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板、梁砼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1133发布日期:2021-03-09 20:5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板、梁砼浇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浇筑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板、梁砼浇装置。


背景技术:

2.砼浇,是指混凝土浇筑,即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的过程。现有的砼浇过程中,在移动泵管的时候,即使泵管处于关闭状态,泵管内的少许砂浆或石子还是会掉落到顶板模板或梁模板上;由于散落的砂浆和石子会很快地初凝,其无法与模板内浇筑好的顶板或梁融为一体,从而导致顶板和梁拆模后表面质量差,存在麻面、花斑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顶板、梁砼浇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4.包括收集部和连接部,所述收集部包括一个顶部设有开口底部密封的容器,所述连接部用于将所述收集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混凝土泵车的浇注管的正下方。
5.进一步地,所述收集部包括收集桶,所述收集桶的桶径大于所述浇注管的管径。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浇注管外的喉箍,所述喉箍的外壁连接有若干均匀间隔的吊环;所述收集桶的上沿连接有若干吊绳,所述吊绳的连接处与所述吊环的位置对应,所述吊绳的末端设有与所述吊环配合的连接装置。
7.进一步地,所述吊绳的长度大于所述喉箍与所述浇注管末端的距离。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为挂钩。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为登山扣。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顶板、梁砼浇装置,浇注管移动时可以快速地与浇注管口连接用于收集浇注管散落的砂浆和石子,浇注管工作时可以快速地与浇注管口脱开不影响注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成本低。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序号及名称:1、收集部,11、收集桶,12、吊绳,2、连接部,21、喉箍,22、吊环,3、浇注管,4、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以下兹例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15.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顶板、梁砼浇装置,包括收集部1和连接部2,收集部1包括收集桶11,收集桶11的桶径大于浇注管3的管径;连接部2包括套设于浇注管3外的
喉箍21,喉箍21的外壁连接有若干均匀间隔的吊环22;收集桶11的上沿连接有若干吊绳12,吊绳12的连接处与吊环22的位置对应,吊绳12的末端设有与吊环22配合的连接装置4。
16.通过上述结构,当浇注管需要移动时,可以使收集桶位于浇注管的正下方,收集从浇注管内散落的砂浆和石子,避免其落在已经浇筑完成的顶板或梁上;当浇注管移动完成后,可以取下收集桶,让浇注管可以正常地浇筑作业。
17.吊绳12的长度大于喉箍21与浇注管3末端的距离,由于浇注管关闭后进行移动时,其内只会散落少量的砂浆和石子,收集桶与浇注管口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在保证收集桶收集效果的同时减少操作步骤:只用将吊绳的上端与上方的吊环连接好即可保证收集桶与浇注管口同轴布置。
18.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4为挂钩(附图中未画出),进一步地简化连接收集桶时的操作步骤。
19.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例中,连接装置4为登山扣(附图中未画出),保证浇注管移动时收集桶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吊绳与吊环脱开,保证工作安全。
20.综上,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