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87687发布日期:2021-08-24 12:4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

目前建筑房屋的屋顶特别针对于房顶为水平设置的建筑房屋,排水效果较差,雨水较大时不易及时排除,且容易积水,从而使墙体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解决了目前建筑房屋的屋顶特别针对于房顶为水平设置的建筑房屋,排水效果较差,雨水较大时不易及时排除,且容易积水,从而使墙体容易出现渗水的情况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

安装板;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所述安装板的内部,所述排水管表面的顶部连通有多个进水管头;

导流过滤组件,所述导流过滤组件通过卡锁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且位于进水管头的外部,所述导流过滤组件包括弧形导流块和弧形滤板,所述弧形导流块与弧形滤板之间交错固定安装;

上连接半管,所述上连接半管固定于所述排水管的一端且位于安装板的外部;

下连接半管,下连接半管固定于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且位于安装板的外部。

通过设置上连接半管配合下连接半管,可以对不同安装板内部的排水管进行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半管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密封槽,所述下连接半管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两侧均粘接有胶垫。

通过密封槽配合密封块可以提高连接半管与下连接半管拼接处的密封性。

优选的,所述卡锁组件包括卡锁块,所述卡锁块内壁的两侧对称滑动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两个所述连接块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顶部设置为弧形面,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所述卡锁块内壁的顶部连通有矩形腔,所述矩形腔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带动块,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带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带动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带动杆,所述卡锁块的顶部嵌设有螺帽,所述带动杆的顶端贯穿螺帽且延伸至卡锁块的外部,所述带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带动柄。

通过设置螺帽配合螺纹轴可以对卡块进行,从而可以对其他的卡锁组件进行操作,方便对导流过滤组件进行拆卸。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顶部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凸榫。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管头位于进水槽的内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工程防水结构,通过在楼顶铺设安装板,配合上连接半管和下连接半管使内部排水管连接在一起,形成通路,当下雨时可以通过弧形导流块快速导流至弧形滤板,经滤孔流入到进水槽,然后由进水管头流入到排水管的内部,经排水管流出楼顶,可以快速将雨水排出楼顶,避免楼顶积水和墙体渗水,并且导流过滤组件配合卡锁组件固定于安装板上,便于安装和拆卸,便于对弧形滤板进行清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防水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卡锁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上连接半管侧面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下连接半管侧面剖视图。

图中标号:1、安装板,2、排水管,3、进水管头,4、进水槽,5、导流过滤组件,51、弧形导流块,52、弧形滤板,53、固定孔,6、卡锁组件,61、卡锁块,62、连接块,63、弹性件,64、卡块,65、连接绳,66、矩形腔,67、带动块,68、螺纹轴,69、螺帽,610、带动杆,7、上连接半管,8、下连接半管,9、凹槽,10、凸榫,11、密封槽,12、密封块,13、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防水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卡锁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上连接半管侧面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下连接半管侧面剖视图。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包括:

安装板1;

排水管2,所述排水管2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的内部,所述排水管2表面的顶部连通有多个进水管头3;

导流过滤组件5,所述导流过滤组件5通过卡锁组件6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且位于进水管头3的外部,所述导流过滤组件5包括弧形导流块51和弧形滤板52,所述弧形导流块51与弧形滤板52之间交错固定安装;

上连接半管7,所述上连接半管7固定于所述排水管2的一端且位于安装板1的外部;

下连接半管8,下连接半管8固定于所述排水管2的另一端且位于安装板1的外部。

一个安装板1内部设置有多个排水管2,不少于四个,每个排水管2上连通有不少于五个,导流过滤组件5中弧形滤板52的数量与进水管头3对应,弧形滤板52的两侧通过螺钉固定在弧形导流块51上,弧形滤板52上开设有若干滤孔。

所述上连接半管7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密封槽11,所述下连接半管8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块12,所述密封块12的两侧均粘接有胶垫13。

当上连接半管7和下连接半管8对应拼接后,胶垫13紧贴密封槽11的内壁紧贴。

所述卡锁组件6包括卡锁块61,所述卡锁块61内壁的两侧对称滑动连接有连接块62,两个所述连接块62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件63,两个所述连接块62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块64。

当弹性件63正常伸展时,卡块64位于卡锁块61的外部。

所述卡块64的顶部设置为弧形面,两个所述连接块6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绳65,所述卡锁块61内壁的顶部连通有矩形腔66,所述矩形腔66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带动块67,所述连接绳65的一端与所述带动块67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带动块67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螺纹轴68,所述螺纹轴6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带动杆610,所述卡锁块61的顶部嵌设有螺帽69,所述带动杆610的顶端贯穿螺帽69且延伸至卡锁块61的外部,所述带动杆6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带动柄。

螺帽69固定于卡锁块61的顶部。

所述安装板1顶部的一侧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9,所述安装板1的另一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凸榫10。

凹槽9与凸榫10的大小适配。

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水管头3位于进水槽4的内部。

进水槽4与进水管头3数量对应,且进水管头3外壁紧贴进水槽4,进水槽4的上侧设置圆台形,且底面面积小于顶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防水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使用时,根据屋顶的大小设置对应数量的安装板1在楼顶部进行拼接,且对应楼顶布局进行对应设置部分安装板1的形状,如l形等;

在拼接时,将安装板1一侧的凸榫10对应嵌入到另一安装板1上的凹槽内部,且同时下连接半管8两侧的密封块12对应插入到上连接半管7顶部两侧的密封槽11内部,从而使不同安装板1内部的排水管2形成连通的管道,其中位于边侧安装板1上的排水管2延伸至楼梯外部;

当下雨时,雨水通过弧形导流块51快速导流至弧形滤板52,经滤孔流入到进水槽4,然后由进水管头3流入到排水管2的内部,经排水管2流出楼顶;

可以快速将雨水排出楼顶,避免楼顶积水;

且通过将滤板设置为弧形,可以使大的杂质由于重力向两侧滚动,不易堵塞弧形滤板52;

且导流过滤组件5方便安装拆卸,便于对弧形滤板52进行清理;

安装时,通过将导流过滤组件5两侧的固定孔53对应卡锁块61插入,插入时挤压卡块64的弧形面,使其推动连接块62压缩弹性件63,进入到卡锁块61内部,当固定孔53完全穿过卡块64,此时通过弹性件63的作用推动卡块64弹出对其进行定位操作简单;

拆卸时通过上提带动柄,带动柄上拉带动杆610,带动杆610上拉螺纹轴68,螺纹轴68上拉带动块67,从而拉动两个连接绳65,拉动连接块62将卡块64拉入到卡锁块61内部,此时可以拧动带动柄,使螺纹轴68与螺帽69螺纹连接,从而对卡块64进行限位,从而可以对另一侧的卡锁组件6进行操作,然后可以将其取下进行清理,安装于拆卸均操作简单。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工程防水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楼顶铺设安装板1,配合上连接半管7和下连接半管8使内部排水管连接在一起,形成通路,当下雨时可以通过弧形导流块51快速导流至弧形滤板52,经滤孔流入到进水槽4,然后由进水管头3流入到排水管2的内部,经排水管2流出楼顶,可以快速将雨水排出楼顶,避免楼顶积水和墙体渗水,并且导流过滤组件5配合卡锁组件6固定于安装板1上,便于安装和拆卸,便于对弧形滤板52进行清理,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