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区振动式混凝土轨枕生产用普振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57061发布日期:2021-10-09 08:57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区振动式混凝土轨枕生产用普振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轨枕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区振动式混凝土轨枕生产用普振平台。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混凝土轨枕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会将混凝土注入轨枕模具中,并将轨枕模具放置震动平台上进行震动,以实现将处于轨枕模具中的混凝土震实,提升轨枕的生产质量。
3.相关技术可参考图1,其涉及一种普振平台,包括台架11和设置于台架11上的台体13,台架11和台体13之间通过缓震弹簧12连接,台架11上安装有与台体13连接的震动电机14。轨枕模具放置于台体13上,并通过震动电机14的震动,使得轨枕模具中的混凝土震实。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在轨枕模具安置于震动平台上后,一般会因为震动平台的震动而导致轨枕模具在平台上移动,导致轨枕模具的不稳定,降低轨枕模具内混凝土受到震动的稳定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保障轨枕模具在平台上的平稳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区振动式混凝土轨枕生产用普振平台。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分区振动式混凝土轨枕生产用普振平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分区振动式混凝土轨枕生产用普振平台,包括普振平台本体,所述普振平台本体的两侧分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沿普振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与普振平台本体滑动连接,所述普振平台本体上安装有与夹持板连接的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沿夹持板的滑动方向伸缩。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台两侧的夹持板通过夹持气缸的作用,能够相向滑动,进而对处于普振平台本体上的轨枕模具夹持,提升轨枕模具的稳定性,使轨枕模具内的混凝土得到更稳定的震动。
9.可选的,所述夹持板在靠近普振平台本体的一侧设有与夹持板侧边垂直的加固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板能够提升夹持板与轨枕模具侧面的接触面,使得夹持更加稳定。
11.可选的,所述普振平台本体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普振平台本体的顶面垂直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的位置能够对轨枕模具一端进行限定,进而对轨枕模具的端部起到抵触作用,使轨枕模具更加稳定。
13.可选的,所述限位板沿普振平台本体的长度方向与普振平台本体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栓。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的移动能够实现自身位置的调节,进而对不同位置的轨枕模具起到限位作用,并在第一锁紧螺栓的作用下实现锁紧,保障轨枕模具的稳定。
15.可选的,所述夹持板在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设有与限位板平行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沿夹持板的长度方向与夹持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上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栓。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板能够对轨枕模具的另一端起到限位作用,进而与定位板配合,使得轨枕模具的两端均受到限位,进一步提升轨枕模具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普振平台本体在远离限位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进料辊,所述进料辊的轴向与普振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平行。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辊能够使轨枕模具更便捷的运至普振平台本体上,提升轨枕模具转运的便捷性。
19.可选的,所述普振平台本体上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进料辊同轴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辊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实现自动转动,进而实现对轨枕模具转运的主动牵引,减少轨枕模具转运的困难度。
