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轴式行星多臂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7483发布日期:2021-05-07 19:4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轴式行星多臂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立轴式行星多臂搅拌机。



背景技术:

搅拌机的形式有多种,根据其搅拌轴的设置,可分为横轴、立轴以及斜轴。

在立轴搅拌机中,根据实际情况可能设置单电机驱动、可能设置多电机驱动,但是在搅拌臂单元中通常是设置两个搅拌臂,这两个搅拌臂只是对运行轨迹上的物料进行搅拌,两个搅拌臂之间的物料基本互不干扰,因此搅拌效果很不理想,常规的双臂搅拌,搅拌路线轨迹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要实现充分搅拌,只能提高搅拌时间,电机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大部分做的是无用功。

并且在立轴搅拌机中,其结构设置不足以大扭矩搅拌,对于一些高粘度物料而言,例如石墨、电池浆料、密封胶、胶黏剂、橡胶等,搅拌效果非常不理想。例如,转轴和搅拌横臂之间通常是圆形抱箍的方式设置的,完全依赖于螺钉的强度传递扭矩,因此无法实现强力搅拌;又如搅拌臂安装随意,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搅拌臂的安装位置会有一定的位移变形,因此也无法承受强搅拌。

为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公司设计一种立轴式行星多臂搅拌机,对结构进行改进,尽可能地将电机的功转为搅拌用的有用功,并且增强搅拌效果,同时要求够承受高强度的搅拌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机的利用率高、节能、各个搅拌臂之间能够对同一堆物料进行充分拌和、搅拌效果非常好、能够承受强力扭矩的立轴式行星多臂搅拌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立轴式行星多臂搅拌机,包括罐壳体、电机、搅拌臂单元,在罐壳体的上盖位置处电机、减速器、回转支撑、大行星齿轮公转体、转轴依次接触驱动设置,搅拌臂单元设置在转轴上,搅拌臂单元包括相连设置的搅拌横臂和搅拌臂,搅拌臂的端头具有搅拌板;

所述的搅拌臂单元中,具有多个搅拌横臂和搅拌臂,各搅拌臂在水平面上产生的投影由中心向外逐渐变长;

所述的搅拌臂单元中,各搅拌臂在高度上逐渐由高变低;

所述的搅拌臂单元中,各搅拌臂对应搅拌板的板面的法线方向沿顺时针方向与类渐开线相切,即搅拌板的板面在公转和自传作用下对物料产生的力使得物料能够达到下一个搅拌板的板面位置。

优选地,所述的搅拌臂单元中,搅拌臂的个数为四个,这四个搅拌臂对应的相邻搅拌板的板面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臂单元中,各搅拌横臂抱箍形成多边形抱箍孔抱箍在转轴上。从而能够施加强扭矩。

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横臂一端为抱箍端头而另一端为板状,抱箍端头抱紧在转轴上,板状端通过夹板将搅拌臂夹持固定。夹板和板状端均开有安装槽,搅拌臂卡在安装槽内,让搅拌臂受到各方向物料施加的力时不会发生位置为变形,从而便于提高受力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搅拌臂单元中,抱箍端头抱箍形成的多边形抱箍孔为棱形孔;抱箍端头在上下外置处具有一体的加厚圈,加厚圈和搅拌横臂之间形成的转角处焊接有加强筋。兼顾质量轻和受力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罐壳体的内壁位置设置有边刮臂。

优选地,所述的罐壳体的上盖呈锥盖状,其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变截面钢梁,在罐壳体外侧面处具有一体的立柱,立柱与变截面钢梁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罐壳体在其底部边缘处还还有出料口,出料口具有卸料门,卸料门包括支撑板门体、卸料门转座轴和油缸;油缸的安装座设置在立柱上;卸料门转座轴的上端面开有中心孔以及周向均布的多个螺纹孔,中心孔通过螺栓与两个角度调节板的一端铰接,两个角度调节板直线设置,角度调节板开有弧形调节腰孔,通过在弧形调节腰孔中穿入螺栓拧紧在螺纹孔中将角度调节板固定;支撑板门体的上表面处设置有用于调节缝隙的调整板和耐磨件。

