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7461发布日期:2021-08-31 14:14阅读:95来源:国知局
围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围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领域,围挡装置必不可少。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围挡通过c型槽钢与预制外墙上预留孔洞通过螺栓、螺母及垫片连接。c型槽顶部按一个围挡间距与钢管焊接连接。围挡左右两边上下均带有空心套耳,钢管上在相应位置焊接有倒钩。围挡安装时,从上往下,令空心套耳套入钢管上的倒钩,实现围挡与钢管的连接。

然而,上述围挡装置围挡的底部与地面腾空,仅由钢管承受撞击力,连接牢靠性较低,在风力较大的高层使用时安全隐患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围挡装置连接牢靠性低、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连接稳定且安全性好的围挡装置。

一种围挡装置,用于设置在预制外墙体的顶部,包括:

第一固定板,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孔;

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形成容纳槽,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重叠;

连接板,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预制外墙体连接;

围挡,设于所述容纳槽中,所述围挡靠近所述预制外墙体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板的表面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固定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第一水平板、竖向板和第二水平板,所述竖向板位于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水平板和所述第二水平板垂直连接,所述第二水平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水平板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孔开设于所述第二水平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高度差等于所述第二水平板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围挡包括挡板和固定部,所述挡板与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固定部容纳于所述容纳槽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底部,所述固定部的厚度大于所述挡板的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高度等于所述容纳槽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

上述围挡装置在使用时,使预制外墙体顶部的预埋螺栓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并伸出第一固定孔外,从而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固定,然后通过连接板将第二固定板与预制外墙体连接,避免了围挡装置在水平方向的位移,然后将围挡滑入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形成的容纳槽中,并使预埋螺栓插入围挡底部的凹槽。上述围挡装置可以保证整个底部均与预制外墙体固定连接,避免了围挡装置底部的腾空,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围挡装置整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围挡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围挡装置的第一固定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围挡装置的围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围挡装置用于设置在预制外墙体的顶部,如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例的围挡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20、连接板30和围挡40,第一固定板10的底部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板20与第一固定板10相对设置并与第一固定板10形成容纳槽,第二固定板20的底部设有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重叠;连接板30一端与第二固定板20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预制外墙体1连接;围挡40设于容纳槽中,围挡40靠近预制外墙体1的一端设有凹槽400,凹槽400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对应。

上述围挡装置在使用时,使预制外墙体1顶部的预埋螺栓2依次穿过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并伸出第一固定孔外,从而将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固定,然后通过连接板30将第二固定板20与预制外墙体1连接,避免了围挡装置在水平方向的位移,然后将围挡40滑入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形成的容纳槽中,并使预埋螺栓插入围挡40底部的凹槽400。上述围挡装置可以保证整个底部均与预制外墙体1固定连接,避免了围挡装置底部的腾空,增强了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围挡装置整体的安全性。此外,上述围挡装置的应用施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如图1所示,围挡装置是用于安装在已经施工好预制外墙体1的顶部,在预制外墙体1的顶部和外壁均设有预埋螺栓,其中,顶部的预埋螺栓2是用于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进而将围挡装置安装在预制外墙体1的顶部。外壁的预埋螺栓3是用于与连接板30连接,以将整个围挡装置稳固地设置于预制外墙体1上。

