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型房屋用同一楼层立柱连接结构

文档序号:26386713发布日期:2021-08-24 12:41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型房屋用同一楼层立柱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属于箱型房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型房屋用同一楼层立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箱型房屋作为一种装配化程度很高的结构得到了迅猛发展,箱型钢结构房屋构件自重轻,节能环保,有利于建筑产业化,并且具有安装方便,施工现场卫生条件好,综合效益好等优点。但装配式箱型房屋一直都存在房屋间连接不方便的问题。一般的装配式箱型房屋在连接时,只在立柱两端相互连接,将房屋组装在一起,来提高箱型房屋的整体性,但相邻立柱缺少除两端连接以外的相互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型房屋用同一楼层立柱连接结构,加强了装配式箱型房屋多个房屋间的连接,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而且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箱型房屋用同一楼层立柱连接结构,包括右后侧“l”型立柱、左后侧“l”型立柱、左前侧“l”型立柱、右前侧“l”型立柱,右后侧“l”型立柱、左后侧“l”型立柱、左前侧“l”型立柱、右前侧“l”型立柱结构近似且都竖直布置,右后侧“l”型立柱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第二边缘面、第二回折面、第一边缘面、第一回折面,第二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相互垂直;右后侧“l”型立柱的第二支撑面与左后侧“l”型立柱的第二支撑面位置相互对应;右后侧“l”型立柱的第一支撑面与右前侧“l”型立柱的第一支撑面位置相互对应;右前侧“l”型立柱的第二支撑面与左前侧“l”型立柱的第二支撑面位置相互对应;左前侧“l”型立柱的第一支撑面与左后侧“l”型立柱的第一支撑面位置相互对应;右后侧“l”型立柱、左后侧“l”型立柱、左前侧“l”型立柱、右前侧“l”型立柱相互之间间隙设置,右后侧“l”型立柱、左后侧“l”型立柱、左前侧“l”型立柱、右前侧“l”型立柱之间设有十字型的填充板,填充板、右后侧“l”型立柱、左后侧“l”型立柱、左前侧“l”型立柱、右前侧“l”型立柱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支撑面上相对位置设有多个通孔,第一支撑上相对位置设有多个通孔,第二支撑面上通孔与第一支撑面通孔的高度相对应、位置相对应,第二支撑面、第一支撑面上的通孔直径与高强螺栓的直径相适配。

进一步的,填充板后面的后侧面与,右后侧“l”型立柱内的第二边缘面平齐,填充板后面的后侧面与,左后侧“l”型立柱内的第二边缘面平;填充板左面的左侧面与,左后侧“l”型立柱内的第一边缘面平齐,填充板左面的左侧面与,左前侧“l”型立柱内的第一边缘面平齐。

进一步的,填充板前面、填充板右面、填充板左面、填充板后面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第二支撑面上多个通孔的孔距与第一支撑面多个通孔的孔距和填充板上多个通孔的孔距都相适配。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填充板,将右后侧“l”型立柱左后侧“l”型立柱左前侧“l”型立柱右前侧“l”型立柱进行固定,加强了装配式箱型房屋多个房屋间的连接,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提高了使用寿命;而且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四个箱型房屋连接时所对应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l”型立柱横截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三个箱型房屋连接时所对应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两个箱型房屋连接时所对应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箱型房屋俯视平面布置简图。

图中:1.右后侧“l”型立柱,2.左后侧“l”型立柱,3.左前侧“l”型立柱,4.右前侧“l”型立柱,5.第一支撑面,6.第二支撑面,7.第二边缘面,8.第二回折面,9.第一边缘面,10.第一回折面,11.填充板,12.填充板右面,13.填充板前面,14.填充板左面,15.填充板后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右后侧“l”型立柱1、左后侧“l”型立柱2、左前侧“l”型立柱3、右前侧“l”型立柱4,右后侧“l”型立柱1、左后侧“l”型立柱2、左前侧“l”型立柱3、右前侧“l”型立柱4结构近似且都竖直布置,右后侧“l”型立柱1包括第一支撑面5、第二支撑面6、第二边缘面7、第二回折面8、第一边缘面9、第一回折面10,第二支撑面6与第一支撑面5相互垂直;右后侧“l”型立柱1的第二支撑面与左后侧“l”型立柱2的第二支撑面位置相互对应;右后侧“l”型立柱1的第一支撑面与右前侧“l”型立柱4的第一支撑面位置相互对应;右前侧“l”型立柱4的第二支撑面与左前侧“l”型立柱3的第二支撑面位置相互对应;左前侧“l”型立柱3的第一支撑面与左后侧“l”型立柱2的第一支撑面位置相互对应;右后侧“l”型立柱1、左后侧“l”型立柱2、左前侧“l”型立柱3、右前侧“l”型立柱4相互之间间隙设置,右后侧“l”型立柱1、左后侧“l”型立柱2、左前侧“l”型立柱3、右前侧“l”型立柱4之间设有十字型的填充板11,填充板11、右后侧“l”型立柱1、左后侧“l”型立柱2、左前侧“l”型立柱3、右前侧“l”型立柱4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面6上相对位置设有多个通孔,第一支撑面5上相对位置设有多个通孔,第二支撑面6上通孔与第一支撑面5通孔的高度相对应、位置相对应,第二支撑面6、第一支撑面5上的通孔直径与高强螺栓的直径相适配。填充板后面15的后侧面与,右后侧“l”型立柱1内的第二边缘面平齐,填充板后面15的后侧面与,左后侧“l”型立柱2内的第二边缘面平;填充板左面14的左侧面与,左后侧“l”型立柱2内的第一边缘面平齐,填充板左面14的左侧面与,左前侧“l”型立柱3内的第一边缘面平齐,填充板前面13、填充板右面12、填充板左面14、填充板后面15的厚度相同,第二支撑面6上多个通孔的孔距与第一支撑面5多个通孔的孔距和填充板11上多个通孔的孔距都相适配。

