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临结合型楼梯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4154发布日期:2021-04-27 19:0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永临结合型楼梯护栏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护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临结合型楼梯护栏。


背景技术:

2.在工程施工时,常常需要在楼梯处预先设置倾斜设置的临时护栏,临时护栏结构简单,仅为立柱和倾斜设置的横向护杆,横向护杆用于阻挡施工人员,在施工时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护。但是现有技术的在施工竣工后,需要将临时护栏拆除,再安装带有竖杆的永久型护栏。这种方式会造成资源浪费,并且拆除再安装的工序复杂,安装效率低。
3.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临时护栏与永久护栏相结合、调节高度方便、节约材料、安装效率高的永临结合型楼梯护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临时护栏与永久护栏相结合、方便安装竖杆、调节高度方便的永临结合型楼梯护栏。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永临结合型楼梯护栏,包括横向护栏和斜向护栏,所述横向护栏与斜向护栏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护栏包括支撑柱和横向护杆,所述支撑柱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横向护杆的两端,所述支撑柱包括内调节柱和套设在内调节柱外的外调节柱,所述外调节柱的顶端与横向护杆固定连接,所述内调节柱沿竖向方向设置有一排调节孔,所述外调节柱上设置有与调节孔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螺栓贯穿固定孔和调节孔将外调节柱固定在内调节柱上,所述斜向护栏包括两个所述支撑柱和斜向护杆,所述横向护杆包括横向护杆和斜向护杆,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斜向护杆的两端,所述斜向护杆与横向护杆固定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楼梯护栏一般分为斜向护栏和横向护栏两个部分,本方案的支撑柱可以上下调节,当安装临时护栏时,将护杆提升至所作为临时楼梯护栏所需要的高度,将支撑柱内的内调节柱安装在工程楼梯地面上,外调节杆通过贯穿调节孔的螺栓将内外调节柱固定,形成临时楼梯护栏,施工人员可以进行施工;当施工工程竣工后,调节支撑柱的高度,降低护杆的离地高度,将竖杆组件安装在支撑柱之间,再支撑柱上注入水泥至外调节柱底部封入水泥中,形成永久护栏,通过采用这种方式能利用同样的支撑柱和护杆结构在不同阶段作为临时护栏和永久护栏的作用,节约材料,安装操作方便。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内调节柱底端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临时固定孔。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方便施工人员将支撑柱安装在楼梯上,提高安装的效率。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支撑柱之间还设置有工字型的竖杆组件,所述竖杆组件包括两根平行与护杆设置的横梁、沿横梁轴向方向固定连接排布的若干个竖杆,外调节柱上设置有横梁安装孔,所述横梁固定嵌入横梁安装孔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能将竖杆组件快速安装在支撑柱上,提高永久形安装成型的速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横梁靠近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平行于支撑柱的固定板,所述横梁安装上外侧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固定板上设置有螺丝孔,螺丝贯穿螺丝孔和连接孔将横梁固定在外调节柱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进一步增加竖杆组件与支撑柱的连接稳定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横向护杆与斜向护杆卡接固定。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斜向护杆与横向护杆连接处延伸设置有横向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过盈配合有连接套,所述横向护杆穿插在连接套内,所述连接套设置为c型,所述的连接套内侧内壁设有弹性凸起,在横向护杆侧壁上设有与连接套上的弹性凸起相匹配的卡孔,所述的连接套上的弹性凸起与所述的横向护杆上的卡孔卡接,所述连接套内侧端部设置倾斜设置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一锐角。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向护杆插入通孔中时,横杆的端部先与连接套的斜面导向面相接触,倾斜的导向面会使c型的连接套端部受到斜向上的作用力,使c型的连接套微型形变张开,从而使横向护杆顺利进入连接套的内侧,然后直至横向护杆上的卡孔卡入弹性凸起中,连接套回复原有形状状态,完成横向护杆与斜向护杆的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实用性强。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导向面设置在弹性凸起上,所述弹性凸起的横截面为锐角三角形。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装配操作便捷性。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调节孔设置为3

