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地面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12896发布日期:2021-12-28 21:1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地面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地面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地面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2.装配式装修完全采用工厂加工,在现场只需要快捷安装,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是重工业转型的未来走向。装配式装修像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一样设计巧妙、造型优美。
3.装配式地面通常由支架结构、基层板以及面层板三部分组成。传统的装配式地面支架采用构件在现场拼接而成的方式,安装效率低,且由于构件较多,容易产生施工误差,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均不足,影响工程品质。同时,当结构地面平整度存在偏差时,由于各构件为拼接而成,对于需要调整的点的排查不够直观,影响工作效率及调平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地面支架结构。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6.一种装配式地面支架结构,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多根同轴向布置的主梁,相邻两根主梁之间分别设置有多根次梁,每根次梁各自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相邻两根主梁相铰接;调节所述次梁的轴向和与其相连的主梁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以便实现所述支架主体在折叠状态以及伸展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支架主体处于伸展状态用于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上部形成用于与基层板相连的安装平面。
7.优选地:所述次梁与所述主梁通过枢转连接组件实现与所述主梁的相铰接。
8.优选地:所述枢转连接组件包括与形成于所述主梁上的托架,所述托架包括凸出于所述主梁侧面的上翼缘以及下翼缘,所述次梁插接于所述上翼缘以及所述下翼缘之间并通过枢转螺栓与所述托架相连。
9.优选地:所述次梁与所述上翼缘接触部位形成内陷的台阶面以便使所述上翼缘的上表面与所述次梁的上表面平齐。
10.优选地:所述上翼缘形成有半圆形端头,所述半圆形端头的立面与所述台阶面的立面相抵接。
11.优选地:所述次梁的端面形成有具有密封结构的半圆形端头,所述具有密封结构的半圆形端头的立面与所述主梁的侧面相抵接。
12.优选地:所述枢转螺栓为沉头螺丝,所述沉头螺丝穿过所述上翼缘以及所述次梁后与位于所述下翼缘的螺纹孔配合连接。
13.优选地:所述下翼缘形成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内配合连接有底座螺栓,所述底座螺栓的下端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螺栓的上端形成有用于实现与调节扳手相连的螺栓凹槽,所述主梁上形成有用于所述调节扳手进出的调节孔。
14.优选地:所述调节孔为长条形通孔,所述螺纹管与所述下翼缘之间连接有加强肋。
15.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橡胶材质的底座外壳,所述底座螺栓通过轴承与所述底座外壳相连。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7.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一种装配式地面支架结构,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结构可以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多根同轴向布置的主梁,相邻两根主梁之间分别设置有多根次梁,每根次梁各自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相邻两根主梁相铰接;调节所述次梁的轴向和与其相连的主梁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以便实现所述支架主体在折叠状态以及伸展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支架主体处于伸展状态用于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上部形成用于与基层板相连的安装平面。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地面支架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由于支架主体采用一体式可折叠结构,结构整体性强,整体结构可以在工厂装配后折叠运输,现场使用只需将其伸展即可,避免了现场拼接的繁琐步骤。且对于需要调整标高的点便于排查,提高了调平效率,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工厂化效率。该结构可以与多种不同的基层板配合连接,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18.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地面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地面支架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梁与次梁连接处局部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

