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粉尘污染的墙皮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32941发布日期:2021-02-23 13:53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减少粉尘污染的墙皮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皮去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减少粉尘污染的墙皮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墙皮去除顾名思义是将墙体表面涂覆的石灰或是腻子进行刮除,以便于对墙体进行装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目前市场上便有了墙皮去除装置,虽然市场上的墙皮去除装置种类很多,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0003]
公告号为“cn206034945u”公开的“一种轻便式墙皮去除机”,解决了目前采用人工手动操作,劳动效率低下,耗时费力,清理效果差,墙体表面因清理力大小不一出现凹凸不平的问题,但是该技术中在刮除墙皮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不能对粉尘进行处理,不仅影响环境,还会使得工作环境恶劣,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0004]
因此我们便提出了可减少粉尘污染的墙皮去除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粉尘污染的墙皮去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传统的墙皮去除装置在刮除墙皮后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不能对粉尘进行处理,不仅影响环境,还会使得工作环境恶劣,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问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粉尘污染的墙皮去除装置,包括壳体主体、竖杆、支撑套杆、排粉尘口和排气机构,所述壳体主体的底端焊接固定有竖杆,且竖杆的下方外侧嵌套设置有支撑套杆,并且壳体主体的右侧卡合滑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壳体主体的右端内部轴承连接有辊轴,且辊轴的外侧交错螺钉固定有刮刀,并且辊轴的底端贯穿壳体主体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电机与壳体主体螺钉连接,所述调节板的左侧面通过阻挡带与壳体主体相连接,且壳体主体的中间内部螺钉固定有过滤板,并且过滤板的左侧固定有吸风罩,所述吸风罩的左端与风机法兰连接,且风机与壳体主体螺钉连接,所述壳体主体的左端固定有排粉尘口,且壳体主体的左端上表面内部固定有排气机构,所述壳体主体的底部内部固定有排渣口。
[0007]
优选的,所述壳体主体的前侧面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且第一安装槽的内部轴承连接有螺纹杆,并且壳体主体的后侧面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
[0008]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的前侧面螺钉固定有第一连接杆,且调节板的后侧面螺钉固定有第二连接杆,并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呈“l”形状结构设置,同时调节板呈“口”字形结构。
[0009]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内部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且第一连接杆通过螺纹杆与壳体主体构成滑动结构。
[0010]
优选的,所述阻挡带呈矩形状结构设置,且阻挡带内周长大于调节板的内周长。
[0011]
优选的,所述吸风罩的外侧壁与壳体主体的内侧壁相贴合,且吸风罩与过滤板构
成三角形状结构。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减少粉尘污染的墙皮去除装置;
[0013]
(1)设置有过滤板和吸风罩,通过过滤板的设置可将大块的墙皮进行过滤,使得大块的墙皮阻隔在过滤板的右侧,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则通过过滤板进入到吸风罩内,然后通过吸风罩进入到风机内,通过风机排进壳体主体的后端内部,后期通过排粉尘口可对粉尘进行清理,由此通过风机对刮刀工作产生的粉尘进行吸附,避免粉尘飘散在空中,由此减少粉尘的污染;
[0014]
