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尘立体绿化施工围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3974发布日期:2021-05-14 13:3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尘立体绿化施工围挡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降尘立体绿化施工围挡。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的大量建设,新建项目越来越少,改造项目越来越多。改造项目存在建设和使用同时存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施工围挡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安全,对于视觉形象,吸尘,防噪等生态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低成本、易维护、高形象的立体绿化围挡需求正不断提高。
3.现有的公开号为cn20566330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施工用安全围挡,一种施工用安全围挡,它包括立柱,所述的立柱的下端面设置有固定座,立柱的两侧面纵向设置有卡槽,所述的卡槽的侧面设置有贯穿卡槽的固定孔a,卡槽内固定连接有围挡板,所述的围挡板的两端设置有固定孔b,立柱的上端部的内侧面通过螺栓连接有加固横梁,所述的加固横梁内设置有除尘管道,所述的除尘管道的两端连接有快速接头,除尘管道的两侧连接有洒水喷头。
4.上述中的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除尘管道的两侧连接的洒水喷头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进行降尘处理,但围挡在喷水降尘的过程中,有很大一部份的水从洒水喷头滴落或降尘后直接流失,上述技术方案对这一部分的水资源造成了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降尘用水的水资源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降尘立体绿化施工围挡。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降尘立体绿化施工围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降尘立体绿化施工围挡,包括挡板、设置于挡板顶部用于洒水降尘的洒水喷头、放置于挡板背面一侧的支撑座、固定于支撑座和挡板之间的斜撑、以及多个固定于挡板正面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框;所述洒水喷头朝种植框的一侧倾斜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现场设置施工围挡,通入洒水喷头的水源,洒水喷头洒水将绝大部分飞散至围挡附近的尘土凝聚后由于自身重力坠落,降尘效果显著,并在该过程中洒水喷头滴落的水和降尘后的水会不断的对种植框内的绿植进行浇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9.优选的,所述种植框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为中空的长方体,第一框体横向固定于挡板的正面;所述第一框体的顶端和背离挡板的正面的端面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槽口;所述第一框体的左右两端的内侧壁开设有沿端面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槽;所述第二框体的顶部端面向第二框体的底面凹陷形成种植槽;所述第二框体通过第一框体的槽口嵌入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沿端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凸块;所述凸块嵌接于条形槽并通过设置在第一框体左右两端面的螺栓固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种植框时,先将第二框体的凸块与第一框体上相对应的条形槽相互嵌接,进行初步连接固定,再通过螺栓进行二次固定,最后将种植框固定于
档板,即使下暴雨,种植框的整体结构也能稳固地固定于档板。
11.优选的,所述种植槽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种植层、隔离层、以及蓄水层,所述隔离层贯穿设置有多根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一端的端面位于种植槽的槽口和种植层之间,另一端穿过种植层和隔离层与蓄水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水管的底部的管壁开设有第二通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离层用于防止种植层内的土壤过多流失,当框体内的积水量过多时,通过导水管将多余的水经过第二通孔收集进入蓄水层,防止种植层内积水过多。
13.优选的,所述第二框体背离挡板的侧壁的下端朝向挡板一侧倾斜。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洒水量过大或是降雨时,第二框体顶端过多并溢出的水沿板面流入下方的种植框,并最终通过最下方的第二框体的倾斜面排到地面。
15.优选的,所述隔离层远离蓄水层的端面铺设有第一吸水棉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吸水棉层起到了保湿的作用,当喷头喷水时,第一吸水棉层对水份进行吸收,当不喷水时,为种植层内提供水份,保持土壤的湿润。
17.优选的,所述第二框体倾斜的侧壁开设有连通第二框体内部的第一通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层内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时,水体从第一通孔溢出后沿第一条形槽流入下方的种植框内,对植物进行浇灌,依次进行后整个挡板上的种植框内的蓄水层都积蓄有一定量的水;当暴雨天气时,大量的水不断的通过导水管排入蓄水层,当水位提升过快时,从第一通孔内溢出的水会快速的流出并形成水柱,进而防止种植层内积水过多。