a面剖视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

b面剖视图;
2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

c面剖视图;
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局部示意图。
27.图中:主梁1、调节孔11、次梁2、托架3、上翼缘31、台阶面的立面311、下翼缘32、枢转螺栓4、螺纹管5、底座螺栓6、螺栓凹槽61、底座7、底座外壳71、轴承72、加强肋8。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
30.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地面支架结构,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 所示,该结构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
包括多根同轴向布置的主梁1,相邻两根主梁1之间分别设置有多根次梁2,每根次梁2各自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相邻两根主梁1相铰接;调节所述次梁2的轴向和与其相连的主梁1的轴向之间的夹角,以便实现所述支架主体在折叠状态以及伸展状态之间的切换;所述支架主体处于伸展状态用于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上部形成用于与基层板相连的安装平面。
31.本技术提供的支架结构可以在工厂生产时将主梁与次梁通过枢转连接组件相连成可折叠、可拉伸的一体式结构。运输时折叠,当运输至施工现场后拉伸即可。
32.为了方便安装以及达到良好的铰接效果,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次梁 2与所述主梁1通过枢转连接组件实现与所述主梁1的相铰接。具体的,所述枢转连接组件包括与形成于所述主梁1上的托架3,所述托架3包括凸出于所述主梁1侧面的上翼缘31以及下翼缘32,所述次梁2插接于所述上翼缘31 以及所述下翼缘32之间并通过枢转螺栓4与所述托架3相连。该上翼缘用于承载沉头螺钉,下翼缘用于托柱次梁。为了保证主梁顶部与次梁顶部在连接后平齐,以便安装基层板,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提供所述次梁与所述上翼缘接触部位形成内陷的台阶面以便使所述上翼缘31的上表面与所述次梁的上表面平齐。为了提高上翼缘与次梁的连接强度同时不影响相对转动,所述上翼缘形成有半圆形端头,所述半圆形端头的立面与所述台阶面的立面311相抵接。所述半圆形端头的立面抵接在台阶面的立面上,可以保证两者直接没有间隙,同时半圆形的端头不会影响正常的转动。为了进一步提高次梁端头的强度同时不影响其相对主梁的转动,所述次梁的端面形成有具有密封结构的半圆形端头,所述具有密封结构的半圆形端头的立面与所述主梁的侧面相抵接。次梁的端面形成的半圆形端头被设计成封闭结构,可以提高次梁端头的刚度,避免次梁端头半圆部位出现悬挑状态,受力不均发生变形。
33.该枢转螺栓4可以为沉头螺丝,所述沉头螺丝穿过所述上翼缘31以及所述次梁2后与位于所述下翼缘32的螺纹孔配合连接。该螺丝可以设计为进端头有螺纹用于实现与下翼缘的螺纹孔连接,其他位置均可以为光杆状态,以便保证主梁和次梁可以围绕其相对转动。该枢转螺栓的轴向可以与支架主体形成的安装面垂直,这样可以保证主梁与次梁之间的相对转动更加顺畅。
34.为了实现对主梁高度进行调节,以便达到调节伸展后的该支架主体顶部的水平度,保证与基层板安装精度,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提供所述下翼缘32形成有螺纹管5,所述螺纹管5内配合连接有底座螺栓6,所述底座螺栓6的下端连接有底座7;所述底座螺栓6的上端形成有用于实现与调节扳手相连的螺栓凹槽61,所述主梁1上形成有用于所述调节扳手进出的调节孔11。通过扳手转动底座螺栓,底座螺栓可以相对螺纹管转动实现上下伸缩,最终达到高度调节的目的。为了进一步的提高主梁强度以及加强下翼缘起到加强作用,本技术实施例可以提供所述调节孔为长条形通孔,所述螺纹管5与所述下翼缘32 之间连接有加强肋8。螺丝刀可以经过该长孔插接至调节螺栓的凹槽上驱动螺栓旋转。再进一步的,所述底座7包括橡胶材质的底座外壳71,所述底座螺栓6通过轴承72与所述底座外壳71相连。底座内部利用轴承装置减少底座螺栓与底座之间的摩擦,以便用扳手转动螺栓时,避免底座随螺栓转动。利用橡胶外壳加大底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以增加底座的稳定性,同时进一步避免调剂螺栓时底座随螺栓转动。
35.总之,本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地面支架结构,结构简单合理,安装使用方便。由于支架主体采用一体式可折叠结构,结构整体性强,整体结构可以在工厂装配后折叠运输,现场
使用只需将其伸展即可,避免了现场拼接的繁琐步骤。且对于需要调整标高的点便于排查,提高了调平效率,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工厂化效率。该结构可以与多种不同的基层板配合连接,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