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仿古建筑的多孔型高强仿古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78882发布日期:2021-06-22 15:48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仿古建筑的多孔型高强仿古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仿古建筑的多孔型高强仿古砖。



背景技术:

仿古砖是从国外引进的建陶业产品,仿古砖是釉面瓷砖的一种,胚体为炻瓷质或炻质,多用于仿古建筑的墙面或地面,用于墙面的仿古砖花色较多,品种齐全,防污性能好,但是目前的仿古砖仍有以下局限性:

1、目前仿古砖为实心的,这就使得砖块的整体用料较多,用料多使得砖块的整体重量较重,使得砖块生产的成本较大,砖块较重使得砖块在铺贴时,耗费施工人员的力气,在砖块铺贴完毕时,可能会由于砖块较重而导致砖块铺贴不牢固;

2、目前的仿古砖在墙壁上铺贴完成时还需要进行勾缝操作,将相邻两块砖块之间的缝隙用砂浆填塞饱满,使得相邻砖块之间的连接更为牢固,同时使得墙面更加清洁,整齐美观,但是勾缝操作加大了施工的流程,使得施工耗时较长,而且勾缝很容易出现勾缝深浅不一,十字缝搭接不平,砂浆严重污染等问题,并且时间长久会导致砂浆失效使得砖块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仿古建筑的多孔型高强仿古砖,通过设置下砖层、蜂窝层和上砖层,解决了现有的目前仿古砖为实心的,使得砖块生产的成本较大,砖块较重会导致砖块铺贴不牢固,并且目前的仿古砖在墙壁上铺贴完成时还需要进行勾缝操作,使得施工耗时较长,时间长久还会导致砂浆失效使得砖块脱落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应用于仿古建筑的多孔型高强仿古砖,包括下砖层、蜂窝层和上砖层,所述下砖层的上部设置有蜂窝层,所述蜂窝层的上部设置有上砖层,所述下砖层的下部设置有若干背槽,所述下砖层顶部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长卡块,所述第一长卡块相邻一侧边的下砖层上端设置有第一短卡块,所述上砖层底部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二长卡块,所述第二长卡块相邻一侧边的上砖层底部设置有第二短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蜂窝结构减少用料的同时使得结构拥有优秀的几何性能,节省了成本并且使得拥有高强稳定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卡块和卡槽,在铺贴砖块的时候将卡块和卡槽扣合,通过扣合将砖块与砖块连接,增强了砖块在铺贴完毕时的整体结构的强度,省去了勾缝的施工流程,减少了施工的时耗,节约了开发商的开发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卡块与蜂窝层之间设置有第一长卡槽,所述第一长卡槽的宽度与第二长卡块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长卡块上设置有第一通水孔,所述第一长卡块的高度与蜂窝层的高度相同,第一长卡槽与第二长卡块的宽度相配合方便扣合连接,并且扣合连接省去了勾缝的施工流程,节省了施工的时间,第一通水孔使得疏水孔之间相通,促进雨水的疏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短卡块与蜂窝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短卡槽,所述第一短卡槽的宽度与第二短卡块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一短卡块的高度与蜂窝层的高度相同,第一短卡槽的宽度与第二短卡块的宽度相配合方便扣合连接,并且扣合连接省去了勾缝的施工流程,节省了施工的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层上垂直贯穿开设有若干蜂窝孔,所述蜂窝孔为正六棱柱形结构,所述蜂窝层的侧面纵向水平贯穿开设有疏水孔,且疏水孔为圆形,所述疏水孔从蜂窝层的一侧贯穿到蜂窝层的另一侧并与蜂窝孔贯通,疏水孔与下砖层上的第一通水孔、上砖层上的第二通水孔相互连通,蜂窝孔的设计在减少用料的同时使得结构更加坚固,节约了砖块的生产成本,并且使得本实用新型坚固耐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长卡块与蜂窝层之间设置有第二长卡槽,所述第二长卡槽的宽度与第一长卡块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长卡块上设置有第二通水孔,所述第二通水孔为圆形,所述第二长卡块的高度与蜂窝层的高度相同,第二长卡槽与第一长卡块的宽度相配合方便扣合连接,并且扣合连接省去了勾缝的施工流程,节省了施工的时间,第二通水孔使得疏水孔之间相通,促进雨水的疏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短卡块与蜂窝层之间设置有第二短卡槽,所述第二短卡槽的宽度与第一短卡块的宽度相同,所述第二短卡槽的高度与蜂窝层的高度相同,第二短卡槽的宽度与第一短卡块的宽度相配合方便扣合连接,并且扣合连接省去了勾缝的施工流程,节省了施工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下砖层和上砖层,垂直方向上铺贴砖块时,将砖块的第二长卡块和第二长卡槽分别与前一个砖块的第一长卡槽和第一长卡块相扣合,水平方向上铺贴砖块时,将砖块的第二短卡块和第二短卡槽分别与前一个砖块的第一短卡槽和第一短卡块相扣合,使得砖块之间均为扣合连接,在本实用新型铺贴完毕时省去了勾缝的操作流程,防止了勾缝出现的质量问题,并且砖块之间相互扣合,整体结构更加坚固,即使单个砖块由于时间长久导致铺贴的砂浆失效,砖块的第一长卡块和第一短卡块被相邻的砖块扣合而无法掉落,节省了补修砖块所需的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蜂窝层,利用了蜂巢结构的优秀几何力学性能,在蜂窝层上设置了若干蜂窝孔,蜂窝孔减少了生产砖块使用的原料,大大减少了砖块生产所需的成本,并且在减少原料使用的情况下使得蜂巢层仍然拥有高强的结构性能,使得本实用新型坚固耐用,原料使用的减少使得砖块的质量较轻,能牢固地贴住墙壁。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蜂窝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下砖层;11、第一长卡块;12、第一通水孔;13、第一长卡槽;14、第一短卡块;15、第一短卡槽;16、背槽;2、蜂窝层;21、蜂窝孔;22、疏水孔;3、上砖层;31、第二长卡块;32、第二通水孔;33、第二长卡槽;34、第二短卡块;35、第二短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应用于仿古建筑的多孔型高强仿古砖,包括下砖层1、蜂窝层2和上砖层3,下砖层1的上部设置有蜂窝层2,蜂窝层2的上部设置有上砖层3,蜂窝层2上垂直贯穿开设有若干蜂窝孔21,蜂窝孔21为正六棱柱形结构,蜂窝层2的侧面纵向水平贯穿开设有疏水孔22,且疏水孔22为圆形,疏水孔22从蜂窝层2的一侧贯穿到蜂窝层2的另一侧并与蜂窝孔21贯通,疏水孔22与下砖层1上的第一通水孔12、上砖层3上的第二通水孔32相互连通,下砖层1的下部设置有若干背槽16,下砖层1顶部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一长卡块11,第一长卡块11相邻一侧边的下砖层1上端设置有第一短卡块14,上砖层3底部的一侧边上设置有第二长卡块31,第二长卡块31相邻一侧边的上砖层3底部设置有第二短卡块34,蜂窝层2利用了蜂巢结构的优秀几何力学性能,使得蜂窝层2拥有高强的结构性能,在蜂窝层2上设置的蜂窝孔21使得使用的生产原料较少,蜂窝层2上设置的疏水孔22使得雨水能从砖块的内部流下,增强了砖块的疏水性,背槽16的作用是增加砖块与涂抹在砖块背面的水泥砂浆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砖块铺贴时的牢固性。

