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立柱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6271发布日期:2021-09-08 00:5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立柱模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预制立柱预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立柱模板。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桥梁建设施工过程中,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可以显著缩短建设工期以及减少施工占道时间,同时,具备施工质量高、安全风险低以及环保等优点。因此,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在现实施工过程中,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预制立柱的组合模板之间的拼接面是平面形状,所以对其进行拼接过程中,往往依靠操作者直接用肉眼观测其拼接面以实现对预制立柱的组合模板进行人工调整,再由于整体组合模板体积过大,通过人工直接进行调整其组合模板的位置,需要克服的困难过大,难以实现其精准配合连接,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缺乏限位件对其准确拼接过程提供帮助,以提高其整个拼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预制立柱的组合模板中缺乏限位件,导致组合模板在拼接过程中,由于其体积过大,仅依靠人的肉眼观测,难以实现其准确拼接,导致整个拼接过程效率低下;而通过在其组合模板的拼接面上设置限位件,对其拼接过程提供限位帮助,使组合模板在拼接过程中能够更多依靠于限位件的帮助以提高其拼接效率,实现其快速拼接的技术效果。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立柱模板,包括预制底模板,设有第一浇筑侧,所述第一浇筑侧设有浇筑位,围绕所述浇筑位的四周设有相对的两个第一安装位和相对的两个第二安装位;两个第一预制侧模板,每一个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分别设有第二浇筑侧,沿其长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两个第二预制侧模板,每一个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分别设有第三浇筑侧;其中,两个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的一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第一安装位;两个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的一端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第二安装位;每一个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的相对两侧分别与每一个相应的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连接,得到由所述第一浇筑侧、两个第二浇筑侧以及两个第三浇筑侧形成预制立柱空间。
6.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安装位对两个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限位至所述预制底模板上;再通过所述第二安装位对两个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限位至所述预制底模板上;通过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上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对相应的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进行限位作用。最终实现预制立柱模板的快速准确拼接。
7.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分别包括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连接的第二限位部。
8.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连接,进行实现对所述
预制立柱模板的整体准确拼接。
9.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包括:第一限位件,靠近所述第二浇筑侧的一侧;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靠近所述预制底模板的一侧;每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包括:第一限位槽,位于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靠近所述预制底模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配合连接;第三限位件,靠近所述第三浇筑侧,与所述第一限位件配合连接。
10.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与相应的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连接,具体来说,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三限位件配合连接,限制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只能沿着所述第一限位件进行轴向运动;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连接,限制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在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上进行靠近所述预制底模板的径向运动。
11.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包括至少一个凸起件,每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凸起件配合连接的第二限位槽。
12.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所述凸起件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连接,进而限位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与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精准配合连接。
13.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包括:第四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远离所述预制底模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五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远离所述预制底模板的一侧,沿其宽度方向设置,连接所述第四限位件。
1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限位件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限位其远离所述预制立柱空间的运动;所述第五限位件配合连接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限位其远离所述预制底模板的方向运动。
15.进一步的,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远离所述预制底模板的一侧;多个第二连接件,分别设于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远离所述预制底模板的一侧;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连接件,分别用于拼接下一个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所述多个第二连接件,分别用于拼接连接下一个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
16.本实施例中,可实现对所述预制立柱模板加长的目的,即通过增加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分别拼接至与所述预制立柱模板中,以预制得到长度更长的预制立柱。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位为凸出于所述第一浇筑侧表面的限位块;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连接的槽口。
18.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槽口配合连接,能够使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限位安装于所述预制底模板上,通过所述第一限位部对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的限位作用,将其拼接至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相应的一侧,此时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安装位配合连接。
19.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能够达到如下技术效果:
20.(1)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安装位对两个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限位至所述预制底模板上;再通过所述第二安装位对两个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限位至所述预制底模板上;通过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上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对相应的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进行限位作用。最终实现所述预制立柱模板的快速准确拼接。同时也以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配合连接,也可实现所述预制立柱模板的快速准确拼接;
21.(2)所述预制立柱模板可满足预制不同长度的预制立柱的需要。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制立柱模板100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中第一预制侧模板20与第二预制侧模板30之间的一种配合连接关系示意图。
24.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5.图4为图1中第一预制侧模板20与第二预制侧模板30之间的另一种配合连接关系示意图。
26.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7.图6为图1中第一预制侧模板20与第二预制侧模板30之间的再一种配合连接关系示意图。
28.图7为图1中预制立柱模板100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9为图1中预制立柱模板100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31.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二例提供的使用预制立柱模板100进行拼接的快速精准拼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2.图11为实施所述步骤s20得到的第一预制侧模板20的安放示意图。
33.图12为实施所述步骤s30得到的第一预制模板结构60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3为实施所述步骤s40得到的预制立柱骨架结构70与第一预制模板结构60的爆炸示意图。
35.图14为实施所述步骤s50得到的第二预制模板结构80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5为实施所述步骤s60得到的第三浇筑模板结构90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6为实施所述步骤s70得到的竖直放置的第三浇筑模板结构90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39.100