19.优选的,所述第二框体倾斜的侧壁以第一通孔为起点向下延伸设置有导水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槽保证从蓄水层中溢出的水的流速不快的情况下,能够顺导水槽定向的流入下方的种植框内,并对植物进行灌溉。
21.优选的,所述导水管的外侧管壁包覆有第二吸水棉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喷头不喷水时,由于第二吸水棉层贯穿隔离层与蓄水层连接,顾第二吸水棉层吸取蓄水层的水分浸湿第一吸水棉层,使得种植层的土壤始终保持湿润。
23.优选的,所述导水管的顶部包裹设置有第三吸水棉层;所述第三吸水棉层与第二吸水棉层粘合固定;所述导水管的管口固定有滤网。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暴雨天气时,大量的水不断的通过导水管排入蓄水层,当水位提升过快时,且由于导水管的管口设置有第三吸水棉层和滤网,可以有效防止营养土的流失。
25.优选的,所述挡板朝向斜撑的一侧板面固定有土工布。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将朝向施工现场一侧产生的扬尘进行吸附从而进行降尘。
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倾斜设置的洒水喷头和种植框,提高降尘用的水资源利用率,且种植框内的绿植还具有美化环境,隔音降噪的功能;
29.2.设置一系列的导水排水结构,使得种植框内的绿植不缺水,也不会过度积水,合
理利用水资源。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实施例种植框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33.图4是图1中a

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4.图中,1、挡板;2、洒水喷头;3、支撑座;4、斜撑;5、土工布;6、第一框体;61、槽口;62、条形槽;63、螺栓;7、第二框体;71、种植槽;711、种植层;712、隔离层;713、蓄水层;72、凸块;73、第一通孔;74、导水槽;8、种植框;9、第一吸水棉层;10、导水管;101、第二通孔;11、第二吸水棉层;12、第三吸水棉层;13、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降尘立体绿化施工围挡。参照图1,一种降尘立体绿化施工围挡包括放置于地面的l形的挡板1、固定于挡板1顶部用于洒水降尘的洒水喷头2、放置于l形挡板1背面一侧的支撑座3、固定于挡板1和支撑座3之间的斜撑4、贴合固定于挡板1背面用于降低扬尘的土工布5、以及多个固定于挡板1正面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框8。洒水喷头2向挡板1设置有种植框8的一侧倾斜。进行除尘时,洒水喷头2的管道通入水源,既保证除尘效果的同时还兼顾对种植框8内的植物浇水的功能。
37.参照图2,多个种植框8沿挡板1(参照图1)的高度方向等间距排布,种植框8包括第一框体6和第二框体7。第一框体6为中空的长方体,第一框体6横向固定于挡板1(参照图1)的正面,第一框体6的顶端和背离挡板1(参照图1)的正面的端面开设有相互连通的槽口61。第一框体6的左右两端的内侧壁开设有沿端面宽度方向延伸的条形槽62。第二框体7通过第一框体6的槽口61嵌入第一框体6,第二框体7的顶部端面向第二框体7的底面凹陷形成种植槽71,第二框体7的左右两端面凸出分别固定连接有沿端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凸块72。固定第二框体7时,将第二框体7两侧的凸块72嵌接于第一框体6相对应的条形槽62内,并通过设置在第一框体6左右两端面的螺栓63将第一框体6和第二框体7锁紧,完成种植框8的安装。
38.参照图3,第二框体7背离挡板1(参照图1)的侧壁的下端朝向挡板1(参照图1)一侧倾斜。第二框体7倾斜的侧壁开设有连通第二框体7内部的第一通孔73,以第一通孔73为起点沿第二框体7倾斜的侧壁向下延伸设置有导水槽74。当第二框体7内的水位上升至与第一通孔73所设置的高度时,水从框体内溢出并沿导水槽74流入下方的第二框体7内。
39.参照图4,种植槽7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用于种植植物的种植层711、为种植层711内的营养土提供支撑的隔离层712以及用于蓄水的蓄水层713。隔离层712的顶部铺设有一层用于保持营养土湿润的第一吸水棉层9。隔离层712贯穿设置有多根导水管10,导水管10的一端的端面位于种植槽71的槽口61和种植层711之间,另一端穿过种植层711和隔离层712,与蓄水层713的底部固定连接,导水管10的外侧管壁包裹设置有第二吸水棉层11,导水管10的顶部包裹设置有第三吸水棉层12,第三吸水棉层12与第二吸水棉层11粘合,导水管10的管口内壁固定有滤网13,导水管10位于蓄水层713内的一端的侧壁开设有第二通孔101
且第二通孔101贯穿第二吸水棉层11。当喷淋水撒入最上层的种植框8,喷淋水被营养土吸收,同时第一吸水棉层9吸水并最终饱和,且该过程中不断有水流入导水管10内,并通过导水管10底部的第二通孔101流出,在蓄水层713内蓄积,当蓄水层713内的水位到达第一通孔73所设置的高度时,水体从第一通孔73溢出并沿导水槽74流入下方的种植框8内,依次进行后整个挡板1上的种植框8内的蓄水层713都积蓄有一定量的水。当喷头不喷水时,由于第二吸水棉层11贯穿隔离层712与蓄水层713连接,顾第二吸水棉层11吸取蓄水层713的水分浸湿第一吸水棉层9和营养土,使得种植层711始终保持湿润。当暴雨天气时,大量的水不断的通过导水管10排入蓄水层713,当水位提升过快时,从第一通孔73内溢出的水会快速的流出并形成水柱,进而防止种植层711内积水过多,且由于导水管10的管口设置有第三吸水棉层12和滤网13,可以有效防止营养土的流失。
40.本实施例的水资源利用过程:
41.固定于挡板1的洒水喷头2因降尘需要进行喷水,由于倾斜设置的洒水喷头2,降尘流失的水和洒水喷头2滴落的水落入种植框8内被种植框8内的植物收集,种植槽71内的积水通过导水管10流入蓄水层713内,并在蓄水层713积累到达第一通孔73所在的位置,水从第一通孔73流出沿导水槽74流向浇灌下方的种植框8内,如此循环直至排至地面。
42.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