优选地,所述的卸料门转座轴的上端面,开有四个螺纹孔,相邻螺纹孔与中心的连线夹角为90°,角度调节板上的弧形调节腰孔的弧度为90°。

进一步地,所述的罐壳体外抱箍设置有支撑钢环骨架。提高罐壳体的受力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变截面钢梁处固定有吊耳。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方案中通过在搅拌臂单元中四个搅拌臂的结构设计,不单是数量上的增加,当一个搅拌臂上的搅拌板对某一物料进行搅拌时,能将物料扬起推动到下一个相邻搅拌臂上的搅拌板板面位置处,让下一个搅拌臂进行搅拌,即各个搅拌臂之间能够对同一堆物料进行充分拌和;相比于传统的一个搅拌臂单元中一个搅拌臂公转一圈只对某一物料搅拌一次的方式,本方案的搅拌效果得到非常大的提高;从而对电机的功进行了充分利用,搅拌同体积物料所需的时间大大地缩短,节约电能;

(2)罐壳体内壁上刮板的设置,能将离心甩在内壁处物料重新向中心刮,便于搅拌臂再一次搅拌,让物料得到充分搅拌;

(3)通过将搅拌横臂通过棱形孔的方式抱箍在转轴上,通过棱形孔的边提供扭矩力,相比于传统的圆形的方式,能承受更大强度的搅拌力;

(4)搅拌臂处夹板上安装槽的设置,使得其端头的搅拌板不单单能承受垂直方向上主要的力,还能承受其他方向上的力,即便在强搅拌的情况下,搅拌臂也不会发生位移变化;

(5)搅拌端头小尺寸的设计方式,有利于更好地锁紧,并且重量轻,能将电机的产生的动能转为用于搅拌的有效功;同时通过加强圈和加强筋的方式,保证了搅拌端头处的受力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搅拌机搅拌臂单元中搅拌臂端头搅拌板的运行轨迹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臂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底部位置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搅拌板的运行轨迹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各搅拌臂单元设置在罐壳体内从下向上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卸料门的主视示意图;

图8为卸料门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卸料门座轴与角度调节板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壳体,2-电机,3-搅拌臂单元,301-搅拌横臂,30101-抱箍端头,30102-加厚圈,30103-加强筋,302-搅拌臂,303-搅拌板,304-多边形抱箍孔,305-夹板,30501-安装槽,4-边截面钢梁,5-立柱,6-卸料门,601-支撑板门体,60101-调整板,60102-耐磨件,602-卸料门座轴,603-油缸,604-角度调节板,60401-弧形调节腰孔,7-支撑钢环骨架,8-吊耳,9-封板,10-边刮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2~图9所示,一种立轴式行星多臂搅拌机,包括罐壳体1、电机2、搅拌臂单元3;罐壳体1的罐口设置有上盖,电机2竖直安装在上盖上,在罐口处还设置有减速器、回转支撑、大行星齿轮公转体、转轴,搅拌臂单元3设置在转轴上;电机2带动减速器转动,减速器的输出小齿轮驱动回转支承转动,减速器的输出小齿轮还带动大行星减速系统(大行星齿轮公转体)运转,最终使大行星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搅拌臂单元3运转(公转+自转)和边刮臂10(安装在大行星齿轮公转体上)公转,进而实现搅拌工作。

本方案中,搅拌臂单元3包括相连设置的搅拌横臂301和搅拌臂302,搅拌臂302的端头具有搅拌板303。

本方案中,搅拌臂单元3如图2和图3所示:具有多个搅拌横臂301和搅拌臂302,各搅拌臂302在水平面上产生的投影由中心向外逐渐变长;在搅拌臂单元3中,各搅拌臂302在高度上逐渐由高变低;在搅拌臂单元3中,各搅拌臂302对应搅拌板303的板面的法线方向沿顺时针方向与类渐开线相切,即搅拌板303的板面在公转和自传作用下对物料产生的力使得物料能够达到下一个搅拌板303的板面位置。搅拌板303运动轨迹如图4所示。

