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09373发布日期:2021-11-22 17:1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制装配式模块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


背景技术:

2.预制装配式模块建筑是一种组装化技术,建筑的墙体可以在工厂完成预制并在工地组装,但现有的装配式模块建筑一般采用预制混凝土墙板技术,混凝土墙板主要负责承重,保温效果差,并且在施工现场仍要进行部分混凝土浇筑养护,而建筑有保温要求还需要额外做保温结构,施工要求比较复杂,施工周期也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所述保温自承重墙体将钢结构的墙体框架与保温板结合,由钢结构的墙体框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内部设置保温板,保温板表面铺设结构防护层,保温板在工厂预制完成,节约现场施工时间,不但钢结构的墙体框架占用空间小,承重性能突出,而且中间填充的保温板确保了整个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并且钢结构和保温板均可预制,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要求,缩短了施工周期。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所述自承重墙体包括:墙体框架,为钢框架结构;保温板,内接于所述墙体框架的内壁,保温板设置于墙体框架厚度方向中部;若干根斜插丝,所述斜插丝插设于保温板,斜插丝两端位于保温板外侧,若干根斜插丝沿保温板高度方向由上至下间隔排布,若干根斜插丝配合形成对保温板的支撑、加固;两片网片,平行间隔排布于保温板两面外侧,网片朝向保温板一面与斜插丝伸出保温板外侧端连接;两片网片与若干根所述斜插丝配合形成一支撑网架;两层结构防护层,所述保温板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一层结构防护层;伸出至保温板外侧的斜插丝以及与斜插丝连接的网片位于结构防护层内。
6.进一步地,所述网片为钢丝网片,网片与斜插丝配合形成的支撑网架为3d钢丝网架;相邻两所述斜插丝配合形成横置的v型结构或横置的梯形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墙体框架包括竖直间隔设置的若干根承重柱,所述承重柱的上端面水平设置有一上钢梁,所述承重柱的底面水平设置有一下钢梁;所述承重柱、上钢梁以及下钢梁配合形成所述墙体框架。
8.进一步地,所述下钢梁上设置有若干l型钢,若干所述l型钢沿下钢梁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l型钢截面形状为l型,l型钢形成对保温板在墙体框架内的固定。
9.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承重柱的上端面设置有一上承重块;每根所述承重柱的下端面设置有一下承重块。
10.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为轻质保温板,轻质保温板内设夹芯材料,所述夹芯材料包
括但不限于eps、xps和岩棉。
11.进一步地,对应每层结构防护层的墙体框架内部内接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竖直设置,若干所述支撑柱沿墙体框架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12.进一步地,所述结构防护层内接有斜撑杆。
13.进一步地,所述结构防护层为砂浆层、细石混凝土层或砂浆与细石混凝土混合层。
14.进一步地,所述自承重墙体包括内墙墙体和外墙墙体。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模块化建筑钢结构预制保温自承重墙体,将钢结构的墙体框架与新型的轻质保温板结合,由钢结构的墙体框架作为承重结构,墙体框架内部设置轻质保温板,轻质保温板表面铺设结构防护层,保温板与结构防护层组成的层结构内设置由斜插丝与网片组成的支撑网架,若干斜插丝插设于保温板可保证保温板的整体强度和刚度,钢丝网片保证结构防护层不容易墙面脱落,不会出现开裂和渗水等情况,墙体的平整度也得到保证,可以在结构防护层上进行装饰层施工;
17.保温板内斜插丝的穿插,确保保温板具有良好的保温功能同时有较好的稳定性;
18.而且保温板在工厂预制完成,节约现场施工时间,此方案不但钢结构的墙体框架占用空间小,承重性能突出,而且中间填充的轻质保温板确保了整个建筑的保温隔热功能,并且钢结构和轻质保温板均可预制,大大减少了现场施工要求,缩短了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作为外墙墙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a

a向剖面图;
21.图3为图2的节点图;
22.图4为图1的b

b向剖面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作为内墙墙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5的c

