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杆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3831发布日期:2021-05-25 12:0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杆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灯安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杆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路灯杆和交通杆(如红绿灯支撑杆,交通标识的支撑杆)等下端带有安装盘的立杆,其安装时需先在地面预埋地脚笼,而地脚笼上具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地脚螺栓,而立杆下端的安装盘上具有四个与地脚螺栓一一对应的安装孔,在立杆竖立后,每个地脚螺栓分别穿过一个安装孔,然后在每个地脚螺栓上螺纹安装一个与之配合的螺母即可完成立杆的安装,而在路灯安装时如何安全便捷使得立杆立起并便捷的使得安装盘上的安装孔与地脚笼上的地脚螺栓配合是核心问题,现有的立杆安装装置的体积较为庞大,其搬运不便,且使用起来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体积小巧的立杆安装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杆安装装置,包括两根l形的安装杆,两根所述安装杆的同一端端部分别凹设有与地脚笼上的地脚螺栓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安装杆分别用以与所述地脚笼上左侧两个所述地脚螺栓螺纹连接,并使得两根所述安装杆相互平行且其另一端均朝左,立杆4的安装盘上相邻且与两个安装杆相对应的两个安装孔分别套在两根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所述立杆在外力作用下竖向转动至竖直并将四个安装孔与四个所述地脚螺栓套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两根安装杆来对立杆进行限位并导向,使得立杆只需借助人力或推转机构的的作用下竖向转动至竖直即可自行实现安装孔与对应的地脚螺栓对位,如此既不用担心立杆在转动过程中沿转动方向左右倾倒,使得其安装更加便捷,人工成本更低。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推转机构,所述推转机构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杆的左侧,且所述立杆卧置于所述推转机构的上方,所述推转机构用以推动所述立杆绕绕两根所述安装杆的拐角处转动至竖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转机构包括底座、转动座和驱动件,所述底座和转动座均为直条形并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底座的右端沿前后方向竖向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具有水平设置腰圆孔,且两根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第一限位件,所述连接板用以在所述安装盘之后经所述腰圆孔套在两根所述安装杆上,并由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限位在两根安装杆上,所述转动座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并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左侧,且所述转动座的右端与所述底座右端竖向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置于所述底座和转动座之间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端,其驱动端与所述转动座下端传动连接,所述转动座用以搁放所述立杆,所述驱动件用以驱动所述转动座竖向转动至竖直以同步推动所述立杆绕两根所述安装杆拐角处转动至竖直或反向转动至复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将底座通过连接板与两个安装杆连接,如此对推转机构进行配重,避免推转机构在推转时发生位移,从而提高其安全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件为螺母,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螺母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或所述第一限位件为螺栓,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端部凹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栓为法兰螺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其能更好的将安装盘限位在安装杆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转机构还包括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安装在所述转动座的上端中部,其用以对所述立杆进行周向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第二限位件以提高整个推转机构的安全性,避免立杆从转动座上滑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限位件为n形箍和锁紧件,所述n形箍竖向置于所述转动座上端中部,且所述立杆穿过所述n形箍的槽内,所述n形箍一端与所述转动座的一侧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弯折至与所述转动座上端齐平,所述n形箍和所述转动座的另一侧均设有相互对齐的通孔,所述锁紧件用以经两个所述通孔以将所述n形箍设有所述通孔的一端锁紧在所述转动座上或将其松开。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所述锁紧件可以采用挂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座的上端还设有滚动轴,所述滚动轴的两端与所述转动座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立杆搁在所述滚动轴上并限位在所述n形箍与转动座围合形成的孔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推移机构在工作时,立杆与转动座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与滚动轴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件为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端,其伸缩端与所述转动座下端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使得整个推转机构的体积更加小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件为伸缩气缸或伸缩电缸或液压缸或千斤顶。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推力大,且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立杆安装装置与立杆配合时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立杆安装装置与立杆的配合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立杆安装装置与立杆的配合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转动座、第二限位件以及立杆的配合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转动座、第二限位件以及立杆的另一配合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连接板与腰圆孔的配合图。