6个,所述固定孔设置为1

2个。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提高孔数能提高调节的范围,有效提高支撑柱调节的灵活性。
20.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楼梯护栏一般分为斜向护栏和横向护栏两个部分,本方案的支撑柱可以上下调节,当安装临时护栏时,将楼梯护杆提升至所作为临时楼梯护栏所需要的高度,将支撑柱内的内调节柱安装在工程楼梯地面上,外调节杆通过贯穿调节孔的螺栓将内外调节柱固定,形成临时楼梯护栏,施工人员可以进行施工;当施工工程竣工后,调节支撑柱的高度,降低楼梯护杆的离地高度,将竖杆组件安装在支撑柱之间,在支撑柱上注入水泥至外调节柱底部封入水泥中,形成永久护栏,通过采用这种方式能利用同样的支撑柱和楼梯护杆结构在不同阶段作为临时护栏和永久护栏的作用,节约材料,安装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永临结合型楼梯护栏作为临时护栏与楼梯地面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永临结合型楼梯护栏作为永久护栏与楼梯地面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横向护栏与斜向护栏的连接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横向护栏,2、斜向护栏,3、支撑柱,4、横向护杆,5、内调节柱,6、外调节柱,7、调节孔,8、斜向护杆,9、固定座,10、临时固定孔,11、竖杆组件,12、楼梯护杆,13、横梁,14、竖杆,15、横梁安装孔,16、固定板,17、连接孔,18、螺丝孔,19、连接杆,20、通孔,21、连接套,22、弹性凸起,23、固定孔,24、临时楼梯地面,25、永久楼梯地面,26、卡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参见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永临结合型楼梯护栏,包括横向护栏1和斜向护栏2,所述横向护栏1与斜向护栏2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护栏1包括支撑柱3和横向护杆4,所述支撑柱3 设置为两个,所述支撑柱3的顶部固定连接横向护杆4的两端,所述支撑柱3包括内调节柱5和套设在内调节柱5外的外调节柱6,所述外调节柱6的顶端与横向护杆4固定连接,所述内调节柱5沿竖向方向设置有一排调节孔7,所述外调节柱6上设置有与调节孔7位置相对应的固定孔 23,螺栓贯穿固定孔23和调节孔7将外调节柱6固定在内调节柱5上,所述斜向护栏2包括两个所述支撑柱3和斜向护杆8,横向护杆4和斜向护杆8构成楼梯护杆12,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固定连接斜向护杆8的两端,所述斜向护杆8与横向护杆4固定连接。
29.具体的,内调节柱5底端设置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上设置有临时固定孔2310。
30.具体的,支撑柱3之间还设置有工字型的竖杆组件11,所述竖杆组件11包括两根平行于楼梯护杆12设置的横梁13、沿横梁13轴向方向固定连接排布的若干个竖杆14,外调节柱6上设置有横梁安装孔15,所述横梁13固定嵌入横梁安装孔15中。
31.具体的,横梁13靠近端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平行于支撑柱3的固定板16,所述横梁13安装上外侧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连接孔17,固定板16上设置有螺丝孔18,螺丝贯穿螺丝孔18和连接孔17将横梁13固定在外调节柱6上。
32.具体的,横向护杆4与斜向护杆8卡接固定。
33.具体的,斜向护杆8与横向护杆4连接处延伸设置有横向的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一端设置有通孔20,所述通孔20内过盈配合有连接套21,所述横向护杆4穿插在连接套21内,所述连接套21设置为c型,所述的连接套21内侧内壁设有弹性凸起22,在横向护杆4侧壁上设有与连接套21上的弹性凸起22相匹配的卡孔26,所述的连接套21上的弹性凸起22与所述的横向护杆4上的卡孔26卡接,所述连接套21内侧端部设置倾斜设置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一锐角。具体的,导向面设置在弹性凸起22上,所述弹性凸起22的横截面为锐角三角形。具体的,调节孔7设置为3

6个,所述固定孔23设置为1

2个。
34.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楼梯护栏一般分为斜向护栏2和横向护栏1两个部分,本方案的支撑柱3可以上下调节,当安装临时护栏时,将楼梯护杆12提升至所作为临时楼梯护栏所需要的高度,将支撑柱3内的内调节柱5安装在工程楼梯地面上,外调节杆6通过贯穿调节孔7的螺栓将内外调节柱固定,形成临时楼梯护栏,施工人员可以进行施工;当施工工程竣工后,调节支撑柱3的高度,降低楼梯护杆12的离地高度,将竖杆组件11安装在支撑柱之
间,在支撑柱 3上注入水泥至外调节柱6底部封入水泥中,形成永久护栏,通过采用这种方式能利用同样的支撑柱3和楼梯护杆结构在不同阶段作为临时护栏和永久护栏的作用,节约材料,安装操作方便。
3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永临结合型楼梯护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