工作过程:用于箱型结构房屋的组合式立柱,立柱为工厂预制,截面形式为l型,两端有翻边,翻边形状为与l形立柱等边的矩形或者三角形,并且与立柱焊接在一起。沿着立柱长度方向上每隔一米或者一点五米(或者立柱长度三分之一)在立柱的两条边开设螺栓安装孔。用于在立柱连接时,放置在立柱间隙处的填压板,分为一字型、l型和十字型。

如图6所示,在图7中的a部分,当两个箱型房屋连接时,使用一字型填压板,放置在立柱间。

如图5所示,在图7中的c部分,当三个箱型房屋连接时,使用l型填压板,用高强螺栓将处于对角的l型立柱连接在第三根立柱上。

如图1所示,在图7中的b部分,当四个箱型房屋连接时,使用十字型填压板,用高强螺栓将相邻的l型立柱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

1.一种箱型房屋用同一楼层立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右后侧“l”型立柱(1)、左后侧“l”型立柱(2)、左前侧“l”型立柱(3)、右前侧“l”型立柱(4),右后侧“l”型立柱(1)、左后侧“l”型立柱(2)、左前侧“l”型立柱(3)、右前侧“l”型立柱(4)结构近似且都竖直布置,右后侧“l”型立柱(1)包括第一支撑面(5)、第二支撑面(6)、第二边缘面(7)、第二回折面(8)、第一边缘面(9)、第一回折面(10),第二支撑面(6)与第一支撑面(5)相互垂直;右后侧“l”型立柱(1)的第二支撑面与左后侧“l”型立柱(2)的第二支撑面位置相互对应;右后侧“l”型立柱(1)的第一支撑面与右前侧“l”型立柱(4)的第一支撑面位置相互对应;右前侧“l”型立柱(4)的第二支撑面与左前侧“l”型立柱(3)的第二支撑面位置相互对应;左前侧“l”型立柱(3)的第一支撑面与左后侧“l”型立柱(2)的第一支撑面位置相互对应;右后侧“l”型立柱(1)、左后侧“l”型立柱(2)、左前侧“l”型立柱(3)、右前侧“l”型立柱(4)相互之间间隙设置,右后侧“l”型立柱(1)、左后侧“l”型立柱(2)、左前侧“l”型立柱(3)、右前侧“l”型立柱(4)之间设有十字型的填充板(11),填充板(11)、右后侧“l”型立柱(1)、左后侧“l”型立柱(2)、左前侧“l”型立柱(3)、右前侧“l”型立柱(4)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型房屋用同一楼层立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面(6)上相对位置设有多个通孔,第一支撑面(5)上相对位置设有多个通孔,第二支撑面(6)上通孔与第一支撑面(5)通孔的高度相对应、位置相对应,第二支撑面(6)、第一支撑面(5)上的通孔直径与高强螺栓的直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型房屋用同一楼层立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填充板后面(15)的后侧面与,右后侧“l”型立柱(1)内的第二边缘面平齐,填充板后面(15)的后侧面与,左后侧“l”型立柱(2)内的第二边缘面平;填充板左面(14)的左侧面与,左后侧“l”型立柱(2)内的第一边缘面平齐,填充板左面(14)的左侧面与,左前侧“l”型立柱(3)内的第一边缘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型房屋用同一楼层立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填充板前面(13)、填充板右面(12)、填充板左面(14)、填充板后面(15)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型房屋用同一楼层立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面(6)上多个通孔的孔距与第一支撑面(5)多个通孔的孔距和填充板(11)上多个通孔的孔距都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箱型房屋用同一楼层立柱连接结构,包括右后侧“L”型立柱、左后侧“L”型立柱、左前侧“L”型立柱、右前侧“L”型立柱,右后侧“L”型立柱、左后侧“L”型立柱、左前侧“L”型立柱、右前侧“L”型立柱结构近似且都竖直布置,右后侧“L”型立柱包括第一支撑面、第二支撑面、第二边缘面、第二回折面、第一边缘面、第一回折面,第二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相互垂直;填充板、右后侧“L”型立柱、左后侧“L”型立柱、左前侧“L”型立柱、右前侧“L”型立柱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加强了装配式箱型房屋多个房屋间的连接,提高了整体的结构强度,而且结构简单,操作维修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峰;冯昭;邓恩峰;王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0.16
技术公布日:2021.08.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