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混凝土固定立柱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5865发布日期:2021-04-16 16:0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混凝土固定立柱的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立柱的机构,尤其适用于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浇注的固定立柱的机构。


背景技术:

2.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浇注的固定立柱,传统的做法是,先用混凝土预埋地脚螺栓,再在立柱下端设置带孔的法兰,利用螺栓来固定立柱。其不足之处在于:预埋的地脚螺栓容易错位,实际施工操作比较埋麻烦,立柱的竖直位置也常有偏离。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用混凝土固定立柱的机构,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能方便地准确地将立柱固定在竖直位置上。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混凝土垫层的上平面有4块小钢板,小钢板的位置在上平面上呈方形,在小钢板的下方连接有地脚,埋在混凝土中。以4块小钢板为基点制造横切面成方形的支承架。支承架用角钢或者方钢制造,为提高其刚性,支承架中焊接有斜撑。支承架就是中空的骨架。支承架的高度为500—800mm。在支承架的上平面,用螺栓连接或者焊接有一块托板,托板形状为圆形或者方形,与立柱的横切面为圆形或者方形相一致,托板的外径比立柱的外径大10—20mm。托板的上平面是水平的。在托板上有4—8只透气孔。立柱为中空的、长的圆柱体或者方柱体。立柱的下端面和托板的上平面相接触。立柱的下端周面上套有一只环体,根据立柱横切面的形状况,环体为圆形环体或者方形环体。环体和立柱通过焊接成为一体。在环体上开有4—12只孔,在孔上安装有螺栓,螺栓具有长的螺杆,伸入到混凝土浇注层,对立柱起稳固作用;在螺栓上还有调节螺母,通过调节螺母,在托板上平面与立柱下端面之间的不同位置,垫上垫片,可调节立柱的竖直位置。在环体的周围的围面上均布焊接有6—12只筋肋,以加强和混凝土的结合。在立柱下部的外周面上均布焊接有40—120只抓钉,同样以加强和混凝土的结合。在立柱下部的外周面焊接有抓钉的高度为600—1000mm。做好模板,进行混凝土的浇注,使混凝土垫层以上的支承架、螺杆区域空间以及立柱下部的外周区域空间都充填着混凝土浇注层。
5.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混凝土固定立柱的机构,在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能方便地准确地将立柱固定在竖直位置上。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混凝土固定立柱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垫层,2—地脚,3—小钢板,4—斜撑,5—支承架,6—透气孔,7—托板,8—调节螺母,9—筋肋,10—环体,11—螺栓,12—抓钉,13—立柱,14—混凝土浇注层。
7.图2为图1中a

a视图,图中6—透气孔,7—托板,9—筋肋,10—环体,11—螺栓,13—立柱,14—混凝土浇注层。
8.图3为图1中b

b视图,图中6—透气孔,7—托板,12—抓钉,13—立柱,14—混凝土浇注层。
具体实施方式
9.实施例是这样作出的:在混凝土垫层(1)的上平面有4块小钢板(3),小钢板的位置在上平面上呈方形,在小钢板(3)的下方连接有地脚(2),埋在混凝土中。小钢板(3)是50x50x3mm的钢板。以4块这样的小钢板(3)为基点制造横切面成正方形的支承架(5)。支承架(5)用方钢制造,为提高其刚性,支承架(5)中焊接有斜撑(4)。支承架(5)就是中空的骨架。支承架(5)的外径为500x500mm,高度为650mm。在支承架(5)的上平面,焊接有一块托板(7),托板(7)形状为圆形,直径为610mm,厚度为5mm,材料是低碳钢。托板(7)的上平面是水平的。在托板(7)上有6只透气孔(6)。立柱(13)为中空的、横切面为圆环形的圆柱体,其外径为600mm, 厚度为10mm,高度为20m。立柱(13)的下端面和托板(7)的上平面相接触。在立柱(13)的下端周面上套有一只环体(10),环体(10)为圆形环体,环体(10)和立柱(13)通过焊接成为一体。在环体(10)上开有8只孔,在孔上安装有螺栓(11),螺栓(11)具有长的螺杆,伸入到混凝土浇注层(14),对立柱(13)起稳固作用;在螺栓上还有调节螺母,通过调节螺母(8),在托板(7)上平面与立柱(13)下端面之间的不同位置,垫上垫片,可调节立柱(13)的竖直位置。在环体(10)的周围的围面上均布焊接有10只筋肋(9),以加强和混凝土的结合。在立柱(13)下部的外周面上均布焊接有80只抓钉(12),同样以加强和混凝土的结合。在立柱(13)下部的外周面焊接有抓钉的高度为800mm。做好模板,进行混凝土的浇注,使混凝土垫层(1)以上的支承架(5)、螺杆区域空间以及立柱(13)下部的外周区域空间都充填着混凝土浇注层(1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