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聚氨酯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6016发布日期:2021-03-30 20:12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聚氨酯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隔绝防护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聚氨酯板。



背景技术:

墙体通常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承重墙的作用是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非承重墙是指不承受上部楼层荷载的后砌墙体,只起分隔空间的作用。最常见的非承重墙为隔断墙,隔断墙仅是为了将室内分成不同大小的空间。

现有的隔断墙通常包括钢结构骨架、分别固定在钢结构骨架两侧面的石膏板以及固定在石膏板远离钢结构骨架一侧的壁纸或者涂料,有时还会在钢结构骨架内部填充隔音棉。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隔断墙整体结构简单,且隔断墙的钢结构骨架两侧的石膏板为非隔音材料,并且石膏板自身结构所具有的隔音效果一般,即使在钢结构骨架内侧填充隔音棉,隔断墙的隔音效果仍较差。基于上述问题,目前尚无较好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聚氨酯板,具有较好的隔音功能,将所述聚氨酯板用于隔断墙中,代替隔断墙中的石膏板,从而提高隔断墙的隔断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聚氨酯板,包括设置在聚氨酯板中心的隔音层,隔音层两侧分别依次设置有蜂窝板和密封板,隔音层包括设置在隔音层中心且具有弯曲程度的弯曲板以及设置在弯曲板两侧且与蜂窝板固定连接的若干直筒,隔音层内除弯曲板和直筒外的位置均为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板中心的隔音层包括弯曲板和直筒,弯曲板与直筒之间以及弯曲板与蜂窝板之间均存在空腔;当声音进入隔音层后,声音可以通过不断在弯曲板之间的曲面反弹来消音,声音也可以通过不断在直筒内部表面反弹来消音,声音还可以通过在直筒与直筒之间的表面反弹、直筒与弯曲板之间的表面反弹以及在弯曲板和蜂窝板之间的表面反弹来消音,因而本申请提供的聚氨酯板具有较好的隔音功能。通过利用具有隔音功能的聚氨酯板代替隔断墙中的石膏板,从而提高隔断墙的隔音效果。

优选地,直筒在蜂窝板上均匀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隔音层更好的发挥隔音作用,将直筒均匀间隔固定于蜂窝板上,在直筒实现消音的过程中,消音效果更加均匀,从而使直筒更好地发挥消音作用,避免由于直筒的不均匀消音而影响隔音层的隔音效果,进而影响本申请提供的聚氨酯板的隔音效果。

优选地,弯曲板的纵截面为均匀弯曲的曲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样为了使隔音层更好的发挥隔音作用,将弯曲板的弯曲程度限定为均匀弯曲,故弯曲板的纵截面为均匀弯曲的曲线,一方面,声音进入隔音层后通过不断在弯曲板之间的曲面反弹来消音,另一方面,曲面的均匀设置,使消音效果更加均匀,从而使弯曲板更好的发挥消音作用,避免由于弯曲板的不均匀消音而影响隔音层的隔音效果,进而影响本申请提供的聚氨酯板的隔音效果。

优选地,弯曲板弯曲内陷的位置为弯折处;蜂窝板上固定直筒的位置与弯折处相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声音进入隔音层后,可以通过不断在弯曲板之间的曲面反弹来消音,也可以通过不断在直筒内部表面反弹来消音;弯折处与直筒相对,经过弯折处消音后的声音又进入直筒内部进行消音,经过直筒消音后的声音又进入弯折处进行消音,通过两者之后不断的反复消音作用,提高隔音层的隔音效果,从而提高聚氨酯板的隔音效果。

优选地,直筒相对于固定蜂窝板的一端伸入弯折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隔音层的隔音效果,将直筒相对于固定蜂窝板的一端伸入弯折处,声音进入隔音板后,除了在弯折处、直筒内部以及在弯折处和直筒之间相互反弹来消音外,声音还可以在弯折处和直筒外部相互之间反弹来进行消音,进一步隔音层的隔音效果。

优选地,弯曲板的一端与隔音层一侧的蜂窝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隔音层另一侧的蜂窝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再进一步提供隔音层的隔音效果,将弯曲板与隔音层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提高弯曲板与蜂窝板连接处的弯曲板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声音与弯曲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弯曲板的消音效果,此外,还可以提高声音在弯曲板与直筒以及蜂窝板之间的反弹的接触面积,从而再进一步提高隔音层的隔音效果,从而提高聚氨酯板的隔音效果。

优选地,空腔内填充有消音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继续进一步提高隔音层的隔音效果,在隔音层的空腔内填充隔音棉。

