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46424发布日期:2021-07-06 19:13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
技术领域
1.本申请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2.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
3.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进行构件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具有建造速度快、节省劳动力的作用,进而常被用于一些临时住房的建造,而这种临时住房一般情况下都会使用铁皮板来搭建屋顶。
4.例如目前公告号为cn20847312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的隔热装置,包括转动辊和隔热布,装配式建筑的顶部在转动辊的两端滑动安装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梯形滑块,装配式建筑的顶部上设有梯型滑槽,固定块上设有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以与滑槽滑移连接;转动辊的端部转动安装在固定块上,隔热布的一端固定在装配式建筑的顶部且另一端卷绕在转动辊上,装配式建筑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固定块沿该装配式建筑顶部滑动的驱动组件,装配式建筑的顶部沿固定块滑动方向设置有齿条,驱动组件设置在固定块上以用于驱使转动辊转动,隔热布随转动辊转动并覆盖在装配式建筑的顶部上。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块上,装配式建筑的顶部沿固定块滑动方向设置有齿条,转动辊的端部安装有与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驱动电机设置在固定块上以用于驱使转动辊转动。装配式建筑的顶部设有位于齿条两侧的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第一护板与第二护板之间连接有第三护板,第三护板上设有用于覆盖驱动电机以及隔热布的第四护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室内形成高温或闷热的问题。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缺陷:当遇到雷雨天气时,虽然有第四护板在遮挡于驱动电机的顶部,但由于驱动电机安装于建筑的外部并且驱动电机背离第三护板一侧可直接建筑的外部相连通,雨水的下落方向时常会因为风向而有所改变,进而雨水容易淋湿驱动电机,渐渐地,雨水容易渗透到驱动电机的内部,进而导致驱动电机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减少第一驱动电机被雨水淋湿的情况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
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包括楼体、盖合于楼体顶部的屋顶以及可覆盖于屋顶背离楼体一侧用于隔热的隔热布,还包括安装于楼体内并贯穿至屋顶背离楼体一侧用于输送隔热布覆盖屋顶的输送组件以及固定安装于楼体内用于驱动输送组件输送隔热布的第一驱动电机。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屋顶进行隔热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一驱动电机,进而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输送组件,利用输送组件,进而输送组件输送隔热布至屋顶背离楼体内的一侧并覆盖于屋顶,使得隔热布可对屋顶进行隔热;当遇到雷雨天气时,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楼体内部,并且屋顶遮挡于楼体的顶部,进而减少了第一驱动电机被雨水淋湿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了第一驱动电机损坏的情况发生。
10.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两个均转动连接于楼体内的皮带轮以及转动套接于两个皮带轮之间的传送皮带;所述皮带轮贯穿至所述屋顶背离楼体的一侧,所述皮带轮与第一驱动电机之间相连接,所述传送皮带与隔热布之间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输送隔热布时,第一驱动电机启动,进而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皮带轮转动,进而皮带轮转动带动传送皮带沿两个皮带轮周向环绕滑移,进而传送皮带可滑移至屋顶背离楼体的一侧,使得传送皮带可带动隔热布滑移至屋顶背离楼体的一侧,随着传送皮带的滑移,隔热布逐渐覆盖于屋顶,进而可对屋顶进行隔热。
12.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的数量有两组,两组输送组件分别位于楼体内的相对两侧,两组输送组件之间同步设置;隔热布固定连接于两组输送组件的传送皮带之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组同步设置的输送组件,进而提高了对隔热布的输送效率,同时便于隔热布覆盖至屋顶背离楼体的一侧。
14.优选的,两组输送组件的传送皮带之间插接配合有插杆,插杆与隔热布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插杆位于屋顶背离楼体内的一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送皮带输送隔热布时,传送皮带滑移带动插杆滑移,进而插杆滑移带动隔热布滑移,进而实现对隔热布的输送。
16.优选的,所述屋顶背离楼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与插杆相抵接的限位块,当所述隔热布覆盖于屋顶背离楼体一侧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插杆之间相抵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传送皮带带动插杆滑移时,插杆与限位块相抵接,进而减少了插杆过度滑移的情况发生。
