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墙板及其与钢梁的组合结构

文档序号:25897415发布日期:2021-07-16 20:2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墙板及其与钢梁的组合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墙板及其与钢梁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受到重视。墙体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围护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劣对房屋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复合墙板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普通的墙体材料相比,复合墙板具有承载能力高、保温隔热效果好、适合产业化生产的优点,但国内现有复合墙板的材料及其配套的节点连接技术不成熟,这无疑将影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
3.现有技术通过在复合墙板中预埋连接件,通过螺栓和螺母将连接件与钢结构主体连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装效率,但是预埋连接件构造形式复杂,预埋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膨胀或其他因素偏位,现场安装难以保证精度。
4.现急需开发出一种无需预埋连接件的复合墙板及其连接方式,提高复合墙板的安装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墙板及其与钢梁的组合结构,解决现有复合墙板中的预埋连接件构造形式复杂,预埋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膨胀或其他因素偏位,现场安装难以保证精度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复合墙板,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外侧cca板、内嵌网格布的粘结砂浆层、xps保温板、火山渣轻质混凝土层和内侧cca板,所述火山渣轻质混凝土层中设有第一双向冷拔钢丝网片和第二双向冷拔钢丝网片,所述第一双向冷拔钢丝网片和第二双向冷拔钢丝网片的间距为50

70mm,所述外侧cca板与内侧cca板之间等间距设有n个矩形钢管,所述n≥2的整数,且矩形钢管之间的中心距为400

700mm,矩形钢管与内侧cca板或外侧cca板之间均用自攻螺丝(104)固定,所述矩形钢管上端预留第一长条孔、下端预留第二长条孔,所述内侧cca板上端预留第三长条孔、下端预留第四长条孔,所述第一长条孔与第三长条孔的大小、位置相同,所述第二长条孔与第四长条孔的大小、位置相同。
8.作为改进的是,所述矩形钢管为热镀锌防腐钢管。
9.作为改进的是,所述外侧cca板与矩形钢管、内侧cca板与矩形钢管固定的自攻螺丝间距为100

150mm。
10.一种复合墙板与钢梁的组合结构,含有上述的复合墙板,所述钢梁为h型钢梁、工字型钢梁或焊接箱型钢梁中任一种。
11.作为改进的是,当钢梁为h型钢梁时,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上述的复合墙板、第一l型连接件、第二t型连接件、t型螺栓、垫片、螺母和h型钢梁,所述第一l型连接件由上固定部和上限位部组成,所述上限位部上设有上限位长条孔,所述第二t型连接件由下固定部、下限
位部和承托部组成,所述下限位部设置有下限位长条孔;所述上固定部与h型钢梁的下翼缘固定连接,连接方式焊接,所述t型螺栓端头长边平行于上限位长条孔,并依次穿过上限位长条孔、第三长条孔、第一长条孔后旋转90度,使得t型螺栓端头长边与第一长条孔长边垂直,且t型螺栓端头长边大于第一长条孔的短边,拧紧垫片、螺母,实现复合墙板上端与上限位部连成一体,所述下固定部与h型钢梁的上翼缘固定连接,连接方式焊接,复合墙板的下端放置在承托部上,所述t型螺栓端头长边平行于下限位长条孔,并依次穿过下限位长条孔、第四长条孔、第二长条孔后旋转90度,使得t型螺栓端头长边与第二长条孔长边垂直,且t型螺栓端头长边大于第二长条孔的短边,拧紧垫片、螺母,实现复合墙板下端与下限位部连成一体。
12.作为改进的是,所述承托部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复合墙板的厚度。
13.作为改进的是,所述第一l型连接件和第二t型连接件均是一体成型制成。
14.作为改进的是,所述t型螺栓、垫片、螺母均由高强钢材制成。
15.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墙板及其与钢梁的组合结构具有如下优势:复合墙板由工厂预制化生产,连接件不需要预埋在墙板中,加工制作方便,安装简单,提高了墙板安装效率,外侧cca板和内侧cca板均不必抹灰,平整度高,易于饰面处理,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人工作环境,达到节能减排、低碳降耗的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复合墙板的俯视图,其中,101