优选地,隔音层的两侧面以及两端面为密封板,蜂窝板的两侧面以及两端面也为密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以提高聚氨酯板的外部的美观性,另一方面,将声音封闭在隔音层以及聚氨酯板的内部,从而提高聚氨酯板的隔音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在聚氨酯板中心设置隔音层,隔音层包括弯曲板和直筒,弯曲板与直筒之间以及弯曲板与蜂窝板之间均存在空腔;当声音进入隔音层后,声音可以通过不断在弯曲板之间的曲面反弹来消音,声音也可以通过不断在直筒内部表面反弹来消音,声音还可以通过在直筒与直筒之间的表面反弹、直筒与弯曲板之间的表面反弹以及在弯曲板和蜂窝板之间的表面反弹来消音,因而本申请提供的聚氨酯板具有较好的隔音功能,通过利用具有隔音功能的聚氨酯板代替隔断墙中的石膏板,从而提高隔断墙的隔音效果;

2.通过直筒在蜂窝板上均匀间隔设置,以及将弯曲板设置为均匀弯曲,使消音效果更加均匀,从而使弯曲板更好的发挥消音作用,避免由于弯曲板的不均匀消音而影响隔音层的隔音效果,进而影响本申请提供的聚氨酯板的隔音效果;

3.通过设置蜂窝板上固定直筒的位置与弯折处相对,且直筒相对于固定蜂窝板的一端伸入弯折处,声音进入隔音板后,除了在弯折处、直筒内部以及在弯折处和直筒之间相互反弹来消音外,声音还可以在弯折处和直筒外部相互之间反弹来进行消音,进一步提高隔音层的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聚氨酯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面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中,1、密封板;2、蜂窝板;3、隔音层;31、弯曲板;311、弯折处;32、直筒;33、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隔音功能的聚氨酯板,包括隔音层3、蜂窝板2和密封板1,隔音层3位于聚氨酯板的中心,蜂窝板2位于隔音层3的两侧并与隔音层3固定连接,密封板1位于蜂窝板2相对于隔音层3的一侧并与蜂窝板2固定连接。隔音层3包括弯曲板31和若干直筒32,弯曲板31呈弯曲状,其纵截面为曲线,弯曲板31设置在隔音层3的中心,若干直筒32位于弯曲板31的两侧且与弯曲板31之间有空隙,直筒32相对于弯曲板31的一端与蜂窝板2固定连接,隔音层3的其余部位均为空腔33。当声音进入隔音层3后,声音可以通过不断在弯曲板31之间的曲面反弹来消音,声音也可以通过不断在直筒32内部表面反弹来消音,声音还可以通过在直筒32与直筒32之间的表面反弹、直筒32与弯曲板31之间的表面反弹以及在弯曲板31和蜂窝板2之间的表面反弹来消音,因而本申请提供的聚氨酯板具有较好的隔音功能。通过利用具有隔音功能的聚氨酯板代替隔断墙中的石膏板,从而提高隔断墙的隔音效果。

进一步地,参考图2,弯曲板31的纵截面为均匀弯曲的曲线,弯曲板31弯曲内陷的位置为弯折处311;蜂窝板2上固定直筒32的位置与弯折处311相对,且直筒32相对于固定蜂窝板2的一端伸入弯折处311。声音进入隔音板后,除了在弯折处311、直筒32内部以及在弯折处311和直筒32之间相互反弹来消音外,声音还可以在弯折处311和直筒32外部相互之间反弹来进行消音,进一步隔音层3的隔音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隔音层3的隔音效果,将直筒32的一端均匀间隔固定连接在蜂窝板2上,在直筒32实现消音的过程中,使消音效果更加均匀,从而使直筒32更好地发挥消音作用,

再进一步地,弯曲板31的两端分别与隔音层3两侧的蜂窝板2固定连接,从而提高弯曲板31与蜂窝板2连接处的弯曲板31的表面积,从而提高声音与弯曲板31的接触面积、提高声音在弯曲板31与直筒32以及蜂窝板2之间的反弹的接触面积,从而再进一步提高隔音层3的隔音效果。

此外,在上述基础上,在隔音层3的空腔33中填充消音棉来消音,以提高隔音层3的隔音效果。为了提高聚氨酯板的隔音效果,将声音封闭在隔音层3以及聚氨酯板的内部,将隔音层3的两侧面以及两端面均用密封板1密封,蜂窝板2的两侧面以及两端面也均用密封板1密封。

实际使用时,声音从外部经过密封板1、蜂窝板2进入隔音层3,声音在隔音层3内部,不断在直筒32以及弯曲板31上反弹,不断在直筒32、弯曲板31以及蜂窝板2朝向弯曲板31的侧面之间反弹,不断对进入聚氨酯板的声音进行消音处理,从而利用聚氨酯板进行隔音;通过将聚氨酯板用于隔断墙中,利用上述原理,提高隔断墙的隔音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