预制立柱模板;10

预制底模板;11

第一浇筑侧;20

第一预制侧模板;21

第二浇筑侧;22

第一限位部;221

第一限位件;222

第二限位件; 223

第四限位件;224

第五限位件;225

凸起件;23

第一连接面;30

第二预制侧模板;31

第三浇筑侧;32

第二限位部;321

第三限位件;322

第一限位槽;323

第二限位槽;33

第二连接面;40

第一连接件;41

第一连接板; 411

第一连接孔;42

第二连接板;421

第二连接孔;50

第二连接件;60
‑ꢀ
第一预制模板结构;70

预制立柱骨架结构;71

预制立柱钢筋骨架;80

第二预制模板结构;90

第三浇筑模板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41.实施例一:
42.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预制立柱模板100的结构示意图。预制立柱模板100例如包括预制底模板10、两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和两个第二预制侧模板
30。其中,预制底模板10设有第一浇筑侧11,第一浇筑侧11设有浇筑位(图中未示出),围绕所述浇筑位的四周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安装位(图中未示出)和两个对称的第二安装位(图中未示出);每一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分别设有第二浇筑侧21,每一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分别设有第三浇筑侧31。
43.每一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一一对应的安装于每一个所述第一安装位上,进而使两个第二浇筑侧21相互面向设置;每一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 一一对应的安装于每一个所述第二安装位上,使其两个第三浇筑侧31相互面向设置,从而形成由预制底模板10、两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和两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所围成的预制立柱空间。其中,所述预制立柱空间远离预制底模板10的一端设有预制立柱开口。
44.举例来说,所述第一安装位是凸出于第一浇筑侧11表面的第一限位挡板(图中未示出),与第一预制侧模板20的一端配合连接,具体来说,所述第一限位挡板设于第一预制侧模板20远离其第二浇筑侧21的一侧,限位其在第一浇筑侧11上的运动;与之相对的,所述第二安装位是凸出于第一浇筑侧11表面的第二限位挡板(图中未示出),与第二预制侧模板30的一端配合连接,具体来说,所述第二限位挡板设于第二预制侧模板30远离其第三浇筑侧31的一侧,限位其在第一浇筑侧11上的运动。
45.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位为凸出于第一浇筑侧11表面的限位块,第一预制侧模板20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连接的槽口。
46.所述第一安装位与第一预制侧模板20的配合关系和所述第二安装位与第二预制侧模板30的配合关系不仅限于上述例子,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是,所述第一安装位还可以是凸起于第一浇筑侧11的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预制侧模板20一端的第一槽口配合连接,同样的,所述第二安装位还可以是凸起于第一浇筑侧11的第二限位块,与第二预制侧模板30一端的第二槽口配合连接。进而使得两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与两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分别限位至预制底模板10上。
47.参见图2,具体来说,每一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分别设有第一连接面 23,第一连接面23位于第二浇筑侧21的两侧;每一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 分别设有第二连接面33,第二连接面33位于第三浇筑侧32的两侧。第一连接面23与相应的第二连接面33配合连接。举例来说,第一连接面23和第二连接面33上分别设有多个连接孔,通过多个紧固件与所述多个连接孔配合连接,进而连接第一预制侧模板20与对应的第二预制侧模板30。
48.继续参见图2,每一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分别设有两个第一限位部22。两个第一限位部2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面23靠近第二浇筑侧21的一侧。举例来说,第一预制侧模板20与第二预制侧模板30配合连接时,第一限位部22可通过对第二预制侧模板30的限位作用,将其精准配合连接至第一预制侧模板20上。
49.优选的,每一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分别设有两个第二限位部32。两个第二限位部32分别位于第二连接面33上,每一个第二限位部32与第一限位部22配合连接。
50.参见图3,进一步的,每一个第一限位部22例如包括第一限位件221 和第二限位件222。第一限位件221位于第一连接面23靠近第二浇筑侧21 的一侧,第二限位件222位于第一连接面23靠近预制底模板10的一侧。每一个第二限位部32例如包括第一限位槽321和第三限位件322。第一限位槽321位于第二连接面33靠近预制底模板10的一侧,与第二限位件222 配合连接;第三限位件322位于第二连接面33靠近第三浇筑侧31的一侧,与第一限位件
221配合连接。
51.参见图4