外侧cca板,102

内侧cca板,103

矩形钢管,104

自攻螺丝,105

内嵌网格布的粘结砂浆,106

xps保温板,107

火山渣轻质混凝土, 108

第一双向冷拔钢丝网片,109

第二双向冷拔钢丝网片;
18.图2为复合墙板的侧视图,其中,111

第三长条孔,121

第四长条孔,112

第一长条孔,122

第二长条孔。
19.图3为第一l型连接件结构图,其中,21

第一l型连接件、211

上固定部、212

上限位部、213

上限位长条孔;
20.图4为第二t型连接件结构图,其中,22

第二t型连接件、221

下固定部、222

下限位部、223

下限位长条孔、224

承托部;
21.图5为t型螺栓套件的结构图,其中,23

t型螺栓、231

垫片、232

螺母、233

螺栓端头;
22.图6为复合墙板与h型钢梁连接结构图,其中,1

复合墙板、11

复合墙板上端、12

复合墙板下端、21

第一l型连接件、22

第二t型连接件、4

h型钢梁、41

上翼缘、42

下翼缘。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1

2所示,一种复合墙板,从上往下依次包括外侧cca板101、内嵌网格布的粘结砂浆层105、xps保温板106、火山渣轻质混凝土层107和内侧cca板102,所述火山渣轻质混凝土层107中设有第一双向冷拔钢丝网片108和第二双向冷拔钢丝网片109,所述第一双向冷拔钢丝网片108和第二双向冷拔钢丝网片109的间距为50

70mm,所述外侧cca板101与内侧cca板102之间等间距设有n个矩形钢管103,所述n≥2的整数,且矩形钢管103之间中心距
为400

700mm,矩形钢管103与内侧cca板102或外侧cca板101之间均用自攻螺丝104固定,所述矩形钢管103上端预留第一长条孔112、下端预留第二长条孔122,所述内侧cca板(102)上端预留第三长条孔111、下端预留第四长条孔121,所述第一长条孔112与第三长条孔111的大小、位置相同,所述第二长条孔122与第四长条孔121的大小、位置相同,所述矩形钢管103为热镀锌防腐钢管,所述外侧cca板101与矩形钢管103、内侧cca板102与矩形钢管103固定的自攻螺丝间距为100

150mm。
24.如图3

5所示,复合墙板与h型钢梁的连接件,包括第一l型连接件21、第二t型连接件22、t型螺栓23、垫片231和螺母232,所述第一l型连接件21由上固定部211和上限位部212组成,所述上限位部212上设有上限位长条孔213;所述第二t型连接件22由下固定部221、下限位部222和承托部224组成,所述下限位部222设置有下限位长条孔223。
25.如图6所示,复合墙板与h型钢梁的组合结构,包括h型钢梁4、上述复合墙板1、第一l型连接件21、第二t型连接件22、t型螺栓23、垫片231和螺母232,所述上固定部211与h型钢梁的下翼缘42固定连接,连接方式焊接,所述t型螺栓端头233长边平行于上限位长条孔213,并依次穿过上限位长条孔213、第三长条孔111、第一长条孔112后旋转90度,使得t型螺栓端头233长边与第一长条孔112长边垂直,且t型螺栓端头233长边大于第一长条孔112的短边,拧紧垫片231、螺母232,实现复合墙板上端12与上限位部212连成一体;所述下固定部221与h型钢梁的上翼缘41固定连接,连接方式焊接,复合墙板的下端11放置在承托部224上,所述t型螺栓端头233长边平行于下限位长条孔223,并依次穿过下限位长条孔223、第四长条孔121、第二长条孔122后旋转90度,使得t型螺栓端头233长边与第二长条孔122长边垂直,且t型螺栓端头233长边大于第二长条孔122的短边,拧紧垫片231、螺母232,实现复合墙板下端11与下限位部222连成一体;所述承托部224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复合墙板1的厚度;所述第一l型连接件21和第二t型连接件22均是一体成型制成;所述t型螺栓23、垫片231、螺母232均由高强钢材制成。
2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连接过程中,所述第一长条孔112,上限位长条孔213、以及第三长条孔111的大小相同,连接时,位置可以吻合;所述第三长条孔111、下限位长条孔223,与第四长条孔121的大小相同,连接时,位置可以吻合。
2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