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通讯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5708发布日期:2021-08-20 17:0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震通讯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通讯塔,属于通讯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讯塔是保障无线通讯必不可少的设备,现有的通讯塔包括基座、塔身和多组无线部分,塔身底端与基座顶部中央区域连接,多组无线部分均安装在塔身上半区域,塔身顶部设置避雷针,现有的通讯塔在使用时,通过底座将塔体固定在合适位置,并且可以通过无线部分方便对信息进行传输,可以通过避雷针保护塔身的安全,但是现有的通讯塔在使用时发现,通讯塔的稳定性差,在外界强力作用于塔体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倾斜甚至倒塌,影响通讯信号和通讯质量,威胁平民生命安全,而且工作人员在维修的时候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通讯塔稳定性,减少外界震动对通讯塔影响的防震通讯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震通讯塔,包括通讯塔塔身和设置在通讯塔塔身底部的底座,所述通讯塔塔身包括依次套设的底层塔身、支撑塔身和顶部塔身,所述底层塔身顶部设置有底层限位卡槽,所述支撑塔身底部设置有对应底层限位卡槽的定位块,所述支撑塔身顶部设置有支撑限位卡槽,所述顶部塔身底部设置有对应支撑限位卡槽的顶部定位块,所述通讯塔塔身中轴线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依次套设的第一伸缩套筒、第二伸缩套筒和第三伸缩套筒,所述第一伸缩套筒与底层塔身通过底层连杆固定相连,所述第二伸缩套筒与支撑塔身通过支撑连杆固定相连,所述第三伸缩套筒与顶部塔身通过顶部连杆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杆上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一端与支撑杆顶部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支撑杆底部固定相连。

所述通讯塔塔身四周设置有牵拉绳,所述牵拉绳以通讯塔塔身的中轴线为中心均匀布置,所述牵拉绳一端与底层塔身一侧相连,另一端与地面相连。

所述所述牵拉绳与地面相连处设置有紧固锚杆。

所述支撑杆的第一伸缩套筒、第二伸缩套筒的长度方向的上部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第二伸缩套筒、第三伸缩套筒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设置有对应定位孔的弹性柱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支撑杆为伸缩杆,支撑杆上套设有减震弹簧,支撑杆的每一节伸缩部与通讯塔塔身每一节相连,可以对通讯塔塔身提供有效的支撑,通过减震弹簧可以有效的抵消震动对通讯塔塔身的影响,通讯塔塔身为多节结构,可以随着震动与减震弹簧进行同步纵向移动以抵消震动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提高通讯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在通讯塔塔身侧面设置牵拉绳,可以对通讯塔塔身进行牵拉,防止通讯塔底座出现大角度歪斜或故障的时候造成安全隐患;

3、紧固锚杆可以提高对通讯塔塔身的支撑可靠性和稳定性紧固锚杆可以提高对通讯塔塔身的支撑可靠性和稳定性;

4、支撑杆为多级伸缩杆,可以随着通讯塔塔身的纵向运行进行纵向移动,为通讯塔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可以进一步的抵消通讯塔受到震动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震通讯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震通讯塔的第一伸缩套筒与第二伸缩套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震通讯塔的第二伸缩套筒与第三伸缩套筒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通讯塔塔身、2为底座、3为底层限位卡槽、4为定位块、5为支撑限位卡槽、6为顶部定位块、7为支撑杆、8为底层连杆、9为支撑连杆、10为顶部连杆、11为底层塔身、12为支撑塔身、13为顶部塔身、14为减震弹簧、15为牵拉绳、71为第一伸缩套筒、72为第二伸缩套筒、73为第三伸缩套筒、74为定位孔、75为弹性柱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通讯塔,包括通讯塔塔身1和设置在通讯塔塔身1底部的底座2,通讯塔塔身1包括依次套设的底层塔身11、支撑塔身12和顶部塔身13,底层塔身11顶部设置有底层限位卡槽3,支撑塔身12底部设置有对应底层限位卡槽3的定位块4,支撑塔身12顶部设置有支撑限位卡槽5,顶部塔身13底部设置有对应支撑限位卡槽5的顶部定位块6,通讯塔塔身1中轴线上设置有支撑杆7,支撑杆7包括依次套设的第一伸缩套筒71、第二伸缩套筒72和第三伸缩套筒73,第一伸缩套筒71与底层塔身11通过底层连杆8固定相连,第二伸缩套筒72与支撑塔身12通过支撑连杆9固定相连,第三伸缩套筒73与顶部塔身13通过顶部连杆10固定相连,支撑杆7上套设有减震弹簧14,减震弹簧14一端与支撑杆7顶部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支撑杆7底部固定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支撑杆7为三级伸缩杆,通过展开第一伸缩套筒71、第二伸缩套筒72、第三伸缩套筒73,从而带动通讯塔塔身1的支撑塔身12和顶部塔身13展开,进行正常的工作,在地质条件出现震动变化的时候,支撑杆7可以进行局部收缩,支撑杆7上套设有减震弹簧14,通过弹簧的弹力作用可以有效的抵消震动的影响,通讯塔塔身1随着震动进行纵向的局部变化,以适应震动的变化,提高通讯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讯塔塔身1四周设置有牵拉绳15,牵拉绳15以通讯塔塔身1的中轴线为中心均匀布置,牵拉绳15一端与底层塔身11一侧相连,另一端与地面相连,在通讯塔塔身1侧面设置牵拉绳15,可以对通讯塔塔身1进行牵拉,防止通讯塔底座出现大角度歪斜或故障的时候造成安全隐患。