图中:1安装杆、11螺纹孔、2第一限位件、3地脚笼、31地脚螺栓、4立杆、41安装盘、411安装孔、5推转机构、51底座、511连接板、512腰圆孔、52转动座、521滚动轴、53驱动件、54第二限位件、541n形箍、542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杆安装装置,包括两根l形的安装杆1,两根所述安装杆1的同一端端部分别凹设有与地脚笼3上的地脚螺栓31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11,两个所述安装杆1分别用以与所述地脚笼3上左侧两个所述地脚螺栓31螺纹连接,并使得两根所述安装杆1相互平行且其另一端均朝左,立杆4沿左右方向卧置于所述地脚笼3的左侧,且其安装盘41靠近两个所述安装杆1,并将所述安装盘41上位于下方相邻的两个安装孔411分别套在两根所述安装杆1的另一端,并移至两根所述安装杆1的拐角处,所述立杆4在外力作用下绕两根所述安装杆1的拐角处转动至竖直并在重力作用下下降至使得每个所述地脚螺栓31分别穿过一个对应所述安装孔411。通过采用两根安装杆来对立杆进行限位并导向,使得立杆只需借助人力或推转机构的的作用下竖向转动至竖直即可自行实现安装孔与对应的地脚螺栓对位,如此既不用担心立杆在转动过程中沿转动方向左右倾倒,使得其安装更加便捷,人工成本更低。

其中,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拐角处呈弧形过渡,如此便于安装盘划过安装杆的拐角处。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如图2或图3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推转机构5,所述推转机构5置于两个所述安装杆1的左侧,且所述立杆4卧置于所述推转机构5的上方,所述推转机构5用以推动所述立杆4绕绕两根所述安装杆1的拐角处转动至竖直,其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

其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转机构5包括底座51、转动座52和驱动件53,所述底座51和转动座52均为直条形并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所述底座51的右端沿前后方向竖向设有连接板511,所述连接板511上端具有水平设置腰圆孔512,且两根所述安装杆1的另一端分别设有与其可拆卸连接第一限位件2,所述连接板511用以在所述安装盘之后经所述腰圆孔套在两根所述安装杆上,并由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限位在两根安装杆上,所述转动座52位于所述底座51的上方,并位于所述连接板的左侧,且所述转动座的右端与所述底座右端竖向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53置于所述底座51和转动座52之间并安装在所述底座51上端,其驱动端与所述转动座52下端传动连接,所述转动座用以搁放所述立杆,所述驱动件53用以驱动所述转动座52竖向转动至竖直以同步推动所述立杆4绕两根所述安装杆1拐角处转动至竖直或反向转动至复位。其结构简单,将底座通过连接板与两个安装杆连接,如此对推转机构进行配重,避免推转机构在推转时发生位移,从而提高其安全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限位件2为螺母,可详见图3,此时所述安装杆1的另一端设有与所述螺母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或所述第一限位件2为螺栓,可详见图2,此时所述安装杆1的另一端端部凹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其中,优选的,所述螺栓为法兰螺栓,如此可使得其能更好的将安装盘限位在安装杆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推转机构5还包括第二限位件54,所述第二限位件54安装在所述转动座52的上端中部,其用以对所述立杆4进行周向限位,设置第二限位件以提高整个推转机构的安全性,避免立杆从转动座上滑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如图4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限位件54为n形箍541和锁紧件542,所述n形箍541竖向置于所述转动座52上端中部,且所述立杆4穿过所述n形箍541的槽内,所述n形箍541一端与所述转动座52的一侧转动连接,其另一端向外弯折至与所述转动座52上端齐平,所述n形箍541和所述转动座52的另一侧均设有相互对齐的通孔,所述锁紧件542用以经两个所述通孔以将所述n形箍541设有所述通孔的一端锁紧在所述转动座52上或将其松开,其结构简单,所述锁紧件可以采用挂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转动座的上端还设有滚动轴,所述滚动轴的两端与所述转动座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立杆搁在所述滚动轴上并限位在所述n形箍与转动座围合形成的孔内,如此使得推移机构在工作时,立杆与转动座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化为与滚动轴之间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件为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端,其伸缩端与所述转动座下端转动连接,其结构简单,且使得整个推转机构的体积更加小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件为伸缩气缸或伸缩电缸或液压缸或千斤顶,其推力大,且使用方便,自动化程度高。

其中,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腰圆孔的两端延伸至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如此使得其能适应不同规格的地脚笼(不同规格的地脚笼上相邻两个地脚螺栓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同)。

其中,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滚动轴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进行直径小于转轴两端的直径,且滚动轴的直径由中部向两端逐渐增大,以使得滚动轴中部形成环形槽从而使得立杆限位在环形槽内,避免立杆左右摆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