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养室加热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69648发布日期:2021-09-25 10:2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养室加热管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养室加热管道结构,属于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新型墙体材料,是通过高温蒸压设备工艺生产的加气混凝土加气砖。在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过程中,经过物料搅拌罐搅拌后的原料,通过浇注装置浇注于浇注摆渡车上的模框内,再由浇注摆渡车摆渡至预养室中进行恒温养护。
3.预养室起到中间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浇筑进模箱的浆液在预养室经过胚体初凝和发气静停,直接影响下道切割工序。胚体预养的硬化指标不可太硬,以免切割机切不动、断切割钢丝(0.8

1mm);也不可太软,以免切割时不成形,因此,一般要求预养室温度达到50

70℃。
4.目前一般在预养室内设置散热管对预养室加热保温,散热管采用串联的方式连接,从预养室一端直接连通到另一端,作为热载体的蒸汽呈高温高压状态,在散热管内快速通过,在预养室的停留时间很少,导致热量散发不充分,热能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养室加热管道结构,解决传统散热管中蒸汽流动过快,热量散发不充分,热能利用率低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预养室加热管道结构,包括预养室和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热能输入管、热能输出管和加热盘管,所述热能输入管分别沿预养室相对的两侧墙面设置,并且热能输入管一端连接热能供应管,另一端延伸至预养室输出端并且封口设置;热能输入管上间隔并联设置若干个分管道,分管道输出端分别连接加热盘管,加热盘管输出端连接热能输出管,所述热能输出管一端封口设置,另一端伸出预养室连接排放管道。
8.进一步的,所述热能输入管设于预养室中上部,分管道沿墙面向下延伸;便于蒸汽流通,保证上下温度均衡。
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盘管包括进汽管、加热管和出汽管,进汽管和出汽管并列设置,进汽管上端连接分管道,进汽管下端密闭,通过支撑块支撑立设于地面,进汽管和出汽管之间并排连接3

5个加热管,并且出汽管顶端密闭,下部连接热能输出管,底端通过连接支撑块立设于地面;通过并排设置3

5个加热管,对从分管道输入的蒸汽分流,降低蒸汽压力,降低蒸汽流速。
10.进一步的,所述每个加热管上均设有若干炽热片;增大加热管散热面积。
11.进一步的,所述热能输入管管径大于分管道管径;保证供热充足。
12.进一步的,所述热能输入管管径大于热能供应管管径;增大蒸汽流动空间,降低蒸汽压力。
13.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盘管管径大于分管道管径;拓宽从分管道输出的蒸汽通道,进一步减小蒸汽流速。
14.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通过将散热管分为热能输入管和分管道设置,分管道对热能输入管的蒸汽分流,减小蒸汽气压,并且各个分管道之间形成并联回路,避免蒸汽直接从管道快速通过,降低蒸汽流速,增加蒸汽在预养室内停留的时间,充分发挥蒸汽的热能对预养室供热,提高热能利用率;
16.(2)加热盘管是预养室内的主要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盘管包括进汽管、加热管和出汽管,并且管径均大于分管道管径,加热管先通过进汽管连接分管道,增大蒸汽在管道内的体积,减小蒸汽压力,从而降低蒸汽流速,并且通过并排设置若干个加热管,加热管上设有炽热片,进一步增大蒸汽的供热面积,提高热能利用率;
17.(3)所述热能输入管位于预养室中上方,分管道向下铺设,由于预养时混凝土砌块胚体置于地面,并且具有一定高度,预养室内的空气被加热后向上升,而加热盘管从预养室墙面底部开始向上设置,有利于混凝土砌块胚体上下的空气温度均衡,提高混凝土砌块胚体预养质量;
18.(4)所述热能输入管管径大于热能供应管管径,首先减小进入预养室的蒸汽压力,降低蒸汽流速,热能输入管管径大于分管道管径,保证蒸汽供应充足;
19.(5)所述分管道和加热盘管分别并联设置,起到备用的作用,在其中一个分管道或加热盘管出现故障时,其余分管道和加热盘管仍然正常工作,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盘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
23.请参阅图1

2,一种预养室加热管道结构,包括预养室1和散热管。所述预养室1为长方体腔室,两端设有连接控制端的密封门,预养室1地面上设置双行轨道,双行轨道的两条轨道之间设有驱动链条,驱动链条连接电机,以便于移动混凝土砌块胚体,实现自动化生产。
24.散热管包括热能输入管2、热能输出管3和加热盘管4,采用不锈钢管,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具体地,所述热能输入管2设有两个,分别沿预养室1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墙面设置,并且位于预养室1墙面中上部,热能输入管2输入端连接热能供应管,所述热能供应管为蒸汽输送管,所述热能输入管2管径大于蒸汽输送管,增大蒸汽流动空间,降低蒸汽压力,热能输入管2输出端延伸至预养室1另一端并且封口密闭,充分为预养室1供热。所述热能输入管2上间隔并联设置分管道,对热能输入管2内的蒸汽分流减压,分管道沿墙面向下延伸并且分别连接加热盘管4。
25.所述加热盘管4包括进汽管40、加热管41和出汽管42,并且加热盘管4管径大于分
管道管径,拓宽从分管道输出的蒸汽通道,进一步减小蒸汽流速。所述进汽管40与出汽管42间隔2.5m竖向设置,进汽管40上端连接分管道,下端密闭,通过支撑块43支撑立设于地面;出汽管42顶端密闭,下部连接热能输出管3,并且出汽管42底端通过支撑块43支撑立设于地面。
26.进汽管40和出汽管42之间横向并排连接3个加热管41,对从分管道输入的蒸汽分流,减小蒸汽压力,降低蒸汽流速,所述每个加热管41上均设有若干炽热片410,增大加热管41的散热面积,提高蒸汽热能利用率。
27.所述热能输出管3对应热能输入管2从预养室1输入端开始连接各个出汽管42,并且延伸出预养室1,连接排放管道排出蒸汽,热能输出管3通过连接支撑块43立设于地面。
2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大管径的热能输入管2和小管径的分管道,并且分管道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不仅有效对热能输入管2内的蒸汽分流减压,降低蒸汽流速,延长蒸汽在预养室1的供热时间,充分利用蒸汽热能,而且在其中一个分管道或加热盘管4存在故障时,蒸汽仍然可以通过其他分管道和加热盘管4正常供热,以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此外,热能输入管2设在预养室1中上部,加热盘管4设在预养室1下部,由于空气被加热后向上升,形成上下温度平衡的恒温空间,确保混凝土砌块胚体上下温度均衡,有利于增大混凝土砌块胚体的强度,避免混凝土砌块胚体边缘开裂,提高养护质量。
29.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