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仓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6105发布日期:2021-06-29 23:4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仓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仓库。



背景技术:

企业产生的剩余污泥等固废处理是国家的一项重大环保需求,污泥来源行业主要为表面处理企业、印制线路板企业、电镀企业、电池制造企业及电线电缆企业等。主要污泥类型包括含铜污泥、含镍污泥、表面处理污泥、含锡污泥、含锌污泥、水处理污泥等,通常污泥需要集中储存一段时间,达到一定的量后再统一处理更有效率,因此将各种类型的污泥储存并分批处理是生产所需。这些污泥一般含水率高,在存储的过程中,由于发酵作用,会产生很多臭气,臭气容易溢散到外界空气中。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仓库,其能够避免臭气溢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污泥仓库,包括仓库本体,所述仓库本体用于放置污泥,所述仓库本体上开设有让若干排气孔,所述排气孔内设有负压风机,所述仓库本体的外部设有气体输送管道,所述气体输送管道的一端与排气孔连通,所述气体输送管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体收集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排气孔包括设于仓库本体侧壁的侧气孔以及设于仓库本体顶部的顶气孔,所述侧气孔至少设有一个,所述顶气孔至少设有一个,所述侧气孔和顶气孔内均设有所述负压风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气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顶气孔呈矩阵排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相邻两顶气孔的间距为1.5米-3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侧气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侧气孔平均分布在仓库本体的四个侧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所述仓库本体同一侧壁的所有侧气孔等高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分别位于所述仓库本体相邻两侧壁的不同侧气孔高低错开设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所述仓库本体同一侧壁的相邻两侧气孔的宽度间距为1.5米-3米,分别位于所述仓库本体相邻两侧壁的不同侧气孔的高度间距为1.5米-3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气体输送管道包括分管道和总管道,所述分管道的一端与排气孔连通的,所述分管道的另一端与总管道的一端连通,所述总管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体收集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风机控制箱,所述风机控制箱与负压风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

本污泥仓库采用负压风机将仓库本体的空气排到气体输送管道,使仓库本体内部的空气气压下降,仓库本体内空气稀薄,形成一个负压区,外部新鲜的空气由于气压差补偿流入仓库本体内,仓库本体内部始终保持负压状态,污泥产生的臭气只能随着空气通过负压风机被排出到气体输送管道,臭气通过气体输送管道被导入气体收集装置,避免了污泥在存储的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向外界泄漏传播,避免臭气污染环境,也避免影响人们的生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泥仓库,包括仓库本体1,所述仓库本体1用于放置污泥,所述仓库本体1上开设有让若干排气孔2,所述排气孔2内设有负压风机3,所述仓库本体1的外部设有气体输送管道4,所述气体输送管道4的一端与排气孔2连通,所述气体输送管道4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体收集装置。

具体参见图2,所述排气孔2包括设于仓库本体1侧壁的侧气孔21以及设于仓库本体1顶部的顶气孔22,所述侧气孔21至少设有一个,所述顶气孔22至少设有一个,所述侧气孔21和顶气孔22内均设有所述负压风机3。侧气孔21和顶气孔22的数量和间距均需要根据仓库本体1的高度,污泥堆高、风量、风管距离等因素综合考虑。

进一步的,所述顶气孔2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顶气孔22呈矩阵排布,相邻两顶气孔22的间距为1.5米-3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气孔22设有十个,十个顶气孔22呈现为两行五列排布,同一行中的相邻两顶气孔22的间距为2米。

具体的,所述侧气孔2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侧气孔21平均分布在仓库本体1的四个侧壁。位于所述仓库本体1同一侧壁的所有侧气孔21等高设置,且同一侧壁的相邻两侧气孔21的宽度间距为1.5米-3米。而且,分别位于所述仓库本体1相邻两侧壁的不同侧气孔21高低错开设置,分别位于所述仓库本体1相邻两侧壁的不同侧气孔21的高度间距为1.5米-3米。

在本实施例中,侧气孔21共设有八个,仓库本体1的四个侧壁各设有两个侧气孔21,同一侧壁的相邻两侧气孔21的宽度间距为2米,相邻两侧壁的侧气孔21的高度间距为2米。从仓库本体1的顶部向下看,分别位于仓库本体1相对侧壁的不同侧气孔21相对设置。

