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4445发布日期:2021-08-31 14:1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房屋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是关键的结构部件。节点核心区抗震性能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因素。

目前,我国抗震规范提出了三个标准设防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为了更好地保证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现行规范提出了“强柱弱梁”的设计准则。该准则是使框架结构塑性铰出现在梁端的设计要求,用以提高结构的变形能力,防止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倒塌。其手段表现在人们对柱的设计弯矩人为放大,对梁不放大。其目的表现在调整后,柱的抗弯能力比之前强了,而梁不变。即柱的能力提高程度比梁大。这样梁柱一起受力时,梁端可以先于柱屈服。

然而,在实际地震中的震害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框架结构尽管符合上述抗震设计标准,但仍有较多的柱端出现了塑性铰,形成了“强梁弱柱”的破坏机制。造成这种破坏模式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容忽视的一方面是:在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设计框架结构时,仅考虑了梁的抗弯承载力,没有考虑梁柱节点部位楼板中钢筋提供的附加抗弯能力;而另一方面楼板与梁、柱组成了一个整体的框架结构,楼板对梁变形的约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梁的刚度,减缓梁形成塑性铰,从而导致在地震时,塑性铰首先发生在了柱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能够减少钢筋混凝土楼板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强度和刚度的影响,真正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机制,提高框架的整体抗震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端部设有预埋钢板,预埋钢板端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钢筋混凝土柱通过拉杆固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靠近钢筋混凝土柱的端部内设有隔板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梁端混凝土沿其高度进行分隔。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隔板的长度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高度的1.5~2倍。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隔板为轻质材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隔板的材质为木模或泡沫板或高分子聚合物板。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梁钢筋端部向梁内弯折形成台阶,隔板放置在台阶上。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梁钢筋端部的弯折角度为a,tana≤1/6。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的一侧设有“l”形板,“l”形板通过膨胀螺栓与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利用隔板将梁端的混凝土分隔开来,从而能够减少钢筋混凝土楼板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强度和刚度的影响,真正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机制,提高框架的整体抗震能力。通过设置预埋钢板、连接板以及“l”形板6结构,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之间的连接节点的连接强度,实现连接节点的抗震加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钢筋混凝土柱1,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拉杆3,隔板4,台阶5,“l”形板6,预埋钢板7,连接板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1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的端部设有预埋钢板7,预埋钢板7端部设有连接板8,预埋钢板7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内的框架连接,连接板8可以设置为与预埋钢板7设置为一体结构,连接板8与钢筋混凝土柱1通过拉杆3固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靠近钢筋混凝土柱1的端部内设有隔板4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的梁端混凝土沿其高度进行分隔。

具体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的梁钢筋端部向梁内弯折形成台阶5,隔板4放置在台阶5上。

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的梁钢筋端部的弯折角度为a,tana≤1/6。

通过梁内部钢筋端部的弯折,方便对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预制时隔板4的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板4的长度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的高度的1.5~2倍。

通过设置隔板4,才能充分将梁端的混凝土沿框架梁的自身高度方向进行上下层分隔开,从而能够减少钢筋混凝土楼板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强度和刚度的影响,使该框架结构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机制。

优选的,所述隔板4为轻质材质。能够防止隔板材料导致的梁端荷载增加。

具体的,所述隔板4的材质为木模或泡沫板或高分子聚合物板。

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钢筋混凝土柱1的一侧设有“l”形板6,“l”形板6通过膨胀螺栓与钢筋混凝土柱1和钢筋混凝土框架2梁连接。

通过设置“l”形板6,对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之间进行支撑加固,起到了对钢筋混凝土柱节点进行抗震加固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1)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的端部设有预埋钢板(7),预埋钢板(7)端部设有连接板(8),连接板(8)与钢筋混凝土柱(1)通过拉杆(3)固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靠近钢筋混凝土柱(1)的端部内设有隔板(4)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的梁端混凝土沿其高度进行分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的长度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的高度的1.5~2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为轻质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4)的材质为木模或泡沫板或高分子聚合物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的梁钢筋端部向梁内弯折形成台阶(5),隔板(4)放置在台阶(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的梁钢筋端部的弯折角度为a,tana≤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1)的一侧设有“l”形板(6),“l”形板(6)通过膨胀螺栓与钢筋混凝土柱(1)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梁(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震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所述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端部设有预埋钢板,预埋钢板端部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钢筋混凝土柱通过拉杆固定,钢筋混凝土框架梁靠近钢筋混凝土土柱的端部内设有隔板将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梁端混凝土沿其高度进行分隔。该结构能够能够减少钢筋混凝土楼板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强度和刚度的影响,真正实现“强柱弱梁”的抗震机制,提高框架的整体抗震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潘振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0
技术公布日:2021.08.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