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57348发布日期:2021-10-30 09:0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防沉降结构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


背景技术:

2.家装吊顶是家装中常见的环节。吊顶在整个居室装饰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对居室顶面作适当的装饰,不仅能美化室内环境,还能营造出丰富多彩的室内空间艺术形象。在选择吊顶装饰材料与设计方案时,要遵循既省材、牢固、安全、又美观、实用的原则。
3.相关技术中,参照图6,一种吊顶,包括主龙骨1、副龙骨2以及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吊杆31和挂件32,所述吊杆31的上端固定于上层楼板,所述主龙骨1穿过挂件32且被挂件32支撑,所述副龙骨2位于主龙骨1下方且与主龙骨1连接,所述挂件32包括第一翼板322、第二翼板323、底板324和安装板321,所述第一翼板322和第二翼板323均固定连接于底板324的上侧,所述第一翼板322的上端高于第二翼板323,所述安装板321固定连接于第一翼板322的上端,所述吊杆31穿过安装板321后通过螺母固定,所述挂件32上还设有夹持螺栓325,所述夹持螺栓325穿过第一翼板322和第二翼板323后通过螺母固定。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安装板与第一翼板本是垂直连接的,在挂件承受自重、龙骨结构重力,以及龙骨结构连接的诸如灯的载荷时,安装板与第一翼板连接处会形成应力集中,从而使得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的角度由直角逐渐变成钝角,进而导致挂件、龙骨结构整体沉降。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安装板与第一翼板连接处会形成应力集中,从而使得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的角度由直角逐渐变成钝角,进而导致挂件、龙骨结构整体沉降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包括吊杆和挂件,所述挂件包括安装板、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所述吊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螺母抵接于安装板的上侧,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上设有供吊杆穿设的穿设孔,所述水平部抵接于安装板的下侧,另一所述第一螺母抵接于水平部的下侧,所述竖直部固定连接于水平部远离第一翼板的一端,所述竖直部固定连接于第二翼板靠近第一翼板的一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杆通过加强板的连接使得吊杆于第二翼板连接,使得安装板上受到的力可以均匀传递给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上,从而使得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之间不易形成应力集中的状况,减弱了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角度变大的可能性,减小了吊顶结构沉降的可能性,提高了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9.可选的,所述挂件上还设有第一弧形螺杆和第二弧形螺杆,所述第一弧形螺杆的一端穿设于第一翼板上,所述第一弧形螺杆的另一端穿设于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弧形螺杆
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和第三螺母,所述第二螺母抵接于安装板远离水平部的一侧,所述第三螺母抵接于第一翼板远离第二翼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弧形螺杆的一端穿设于第二翼板和竖直部上,所述第二弧形螺杆的另一端穿设于安装板和水平部上,所述第二弧形螺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所述第四螺母抵接于安装板远离水平部的一侧,所述第五螺母抵接于第二翼板远离竖直部的一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弧形螺杆和第二弧形螺杆的设置,加强了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分别限制了安装板、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的位置,使得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和第二翼板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挂件上还设有使得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分别锁定于第一弧形螺杆和第二弧形螺杆上的锁定组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定组件的设置,使得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在各自的弧形螺杆上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抑制了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和第二翼板发生相对形变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包括上锁定板、侧锁定板、上橡胶套和侧橡胶套,所述上锁