单元,并在其顶部、底部分别设置防护单元和伸缩单元,可以在保证作业安全的同时增加活动面积,配合设置在伸缩单元上的上料单元,可以方便施工用品的上下运输,提高作业效率;设置活动板二,可以进一步增加施工作业面积,同时可以使施工平台更接近墙体,方便作业且进一步保证作业安全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转移,大降低外墙尤其是凸弧形外墙作业的安全隐患,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板俯视图的半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板二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块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底板;2;支撑杆;3;顶板;301、条形通孔;302、滚动槽;4;活动杆;401、连接部;402、扣合部;5;活动块;501、扣合槽;502、安装槽;6;滚动机构;601;连接杆;602;滚轮;603;轴承;604;转轴;7;活动板一;8;磁铁;9;滑块一;10;液压推杆一;11;固定板;12;液压推杆二;13;上料部件;14;活动板二;15;滑块二;16;安全绳;17、隔板;170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平台,其中,包括固定单元,活动连接在固定单元顶部的防护单元,当工人在施工平台上来回走动时,可以保证安全性,相对应设置在固定单元底部两端的两个伸缩单元,以及在每一个伸缩单元上各设置一个上料单元;

设置伸缩单元,可以增加施工平台上的活动面积,设置上料单元,方便施工用品的上下运输,提高作业效率;

固定单元包括相互平行水平设置的底板1和顶板3,设置在底板1与顶板3之间的若干个支撑杆2,以及沿底板1中心线设置的隔板17;优选的,底板1与顶板3相对应四角处各设置一个支撑杆2,支撑杆2与底板1、顶板3均焊接连接

两个伸缩单元相对应位于隔板17两侧,每一个伸缩单元包括水平置于底板1上,且沿垂直于隔板17的方向,与底板1滑动配合的活动板一7;

活动板一7外端部一侧开设贯穿其顶、底两面的上料孔;

上料单元包括相对应位于上料孔两侧,固定端分别设置在活动板一7顶面上的两个液压推杆一10,设置在两个液压推杆一10输出端之间的固定板11,固定端设置在固定板11底面中心处的液压推杆二12,以及设置在液压推杆二12输出端,外径小于上料孔内径的上料部件13。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活动板一7外端部远离上料孔的侧面上开设嵌入槽,伸缩单元还包括置于嵌入槽内,与嵌入槽滑动配合的活动板二14,进一步增加施工平台上的作业面积,同时可以使施工平台更接近墙体尤其是凸弧形墙体,方便作业且进一步保证作业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活动板二14与相对应的嵌入槽沿平行于隔板17的方向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底板1的截面形状设置为u型,活动板一7两侧相对应各设置一个滑块一9,两个滑块一9分别与的底板1相对应内侧壁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活动板二14两侧相对应各设置一个滑块二15,两个滑块二15分别与嵌入槽相对应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隔板17的材质设置为铁磁金属,活动板一7内端部设有磁铁8,隔板17两侧各设有一个与磁铁8相匹配的凹槽1701,对收回的活动板一7进行限位,方便转运及收纳。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顶板3顶面上沿垂直于隔板17的方向开设条形通孔301,防护单元包括位于顶板3上方的活动块5,相对应设置在活动块5底面两侧,分别与条形通孔301两侧的顶板3顶面配合的若干个滚动机构6,贯穿条形通孔301,顶部与活动块5扣合的活动杆4,以及设置在活动杆4下端部的安全绳16;使用时,安全绳16与作业人员相连,当作业人员在施工平台上来回移动时,活动杆4沿条形通孔301来回滑动,同时滚动机构6沿顶板3顶面来回滚动,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位于条形通孔301两侧的顶板3顶面上,相对应开设两条相互平行的滚动槽302;

滚动机构6包括上端面固定在活动块5底面上的连接杆601,贯穿连接杆601下端部,且通过轴承603与连接杆601下端部转动配合的转轴604,以及相对应设置在转轴604两端的两个滚轮602。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活动块5的材质设置为铁,活动块5中心处开设贯穿其顶、底两面的安装通孔,安装通孔顶部设有扣合槽501,活动块5侧面中心处开设与扣合槽501相贯通的安装槽502,安装槽502贯穿活动块5顶、底两面;安装槽502的内径小于安装通孔的内径;

活动杆4包括外径与安装通孔的内径相匹配的连接杆401,以及设置在连接杆401一端面上,与扣合槽501相配合的扣合部402。

使用时,沿安装槽502将连接杆401挤入至安装通孔内,然后沿安装通孔中心线方向收紧活动杆4至扣合部402与扣合槽501配合,可以保证活动杆4与活动块5紧密连接,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特点还有,活动板一7外端部、活动板二14外端部均设有拉手,方便对活动板一7和/或活动板二14施力。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