所谓的类渐开线,并不传统意义的渐开线定义,只是有些类似,以本方案进行充分说明:假如一个搅拌臂单元3的搅拌臂302有多个,这些搅拌臂302的相邻位置很近,当这些搅拌臂302的臂长沿着顺时针逐个尺寸增大时,那么这些搅拌臂302对应的板面的法向用一小线段表示时,这些小线段逐渐连成类似渐开线的曲线,那么同一堆物料就该类渐开线的路径被各个搅拌臂302施加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拌和效果。

如图5、图2和图3所示,搅拌臂单元3中,搅拌臂302的个数为四个,这四个搅拌臂302对应的相邻搅拌板303的板面互相垂直。并且各搅拌横臂301抱箍形成多边形抱箍孔304抱箍在转轴上。从而能够施加强扭矩。

本方案中,搅拌横臂301一端为抱箍端头30101而另一端为板状,抱箍端头30101抱紧在转轴上,板状端通过夹板305将搅拌臂302夹持固定。夹板305和板状端均开有安装槽30501,搅拌臂302卡在安装槽30501内。设置安装槽30501的原因是:搅拌机中的物料是非常杂乱随机的,搅拌臂302端头的搅拌板所受到的力是各个方向的,当某一方向固定安装薄弱时,搅拌臂302会发生一定位移。

本实施例中,抱箍端头30101之间在中部位置通过螺栓a锁紧,由于抱箍端头30101的尺寸小,更更好地保证螺栓a的锁紧力;加厚圈30102之间通过螺栓a锁紧。夹板305通过螺栓b锁紧固定。

如图2所示,搅拌臂单元3中,抱箍端头30101抱箍形成的多边形抱箍孔304为棱形孔,当转轴转动时,形成的扭矩力通过棱形孔的棱边传递给抱箍端头30101,相比于传统的圆形的设置方式,能施加更大的扭矩力,从而提高搅拌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要保证抱箍端头3的受力强度,传统的结构通过提高尺寸来实现,但是多余的尺寸所带来的重量会消耗电机的功率。为了提高电机的利用率,本方案将抱箍端头30101的体积设计得较小;同时为了保证强度,在抱箍端头30101的上下位置处设置有一体的加厚圈30102,加厚圈30101和搅拌横臂301之间形成的转角处焊有加强筋30102。

本实施例中,抱箍端头30101的底面位置处设置有封板9,封板9通过螺钉固定在转轴的端面处。

如图5所示,罐壳体的内壁位置设置有边刮臂10,能将离心甩在内壁处物料重新向中心刮,便于搅拌臂再一次搅拌,让物料得到充分搅拌。

如图6~图9所示,所述的罐壳体1在其底部边缘处还还有出料口,出料口具有卸料门6,卸料门6包括支撑板门体601、卸料门转座轴602和油缸603;油缸603的安装座设置在立柱5上;卸料门转座轴602的上端面开有中心孔以及周向均布的多个螺纹孔,中心孔通过螺栓与两个角度调节板604的一端铰接,两个角度调节板604直线设置,角度调节板604开有弧形调节腰孔60401,通过在弧形调节腰孔60401中穿入螺栓拧紧在螺纹孔中将角度调节板604固定;支撑板门体601的上表面处设置有用于调节缝隙的调整板60101和耐磨件60102。

优选地,所述的卸料门转座轴602的上端面,开有四个螺纹孔,相邻螺纹孔与中心的连线夹角为90°,角度调节板604上的弧形调节腰孔60401的弧度为90°。角度调节板604对卸料门6起到一个限位作用,可以调整卸料门6看起的大小。如图9所示,当卸料门6需要眼顺时针旋转打开时,旋转到一定角度,位于左下侧的角度调节板604的端头抵在外壳体1外壁上,起到限位,该端头具有防划伤滚轮;当需要调小限位角度时,将角度调节板604沿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那么卸料门6张开的角度就变小了。

如图6所示,罐壳体1的上盖呈锥盖状,其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多个变截面钢梁4,在罐壳体1外侧面处具有一体的立柱5,立柱5与变截面钢梁4对应设置。

本实施例中,罐壳体1外抱箍设置有支撑钢环骨架7。提高罐壳体1的受力强度。

本实施例中,变截面钢梁4处和立柱5上均固定有吊耳8,在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都有极大的便利,方便吊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