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屋面渗漏水修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3070发布日期:2021-04-14 00:2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屋面渗漏水修缮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修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屋面渗漏水修缮系统。


背景技术:

2.传统屋面隔热保温层的选材一般为珍珠岩,水泥聚苯板,加气混凝土,陶粒混凝土,聚苯乙稀板(eps)等材料。这些材料普遍存在吸水率大的通病,如果吸水,保温隔热性能大大降低,无法满足隔热的要求,所以设计一般都是正置式防水标准(防水设计在保温层上面),一定要靠防水层做在其上面,防止水份的渗入,保证隔热层的干燥,方能隔热保温。修缮屋面时,进行打开翻新一般都采用倒置式防水标准系统(防水设计在保温层下面),从而大大降低保温隔热性能,且屋面渗漏水修缮传统是整个屋面打开翻修,敲打及土头清理等费用高,工期长,万一全面打开遇见雨水天气,大量漏水到楼下,将造成业主的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在修缮传统屋面时,使用打开翻新的方式造成屋面保温隔热性能下降的问题,发明人提出以下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混凝土屋面渗漏水修缮系统,包括设置于屋面的隔热层内部排水系统,和隔热层内部排气、透气系统,以及屋面表面设计的一层耐高温、抗老化防水材料。
5.所述隔热层内部排水系统包括开设于雨水管旁的槽体以及槽体内的引水管、透水防砂布、颗粒物层和固化层。所述雨水管部分或全部暴露于所述槽体中;槽深至混凝土结构层;所述槽体的底部设置所述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连通所述雨水管;所述引水管上开设多个渗水孔;所述引水管外包裹所述透水防砂布;所述颗粒物层覆盖于所述透水防砂布外;所述固化层覆盖于所述颗粒物层上。屋面隔热层中的水将会渗入颗粒物层,再透过所述透水防砂布进入引水管内,再流入雨水管,最终由雨水管排除房屋外。
6.所述隔热层内部排气、透气系统包括插入屋面隔热层的排气透气管,所述排气透气管上端的排气口朝向下方的屋面。隔热层中的水汽会通过排气透气管排出屋面,设置排气口向下能避免雨水进入管内。
7.所述屋面表面设计的一层耐高温、抗老化防水材料包括设置于屋面表面的聚脲层。
8.进一步地,所述引水管连通所述雨水管的一端上安装有水流压力开启阀,水流压力开启阀在引水管内的水压达到一定值时,盖子自动翻开;所述水流压力开启阀的阀盖可翻开的一端朝下,以免雨水管上面的雨水冲进引水管内,造成隔热层二次积水。
9.优选地,所述透水防纱布为聚酯布,优选单位面积质量为60g/m2的聚酯布,聚酯布包裹在引水管外,避免砂石进入引水管造成堵塞,导致排水失效;所述颗粒物层所用的颗粒物为陶粒,可设置陶粒层与屋面隔热层平齐。
10.优选地,所述固化层所用的材料为半干碎石混凝土;所述隔热层内部排水系统还包括无纺布层,无纺布设置于所述固化层和所述颗粒物层之间,无纺布用于在施工时,阻止
浆料过多渗入陶粒层中;所述固化层与槽体之间的缝隙中涂有克缝胶。
11.进一步地,在屋面横向和纵向每隔4m的一个交叉点上均设置一个所述隔热层内部排气、透气系统。
12.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透气管为采用一段长200mm、管径为φ110mm的pvc管,其上端连续连接两个φ75mm弯头对接而成。
13.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透气管用法兰座固定,所述法兰座埋设于屋面内,法兰座上涂刷有环氧密封胶层,环氧密封胶层上为结构修补砂浆层。
14.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屋面渗漏水修缮系统还包括位于所述聚脲层下方的多层材料,所述多层材料包括从下至上的基层界面剂层、结构修补砂浆层、灌注裂缝用的高弹性环氧灌浆材料、基层处理剂层和环氧腻子层;所述基层界面基层位于混凝土结构层上方。
15.进一步地,所述聚脲层包括聚脲底漆层和聚脲面漆层;所述环氧腻子层位于所述聚脲底漆层下方。
16.优选地,所述聚脲底漆层的厚度为1mm,所述聚脲面漆层的厚度为1.5mm。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针对传统屋面的渗漏水问题,根据传统屋面的结构,在屋面上设置隔热层内部排水系统,和隔热层内部排气、透气系统,以及在屋面表面设计的一层耐高温、抗老化防水材料,能及时排出屋面内的水、水汽,解决了渗漏水问题,并修复了屋面结构,提高了屋面的保温隔热性能。
附图说明
18.图1是屋面渗漏水修缮系统的隔热层内部排水系统俯视平面图。
19.图2是屋面渗漏水修缮系统的隔热层内部排水系统立剖面图。
20.图3是屋面渗漏水修缮系统的隔热层内部排气、透气系统立剖面图。
21.附图标记:1

雨水管;2

槽体;3

引水管;4

水流压力开启阀;5

渗水孔;6

陶粒层;7

无纺布层;8

半干碎石混凝土;9

φ110mm的pvc管;10

φ75mm弯头;11
‑“
l”形pvc法兰座;12

环氧密封胶层;13

结构修补砂浆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23.传统屋面的渗漏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女儿墙与屋面楼板施工缝部位开裂分离;

