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立体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13646发布日期:2021-09-11 00:17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智能立体停车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立体停车场。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人们的出行方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是人们的主要的出行方式,然而,在人口密集的,空间狭小的老旧小区电动车、摩托车、自行车停车难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且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自行车的安全还是停留在用户车锁的阶段,失窃现象也时有发生,老旧小区的电动车由于需要充电,都集中在小区单元门口或者是一层窗口处引线充电,造成消防通道被堵,出行不便等问题,而且存在着很大的火灾隐患。因此,如何在狭小的老旧小区经过改造或者在已有空间充足的情况下,设计一种装置最大化的利用已有的空间来实现对电动车、自行车、摩托车的有序停放并解决相应的充电问题,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3.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停放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如:单层停放比较占用空间;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重量较重,不方便固定;随意停车,乱占消防通道,私建的铁皮棚多被堆放易燃杂物,甚至四处私接、乱拉电线,存在着消防安全隐患;电动自行车,摩托车的安全问题;小区内停车拥挤且相互干扰,易引发邻里纠纷,从而影响到居民和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智能立体停车场的技术方案,不仅有利于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停放,而且便于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占地面积小,减小对小区道路的通行影响。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智能立体停车场,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水平驱动箱、储电箱、升降机构、车辆输送装置和充电装置,水平驱动箱位于框架的底部前侧面上,升降机构水平移动连接在水平驱动箱上,车辆输送装置上下移动连接在升降机构上,充电装置均匀设置在框架上,储电箱位于框架的一侧,储电箱与充电装置电性连接,储电箱上设置有控制面板;通过水平驱动箱的设计,可以带动升降机构水平移动,进而可以通过车辆输送装置带动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水平输送至相应的充电装置,升降机构可以带动车辆输送装置上下移动,实现对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上下输送至相应的充电装置或取出车辆,车辆输送装置便于对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进行固定,实现自动化取放车辆,不仅提高了取放车辆时的安全性,而且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充电装置不仅可以实现车辆的存放,而且可以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储电箱便于存储电能,储电箱可以与市政电网连接。
7.进一步,水平驱动箱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螺杆和第一助推块,第一电机固定连接在水平驱动箱内,第一螺杆连接第一电机,两个第一助推块相互平行套接在第一螺杆上,且两个第一助推块之间通过平衡杆固定连接,第一助推块的底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升降机构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助推块上,通过第一电机可以带动第一螺杆转动,进而可以
通过第一助推块带动升降机构水平移动,实现对车辆输送装置的水平位置调整,满足不同位置车辆的取放,水平驱动箱内设置有滑轨,通过第一滑槽可以提高第一助推块水平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车辆输送装置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进一步,升降机构包括顶板和立柱,顶板通过立柱固定连接在第一助推块的上方,水平驱动箱的顶面上平行设置有导槽,立柱与导槽相匹配,顶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升降组件,立柱提高了顶板与第一助推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导槽可以对立柱的水平移动起到限位作用,提高升降机构移动的稳定性,升降组件可以带动车辆输送装置上下移动,实现车辆不同位置的取放。
9.进一步,升降组件包括卷扬机、传动杆、传动轮和钢丝绳,卷扬机设于顶板的顶面上,卷扬机上设置有主动轮,传动杆通过三角支撑块水平连接在顶板的顶面上,传动杆上设置有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两个传动轮对称设于传动杆的两端,传动轮通过钢丝绳连接车辆输送装置,通过卷扬机可以带动主动轮旋转,并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旋转,使传动杆同步带动两侧的传动轮转动,传动轮带动钢丝绳收卷或释放,满足车辆输送装置上升或下降的需要,三角支撑块可以提高传动杆工作的稳定性,防止传动杆发生倾斜而造成两个传动轮在旋转时发生偏心,进而影响车辆输送装置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10.进一步,车辆输送装置包括侧板、u形底板和载车板,两个侧板对称设于u形底板的两侧,侧板上设置有第二滑槽,u形底板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载车板移动连接第一限位槽,u形底板内设置有第一推出机构,侧板的设计不仅提高了车辆放置时的安全性,避免车辆从侧面掉落,而且可以提高u形底板和载车板上下移动的稳定性,立柱通过第二滑槽可以对侧板进行限位,保证车辆输送装置沿直线移动,第一限位槽可以对载车板进行限位,使载车板可以随着u形底板上下移动,第一推出机构可以将载车板推入相应的充电装置内。
11.进一步,第一推出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螺杆和第二助推块,两个第二电机对称设于u形底板内,第二螺杆连接第二电机,第二助推块套接在第二螺杆上,第二助推块贯穿第一限位槽的顶面,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螺杆旋转,进而可以带动第二助推块水平移动,实现对载车板的推动。
12.进一步,载车板上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载车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设置有充电头和第一充电孔,第一充电头与第一充电孔电性连接,通过第一卡槽可以对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轮进行限位,第二卡槽可以将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架进行限位支撑,提高车辆放置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一充电孔便于通过充电器与电动自行车进行连接,充电头用于连接充电装置,当载车板推入充电装置后即可进行充电,提高了充电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3.进一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板,充电板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第二限位槽与载车板相匹配,第二限位槽上设置有v形槽,充电板上设置有充电桩,充电桩通过接线柱连接充电板上的定位孔,充电桩上设置有第二充电孔,充电头与第二充电孔相匹配,充电板内设置有第二推出机构,第二限位槽用于限位载车板,v形槽可以放置车轮,当载车板推入第二限位槽内后,载车板上的充电头插入到充电桩上的第二充电孔内,实现电路导通,可以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第二推出机构可以将存放车辆的载车板推入到车辆输送装置上,便于取出车辆。
14.进一步,第二推出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螺杆和第三助推块,第三电机设于充电板内,第三螺杆连接第三电机,第三助推块套接在第三螺杆上,第三助推块的顶端贯穿v形槽的顶面,通过第三电机可以带动第三螺杆旋转,进而可以通过第三助推块推动载车板移动至车辆输送装置上。
15.进一步,框架的顶面上设置有太阳能板,框架的顶部前侧面上设置有防护罩,太阳能板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储电箱内,防护罩可以起到保护升降组件的作用。
1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1、通过水平驱动箱的设计,可以带动升降机构水平移动,进而可以通过车辆输送装置带动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水平输送至相应的充电装置。
18.2、升降机构可以带动车辆输送装置上下移动,实现对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上下输送至相应的充电装置或取出车辆。
19.3、车辆输送装置便于对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进行固定,实现自动化取放车辆,不仅提高了取放车辆时的安全性,而且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20.4、充电装置不仅可以实现车辆的存放,而且可以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储电箱便于存储电能,储电箱可以与市政电网连接。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立体停车场的效果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水平驱动箱内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组件与顶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车辆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推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载车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充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推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31.图中:1