具体地,连接板30一端与第二固定板20连接,另一端与预制外墙体1外壁的预埋螺栓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20远离第一固定板10的表面设有连接部22,连接板30通过连接部22与第二固定板20连接。以图1所示的围挡装置为例,以第二固定板20靠近第一固定板10的表面作为内表面,以第二固定板20远离第一固定板10的表面作为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2为肋,即第二固定板20的外表面设有肋,连接板30开设有两个孔洞,第二固定板20的肋穿过其中一个孔洞,并用通过垫片和螺母旋紧。另外一个孔洞用于预埋外墙体的外壁预埋螺栓3穿过,然后通过垫片和螺母旋紧。连接板30实现了围挡装置与预制外墙体1的连接,增强了围挡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相对设置并在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槽,该容纳槽的形状与围挡40的底部匹配,从而将围挡40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之间。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板20包括第一水平板200、竖向板202和第二水平板204,竖向板202位于第一水平板200和第二水平板204之间并与第一水平板200和第二水平板204垂直连接,第二水平板204的长度大于第一水平板200的长度,第二固定孔开设于第二水平板204。第一水平板200和第二水平板204自竖向板202朝远离竖向板202的方向同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水平板200、竖向板202和第二水平板204一体成型。第一水平板200为第二固定板20的顶部,第二水平板204为第二固定板20的底部。第一水平板200的长度小于第二水平板204的长度以便在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之间留下空隙以供围挡40的滑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0的形状与第二固定板20的形状大致相同,即,第一固定板10的形状也大致呈c形。因此,当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固定后,容纳槽的形状大致呈u形。其中,第一固定板10的高度小于第二固定板20的高度。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0与第二固定板20的高度差等于第二水平板204的厚度。如图1所示,在实际使用时,第一固定板10的底部位于第二固定板20的底部的上方,即,二者的底部层叠设置。第一固定板10与第二固定板20之间的高度差为第二水平板204的厚度,可以使得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固定后,二者的上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进而使得容纳槽的槽口较为齐平,有利于围挡40底部的固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固定板10底部设置在第二固定板20底部的下方,此时,第一固定板10的高度大于第二固定板20的高度,二者的高度差为第一固定板10底部的厚度。

当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设置好以后,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对应于第二固定孔的位置,即,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连通,同时,第一固定孔的位置和第二固定孔的位置还对应于预制外墙体1顶部的预埋螺栓2的位置,以便于预埋螺栓2的穿过。

当预制外墙体1顶部的预埋螺栓2依此穿过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并伸出第一固定孔外后,在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之间形成一个容纳槽,围挡40滑入容纳槽,实现围挡40的固定。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围挡40包括挡板42和固定部44,挡板42与固定部44连接,固定部44容纳于容纳槽中。固定部44的形状与凹槽400的形状匹配,围挡40通过固定部44与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连接。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44的厚度大于挡板42的厚度。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的槽口为窄口,当围挡40滑入容纳槽中以后,由于固定部44的宽度大于槽口的宽度,使得围挡40无法向上移动,进而将围挡40稳定地保持在容纳槽中。更进一步地,挡板42的厚度与容纳槽的宽度相等。当围挡40滑入容纳槽后,使得挡板42卡设于容纳槽中。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44的高度等于容纳槽的高度。即,当围挡40滑入容纳槽后,固定部44填满容纳槽,连接牢靠,安装便利,提高了围挡装置的整体稳定性。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围挡40的底部设有凹槽400,即,固定部44的底部设有凹槽400。凹槽400的深度大于预制外墙体1顶部的预埋螺栓2穿过第二固定板20和第一固定板10后剩余长度的至少两倍,宽度为预埋螺栓2直径的1.5倍左右,便于围挡40的滑入。凹槽400的位置对应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位置。伸出第一固定孔外的预埋螺栓2位于凹槽400内,起到了定位围挡40的作用。

另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0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100,用于相邻围挡装置的连接。连接孔100的数量和大小以及相邻围挡装置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此处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0、第二固定板20、连接板30和围挡40均为钢结构,

以下对上述围挡装置的应用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一实施例的围挡装置的应用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第二固定板20,使第二固定孔穿过预制外墙体1顶部的预埋螺栓2;

步骤二:安装连接板30,所述连接板30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20连接,另一端与预制外墙体1连接;

步骤三:安装第一固定板10,使第一固定孔穿过预埋螺栓2;

步骤四:将围挡40滑入所述第一固定板10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形成的容纳槽中,并使预埋螺栓2插入所述围挡40底部的凹槽400中,完成所述围挡装置的安装。

上述围挡装置构造简单、操作方便,容纳槽为第一固定板10和第二固定板20形成的u型滑槽,无需锚固,免去了焊接钢管的步骤,待围挡40滑入容纳槽中后自成稳定体系,可靠性较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