图5,优选的,每一个第一限位部22分别位于第一连接面23 远离第二浇筑侧21的一侧。每一个第一限位部22例如包括第四限位件223 和第五限位件224。第四限位件223位于第一连接面23远离第二浇筑侧21 的一侧,第五限位件224位于第一连接面23远离预制底模板10的一侧。举例来说,第二预制侧模板30与第一预制侧模板20配合连接的过程中,第四限位件223能够限位第二预制侧模板30向远离第二浇筑侧21的方向运动,即y指向的运动;第五限位件224能够限位第二预制侧模板30向远离预制底模板10的方向运动,即x指向的运动。
52.参见图6,优选的,每一个第一限位部22分别为多个凸起件225,每一个第二限位部32分别为与多个凸起件225配合连接的多个第二限位槽 323。举例来说,为防止第二预制侧模板30与第一预制侧模板20配合连接的过程中,多个凸起件225因与多个第二限位槽323没有准确配合连接,而造成磕碰,对其结构造成破坏,因此可将多个凸起件225的边角进行处理,例如进行倒圆角处理,对多个第二限位槽323的槽口同样进行倒圆角处理。
53.参见图7

图9,优选的,预制立柱模板100例如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 40和多个第二连接件50。多个第一连接件40设于第一预制侧模板20远离第二浇筑侧21的一侧,每一个第一连接件40例如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41 和第二连接板42。第二连接板42与预制底模板10相对设置,两个第一连接板41垂直连接于第二连接板42相对的两侧。其中,每一个第一连接板 41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411,第二连接板42设有第二连接孔421。
54.与之相对的,第二连接件50与第一连接件40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55.举例来说,用于预制立柱的预制立柱钢筋骨架过长,使现有的预制立柱模板100无法对其整体浇筑,则需要对现有的预制立柱模板100进行加长处理。于是可在现有的预制立柱模板100的基础上,增加两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和两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使新增加的两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 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40的一端与现有的两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对接,用多个紧固件分别穿过其相对的第二连接孔42,从而实现对第一预制侧模板 20的加长;与之相对的,对于第二预制侧模板30的加长过程与上述操作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于是,由此得到了加长的预制立柱模板100,以满足对所述预制立柱的长度要求。
56.实施例二:
57.参见图10,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使用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预制立柱模板100进行拼接的快速精准拼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快速精准拼接方法使用如实施例一所述的预制立柱模板100以预制得到预制立柱。所述快速精准拼接方法例如包括:
58.步骤s10,对预制底模板10的第一浇筑侧11、两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 的第二浇筑侧21和两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的第三浇筑侧31分别进行打磨处理,并涂刷脱模剂;
59.步骤s20,将其中一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水平设置于预制场的固定架上,第二浇筑侧21远离所述固定架设置;
60.步骤s30,吊装两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竖直安装至第一预制侧模板20设有第一限位部22的两侧,得到第一预制模板结构60;
61.步骤s40,将预制立柱钢筋骨架71连接在预制底模板10的第一浇筑侧 11,得到预制立柱骨架结构70;
62.步骤s50,将所述预制立柱骨架结构置于第一预制模板结构60内,得到第二预制模