框架;2

水平驱动箱;3

储电箱;4

太阳能板;5

防护罩;6

升降机构;7

车辆输送装置;8

充电装置;9

导槽;10

立柱;11

第一电机;12

第一螺杆;13

第一助推块;14

平衡杆;15

第一滑槽;16

顶板;17

卷扬机;18

三角支撑块;19

传动轮;20

传动杆;21

主动轮;22

从动轮;23

钢丝绳;24

侧板;25

u形底板;26

第二滑槽;27

载车板;28

第一限位槽;29

第二电机;30

第二螺杆;31

第二助推块;32

第一卡槽;33

第二卡槽;34

固定柱;35

充电头;36

第一充电孔;37

充电板;38

第二限位槽;39

v形槽;40

定位孔;41

第三电机;42

第三螺杆;43

第三助推块;44

充电桩;45

接线柱;46

第二充电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
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书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35.如图1至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智能立体停车场,包括框架1、水平驱动箱2、储电箱3、升降机构6、车辆输送装置7和充电装置8,框架1的顶面上设置有太阳能板4,框架1的顶部前侧面上设置有防护罩5,太阳能板4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储电箱3内,防护罩5可以起到保护升降组件的作用。
36.水平驱动箱2位于框架1的底部前侧面上,水平驱动箱2内设置有第一电机11、第一螺杆12和第一助推块13,第一电机11固定连接在水平驱动箱2内,第一螺杆12连接第一电机11,两个第一助推块13相互平行套接在第一螺杆12上,且两个第一助推块13之间通过平衡杆14固定连接,第一助推块13的底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15,升降机构6固定连接在两个第一助推块13上,通过第一电机11可以带动第一螺杆12转动,进而可以通过第一助推块13带动升降机构6水平移动,实现对车辆输送装置7的水平位置调整,满足不同位置车辆的取放,水平驱动箱2内设置有滑轨,通过第一滑槽15可以提高第一助推块13水平移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提高车辆输送装置7移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7.升降机构6水平移动连接在水平驱动箱2上,升降机构6包括顶板16和立柱10,顶板16通过立柱10固定连接在第一助推块13的上方,水平驱动箱2的顶面上平行设置有导槽9,立柱10与导槽9相匹配,顶板16的顶面上设置有升降组件,立柱10提高了顶板16与第一助推块1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导槽9可以对立柱10的水平移动起到限位作用,提高升降机构6移动的稳定性,升降组件可以带动车辆输送装置7上下移动,实现车辆不同位置的取放。升降组件包括卷扬机17、传动杆20、传动轮19和钢丝绳23,卷扬机17设于顶板16的顶面上,卷扬机17上设置有主动轮21,传动杆20通过三角支撑块18水平连接在顶板16的顶面上,传动杆20上设置有从动轮22,主动轮21与从动轮22之间通过皮带连接,两个传动轮19对称设于传动杆20的两端,传动轮19通过钢丝绳23连接车辆输送装置7,通过卷扬机17可以带动主动轮21旋转,并通过皮带带动从动轮22旋转,使传动杆20同步带动两侧的传动轮19转动,传动轮19带动钢丝绳23收卷或释放,满足车辆输送装置7上升或下降的需要,三角支撑块18可以提高传动杆20工作的稳定性,防止传动杆20发生倾斜而造成两个传动轮19在旋转时发生偏心,进而影响车辆输送装置7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38.车辆输送装置7上下移动连接在升降机构6上,车辆输送装置7包括侧板24、u形底板25和载车板27,两个侧板24对称设于u形底板25的两侧,侧板24上设置有第二滑槽26,u形底板25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8,载车板27移动连接第一限位槽28,u形底板25内设置有第一推出机构,侧板24的设计不仅提高了车辆放置时的安全性,避免车辆从侧面掉落,而且可以提高u形底板25和载车板27上下移动的稳定性,立柱10通过第二滑槽26可以对侧板24进行限位,保证车辆输送装置7沿直线移动,第一限位槽28可以对载车板27进行限位,使载车板27可以随着u形底板25上下移动,第一推出机构可以将载车板27推入相应的充电装置8内。