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上锁定板分别铰接于安装板的上侧的两端,两所述上锁定板上设有供第二螺母和第四螺母分别嵌设的上锁定槽,所述上橡胶套固定连接于上锁定槽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螺母和第四螺母分别穿设于对应的上橡胶套内且与上橡胶套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侧锁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侧锁定板分别铰接于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上,两所述侧锁定板上设有供第三螺母和第五螺母分别嵌设的侧锁定槽,所述侧橡胶套固定连接于侧锁定槽内,所述第三螺母和第五螺母分别穿设于对应的侧橡胶套内且与侧橡胶套的内侧壁过盈配合。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橡胶套将第二螺母和第四螺母固定,侧橡胶套将第三螺母和第五螺母固定,使得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均不易在各自的弧形螺杆上螺纹转动,提高了锁定组件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锁定组件还包括第一磁片、第二磁片、第三磁片、第四磁片和第五磁片,所述第一磁片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一磁片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所述上锁定板靠近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磁片的数量为两个,两所述第二磁片均固定连接于安装板靠近上锁定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磁片和第二磁片磁性连接,所述第三磁片固定连接于侧锁定板靠近挂件的一侧,所述第四磁片固定连接于第一翼板远离第二翼板的一侧,所述第五磁片固定连接于第二翼板远离第一翼板的一侧,所述第三磁片与第四磁片磁性连接,另一所述第三磁片与第五磁片磁性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片与磁片互相吸合,使得上锁定板和侧锁定板不易转动,进一步使得上橡胶套和下橡胶套分别与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之间固定,进一步提高了锁定组件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上锁定板远离安装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拉环,所述侧锁定板远离挂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拉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拉环和侧拉环的设置,增大了上锁定板和侧锁定板的握持面积,方便用户通过握持上拉环对上锁定板进行转动,方便用户通过握持侧拉环对策锁定板进行转动,提高了上锁定板和侧锁定板的转动效率。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螺杆和第二弧形螺杆上还套设有第一支撑筒和第二支撑筒,所述第一支撑筒的一端抵接于第一翼板上,所述第一支撑筒的另一端抵接于安装板上,所述第二支撑筒的一端抵接于竖直部上,所述第二支撑筒的另一端抵接于水平部上。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筒的设置,限制了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分别在第一弧形螺杆和第二弧形螺杆的位置,使得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角度不易小于90
°
,从而只需要将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尽可能的拧紧即可,无需控制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拧动的位置,提高了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的拧紧效率。
21.可选的,所述吊杆远离挂件的一端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板和支撑管,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支撑管的上侧,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层楼板的下侧,所述支撑管套设并螺纹连接于吊杆上。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层楼板上,使得吊杆与上层楼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应力分散于支撑板上,减少了吊杆受到的载荷,使得吊杆不易下沉;另一方面,支撑管的设置,使得吊杆不易发生晃动,提高了吊杆安装的稳定性。