21.可选的,所述进料辊的两端设有与普振平台本体侧面平行的导向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板能够使轨枕模具转运使更加稳定,使轨枕模具更平稳的运至普振平台本体上。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平台两侧的夹持板通过夹持气缸的作用,能够相向滑动,进而对处于普振平台本体上的轨枕模具夹持,提升轨枕模具的稳定性,使轨枕模具内的混凝土得到更稳定的震动;
25.2.限位板的位置能够对轨枕模具一端进行限定,进而对轨枕模具的端部起到抵触作用,使轨枕模具更加稳定;
26.3.定位板能够对轨枕模具的另一端起到限位作用,进而与定位板配合,使得轨枕模具的两端均受到限位,进一步提升轨枕模具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相关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1、台架;12、缓震弹簧;13、台体;14、震动电机;2、普振平台本体;21、进料辊;22、驱动电机;23、导向板;3、夹持板;31、加固板;32、夹持气缸;4、定位板;41、第二锁紧螺栓;5、限位板;51、第一锁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分区振动式混凝土轨枕生产用普振平台。参照图2,普振平台包括普振平台本体2,普振平台本体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进料辊21,进料辊21的轴向与普振平台本体2的宽度方向平行,且进料辊21的高度低于普振平台本体2的高度,以实现辅助轨枕模具滑至普振平台本体2上,提升轨枕模具运送的便捷性;进料辊21的两端设有与普振
平台本体2侧面平行的导向板23,导向板23与普振平台本体2固定连接,以实现对轨枕模具移动的导向,使轨枕模具更加平稳准确的移至普振平台本体2上。
32.参照图2,普振平台本体2上安装有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的底座与普振平台本体2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与进料辊21同轴连接,以实现对进料辊21转动的驱动,达到对轨枕模具主动牵引的效果。
33.参照图2,普振平台本体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板3,夹持板3沿普振平台本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普振平台本体2的顶面开设有与夹持板3位置对应的滑槽,滑槽沿普振平台本体2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夹持板3的底面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位置与滑槽对应并与滑槽滑动配合,以实现夹持板3沿普振平台本体2的宽度方向与普振平台本体2滑动连接,进而对轨枕模具起到夹持作用,提升轨枕模具的稳定性。
34.参照图2,每块夹持板3上均安装有与普振平台本体2连接的夹持气缸32,夹持气缸32的底座与普振平台本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夹持气缸32的活塞杆与夹持板3在远离普振平台本体2的一面固定连接,且夹持气缸32的活塞杆沿夹持板3的滑动方向伸缩设置,以实现对夹持板3移动的驱动,达到自动夹紧轨枕模具的效果。
35.参照图2,每块夹持板3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31,加固板31位于夹持板3在靠近普振平台本体2的一侧,并且加固板31与夹持板3的长侧边垂直并沿竖直向上方向延伸设置,进而增大夹持板3与轨枕模具侧壁的接触面积,提升轨枕模具的稳定性。
36.参照图2,每块夹持板3在靠近进料辊21的一端均设有定位板4,两块夹持板3上的定位板4相向延伸设置,以实现对轨枕模具端部的位置限定。
37.参照图2,夹持板3在与定位板4的连接处开设有第一移槽,第一移槽沿夹持板3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定位板4在靠近夹持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移槽位置对应的第一移块,第一移块与第一移槽滑动配合,实现定位板4沿夹持板3的长度方向与夹持板3滑动连接,方便定位板4的位置调节,适配不同位置的轨枕模具。
38.参照图2,每块定位板4上均螺纹连接有第二锁紧螺栓41,第二锁紧螺栓41竖直设置,且第二锁紧螺栓41的末端朝向普振平台本体2,以使第二锁紧螺栓41拧紧时,能够将定位板4固定在普振平台本体2上,提升定位板4的定位效果。
39.参照图2,普振平台本体2在远离定位板4的一端设有限位板5,限位板5与普振平台本体2的顶面垂直设置,且限位板5与定位板4平行设置,以实现对轨枕模具的另一端起到位置限定作用,进一步保障轨枕模具的稳定。
40.参照图2,普振平台本体2的顶面开设有第二移槽,第二移槽沿普振平台本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限位板5在靠近普振平台本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移块,第二移块与第二移槽的位置对应并与第二移槽滑动配合,以实现限位板5沿普振平台本体2的长度方向与普振平台本体2滑动连接,进而使限位板5能够根据轨枕模具的位置进行调节,提升自身的适配性。
41.参照图2,每块限位板5上均螺纹连接有第一锁紧螺栓51,第一锁紧螺栓51竖直设置,且第一锁紧螺栓51的末端朝向普振平台本体2,以使第一锁紧螺栓51拧紧时,能够将限位板5固定在普振平台本体2,提升限位板5的限位效果。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分区振动式混凝土轨枕生产用普振平台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先将轨枕模具通过进料辊21移至普振平台本体2上,然后启动夹持气缸32,使得两块夹
持板3相向移动,将轨枕模具夹住,提升轨枕模具的稳定性,使轨枕模具内的混凝土得到平稳的震动。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