(2)安装有螺纹杆,通过手动对螺纹杆进行旋转,以便于螺纹杆在旋转时可带动外侧螺纹连接的第一连接杆向右移动,进而方便对调节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于调节板控制刮刀伸出的长度,便于对刮除墙皮的厚度进行调节,同时通过橡皮筋材质的阻挡带可对调节板和壳体主体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避免粉尘飘散。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板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板与壳体主体连接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壳体主体;101、第一安装槽;102、螺纹杆;103、第二安装槽;2、竖杆;3、支撑套杆;4、调节板;41、第一连接杆;42、第二连接杆;5、辊轴;6、刮刀;7、阻挡带;8、电机;9、排渣口;10、过滤板;11、吸风罩;12、风机;13、排粉尘口;14、排气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粉尘污染的墙皮去除装置,包括壳体主体1、第一安装槽101、螺纹杆102、第二安装槽103、竖杆2、支撑套杆3、调节板4、第一连接杆41、第二连接杆42、辊轴5、刮刀6、阻挡带7、电机8、排渣口9、过滤板10、吸风罩11、风机12、排粉尘口13和排气机构14,壳体主体1的底端焊接固定有竖杆2,且竖杆2的下方外侧嵌套设置有支撑套杆3,并且壳体主体1的右侧卡合滑动连接有调节板4,壳体主体1的右端内部轴承连接有辊轴5,且辊轴5的外侧交错螺钉固定有刮刀6,并且辊轴5的底端贯穿壳体主体1通过联轴器与电机8的输出端相连接,电机8与壳体主体1螺钉连接,调节板4的左侧面通过阻挡带7与壳体主体1相连接,且壳体主体1的中间内部螺钉固定有过滤板10,并且过滤板10的左侧固定有吸风罩11,吸风罩11的左端与风机12法兰连接,且风机12与壳体主体1螺钉连接,壳体主体1的左端固定有排粉尘口13,且壳体主体1的左端上表面内部固定有排气机构14,壳体主体1的底部内部固定有排渣口9;
[0022]
壳体主体1的前侧面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01,且第一安装槽101的内部轴承连接有螺纹杆102,并且壳体主体1的后侧面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103,进而通过第一安装槽
101便于对螺纹杆102进行安装设置;
[0023]
调节板4的前侧面螺钉固定有第一连接杆41,且调节板4的后侧面螺钉固定有第二连接杆42,并且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均呈“l”形状结构设置,同时调节板4呈“口”字形结构,通过第一连接杆41和第二连接杆42的设置,便于稳定的带动调节板4进行移动;
[0024]
第一连接杆41的内部与螺纹杆102螺纹连接,且第一连接杆41通过螺纹杆102与壳体主体1构成滑动结构,通过螺纹杆102的旋转可带动第一连接杆41进行移动;
[0025]
阻挡带7呈矩形状结构设置,且阻挡带7内周长大于调节板4的内周长,通过阻挡带7呈矩形状结构设置,便于后期调节板4在移动时阻挡带7能够对调节板4与壳体主体1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
[0026]
吸风罩11的外侧壁与壳体主体1的内侧壁相贴合,且吸风罩11与过滤板10构成三角形状结构,由此通过吸风罩11可将过滤板10过滤后的粉尘进行吸入。
[0027]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可减少粉尘污染的墙皮去除装置时,首先,如附图3所示,将整个装置移动到工作区域内,到达工作区域后,如附图3-4所示,工作人员手动旋转第一安装槽101内部的螺纹杆102,使得螺纹杆102在旋转时带动外侧螺纹连接的第一连接杆41向右移动,同时第二连接杆42在第二安装槽103内稳定的进行滑动,进而保证调节板4稳定的向右移动,这时调节板4在移动时对阻挡带7进行拉动,使得阻挡带7很好的对调节板4与壳体主体1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当调节板4调节到合适位置后停止螺纹杆102的旋转;
[0028]
然后工作人员手动将支撑套杆3左侧的螺栓向外进行旋转,使得螺栓与竖杆2分离,如附图1所示,然后再将竖杆2在内部为空心状的支撑套杆3内向上拉动,当竖杆2上升到合适高度位置后,再将螺栓向内进行旋转,使得螺栓的右端与竖杆2左侧壁内部的螺纹槽进行螺纹连接,进而便于通过螺栓将竖杆2与支撑套杆3进行固定,从而很好的对整个装置的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不同高度位置的墙壁进行墙皮去除工作,接着,将调节板4与墙壁相贴合,这时,将电机8与外界的电源相连接,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带动辊轴5进行旋转,进而便于辊轴5带动外侧交错安装的刮刀6旋转对墙壁进行刮除工作,然后刮除掉的墙皮进入到壳体主体1内,同时将风机12与外界的电源相连接,风机12带动吸风罩11对墙皮进行吸入到壳体主体1内,通过过滤板10使得墙皮留在过滤板10的右侧,后期通过排渣口9的打开可对墙皮进行清理,粉尘通过过滤板10和吸风罩11进入到风机12内,然后通过风机12底端排出到壳体主体1的左端内部,后期通过排粉尘口13可对粉尘进行清理,从而避免粉尘污染周边的空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29]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