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铺设于彩钢板上的沥青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73881发布日期:2021-09-08 02:3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铺设于彩钢板上的沥青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铺设于彩钢板上的沥青瓦。


背景技术:

2.沥青瓦是以玻璃限位毡为胎体,经浸涂优质石油沥青后,一面覆盖彩色矿无粒料,另一方面撒以隔离材料所制成的瓦状屋面防水片材。一般在铺设沥青瓦时,采用粘结加钉子的铺盖方法,但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木板屋面上,现浇混凝土的屋面或采用轻钢结构的房屋的屋顶由于钉钉困难主要依靠粘结,但往往因粘结不牢或黏胶失效,容易发生沥青瓦被风吹落的现象。
3.为此,现采用的将彩钢板固定于房屋顶后,再将沥青瓦铺装于彩钢板上以实现固定的安装方法为比较经典延伸拓展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彩钢瓦容易受外界环境干扰,发生变形并驱使沥青瓦铺设的表面出现漏点,使得雨水蓄积在彩钢瓦上并发生氧化,进而导致屋顶发生漏水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铺设于彩钢板上的沥青瓦,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沥青瓦铺设于彩钢板上后导致彩钢板本身无法及时排水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铺设于彩钢板上的沥青瓦,包括两片对立设置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玻璃纤维外胎基层之间夹设有密封条;密封条内部形成可容纳物体的空间;其中一片玻璃纤维外胎基层外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上阵列式的开设有导流槽,以便于排流在彩钢板与沥青瓦之间的积水,并且在相邻的导流槽之间开设有用于灌胶的第一球孔;另一片玻璃纤维外胎基层表面开设有与第一球孔位置对应的第二球孔。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设置有第二球孔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的表面为斜面结构,便于沥青瓦的排水。
7.进一步的,在密封条的内部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金属塑形层、防水层与陶瓷颗粒层,以提高沥青瓦的耐用性,且设有的金属塑形层选用铝制的蜂窝网状结构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8.进一步的,密封条的内部还设置有空心结构的连接插条,连接插条夹设在防水层与设有凸起部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之间;金属塑形层插设于连接插条中,避免金属塑形层因位移对密封条、防水层与玻璃纤维外胎基层的表面产生较大磨损。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纤维外胎基层一外边缘处设有的凸起部与彩钢板相连接,使得彩钢板与沥青瓦之间形成空腔,起到保温与隔热的作用,以减少彩钢板的变形率;其次,凸起部上设有的导流孔,以便于疏导彩钢板上的积水,保持沥青瓦与彩钢板之间的干燥通风;此外,设有的金属塑形层使沥青瓦有效贴合在彩钢板上。
附图说明
1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玻璃纤维外胎基层与密封条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玻璃纤维外胎基层与凸起部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金属塑形层与密封条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15.图中:1、玻璃纤维外胎基层;2、密封条;21、连接孔;3、连接插条;4、凸起部;41、导流槽;42、第一球孔;5、第二球孔;6、金属塑形层;7、防水层;8、陶瓷颗粒层;a、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7.如图1、2所示,一种铺设于彩钢板上的沥青瓦,包括两片对立设置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两片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之间夹设有密封条2(其中,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与密封条2均选用玻璃纤维胎、沥青与彩砂材料混制而成);密封条2为无上下底面的空心结构,内部形成可容纳物体的空间;其中一个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外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起部4(也就是图2所示的位于上方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且该设有凸起部4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作为沥青瓦与彩钢板相连接面;凸起部4的底面(即与彩钢板相连接的一面,也就是图2所示的顶面)上阵列式的开设有导流槽41,导流槽41的作用是便于疏通积蓄在彩钢板上的雨水;在相邻的导流槽41之间开设有用于灌胶的第一球孔42;在对应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表面开设有与第一球孔42位置对应的第二球孔5,第二球孔5用于与另一片沥青瓦相连,通过设有的第一球孔42与第二球孔5以便于确定涂胶的位置,节省胶水耗材。
18.如图1

3所示,设置有第二球孔5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的表面(图1

3中附图标记a所指的一面)为斜面,以便于雨水下落排出。
19.如图3所示,在密封条2的内部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金属塑形层6、防水层7与陶瓷颗粒层8,其中,金属塑形层6选用铝制的蜂窝网状金属板制成,以便于有效贴合在彩钢板上;防水层7选用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材料、聚氨酯弹性防水材料或者膨胀弹性防水材料中的任意一种或其结合体;陶瓷颗粒层8为纳米陶瓷防腐卷材,以起到绝缘保温的效果。
20.如图3所示,密封条2的内壁上开设有连接孔21,以便于灌胶定位;连接孔21均填充有黏胶,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陶瓷颗粒层8、防水层7分别对应固定在填充有黏胶的连接孔21内。
21.如图3、4所示,密封条2的内部还设置有空心结构的连接插条3,连接插条3夹设在防水层7与设有凸起部4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之间;金属塑形层6插设于连接插条3内,避免金属塑形层6因弯折对密封条2、防水层7与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造成不必要的磨损。
22.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铺设于彩钢板上的沥青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片对立设置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所述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之间夹设有密封条(2);所述密封条(2)内部形成可容纳物体的空间;其中一片所述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外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起部(4);所述凸起部(4)上阵列式的开设有导流槽(41),并且在相邻的导流槽(41)之间开设有用于灌胶的第一球孔(42);另一片所述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表面开设有与第一球孔(42)位置对应的第二球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于彩钢板上的沥青瓦,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所述第二球孔(5)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的表面为斜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铺设于彩钢板上的沥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2)的内部由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金属塑形层(6)、防水层(7)与陶瓷颗粒层(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铺设于彩钢板上的沥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2)的内壁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21);所述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陶瓷颗粒层(8)、防水层(7)分别固定在连接孔(2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铺设于彩钢板上的沥青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2)的内部还设置有空心结构的连接插条(3),所述连接插条(3)夹设在防水层(7)与设有凸起部(4)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1)之间;所述金属塑形层(6)插设于连接插条(3)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铺设于彩钢板上的沥青瓦,包括两片对立设置的玻璃纤维外胎基层,玻璃纤维外胎基层之间夹设有密封条;密封条内部形成可容纳物体的空间;其中一片玻璃纤维外胎基层外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上阵列式的开设有导流槽,并且在相邻的导流槽之间开设有用于灌胶的第一球孔;另一片玻璃纤维外胎基层表面开设有与第一球孔位置对应的第二球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玻璃纤维外胎基层一外边缘处设有的凸起部与彩钢板相连接,使得彩钢板与沥青瓦之间形成空腔,起到保温与隔热的作用,以减少彩钢板的变形率;其次,凸起部上设有的导流孔,以便于疏导彩钢板上的积水,保持沥青瓦与彩钢板之间的干燥通风。保持沥青瓦与彩钢板之间的干燥通风。保持沥青瓦与彩钢板之间的干燥通风。


技术研发人员:沈雯俊 沈鑫 张昌龙 蔡旭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赛腾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9/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