在浇筑混凝土时,振捣不密实,造成混凝土出现蜂窝;

隔热层上垫层断裂造成窜水;

阴角管边防水未加强处理;

防水设计、施工不到位或防水材料不符合标准。
24.根据上述渗漏原因分析,本防水堵漏方案采用整体翻新工法,使用高弹性防水密封胶材料,采取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部位确定相应的防水堵漏方案,系统解决其渗漏水问题。
25.渗漏水治理通常采用以“防、排、截、堵”结合的堵漏修缮方法。“防”即对渗漏水部位进行防水设防;“排”即将渗漏水直接做引水外排的方法;“截”即将水源截止至外围,使之不窜至漏水部位;“堵”即将结构较弱的渗漏水部位直接对结构的加强及防水处理。本本案就渗漏问题,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的方法对屋面进行综合整治,具体如下。
26.一种混凝土屋面渗漏水修缮系统,包括设置于屋面的隔热层内部排水系统,和隔热层内部排气、透气系统,以及屋面表面设计的一层耐高温、抗老化防水材料。
27.(一)请参阅图1和图2,隔热层内部排水系统包括开设于雨水管1旁的槽体2以及槽体2内的引水管3、透水防砂布、颗粒物层和固化层。雨水管1的一半柱体暴露于槽体中;槽体2的长600mm、宽300mm,槽深至混凝土结构层。槽体2的底部设置引水管3,引水管3连通雨水管1;引水管3上开设多个渗水孔5,呈梅花状。引水管3外包裹透水防砂布,透水防砂布外覆盖有颗粒物层;颗粒物层上覆盖有固化层。屋面隔热层中的水将会渗入颗粒物层,再透过透水防砂布进入引水管3内,再流入雨水管1,最终由雨水管1排除房屋外。
28.雨水管1为房屋自有水管,其材质一般为pvc,本实施例中,其管径为110mm。则可取管径为50mm的pvc引水管3进行连接,连接前要在雨水管1上开一个直径为50mm的圆孔,雨水管1和引水管3之间的连接圆孔处使用环氧密封胶进行密封。渗水孔5的直径可取为20mm,在引水管3上均匀分布,呈梅花状。
29.进一步地,引水管3连通雨水管1的一端上安装有水流压力开启阀4,水流压力开启阀4在引水管3的水压达到一定值时,盖子自动翻开。其中,水流压力开启阀4的阀盖可翻开的一端朝下,以免雨水管1上面的雨水冲进引水管3内,造成隔热层二次积水。
30.其中,透水防纱布为聚酯布,优选单位面积质量为60g/m2的聚酯布,聚酯布包裹在引水管外,避免砂石进入引水管造成堵塞,导致排水失效。颗粒物层所用的颗粒物为陶粒,可设置陶粒层6与屋面隔热层平齐,也可以设置为陶粒层6距离屋面表面80mm。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化层所用的材料为半干碎石混凝土8。隔热层内部排水系统还包括无纺布层7,无纺布设置于固化层和颗粒物层之间,无纺布用于在施工时,阻止浆料过多渗入陶粒层6中;固化层与槽体之间的缝隙中涂有克缝胶。
32.(二)请参阅图3,在屋面横向和纵向每隔4m的一个交叉点上均设置一个隔热层内部排气、透气系统。所述隔热层内部排气、透气系统包括插入屋面隔热层的排气透气管,排气透气管上端的排气口朝向下方的屋面。隔热层中的水汽会通过排气透气管排出屋面,设置排气口向下能避免雨水进入管内。
3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排气透气管为采用一段长200mm、管径为φ110mm的pvc管9,其上端连续连接两个φ75mm弯头10对接而成,使得末端的排气口向下朝向屋面。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φ110mm的pvc管9插入隔热层的一段管壁上开设有多个通气孔,此段管壁外还包裹有单位面积质量为60g/m2的聚酯布。
34.进一步地,排气透气管用“l”形pvc法兰座11固定,“l”形pvc法兰座11埋设于屋面内,“l”形pvc法兰座11上涂刷有厚度为5mm的环氧密封胶层12,环氧密封胶层12上为结构修补砂浆层13。
35.(三)屋面表面设计的一层耐高温、抗老化防水材料包括设置于屋面表面的聚脲层。聚脲层包括聚脲底漆层和聚脲面漆层,所述聚脲底漆层的厚度为1mm,所述聚脲面漆层的厚度为1.5mm。该耐高温、抗老化防水材料可以设置在屋面原瓷砖层或砂浆基层的脱落、空鼓部位。
36.进一步地,混凝土屋面渗漏水修缮系统还包括位于聚脲层下方多层材料,多层材料包括从下至上的基层界面剂层、结构修补砂浆层、灌注裂缝用的高弹性环氧灌浆材料、基层处理剂层和环氧腻子层。基层界面基层位于混凝土结构层上方,环氧腻子层位于聚脲底
漆层下方。
37.高弹性环氧灌浆材料,其自流性高,能填充全部孔隙,其具有膨胀性,保证结构之间的紧密接触,且不收缩。
38.基层处理剂,能封闭基底潮气,增强附着,避免上、下层材料分离、空鼓、脱层。
39.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示例性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进行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