c向剖面图;
25.图7为图5的d

d向剖面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作为外墙墙体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提供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作为外墙墙体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9.实施例1
30.参照图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所述自承重墙体包括:墙体框架1,为钢框架结构;保温板2,内接于所述墙体框架1的内壁,保温板2设置于墙体框架1厚度方向中部;若干根斜插丝3,所述斜插丝3插设于保温板2,斜插丝3两端位于保温板2外侧,若干根斜插丝3沿保温板2高度方向由上至下间隔排布,若干根斜插丝3配合形成对保温板2的支撑、加固;两片网片4,平行间隔排布于保温板2两面外侧,网片4朝向保温板2一面与斜插丝3伸出保温板2外侧端连接;两片网片4与若干根所述斜插丝3配合形成一支撑网架100;两层结构防护层5,所述保温板2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一层结构防护层5;伸出至保温板2外侧的斜插丝3以及与斜插丝3连接的网片4位于结构防护层5内。
31.进一步地,所述网片4为钢丝网片,网片4与斜插丝3配合形成的支撑网架100为3d钢丝网架;
32.在本实施例1中,相邻两所述斜插丝3配合形成横置的梯形结构。
33.进一步地,所述墙体框架1包括竖直间隔设置的若干根承重柱11,所述承重柱11的上端面水平设置有一上钢梁12,所述承重柱11的底面水平设置有一下钢梁13;所述承重柱11、上钢梁12以及下钢梁13配合形成所述墙体框架1。
34.其中,上钢梁12和下钢梁13可以采用方管,也可以采用槽钢、工字钢等型钢。
35.进一步地,所述下钢梁13上设置有若干l型钢14,若干所述l型钢14沿下钢梁13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l型钢14形成对保温板2在墙体框架1内的固定。
36.进一步地,每根所述承重柱11的上端面设置有一上承重块15;每根所述承重柱11的下端面设置有一下承重块16。
37.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板2为轻质保温板,轻质保温板内设夹芯材料(未图示),所述夹芯材料包括但不限于eps、xps和岩棉。
38.进一步地,对应每层结构防护层5的墙体框架1内部内接有若干支撑柱6;所述支撑柱6竖直设置,若干所述支撑柱6沿墙体框架1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39.进一步地,所述结构防护层5内接有斜撑杆51。
40.其中,对于短墙墙体,可以不设置斜撑杆51。
41.进一步地,所述结构防护层5为砂浆层、细石混凝土层或砂浆与细石混凝土混合层。
42.进一步地,所述自承重墙体包括内墙墙体和外墙墙体。
4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的组装方式如下:
44.首先预制钢结构的墙体框架1,墙体框架1由上钢梁12,下钢梁13,中间通过承重柱11连接,承重柱11采用但不限于空心大截面钢管、工字钢等,在承重柱11的上端面设置上承重块15、下端面设置有一下承重块16,上承重块15和下承重块16均采用钢板,与承重柱11采用焊接连接,用于上下层的建筑承重力传导,钢结构的墙体框架1内设斜撑杆41和支撑柱6(方管)起稳定作用。在钢结构的墙体框架1内部填充保温板2,保温板2内穿插若干斜插丝3(腹丝),斜插丝3伸出保温板2外侧端连接网片4,保温板2两面设置结构防护层5,伸出至保温板2外侧的斜插丝3以及与斜插丝3连接的网片4位于结构防护层5内,。
45.此类预制的自承重墙体分为外墙墙体和内墙墙体,外墙墙体使用厚度80mm以上的保温板2,保温板2选用轻质保温板,外墙墙体在上钢梁12和下钢梁13上单独焊有l型钢14固定轻质保温板。内墙墙体采用的保温板2较薄,外侧结构防护层5略微超出钢结构的墙体框
架1,不单独设置l型钢固定。
4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预制结构保温自承重墙体,具有施工简便,节约墙体成型时间,钢结构承重与内部保温体系成型速度快;门窗洞口开设方便,不用考虑墙体开凿洞口对承重的影响,因为承重由墙体设置的钢结构的墙体框架1的承重柱11承担,可以直接在保温板2上预制门窗洞口,施工方便;建筑承重传导设置科学,整个建筑承重力的传递完全按楼板到墙体设置的承重钢立柱传导,加强整体建筑受力稳定性,满足预制钢结构模块建筑高层设计需要等优势。
47.实施例2
48.参见图8和图9,在本实施例2中,相邻两所述斜插丝3配合形成横置的v型结构。
49.其余同实施例1。
50.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