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

文档序号:24615657发布日期:2021-04-09 13:07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本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建筑防水工程技术及各种防水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也不断涌现。当前,国内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一般选用铺设防水卷材,防水卷材是由原纸或纤维织物为胎基,经浸涂沥青或其他合成高分子防水材料而成的成卷防水材料。

传统建筑工程通过在屋顶铺设各种防水材料或者涂抹防水结构,但是这种防水结构在高温天气下,防水卷的胶膜后胶中的溶剂挥发不尽,使溶剂在卷材贴合后挥发,从而产生气泡,形成空鼓;或在卷材接缝处重复涂胶也会产生气泡,而在高温条件下尤其严重,鼓泡由小到大,逐渐发展,甚至还可能出现片连,空鼓气泡容易破裂导致雨水从屋顶渗漏到屋内,防水效果差,在高温下防水效果差,同时这样防水结构在高温下无法隔热,会加速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具备防潮隔热等优点,解决了常见防水结构无法隔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放置在建筑房屋的顶部,所述主体的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防水腔的空心区域,防水腔的剖面为矩形,所述主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为倒梯形结构的槽,引流槽的内部斜面由上到下向着中心点方向倾斜,所述引流槽的内部左右两个斜面上均开设有引流孔,两个引流孔分别连通对应下方防水腔的内部,两个引流孔位于引流槽内部左右两侧斜面的中心点处。

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水腔的内部均设置有排水台,排水台的上壁面为三十度的斜坡面,两个引流孔均与两个排水台相邻的一侧壁面最上端上下相互对应,所述排水台的顶部斜面上均设置有吸水纤维层。

优选的,所述防水腔的内部上壁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为圆柱结构的杆,所述连接杆的下壁面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挤压板由上侧矩形板和下侧半圆柱结构组成,且挤压板的下壁面与吸水纤维层的上壁面相互贴合,两个挤压板的矩形板分别位于两个引流孔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两个所述排水台相互远离的一侧斜面顶部下侧上开设有卡合槽,卡合槽为矩形的槽,所述卡合槽的上方均设置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由下侧一个矩形块和上侧矩形滤网组成,所述过滤装置的固定在排水台的上侧斜面上,过滤装置的下侧矩形块向下卡接在卡合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外壁面对称开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为矩形的通孔,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为l形的管,所述排水管的内部开设有防尘孔,防尘孔的内部中空区域为s形的通孔,防尘孔的内部水平端处与出水口的内部左右相互对应。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固定孔,固槽,两个固定孔均位于出水口的上下两侧,固定孔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排水管的水平端上下壁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为矩形的块,固定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均开设有螺栓孔,所述主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四个螺栓。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通过设置有吸水纤维层和挤压板,当雨水进入防水腔内部排水台的斜面上时,吸水纤维层由于自身的物理性质将雨水吸附,当吸水纤维层吸附过多雨水后吸水纤维层本身会发生膨胀,吸水纤维层的上壁面与挤压板的下壁面挤压,将吸水纤维层内部的雨水挤压排出,排出的雨水顺着排水台的斜面从排水管排出防水腔的内部,起到了防潮防水作用,同时在炎热的夏季,吸水纤维层将雨水天吸附的一部分雨水留在防水腔的内部,保持防水腔内部潮湿环境,吸水纤维层在防水腔内部形成一层隔热层,避免高温天气炎热从主体上传导屋顶从而导致建筑屋内炎热的情况发生,不仅起到了防水吸水的效果,同时在高温下还能产生隔热作用。

2、该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通过设置有引流槽,当雨水落到建筑屋顶上侧时,引流槽将主体上方中心位置雨水顺着引流槽的斜面流到引流槽的内部,当引流槽内部雨水过多后,雨水顺着引流孔进入防水腔的内部,然后雨水沿着排水台的斜面流到对应出水口的内部,然后雨水从出水口通过排水管排出,起到了引流排水的作用,避免了屋顶中间位置雨水难以排出的情况发生。

3、该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通过设置有防尘孔,防尘孔的s形的内部中空区域,当有灰尘从排水管下侧进入防尘孔的内部时,灰尘由于自身重力会卡接在s形中空区域中间位置,避免了灰尘进入防水腔的内部发生,起到了防尘作用。

4、该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通过过滤装置,当吸水纤维层长期使用后,吸水纤维层吸水膨胀后由于自身重力增大,同时吸水纤维层与排水台斜面之间摩擦力降低,过滤装置将吸水纤维层固定在排水台斜面上,同时不影响防水腔内部排水的作用,避免了吸水纤维层在排水台斜面上下滑落堵塞除水口的情况发生。

5、该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通过设置有固定块15和螺栓17,当排水管12和防水腔2内部结构需要进行安装和拆除维护时,旋转螺栓17向外移动,将排水管12从主体1的左右两侧壁面上取出,将防水腔2内部其他结构顺着出水口11内部取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水结构正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水结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水台处拆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水结构侧面局部示意图。