39.第一推出机构包括第二电机29、第二螺杆30和第二助推块31,两个第二电机29对称设于u形底板25内,第二螺杆30连接第二电机29,第二助推块31套接在第二螺杆30上,第二助推块31贯穿第一限位槽28的顶面,通过第二电机29带动第二螺杆30旋转,进而可以带动第二助推块31水平移动,实现对载车板27的推动。
40.载车板27上设置有第一卡槽32和第二卡槽33,载车板27的顶面上设置有固定柱34,固定柱34上设置有充电头35和第一充电孔36,第一充电头35与第一充电孔36电性连接,通过第一卡槽32可以对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轮进行限位,第二卡槽33可以将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车架进行限位支撑,提高车辆放置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一充电孔36便于通过充电器与电动自行车进行连接,充电头35用于连接充电装置8,当载车板27推入充电装置8后即可进行充电,提高了充电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1.充电装置8均匀设置在框架1上,充电装置8包括充电板37,充电板37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槽38,第二限位槽38与载车板27相匹配,第二限位槽38上设置有v形槽39,充电板37上设置有充电桩44,充电桩44通过接线柱45连接充电板37上的定位孔40,充电桩44上设置有第二充电孔46,充电头35与第二充电孔46相匹配,充电板37内设置有第二推出机构,第二限位槽38用于限位载车板27,v形槽39可以放置车轮,当载车板27推入第二限位槽38内后,载车板27上的充电头35插入到充电桩44上的第二充电孔46内,实现电路导通,可以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第二推出机构可以将存放车辆的载车板27推入到车辆输送装置7上,便于取出车辆。
42.第二推出机构包括第三电机41、第三螺杆42和第三助推块43,第三电机41设于充电板37内,第三螺杆42连接第三电机41,第三助推块43套接在第三螺杆42上,第三助推块43的顶端贯穿v形槽39的顶面,通过第三电机41可以带动第三螺杆42旋转,进而可以通过第三助推块43推动载车板27移动至车辆输送装置7上。
43.储电箱3位于框架1的一侧,储电箱3与充电装置8电性连接,储电箱3上设置有控制面板;通过水平驱动箱2的设计,可以带动升降机构6水平移动,进而可以通过车辆输送装置7带动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水平输送至相应的充电装置8,升降机构6可以带动车辆输送装置7上下移动,实现对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的上下输送至相应的充电装置8或取出车辆,车辆输送装置7便于对电动自行车或摩托车进行固定,实现自动化取放车辆,不仅提高了取放车辆时的安全性,而且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充电装置8不仅可以实现车辆的存放,而且可以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储电箱3便于存储电能,储电箱3可以与市政电网连接。
44.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将自行车或摩托车可以直接推入框架的底层进行存放,当需要放置电动自行车时,将电动自行车推入到车辆输送装置上,使车轮和车架分别限位在载车板上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如果需要充电即可将电瓶车充电器插入载车板上固定柱顶端的第一充电孔内,然后操作储电箱上的控制面板,使车辆输送装置在水平驱动箱的作用下水平移动至相应的存放位置,再启动升降组件,带动车辆输送装置输送至所需的位置,接着启动第一推出机构,将载车板携带电动自行车推入相应的充电装置上,直至载车板固定柱上的充电头插入充电板充电桩上的第二充电孔内,操作控制面板即可对电动自行车进行充电;当需要进行取车时,通过控制面板选择相应的充电装置进行取车,充电板上的第二推出机构将携带电动自行车的载车板推出至车辆输送装置上,再经升降机构和水平驱动箱即可将车辆输送至地面,取车方便快捷。
4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