23.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靠近支撑板的相邻侧固定连接于支撑管的外侧壁上。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使得支撑管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增大,使得支撑管不易发生转动,进一步提高了吊杆安装的稳定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之间不易形成应力集中的状况,减弱了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角度变大的可能性,减小了吊顶结构沉降的可能性,提高了安装板与第一翼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27.2.第一弧形螺杆和第二弧形螺杆配合第二螺母,第三螺母、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加强了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和第二翼板之间不易发生相对转动,提高了安装板和第一翼板以及安装板与第二翼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8.3.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层楼板上,使得吊杆与上层楼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应力分散于支撑板上,减少了吊杆受到的载荷,使得吊杆不易下沉。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吊杆与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吊杆与挂件的爆炸示意图。
3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吊杆、挂件和锁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是相关技术中的一种室内吊顶的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主龙骨;2、副龙骨;3、连接组件;31、吊杆;311、第一螺母;32、挂件;321、安装板;3211、第二磁片;322、第一翼板;3221、第四磁片;323、第二翼板;3231、第五磁片;324、底板;325、夹持螺栓;326、加强板;3261、水平部;3262、竖直部;3263、穿设孔;327、第一弧形螺杆;3271、第二螺母;3272、第三螺母;3273、第一支撑筒;328、第二弧形螺杆;3281、第四螺母;3282、第五螺母;3283、第二支撑筒;33、支撑件;331、支撑板;332、支撑管;333、加强筋;34、锁定组件;341、上锁定板;3411、上锁定槽;342、上橡胶套;343、第一磁片;344、上拉环;345、侧锁定板;3451、侧锁定槽;346、侧橡胶套;347、侧拉环;348、第三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参照图1,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包括吊杆31、挂件32、主龙骨1和副龙骨2。
38.参照图1和图2,吊杆31的上端固定连接于上层楼板,吊杆31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挂件32上,主龙骨1穿设于挂件32上,副龙骨2安装于主龙骨1的下侧,主龙骨1和副龙骨2交错设置。
39.吊杆31远离挂件32的一端安装有支撑件33,支撑件33包括支撑板331和支撑管332,支撑板331呈圆盘形设置,吊杆31穿设于支撑板331上,支撑板33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上层楼板的下侧,以分散吊杆31所受到的载荷。
40.支撑管332固定连接于支撑板331的下侧,支撑管332套设且螺纹连接于吊杆31上,使得吊杆31不易晃动,引起吊杆31的松动。
41.支撑板331上还固定连接有加强筋333,此处以加强筋333呈三角板型设置,加强筋333靠近支撑板331的相邻侧固定连接于支撑管332的外周向侧壁上,增强了支撑管332与支撑板331之间的连接强度。
42.参照图3,挂件32包括第一翼板322、第二翼板323、底板324、安装板321和加强板326,底板324呈水平设置,第一翼板322和第二翼板323均固定连接于底板324的上侧且与底板324垂直设置,第一翼板322和第二翼板323位于底板324的两端且相对设置,第一翼板322的上端高于第二翼板323,安装板321固定连接于第一翼板322远离底板324的一端,安装板321位于第一翼板322靠近第二翼板323的一侧。主龙骨1位于第一翼板322和第二翼板323之间,挂件32上还安装有夹持螺栓325,夹持螺栓325依次穿过第一翼板322和第二翼板323后通过螺母固定并驱使第一翼板322和第二翼板323夹紧主龙骨1。
43.参照图3和图4,加强板326包括竖直部3262和水平部3261,竖直部3262固定连接于第二翼板323远离底板324的一侧,竖直部3262位于第二翼板323靠近第一翼板322的一侧,水平部3261固定连接于水平部3261靠近安装板321的一端,水平部3261上设有穿设孔3263,吊杆31依次穿设于安装板321和穿设孔3263内,吊杆31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311,第一螺母311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第一螺母311抵接于水平部3261的下侧,另外一个第一螺母311抵接于安装板321的上侧,以固定水平部3261和安装板321。
44.挂件32上还安装有第一弧形螺杆327和第二弧形螺杆328,第一弧形螺杆327和第二弧形螺杆328均呈四分之一圆环设置,第一弧形螺杆327的一端穿设于安装板321上,第一
弧形螺杆327的另一端穿设于第一翼板322上,以增强第一翼板322与安装板321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一弧形螺杆327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3271和第三螺母3272,第一弧形螺杆327的两端均不伸出第二螺母3271和第三螺母3272外,第二螺母3271抵接于安装板321远离底板324的一侧,第三螺母3272抵接于第一翼板322远离第二翼板323的一侧,使得第一弧形螺杆327不易从两端脱离。第一弧形螺杆327上还套设有第一支撑筒3273,第一支撑筒3273的一端抵接于第一翼板322靠近第二翼板323的一侧,第一支撑筒3273的另一端抵接于安装板321靠近底板324的一侧,使得第二螺母3271和第三螺母3272不易继续向第一弧形螺杆327的中部螺旋前进。
