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的外挂板底部调平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3680发布日期:2021-08-20 17:0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的外挂板底部调平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挂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型的外挂板底部调平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外挂板通过连接钢筋与预制梁、楼板、预制墙板连接固定,为了将外挂板调平,防止上部的外挂板自身重量压在下部外挂板上,以及防水打胶,在上下外挂板之间预留20mm缝隙,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上下外挂板之间放置有支撑垫块。

现目前改进型的外挂板底部调平支撑结构,由于上外挂板安装在下外挂板上方,通常在调节上外挂板与下外挂板之间的间隙时,是通过螺杆将上外挂板与下外挂板之间进行顶开的,由于螺杆的对下外挂板的受力点较集中,从而很容易顶破下外挂板,导致下外挂板损坏,而且单用一根螺杆对上外挂板及下外挂板之间进行调平,由于受力面积小,易导致调平不够稳定,降低调平精确度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进型的外挂板底部调平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通过螺杆进行调高及调平时,易导致下外挂板损坏,且受力面积小,易导致调平不够稳定,降低调平精确度及效果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型的外挂板底部调平支撑结构,包括上外挂板和下外挂板,所述下外挂板位于所述上外挂板下方:

所述上外挂板内部中下端镶嵌固定有预埋盒,且所述预埋盒内部下端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杆,所述螺纹调节杆下端贯穿出所述上外挂板,且所述螺纹调节杆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且所述上外挂板内部下端的左右两侧均开有收纳腔,所述上外挂板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收纳腔的下端开有收纳槽,所述上外挂板前端且位于预埋盒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对接槽,每个所述对接槽内部均开有螺纹孔,且所述预埋盒前端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板,每块所述对接板前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盒由不锈钢制成,且所述螺纹调节杆与所述上外挂板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预埋盒位于所述收纳槽的上方,且所述预埋盒前端为开口端,所述盖板盖于所述预埋盒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下端相接有弹性橡胶板,且所述支撑板及所述弹性橡胶板均与所述收纳槽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腔下端与所述收纳槽相通,且所述限位杆上端插接于所述收纳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对接板与所述对接槽对接,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有益效果:

通过向下拧动螺纹调节杆,螺纹调节杆带动支撑板下移,且使弹性橡胶板与下外挂板接触,从而使支撑板对上外挂板进行支撑,此时上外挂板与下外挂板之间存在间隙,以此来调整上外挂板及下外挂板之间的高度,使操作方便快捷,而且支撑板的支撑面积相较于螺杆的支撑面积较大,从而可以防止下外挂板一个点集中受力过大而损坏的情况发生,且支撑板的支撑面积较大,使调平效果更好,提高调高精确度,当支撑板使用完毕后,通过向上拧动螺纹调节杆,支撑板及弹性橡胶板则收纳至收纳槽内,此时使上外挂板和下外挂板完全分离,上外挂板的下压应力释放,防止上外挂板荷载应力传递到下外挂板上,避免损伤下外挂板,提高了施工质量,并将盖板盖于预埋盒前端,提高施工后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外挂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中:上外挂板1、下外挂板2、预埋盒3、收纳腔4、限位杆5、收纳槽6、支撑板7、螺纹调节杆8、对接槽9、螺纹孔10、弹性橡胶板11、盖板12、对接板13、螺栓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

一种改进型的外挂板底部调平支撑结构,包括上外挂板1和下外挂板2,所述下外挂板2位于所述上外挂板1下方:

所述上外挂板1内部中下端镶嵌固定有预埋盒3,且所述预埋盒3内部下端螺纹连接有螺纹调节杆8,所述螺纹调节杆8下端贯穿出所述上外挂板1,且所述螺纹调节杆8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5,且所述上外挂板1内部下端的左右两侧均开有收纳腔4,所述上外挂板1内部且位于两个所述收纳腔4的下端开有收纳槽6;

具体的,使上外挂板1和下外挂板2都粘接在墙体上,且将上外挂板1安装于下外挂板2的上端,当需要使上外挂板1和下外挂板2之间存在间隙时,就需要将上外挂板1与下外挂板2之间进行调平,此时向下拧动螺纹调节杆8,螺纹调节杆8带动支撑板7下移,且使弹性橡胶板11与下外挂板2接触,从而使支撑板7对上外挂板1进行支撑,此时上外挂板1与下外挂板2之间存在间隙,以此来调整上外挂板1及下外挂板2之间的高度,使操作方便快捷,而且支撑板7的支撑面积相较于螺杆的支撑面积较大,从而可以防止下外挂板2一个点集中受力过大而损坏的情况发生,且支撑板7的支撑面积较大,使调平效果更好,提高调高精确度,当支撑板7使用完毕后,通过向上拧动螺纹调节杆8,支撑板7及弹性橡胶板11则收纳至收纳槽6内,此时使上外挂板1和下外挂板2完全分离,上外挂板1的下压应力释放,防止上外挂板1荷载应力传递到下外挂板2上,避免损伤下外挂板2,提高了施工质量。

所述上外挂板1前端且位于预埋盒3的左右两侧均开有对接槽9,每个所述对接槽9内部均开有螺纹孔10,且所述预埋盒3前端设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对接板13,每块所述对接板13前端均螺纹连接有螺栓14,所述预埋盒3位于所述收纳槽6的上方,且所述预埋盒3前端为开口端,所述盖板12盖于所述预埋盒3前端;

进一步的,将对接板13对接至对接槽9内,利于快速的将盖板12盖在预埋盒3前端的开口端处,以免开口端裸露在外部,从而提高施工后的美观性。

所述预埋盒3由不锈钢制成,且所述螺纹调节杆8与所述上外挂板1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预埋盒3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从而提高支撑时的质量。

所述支撑板7下端相接有弹性橡胶板11,且所述支撑板7及所述弹性橡胶板11均与所述收纳槽6对接;

进一步的,弹性橡胶板11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减少与下外挂板2接触时产生的碰撞力,更好的防止下外挂板2碰撞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所述收纳腔4下端与所述收纳槽6相通,且所述限位杆5上端插接于所述收纳腔4内;

进一步的,由于限位杆5插接于收纳腔4内,因此当支撑板7上下活动时,限位杆5对支撑板7进行限位移动,防止支撑板7在上下移动时产生位置偏移,提高移动时的平稳性。

所述对接板13与所述对接槽9对接,且所述螺栓14与所述螺纹孔10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将螺栓14与螺纹孔10进行螺纹固定,从而使对接板13稳定的对接在对接槽9内,防止盖板12与预埋盒3分离。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