而且,所述气体输送管道4包括分管道41和总管道42,所述分管道41的一端与排气孔2连通的,所述分管道41的另一端与总管道42的一端连通,所述总管道4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体收集装置。

具体的,分管道41包括直接与排气孔2连通的直连分管道411以及连通直连分管道411和总管道42的间连分管道412,间连分管道412上设有多个分支孔,直连分管道411的一端连通排气孔2,另一端连通分支孔,一个间连分管道412同时连接多个直连分管道411,间连分管道412的一端连通总管道42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间连分管道412设有两个,每个排气孔2均设有一条直连分管道411,也就是设有十八个直连分管道411,其中一条间连分管道412与十四个直连分管道411连通,其中包括所有连通顶气孔22的直连分管道411以及四个分别连通其中四个侧气孔21的直连分管道411,另一条间连分管道412与四个直连分管道411连通,为四个分别连通另外四个侧气孔21的直连分管道411。也可以设计为,一半数量的侧气孔21和一半数量的顶气孔22所连通的直连分管道411连通其中一条间连分管道412,另一半数量的侧气孔21和另一半数量的顶气孔22所连通的直连分管道411连通另外一条间连分管道412,以达到输送气体的平衡。

进一步的,本污泥仓库还包括风机控制箱5,所述风机控制箱5与负压风机3电连接,用于控制负压风机3的启停、转速等。

而且,仓库本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风扇,用于对气流死角或仓库本体1的角落进行送风,便于所有的臭气被顺利抽走排出。仓库本体1上还设有门11和窗,便于使用者在仓库本体1中进行作业。所述仓库本体1的内部设有污泥区域,所述污泥区域用于放置污泥。

此外,气体输送管道4上设有阀门和仪表,阀门用于开闭气体输送管道4,仪表用于测量气体输送管道4内部的气体的参数。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污泥仓库,其特征在于:包括仓库本体(1),所述仓库本体(1)用于放置污泥,所述仓库本体(1)上开设有让若干排气孔(2),所述排气孔(2)内设有负压风机(3),所述仓库本体(1)的外部设有气体输送管道(4),所述气体输送管道(4)的一端与排气孔(2)连通,所述气体输送管道(4)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体收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2)包括设于仓库本体(1)侧壁的侧气孔(21)以及设于仓库本体(1)顶部的顶气孔(22),所述侧气孔(21)至少设有一个,所述顶气孔(22)至少设有一个,所述侧气孔(21)和顶气孔(22)内均设有所述负压风机(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气孔(22)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顶气孔(22)呈矩阵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污泥仓库,其特征在于:相邻两顶气孔(22)的间距为1.5米-3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泥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气孔(2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侧气孔(21)平均分布在仓库本体(1)的四个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仓库,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仓库本体(1)同一侧壁的所有侧气孔(21)等高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污泥仓库,其特征在于:分别位于所述仓库本体(1)相邻两侧壁的不同侧气孔(21)高低错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污泥仓库,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仓库本体(1)同一侧壁的相邻两侧气孔(21)的宽度间距为1.5米-3米,分别位于所述仓库本体(1)相邻两侧壁的不同侧气孔(21)的高度间距为1.5米-3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仓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管道(4)包括分管道(41)和总管道(42),所述分管道(41)的一端与排气孔(2)连通的,所述分管道(41)的另一端与总管道(42)的一端连通,所述总管道(4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体收集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仓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控制箱(5),所述风机控制箱(5)与负压风机(3)电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污泥仓库,包括仓库本体,仓库本体用于放置污泥,仓库本体上开设有让若干排气孔,排气孔内设有负压风机,仓库本体的外部设有气体输送管道,气体输送管道的一端与排气孔连通,气体输送管道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气体收集装置。采用负压风机将仓库本体的空气排到气体输送管道,使仓库本体内部的空气气压下降,仓库本体内空气稀薄,形成一个负压区,外部新鲜的空气由于气压差补偿流入仓库本体内,仓库本体内部始终保持负压状态,污泥产生的臭气只能随着空气通过负压风机被排出到气体输送管道和气体收集装置,避免了污泥在存储的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向外界泄漏传播,避免臭气污染环境,也避免影响人们的生活。

技术研发人员:席剑;傅涛;张威;余拓拓;谢勇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清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9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