其中如图2-3所示,第一长卡块11与蜂窝层2之间设置有第一长卡槽13,第一长卡槽13的宽度与第二长卡块31的宽度相同,第一长卡块11上设置有第一通水孔12,第一长卡块11的高度与蜂窝层2的高度相同,第一短卡块14与蜂窝层2之间设置有第一短卡槽15,第一短卡槽15的宽度与第二短卡块34的宽度相同,第一短卡块14的高度与蜂窝层2的高度相同,第二长卡块31与蜂窝层2之间设置有第二长卡槽33,第二长卡槽33的宽度与第一长卡块11的宽度相同,第二长卡块31上设置有第二通水孔32,第二通水孔32为圆形,第二长卡块31的高度与蜂窝层2的高度相同,第二短卡块34与蜂窝层2之间设置有第二短卡槽35,第二短卡槽35的宽度与第一短卡块14的宽度相同,第二短卡槽35的高度与蜂窝层2的高度相同,铺贴砖块时,将砖块的第二长卡块31与前一个砖块的第一长卡槽13扣合,此时前一个砖块的第一长卡块11也同时与后一个砖块的第二长卡槽33扣合,扣合时前一个砖块的第一通水孔12与后一个砖块的第二通水孔32相通,这就使得前一个砖块的疏水孔22与第二个砖块的疏水孔22相通,在垂直方向上可以重复操作上述步骤,使得砖块在垂直方向时铺贴完毕,水平铺贴时砖块时,将砖块的第二短卡块34与前一个砖块的第一短卡槽15扣合,此时前一个砖块的第一短卡块14也同时与后一个砖块的第二短卡槽35扣合,才水平方向上可以重复上述操作步骤,使得砖块在水平方向上铺贴完毕。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蜂窝层2利用了蜂巢结构的优秀几何力学性能,在蜂窝层2上设置了若干蜂窝孔21,蜂窝孔21减少了生产砖块使用的原料,并且在减少原料使用的情况下使得蜂窝层2仍然拥有高强的结构性能,使得本实用新型坚固耐用,蜂窝层2上设置的疏水孔22可以疏通雨水的流通,并且在砖块铺贴完毕时疏水孔22之间全是相通的,防止了墙体积水情况的发生,垂直方向上铺贴砖块时,将砖块的第二长卡块31和第二长卡槽33分别与前一个砖块的第一长卡槽13和第一长卡块11相扣合,同时第一通水孔12和第二通水孔32相通,使得疏水孔22之间相互连通,水平方向上铺贴砖块时,将砖块的第二短卡块34和第二短卡槽35分别与前一个砖块的第一短卡槽15和第一短卡块14相扣合,在铺贴砖块时遵循从下往上,从右往左的规则,可完成整个墙面的砖块铺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