板结构80;
63.步骤s60,将另一个第一预制模板盖设于第二预制模板结构80,得到一端为浇筑开口的第三浇筑模板结构90,起吊第三浇筑模板结构90,将所述浇筑开口朝上;
64.具体的,所述步骤s10中对第一浇筑侧11、两个第二浇筑侧21和两个第三浇筑侧31进行拼装前的处理过程可以在预制场地进行,便于缩短其运输过程,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外界杂质对其影响。待所述处理完成后,转至所述步骤s20。
65.参见图11,通过吊机将两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中的一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水平吊装至预制场的所述固定架上,使其第二浇注侧21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侧放置,转至所述步骤s30。
66.参见图12,用所述吊机起吊两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中的一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移动至水平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的第一预制侧模板20的竖直方向上的上方,调节该第二预制侧模板使其第三浇筑侧31与第一浇筑侧11垂直设置,再调节该第二预制侧模板的角度,使其与第一预制侧模板设有第一限位部22的一侧对齐,最后使所述吊机缓下放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调整所述第二预制侧模板直至与对应的第一限位部22完全配合,再用多个紧固件将其连接起来,与之相对的,另一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 也是同样操作过程,此时不再赘述。连接完成后,得到第一预制模板结构60,转至所述步骤s40。
67.参见图13

图14,将预制立柱钢筋骨架71连接在预制底模板10的第一浇筑侧11,得到预制立柱骨架结构70,转至所述步骤s50。
68.所述步骤s50具体为:在两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分别远离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拉紧绳,调节所述拉紧绳,从而稳固所述第一预制模板结构;再用所述吊机起吊预制立柱骨架结构70至第一预制模板结构 60内,使其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二安装位与两个相对的第二预制侧模板30配合连接,并且所述第一预制侧模板与两个相对的所述第一安装位中于下方的一个第一安装位连接,以得到第二预制模板结构80,转至所述步骤s60。
69.参见图15,使所述吊机将另一个第一预制侧模板20以其第二浇筑侧 21朝下的方式,起吊至第二预制模板结构80的上方,并调整其位置,使其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22的两侧分别与每一个第二预制侧模板30的再使其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安装位配合连接,得到一端为浇筑开口的第三浇筑模板结构90,起吊第三浇筑模板结构90,将其浇筑开口朝上。
70.参见图16,优选的,在靠近预制底模板10的一侧设置缓冲件(图中未示出),在所述浇筑开口端设置多个起吊件,使所述吊机通过所述多个起吊件对第三浇筑模板结构90进行起吊操作,在起吊过程中,第三浇筑模板结构90由水平放置状态发生翻转,最后使预制底模板10置于所述缓冲件上,此时所述浇筑开口朝上。
71.将第三浇筑模板结构90起吊至目标场地,使预制底模板10设于所述目标场地上的预制台座上,并调整第三浇筑模板结构90竖直方向的角度,直至其达到要求的位置,将其与所述预制台座连接;之后,在所述浇筑开口的周围搭建施工平台,并向其中伸入混凝土浇筑串筒,并使其与浇筑面保持1.2

2m;在向所述串筒内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使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动作业,使混凝土能够完全填充所述预制立柱空间,直至所述浇筑面达到目标要求为止,停止浇筑,此时得到预制立柱,浇筑完成。
72.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