牵拉绳15与地面相连处设置有紧固锚杆,通过紧固锚杆可以提高对通讯塔塔身1的支撑可靠性和稳定性。

如图2、图3所示,支撑杆7的第一伸缩套筒71、第二伸缩套筒7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设置有定位孔74,第二伸缩套筒72、第三伸缩套筒73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设置有对应定位孔74的弹性柱头75,第一伸缩套筒71和第二伸缩套筒72之间通过定位孔74和弹性柱头75相连,第二伸缩套筒72和第三伸缩套筒73之间通过定位孔74和弹性柱头75相连,可以提高支撑杆7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支撑杆7对通讯塔塔身1提供有效的支撑。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震通讯塔,包括通讯塔塔身(1)和设置在通讯塔塔身(1)底部的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塔塔身(1)包括依次套设的底层塔身(11)、支撑塔身(12)和顶部塔身(13),所述底层塔身(11)顶部设置有底层限位卡槽(3),所述支撑塔身(12)底部设置有对应底层限位卡槽(3)的定位块(4),所述支撑塔身(12)顶部设置有支撑限位卡槽(5),所述顶部塔身(13)底部设置有对应支撑限位卡槽(5)的顶部定位块(6),所述通讯塔塔身(1)中轴线上设置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包括依次套设的第一伸缩套筒(71)、第二伸缩套筒(72)和第三伸缩套筒(73),所述第一伸缩套筒(71)与底层塔身(11)通过底层连杆(8)固定相连,所述第二伸缩套筒(72)与支撑塔身(12)通过支撑连杆(9)固定相连,所述第三伸缩套筒(73)与顶部塔身(13)通过顶部连杆(10)固定相连,所述支撑杆(7)上套设有减震弹簧(14),所述减震弹簧(14)一端与支撑杆(7)顶部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支撑杆(7)底部固定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通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塔塔身(1)四周设置有牵拉绳(15),所述牵拉绳(15)以通讯塔塔身(1)的中轴线为中心均匀布置,所述牵拉绳(15)一端与底层塔身(11)一侧相连,另一端与地面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通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绳(15)与地面相连处设置有紧固锚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通讯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7)的第一伸缩套筒(71)、第二伸缩套筒(72)的长度方向的上部设置有定位孔(74),所述第二伸缩套筒(72)、第三伸缩套筒(73)的长度方向的下部设置有对应定位孔(74)的弹性柱头(7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震通讯塔,属于通讯塔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通讯塔稳定性,减少外界震动对通讯塔影响的防震通讯塔;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震通讯塔,包括通讯塔塔身和设置在通讯塔塔身底部的底座,通讯塔塔身包括依次套设的底层塔身、支撑塔身和顶部塔身,所述通讯塔塔身中轴线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包括依次套设的三级伸缩套筒,每级套筒与通讯塔塔身通过连接杆相连,支撑杆上套设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一端与支撑杆顶部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支撑杆底部固定相连;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通讯塔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蔡卫兴;吴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创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09
技术公布日:2021.08.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