45.第二弧形螺杆328的一端依次穿设于水平部3261和安装板321上,第二弧形螺杆328的另一端依次穿设于竖直部3262和第二翼板323上,以增强第二翼板323和安装板321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弧形螺杆328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四螺母3281和第五螺母3282,第四螺母3281和第五螺母3282呈六边形设置,第四螺母3281抵接于安装板321远离水平部3261的一侧,第五螺母3282抵接于第二翼板323远离竖直部3262的一侧,使得第二弧形螺杆328不易从两端脱离。第二弧形螺杆328上还套设有第二支撑筒3283,第二支撑筒3283的一端抵接于水平部3261靠近第一翼板322的一侧,第二支撑筒3283的另一端抵接于竖直部3262靠近底板324的一侧。
46.参照图4和图5,挂件32上还安装有将第二螺母3271和第三螺母3272锁定于第一弧形螺杆327以及将第四螺母3281和第五螺母3282锁定于第二弧形螺杆328上的锁定组件34。
47.锁定组件34包括上锁定板341、侧锁定板345、上橡胶套342、侧橡胶套346、第一磁片343、第二磁片3211、第三磁片348、第四磁片3221和第五磁片3231。
48.上锁定板3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上锁定板341均铰接于安装板321远离底板324的一侧,两个上锁定板341的铰接处分别位于安装板321的两端,两个上锁定板341上均设有上锁定槽3411,第二螺母3271和第四螺母3281分别嵌设于两个上锁定槽3411内。上橡胶套342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上橡胶套342分别粘接于两个上锁定槽3411的内侧壁上,第二螺母3271穿设于其中一个上橡胶套342内并与上橡胶套342过盈配合,使得第二螺母3271不易转动。第四螺母3281穿设于另一个上橡胶套342内并与上橡胶套342过盈配合,使得第四螺母3281不易转动。第一磁片34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磁片343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上锁定板341靠近安装板321的一侧且嵌于上锁定板341内,第二磁片3211的数量与第一磁片343对应,第二磁片3211均固定连接于安装板321远离底板324的一侧且嵌于安装板321内,第一磁片343和第二磁片3211一一对应抵接并磁性相吸,使得两个上锁定板341不易绕各自的铰接处转动。两个上锁定板341远离安装板3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拉环344,方便用户通过操作上拉环344对上锁定板341进行转动。
49.参照图3和图5,侧锁定板345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侧锁定板345铰接于第一翼板322远离第二翼板323的一侧,此侧锁定板345的铰接处位于第一翼板322靠近安装板321的一侧,另外一个侧锁定板345铰接于第二翼板323远离第一翼板322的一侧,此侧锁定板345的铰接处位于第二翼板323靠近安装板321的一侧,两个侧锁定板345上均设有侧锁定槽3451,第三螺母3272和第五螺母3282分别嵌设于两个侧锁定槽3451内。侧橡胶套346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侧橡胶套346分别粘接于两个侧锁定槽3451的内侧壁上,第三螺母3272穿设于其中一个侧橡胶套346内并与侧橡胶套346过盈配合,使得第三螺母3272不易转动。第五
螺母3282穿设于另一个侧橡胶套346内并与侧橡胶套346过盈配合,使得第五螺母3282不易转动。第三磁片34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磁片348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侧锁定板345靠近挂件32的一侧且嵌于侧锁定板345内,第四磁片3221固定连接于第一翼板322远离第二翼板323的一侧且嵌于第一翼板322内,第四磁片3221和对应的第三磁片348抵接并磁性相吸,使得其中一个侧锁定板345不易绕铰接处转动,第五磁片3231固定连接于第二翼板323远离第一翼板322的一侧且嵌于第二翼板323内,第五磁片3231和对应的第三磁片348抵接并磁性相吸,使得另外一个侧锁定板345不易绕铰接处转动。两个侧锁定板345远离挂件3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侧拉环347,方便用户通过操作侧拉环347对侧锁定板345进行转动。
5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室内吊顶防沉降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安装时,将第一支撑筒3273放置于安装板321和第一翼板322之间,然后将第一弧形螺杆327依次穿过第一翼板322、第一支撑筒3273和安装板321之间,最后将第二螺母3271和第三螺母3272分别螺纹连接于第一弧形螺杆327的两端进行固定,握持上拉环344和侧拉环347,分别将上锁定板341转动至与安装板321贴合,第二螺母3271嵌设于上锁定槽3411内,侧锁定板345转动至与第一翼板322贴合,第三螺母3272嵌设于侧锁定槽3451内;将加强板326放置于安装板321下侧且竖直部3262抵接于第二翼板323上,将第二支撑筒3283放置于水平部3261和竖直部3262之间,然后将第一弧形螺杆327依次穿过第二翼板323、竖直部3262、第二支撑筒3283、水平部3261和安装板321之间,最后将第四螺母3281和第五螺母3282分别螺纹连接于第二弧形螺杆328的两端进行固定,握持此处的上拉环344和侧拉环347,分别将上锁定板341转动至与安装板321贴合,第四螺母3281嵌设于上锁定槽3411内,侧锁定板345转动至与第二翼板323贴合,第五螺母3282嵌设于侧锁定槽3451内,将吊杆31穿过安装板321和水平部3261后将两个第一螺母311分别螺纹连接于吊杆31上,最后将支撑件33螺纹连接于吊杆31上,吊杆31安装于上层楼板后,支撑板331通过螺栓固定于上层楼板上。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