18.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与输送组件之间用于向输送组件传动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插接于位于不同输送组件的两个皮带轮之间的转动轴、固定套接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主动轮以及固定套接于传动轴并与主动轮啮合传动的从动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皮带轮转动时,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主动轮向从动轮啮合传动,进而从动轮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转动轴转动带动两组输送组件的皮带轮转动。
20.优选的,所述楼体内固定连接有用于存放隔热布的储存柜,储存柜的一侧设置有供隔热布输出以及收入的输送口。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雷雨天气时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一驱动电机,利用输送组件将隔热布收回,利用储存柜,便于隔热布收回后存放。
22.优选的,所述储存柜内转动连接有供隔热布收卷或放卷的卷辊以及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卷辊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卷辊与隔热布之间固定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收回隔热布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二驱动电机,进而第二驱动电机转动并带动卷辊转动,进而卷辊转动带动隔热布周向转动并带动隔热布收
卷,进而隔热布以卷状存放于储存柜内,进而便于隔热布后期的再次输出。
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工作人员启动第一驱动电机,进而第一驱动电机驱动输送组件,利用输送组件,进而输送组件输送隔热布至屋顶背离楼体内的一侧并覆盖于屋顶,使得隔热布可对屋顶进行隔热;当遇到雷雨天气时,第一驱动电机位于楼体内部,并且屋顶遮挡于楼体的顶部,进而减少了第一驱动电机被雨水淋湿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了第一驱动电机损坏的情况发生;
26.2.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启动,进而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皮带轮转动,进而皮带轮转动带动传送皮带沿两个皮带轮周向环绕滑移,进而传送皮带可滑移至屋顶背离楼体的一侧,使得传送皮带可带动隔热布滑移至屋顶背离楼体的一侧,随着传送皮带的滑移,隔热布逐渐覆盖于屋顶,进而可对屋顶进行隔热;
27.3.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主动轮向从动轮啮合传动,进而从动轮转动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转动轴转动带动两组输送组件的皮带轮转动。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施例中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施例中储存柜和输送组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30.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31.图4是传动组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32.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图。
33.图中,1、楼体;2、屋顶;21、始端;22、终端;23、第一穿孔;24、第二穿孔;25、限位块;3、隔热布;4、储存柜;41、输送口;42、卷辊;43、第二驱动电机;5、输送组件;51、皮带轮;52、传送皮带;53、插杆;6、第一驱动电机;7、传动组件;71、主动轮;72、从动轮;73、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参照图1和图2,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包括沿竖直方向固定安装于地面供人们居住的楼体1、盖合于楼体1顶部用于遮挡楼体1的屋顶2、活动覆盖于屋顶2背离楼体1一侧用于对屋顶2隔热的隔热布3以及沿水平方向焊接固定于楼体1一内侧壁用于供隔热布3存放的储存柜4。楼体1呈长方体设置,并且楼体1内呈中空设置,同时楼体1的顶部呈开口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屋顶2呈板状设置,屋顶2沿水平方向盖合于楼体1的顶部并与楼体1之间焊接固定。屋顶2背离楼体1内的一侧沿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分别为始端21和终端22,屋顶2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贯穿屋顶2相对两侧的第一穿孔23,第一穿孔23靠近屋顶2的始端21,第一穿孔23用于供隔热布3贯穿,进而便于隔热布3覆盖至屋顶2背离楼体1的一侧。
36.参照图1和图2,储存柜4位于楼体1内靠近始端21的内侧壁处,储存柜4呈长方体设置,并且储存柜4的长度方向与屋顶2的宽度方向相平行,同时储存柜4内呈中空设置。储存柜4朝向屋顶2的一侧设置有供隔热布3放出或收入的输送口41。储存柜4沿水平方向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43以及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有用于对隔热布3收卷和放卷的卷辊42。第二驱