图中:1、主体;2、防水腔;3、引流槽;4、引流孔;5、排水台;6、吸水纤维层;7、连接杆;8、挤压板;9、卡合槽;10、过滤装置;11、出水口;12、排水管;13、防尘孔;14、固定孔;15、固定块;16、螺栓孔;17、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防水结构,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为矩形结构,所述主体1放置在建筑房屋的顶部,所述主体1的内部左右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防水腔2的空心区域,防水腔2的剖面为矩形,所述主体1的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引流槽3,所述引流槽3为倒梯形结构的槽,引流槽3的内部斜面由上到下向着中心点方向倾斜,引流槽3的内部斜面可以将主体1上中心位置雨水引导至引流槽3的内部,所述引流槽3的内部左右两个斜面上均开设有引流孔4,引流孔4为圆形的通孔,两个引流孔4分别连通对应下方防水腔2的内部,两个引流孔4位于引流槽3内部左右两侧斜面的中心点处,当引流槽3内部雨水过多时,多余的雨水顺着引流孔4引流到对应防水腔2的内部。

两个防水腔2的内部均设置有排水台5,两个排水台5均为直角梯形块,两个排水台5的上侧斜面由上到下向着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排水台5的上壁面为三十度的斜坡面,两个引流孔4均与两个排水台5相邻的一侧壁面最上端上下相互对应。所述排水台5的顶部斜面上均设置有吸水纤维层6,吸水纤维层6为矩形结构,且吸水纤维层6内部填充防水卷料,防水卷料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根据防水腔2内部的大小将吸水纤维层6堆在排水台5的上方。

所述防水腔2的内部上壁面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连接杆7为圆柱结构的杆,所述连接杆7的下壁面均固定安装有挤压板8,挤压板8由上侧矩形板和下侧半圆柱结构组成,挤压板8的下层半圆柱的数量根据挤压板8的上侧矩形板的大小进行设置,且挤压板8的下壁面与吸水纤维层6的上壁面相互贴合,两个挤压板8的矩形板分别位于两个引流孔4的左右两侧。

两个所述排水台5相互远离的一侧斜面顶部下侧上开设有卡合槽9,卡合槽9为矩形的槽,所述卡合槽9的上方均设置有过滤装置10,过滤装置10由下侧一个矩形块和上侧矩形滤网组成,所述过滤装置10的固定在排水台5的上侧斜面上,过滤装置10的下侧矩形块向下卡接在卡合槽9的内部,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面对称开设有出水口11,出水口11为矩形的通孔,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排水管12,排水管12为l形的管,两个排水管12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对应的出水口11左右相互对应,所述排水管12的内部开设有防尘孔13,防尘孔13的内部中空区域为s形的通孔,防尘孔13的内部水平端处与出水口11的内部左右相互对应。

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固定孔14,固定孔14内部为圆形的槽,两个固定孔14均位于出水口11的上下两侧,固定孔14的内部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排水管12的水平端上下壁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块15,固定块15为矩形的块,固定块15相互远离的一侧壁面均开设有螺栓孔16,螺栓孔16为圆形的通孔,螺栓孔16的内部均开设有内螺纹,螺栓孔16与固定孔14左右相互对应,所述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四个螺栓17,螺栓17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用过螺栓17将两个排水管12固定在主体1的左右两侧壁面,螺栓17向着主体1的中心位置贯穿对应螺栓孔16到固定孔14内部,螺栓17与固定孔14的内部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有引流槽3,当雨水落到建筑屋顶上侧时,引流槽3将主体1上方中心位置雨水顺着引流槽3的斜面流到引流槽3的内部,当引流槽3内部雨水过多后,雨水顺着引流孔4进入防水腔2的内部,然后雨水沿着排水台5的斜面流到对应出水口11的内部,然后雨水从出水口11通过排水管12排出,起到了引流排水的作用,避免了屋顶中间位置雨水难以排出的情况发生。

通过设置有吸水纤维层6和挤压板8,当雨水进入防水腔2内部排水台5的斜面上时,吸水纤维层6由于自身的物理性质将雨水吸附,当吸水纤维层6吸附过多雨水后吸水纤维层6本身会发生膨胀,吸水纤维层6的上壁面与挤压板8的下壁面挤压,将吸水纤维层6内部的雨水挤压排出,排出的雨水顺着排水台5的斜面从排水管12排出防水腔2的内部,起到了防潮防水作用,同时在炎热的夏季,吸水纤维层6将雨水天吸附的一部分雨水留在防水腔2的内部,保持防水腔2内部潮湿环境,避免高温天气炎热从主体1上传导屋顶从而导致建筑屋内炎热的情况发生,起到了隔热作用。

通过设置有防尘孔13,防尘孔13的s形的内部中空区域,当有灰尘从排水管12下侧进入防尘孔13的内部时,灰尘由于自身重力会卡接在s形中空区域中间位置,避免了灰尘进入防水腔2的内部发生,起到了防尘作用。

通过设置有固定块15和螺栓17,当排水管12和防水腔2内部结构需要进行安装和拆除维护时,旋转螺栓17向外移动,将排水管12从主体1的左右两侧壁面上取出,将防水腔2内部其他结构顺着出水口11内部取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