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88302发布日期:2021-03-23 11:22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
涉及屋面排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屋面上的排水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重力式雨水排放系统,另一种是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在降雨的出气,屋面上雨水深度较浅时,雨水利用重力的原理进行排水,当降雨量加大后,屋面上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雨水斗自动隔断空气,从而产生虹吸,从而对雨水进行抽吸,提高排水效率。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0288913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结构,包括落水斗和落水管,混凝土面层上设置有集水槽,集水槽的槽顶设置有环形反坎,环形反坎上设置有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与环形反坎的外侧壁平齐;导流管上设置有电磁阀,通过电磁阀进行循环开启和关闭,通过导流管对屋面的雨水进行排放,使得雨水流入集水槽内,并经落水斗和落水管流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导流管易堵塞造成屋面雨水积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少雨水堵塞的问题,本申请提供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包括落水斗、落水管和环形反坎,环形反坎上设有导流管,所述环形反坎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位于导流管管口的下方;所述环形凹槽内沿其周长方向设置有第一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滤网对雨水中夹杂的杂物进行阻隔,另一方面,环形凹槽的设置,使得雨水中夹杂的石子等异物在重力作用下沉入,进一步进行阻隔,大大减少了导流管的堵塞,有利于导料管的排水。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朝向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插设于屋面上的安装杆,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开设有供安装杆插入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杆插入安装孔,实现第一滤网的快速安装,第一滤网与环形凹槽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对环形凹槽内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网的外侧壁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倾斜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倾斜朝向下方的一端抵接于环形凹槽的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抵接在环形凹槽的槽口上,进一步对第一滤网进行支撑,从而加强了第一滤网的稳定。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安装杆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耳片,所述支撑耳片包括两个压片,两个所述压片相互垂直并分别抵在环形凹槽的侧壁和屋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端部设有支撑耳片,支撑耳片抵在环形凹槽的槽口处,进一步对支撑杆进行支撑,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对第一滤网的支撑。

优选的,所述压片上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位于压片与环形凹槽的侧壁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位于压片与环形凹槽的侧壁之间,通过弹性垫使得压片与环形凹槽的侧壁之间紧密连接,从而加强了压片安装后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管口设置有第二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滤网的设置进一步对杂物进行过滤,进一步减少导流管的堵塞,提高排水性能。

优选的,所述第二滤网的外侧壁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套接在导流管的外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二滤网的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对导流管进行清理。

优选的,所述套管远离第二滤网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磁性件,所述导流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磁性件磁性相吸的吸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管套接在导流管上,磁性件与吸附件通过磁性相互吸附,从而加强对套管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申请通过第一滤网对雨水中夹杂的杂物进行阻隔,另一方面,环形凹槽的设置,使得雨水中夹杂的石子等异物在重力作用下沉入,进一步进行阻隔,大大减少了导流管的堵塞,有利于导料管的排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环形反坎;2、导流管;3、环形凹槽;31、安装孔;4、安装杆;5、第一滤网;6、支撑杆;7、支撑耳片;71、压片;711、弹性垫;8、第二滤网;9、套管;91、磁性件;92、吸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参照图1和图2,排水结构包括落水斗、落水管和环形反坎1,环形反坎1内侧为集水槽,落水斗和落水管均安装在集水槽内;环形反坎1上设置有导流管2,导流管2的一端与环形反坎1的外侧壁平齐;通过导流管2将屋面上的雨水排入集水槽,并经落水斗和落水管排出;环形反坎1的外周设有环形凹槽3,环形凹槽3开设在屋面上,且环形凹槽3位于导流管2管口的下方;在环形凹槽3内沿其周长方向设置有第一滤网5,通过第一滤网5对屋面雨水中夹杂的杂物进行阻隔,凹槽对雨水中的石子等进行阻隔。

参照图2,第一滤网5朝向下方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杆4,环形凹槽3的底壁开设有供安装杆4插入的安装孔31,通过安装杆4插入安装孔31实现对第一滤网5的快速安装;第一滤网5的外侧壁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倾斜焊接有支撑杆6,支撑杆6倾斜朝向下方的一端抵接在环形凹槽3的槽口外沿上;支撑杆6远离安装杆4方向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耳片7,支撑耳片7包括两个压片71,两个压片71相互垂直并分别抵在环形凹槽3的侧壁和屋面上表面上;通过支撑杆6和支撑耳片7对安装杆4进行支撑,进而对第一滤网5进行支撑。

参照图2,压片71上设置有弹性垫711,弹性垫711的材质优选为橡胶,且弹性垫711位于压片71与环形凹槽3的侧壁之间,通过弹性垫711使得压片71与环形凹槽3的侧壁之间紧密连接,从而加强了压片71安装后的稳定性,进而提高本申请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3,导流管2的外侧壁套接有套管9,套管9长度方向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滤网8,第二滤网8位于导料管的管口位置;套管9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粘固有磁铁圈,磁铁圈作为磁性件91,导流管2的外侧壁通过螺钉固定有铁环,铁环作为吸附件92,当套管9套接在导流管2上,磁性件91与吸附件92通过磁性相互吸附,从而对套管9进行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本申请中,通过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8对屋面上雨水中夹杂的杂物进行阻隔,以防杂物进入导流管2造成堵塞;其次,在屋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3,雨水在流过环形凹槽3时,雨水内夹杂的石子等异物在重力作用下沉到环形凹槽3内,使其无法进入导流管2。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包括落水斗、落水管和环形反坎(1),环形反坎(1)上设有导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反坎(1)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3),所述环形凹槽(3)位于导流管(2)管口的下方;所述环形凹槽(3)内沿其周长方向设置有第一滤网(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5)朝向下方的一侧设置有活动插设于屋面上的安装杆(4),所述环形凹槽(3)的底壁开设有供安装杆(4)插入的安装孔(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网(5)的外侧壁位于宽度方向的两侧均倾斜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倾斜朝向下方的一端抵接于环形凹槽(3)的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远离安装杆(4)方向的一端设置有支撑耳片(7),所述支撑耳片(7)包括两个压片(71),两个所述压片(71)相互垂直并分别抵在环形凹槽(3)的侧壁和屋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71)上设置有弹性垫(711),所述弹性垫(711)位于压片(71)与环形凹槽(3)的侧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的管口设置有第二滤网(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滤网(8)的外侧壁设置有套管(9),所述套管(9)套接在导流管(2)的外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9)远离第二滤网(8)方向的一端设置有磁性件(91),所述导流管(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磁性件(91)磁性相吸的吸附件(92)。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结构,其包括落水斗、落水管和环形反坎,环形反坎上设有导流管,所述环形反坎的外周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位于导流管管口的下方;所述环形凹槽内沿其周长方向设置有第一滤网。本申请具有减少导流管堵塞提高排水性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立;陈德华;吴秀荣;谭泳东;王兴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纬纶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