动电机43通过螺栓沿水平方向贯穿储存柜4一侧并固定安装于楼体1其中一内侧壁处,楼体1内侧壁设置有供第二驱动电机43安装的安装槽(图中未示出)。第二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位于第二驱动电机43背离储存柜4侧壁的一侧,并且第二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与储存柜4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卷辊42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二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另一端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于储存柜4相对于第二驱动电机43输出轴的内侧壁,进而卷辊42的长度方向与储存柜4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37.当需要将隔热布3存放于储存柜4内时,工作人员将隔热布3长度方向的一端贯穿输送口41并固定连接于卷辊42的侧壁,并且隔热布3的宽度方向于储存柜4的长度方向相平行,进而工作人员启动第二驱动电机43,第二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卷辊42转动,进而卷辊42在转动的同时带动隔热布3转动并收卷,进而隔热布3以卷状的形式存放于储存柜4内。
38.当出现高温天气需要对屋顶2进行隔热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二驱动电机43,进而第二驱动电机43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卷辊42转动,进而将已成卷状的隔热布3放卷,工作人员握持隔热布3的端部,并将隔热布3贯穿储存柜4的输送口41以及屋顶2的第一穿孔23,进而隔热布3贯穿至屋顶2背离楼体1一侧,并位于屋顶2的始端21;第二驱动电机43驱动卷辊42继续放卷,进而隔热布3自屋顶2的始端21移动至屋顶2的终端22,进而隔热布3覆盖于屋顶2背离楼体1的一侧。当出现雷雨天气需要收回隔热布3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二驱动电机43,第二驱动电机43驱动卷辊42收卷,即可将隔热布3重新收回储存柜4内。
39.参照图2和图3,具体的,装配式建筑还包括活动安装于楼体1用于输送隔热布3覆盖于屋顶2背离楼体1一侧的输送组件5以及螺栓固定安装于楼体1内用于驱动输送组件5输送隔热布3的第一驱动电机6(如图4所示)。具体的,输送组件5包括两个均转动连接于楼体1其中一内侧壁的皮带轮51以及一条套接于两个皮带轮51之间的传送皮带52。两个皮带轮51分别位于楼体1内侧壁长度方向的相对两端,每个皮带轮51均沿竖直方向贯穿屋顶2的相对两侧,皮带轮51的外侧壁与屋顶2背离楼体1的一侧相齐平,两个皮带轮51同时分别位于屋顶2的始端21和终端22,传送皮带52套接两个皮带轮51的同时亦贯穿屋顶2的始端21和终端22。屋顶2沿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供皮带轮51和传送皮带52贯穿的第二穿孔24,皮带轮51、传送皮带52和屋顶2之间设置有装配间隙,进而避免了皮带轮51、传送皮带52和屋顶2之间相干扰的情况发生。
40.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组件5的数量可设置为两组,两组输送组件5分别活动安装于楼体1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内侧壁处,并且两组输送组件5之间均呈相对设置。不同输送组件5之间相对的两个皮带轮51与第一驱动电机6活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6用于驱动两个皮带轮51同步转动。两组输送组件5的传送皮带52之间沿水平方向插接配合有供隔热布3移动的插杆53,插杆53始终位于屋顶2背离楼体1的一侧。插杆53的侧壁与隔热布3远离卷辊42的一端之间粘接固定。第一穿孔23的宽度小于插杆53的半径,进而插杆53可与屋顶2抵接于始端21。屋顶2背离楼体1的一侧沿水平方向焊接有可与插杆53相抵接的限位块25,限位块25位于屋顶2的终端22。限位块25的长度小于两个传送皮带52之间的宽度,限位块25亦位于两个传送皮带52之间,并且限位块25的长度方向与插杆53的长度方向相平行。
41.当需要输送隔热布3时,工作人员分别启动第一驱动电机6和第二驱动电机43,第
二驱动电机43驱动卷辊42放卷,第一驱动电机6驱动两个相对的皮带轮51同步转动,进而两个皮带轮51驱动不同输送组件5的两条传送皮带52同步转动,进而传送皮带52带动插杆53自屋顶2的始端21移动至屋顶2的终端22,进而插杆53带动隔热布3自始端21移动至终端22,直至插杆53与限位块25相抵接,进而插杆53停止移动,使得隔热布3可覆盖于屋顶2背离楼体1内的一侧侧。
42.当需要收回隔热布3时,工作人员分别启动第一驱动电机6和第二驱动电机43,第二驱动电机43驱动卷辊42转动并对隔热布3收卷,第一驱动电机6驱动皮带轮51转动,皮带轮51带动传送皮带52转动,进而传送皮带52带动插杆53自屋顶2的终端22移动至屋顶2的始端21,使得隔热布3自终端22向始端21逐渐收回,并收卷至储存柜4内,直至插杆53与屋顶2相抵接,并且插杆53堵塞住第一穿孔23,进而插杆53停止移动。
43.参照图4和图5,第一驱动电机6位于楼体1内沿长度方向相对两内侧壁的其中一侧。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与楼体1的宽度方向相平行。具体的,装配式建筑还包括设置在第一驱动电机6和输送组件5之间供第一驱动电机6向输送组件5传动的传动组件7。具体的,传动组件7包括同轴固定套接于第一驱动电机6输出轴的主动轮71、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于楼体1的转动轴73以及固定套接于转动轴73并与主动轮71啮合传动的从动轮72。转动轴73的两端分别贯穿不同输送组件5之间相对的两侧皮带轮51(如图2所示),并且转动轴73的相对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楼体1的内侧壁。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主动轮71和从动轮72均可设置为直齿轮。从动轮72和转动轴73均位于主动轮71的正上方,从动轮72的齿顶圆直径小于皮带轮51(如图2所示)的外径。
44.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的实施原理为:
45.当需要向输送组件5传动时,工作人员启动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转动并带动主动轮71转动,主动轮71转动并向从动轮72啮合传动,进而从动轮72转动带动转动轴73转动,进而转动轴73带动相对的两个皮带轮51同步转动。
46.当出现雷雨天气时,第一驱动电机6固定安装于楼体1内,并且屋顶2盖合于楼体1的顶部,进而减少了第一驱动电机6被雨水淋湿的情况发生。
47.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