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舱医院便于移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2722发布日期:2021-01-26 14:4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舱医院便于移动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舱医院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方舱医院便于移动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方舱医院与野战机动医院类似,通俗地说由活动的"房子"建成,在野战条件下以医疗方舱、技术保障方舱、病房单元、生活保障单元及运力等为主要组成,依托成套的装备保障完成伤员救治等任务,在我国抗震救灾等公共卫生应急保障中发挥巨大作用,方舱内不仅具备流动水手卫生设施、药品及无菌物品存储、器械消毒灭菌、持续的电源供应等条件,还可开展手术,进行检验、彩超、x射线等检查,由于方舱医院内部会放置一些物品,方舱医院体积庞大,现有的方舱医院进行装卸比较困难,造成移动费时、费力,且拉环裸露在外,很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舱医院便于移动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舱医院便于移动的装置,包括方舱本体,所述方舱本体的左右侧壁上端均前后对称固定安装第一支撑壳,所述第一支撑壳的上端均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支撑壳的内腔均活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活动贯穿第一开口,所述支撑杆的左右侧壁上均上下设有卡槽,所述第一支撑壳的内腔上端均左右对称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棘爪,所述棘爪的下表面和第一支撑壳的内腔侧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压簧,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下端和第一支撑壳的内腔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前后侧的所述转轴的相远离的一端均活动贯穿第一支撑壳,所述方舱本体的左右侧壁均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壳,所述第二支撑壳位于第一支撑壳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壳的下端均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支撑壳的内腔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均活动贯穿第二开口,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电动伸缩杆均和外界电源电连接。
[0005]
优选的,所述转轴活动贯穿第一支撑壳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操作手柄。
[0006]
优选的,所述拉环的外表面设有防滑橡胶圈。
[0007]
优选的,所述棘爪的材料为saeh。
[0008]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进行渗碳淬火处理。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方舱医院便于移动的装置,设有电动伸缩杆和万向轮,通过操作电动伸缩杆的运动带动万向轮上下运动,便于对方舱本体进行移动,设有第一压簧、棘爪、卡槽、支撑杆、拉环和第二压簧,实现支撑杆上下运动,即棘爪和卡槽的相互配合,便于吊车对拉环的使用,同时在不使用拉环时,确保了整体装置的美
观性,解决了现有的方舱医院进行装卸比较困难,造成移动费时、费力,且拉环裸露在外,很影响美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状态一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状态二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状态三结构示意图;
[0014]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中:1-方舱本体、2-第一支撑壳、3-支撑杆、4-卡槽、5-凹槽、6-转轴、7-棘爪、8-第一压簧、9-挡板、10-第二压簧、11-拉环、12-第二支撑壳、13-电动伸缩杆、14-万向轮、15-操作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舱医院便于移动的装置,请参阅图1,包括方舱本体1,方舱本体1的内部是用于放置医疗器械,方舱本体1的左右侧壁上端均前后对称固定安装第一支撑壳2,第一支撑壳2的上端均设有第一开口,第一支撑壳2是用于对支撑杆3进行支撑,支撑杆3可以沿着第一开口上下运动,当处于第一开口下端时,即支撑杆3是位于第一支撑壳2内腔,将拉环11进行隐藏,确保了外观美观,第一支撑壳2的内腔均活动设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上端均活动贯穿第一开口,支撑杆3的左右侧壁上均上下设有卡槽4,卡槽4为4个,棘爪7和卡槽4配合使用,不仅确保了牢固性,同时支撑强度大,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请参阅图2,第一支撑壳2的内腔上端均左右对称设有凹槽5,凹槽5的作用是便于安装棘爪7和转轴6,转轴6的转动带动着棘爪7转动,棘爪7和卡槽4相互配合,凹槽5内均转动安装有转轴6,转轴6的外表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棘爪7,棘爪7的下表面和第一支撑壳2的内腔侧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压簧8,第一支撑壳2的侧壁上均设有限位槽,限位槽便于第一压簧8运动,第一压簧8的作用是给予棘爪7运动的动力,当棘爪7和卡槽4不配合使用时,棘爪7进行挤压,棘爪7和卡槽4配合使用时,在第一压簧8的作用下带动棘爪7和卡槽4配合使用,当支撑杆3向上运动,拉环11位于第一开口的上方,棘爪7和下端的卡槽4配合使用,当吊车对拉环11进行吊装移动时,确保了支撑的强度,支撑杆3的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挡板9,挡板9的作用是固定安装第二压簧10,第二压簧10的作用是给予支撑杆3向上运动的动力,便于对支撑杆3操作,挡板9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压簧10,第二压簧10的下端和第一支撑壳2的内腔底壁固定连接,支撑杆3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拉环11,拉环11的作用是便于吊车进行对方舱本体1进行移动装卸,前后侧的转轴6的相远离的一端均活动贯穿第一支撑壳2,便于对转轴6进行操作转动,方舱本体1的左右侧壁均前后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壳12,第二支撑壳12的作用是对万向轮14进行支撑,第二支撑壳12位于第一支撑壳2的下
端,第二支撑壳12的下端均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的作用是便于电动伸缩杆13向下运动,第二支撑壳12的内腔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3,通过电动伸缩杆13向下运动,带动万向轮14向下运动,直至万向轮14和地面接触,方舱本体1和地面离开,即停止电动伸缩杆13的运动,即便于移动方舱本体1,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实用性强,电动伸缩杆13的下端均活动贯穿第二开口,电动伸缩杆13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4,电动伸缩杆13均和外界电源电连接。
[0018]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5,转轴6活动贯穿第一支撑壳2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操作手柄15,便于对转轴6进行操作。
[0019]
具体而言,拉环11的外表面设有防滑橡胶圈,增大拉环11和吊车之间的摩擦力,确保方舱本体1平稳移动。
[0020]
具体而言,棘爪7的材料为sae8620h,棘爪7具有稳定的渗透性,尺寸稳定,精度高耐磨性强,延长使用寿命。
[0021]
具体而言,支撑杆3进行渗碳淬火处理,提高了支撑杆3的支撑强度和硬度。
[0022]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方舱医院便于移动的装置,如说明书附图图1显示状态时,使用此装置时,当要平地移动方舱本体1时,启动电动伸缩杆13,带动万向轮14向下运动,直至万向轮14和地面接触,方舱本体1和地面离开,即停止电动伸缩杆13的运动,即如说明书附图图4显示状态,即便于移动方舱本体1,要通过吊车进行移动时,转动转轴6,棘爪7和支撑杆3上端的卡槽4分离,支撑杆3在第二压簧10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当拉环11运动到第一开口的上方时,即棘爪7和支撑杆3下端的卡槽4卡接,不仅便于吊车对拉环11进行配合使用,即如说明书附图图3显示状态,且确保了不使用拉环11时的外观的美观,结构简单,便于使用,实用性强。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4]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